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杏儿黄,收麦忙,五月初五是端阳。”再过两天就是端午节,河南省淮阳朱集镇大张营村的田间,到处是一片忙碌的景象……
村支书张之显近些日子更是忙得不可开交,这不,他冒着炎热,正要同县里派来建设机井的技术员到工地上去。
心里始终装着群众
大张营村共有11个村民组,2000亩耕地,40多名党员。多年来,全村党员在村支书张之显的领导下,千方百计带领村民致富奔小康,建设和谐富裕新农村。
张之显的父亲以前当过村支书,在村里很有威望。上世纪60年代,年轻的张之显又被村民选为村支书,子承父业成为村民的领路人。
为加强村委领导班子,真心实意为群众办好事,1994年8月,大张营村在复员退伍军人、教师、知青,以及村民组长中民主选举出9名村干部,组成了新的村支部和村委会。村支部成员由原来的5人减少到3人,村委会成员由原来的9人减少到6人,文化程度均在初中文化以上。
面对新调整的班子成员,张之显语重心长地说:“村官也是老百姓,心里要始终装着群众,把精力放在为群众办实事上,万不可以村官自居,去欺负群众。否则,群众最终是会把你轰下台的。”
作为村支书,多年来,张之显带头做到不为物欲所动,不为私利所惑,始终廉洁奉公,保持着基层共产党员的本色。他始终要求自己守村官之位,尽村官之责,乐于奉献,竭诚服务,在服务群众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想办法发展生产,发展村里的经济,让村民都能过上好日子。”从担任村支书起,张之显就果断地提出这样的发展思路,并且40多年来一如既往,坚持不懈。
全心为村民办好事
上任之初,张之显发现由于村民使用的种子不好,极大地影响了粮食的收成,他就想方设法引进良种。使用了良种的村民当季就喜获丰收,“村支书为俺们办了件大好事”。听着村民对自己的赞扬,张之显心里吃了蜜一样甜,他第一次真切地体会到能为群众服务才是最有意义、最幸福的事情。
大张营村人多地少,基础差、底子薄,如何在有限的耕地上提高效益,是摆在张之显面前的一大课题。为提高村民素质,增加农业产量,张之显和其他村干部一道,积极引导村民学习科技知识。并且每年定期从农业技术部门邀请农业技术人员来给村民传授农业技术,提高村民的种田水平。广大村民在技术员的带领下,采用间作套种的方法,不断提高土地生产效益。
为了改变村里的面貌,让村民过上幸福新生活,张之显认为首先要完善村里落后的基础设施。自1995年下半年开始,张之显带领村民苦战半年,疏通了村南3公里的引水干渠,新打了40多眼机井;他又多方筹资30万元,架通了一条高压3公里、低压4公里的输电线路,解决了村民照明及动力用电问题;同时,他还带领群众利用冬季农闲时间,拾砖渣、挖煤灰,铺建村路6条,整修村道12公里,建设乡村公路桥、生产桥10座,使村民彻底摆脱了“交通难”。
带领群众脱贫致富
大张营村有着优秀的历史传统,早在新中国成立之初,翻身解放了的大张营村在淮阳县率先成立了第一个高效农业生产合作社,当时曾受到国务院表彰,成为淮阳县农业战线的一面旗帜。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大张营村积极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调整种植结构,很快走上了勤劳致富的道路,成为当地小有名气的经济快速发展村。
历经岁月变迁,大张营村也经历了困顿的发展阶段。张之显发现,靠单一的农业经济,村民难以致富,村里贫穷落后的面貌也难以改变。1994年,经过深思熟虑,张之显结合村里的实际,确立了“以农业为基础,调整农业结构,兴办个体企业,同奔小康”的发展思路,他代表村班子立下军令状,三年内若不改变村里的面貌,自动辞职。
1997年,张之显带领全村建成了150多家小型粉条加工作坊,大张营成了当地远近闻名的粉条加工专业村。在他的带动下,全村先后创办了木器厂、装饰材料厂、食品加工厂、预制厂、木材交易所等20多个企业。农闲时节,张之显还积极组织300多名村民赴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山东、陕西、北京、大连、长春等地从事食品、水果生意,搞客运、装饰劳务输出等项目。
“带领群众脱贫致富,是群众对自己的要求,也是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张之显说。
组织先富村民建设家乡
村民张之先的游手好闲以前在村里是出了名的,后来在张之显的劝说下,浪子回头,外出“闯天下”。他从做小本生意开始,由小到大,如今每年能挣10多万元。和张之先一样,村里许多人通过辛勤的劳动,在外做生意挣了钱,买了轿车,还在县城、郑州等地购置了新居。
每逢春节,许多村民从外地回来,都会来到张之显家,感谢他的恩情。而张之显则告诉他们,致富不能忘了家乡。在张之显的感召和组织下,先富起来的村民捐资铺路,出钱修桥,都积极投身到家乡的建设之中。
如今的大张营村经济发展、生活富裕、村容整洁,处处呈现出文明和谐的景象。连续多年,大张营村及村党支部被评为社会“治安模范村”“河南省先进党支部”。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道路上,大张营村已阔步走在前列。
栏目编辑/李伟杰
村支书张之显近些日子更是忙得不可开交,这不,他冒着炎热,正要同县里派来建设机井的技术员到工地上去。
心里始终装着群众
大张营村共有11个村民组,2000亩耕地,40多名党员。多年来,全村党员在村支书张之显的领导下,千方百计带领村民致富奔小康,建设和谐富裕新农村。
张之显的父亲以前当过村支书,在村里很有威望。上世纪60年代,年轻的张之显又被村民选为村支书,子承父业成为村民的领路人。
为加强村委领导班子,真心实意为群众办好事,1994年8月,大张营村在复员退伍军人、教师、知青,以及村民组长中民主选举出9名村干部,组成了新的村支部和村委会。村支部成员由原来的5人减少到3人,村委会成员由原来的9人减少到6人,文化程度均在初中文化以上。
面对新调整的班子成员,张之显语重心长地说:“村官也是老百姓,心里要始终装着群众,把精力放在为群众办实事上,万不可以村官自居,去欺负群众。否则,群众最终是会把你轰下台的。”
作为村支书,多年来,张之显带头做到不为物欲所动,不为私利所惑,始终廉洁奉公,保持着基层共产党员的本色。他始终要求自己守村官之位,尽村官之责,乐于奉献,竭诚服务,在服务群众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想办法发展生产,发展村里的经济,让村民都能过上好日子。”从担任村支书起,张之显就果断地提出这样的发展思路,并且40多年来一如既往,坚持不懈。
全心为村民办好事
上任之初,张之显发现由于村民使用的种子不好,极大地影响了粮食的收成,他就想方设法引进良种。使用了良种的村民当季就喜获丰收,“村支书为俺们办了件大好事”。听着村民对自己的赞扬,张之显心里吃了蜜一样甜,他第一次真切地体会到能为群众服务才是最有意义、最幸福的事情。
大张营村人多地少,基础差、底子薄,如何在有限的耕地上提高效益,是摆在张之显面前的一大课题。为提高村民素质,增加农业产量,张之显和其他村干部一道,积极引导村民学习科技知识。并且每年定期从农业技术部门邀请农业技术人员来给村民传授农业技术,提高村民的种田水平。广大村民在技术员的带领下,采用间作套种的方法,不断提高土地生产效益。
为了改变村里的面貌,让村民过上幸福新生活,张之显认为首先要完善村里落后的基础设施。自1995年下半年开始,张之显带领村民苦战半年,疏通了村南3公里的引水干渠,新打了40多眼机井;他又多方筹资30万元,架通了一条高压3公里、低压4公里的输电线路,解决了村民照明及动力用电问题;同时,他还带领群众利用冬季农闲时间,拾砖渣、挖煤灰,铺建村路6条,整修村道12公里,建设乡村公路桥、生产桥10座,使村民彻底摆脱了“交通难”。
带领群众脱贫致富
大张营村有着优秀的历史传统,早在新中国成立之初,翻身解放了的大张营村在淮阳县率先成立了第一个高效农业生产合作社,当时曾受到国务院表彰,成为淮阳县农业战线的一面旗帜。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大张营村积极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调整种植结构,很快走上了勤劳致富的道路,成为当地小有名气的经济快速发展村。
历经岁月变迁,大张营村也经历了困顿的发展阶段。张之显发现,靠单一的农业经济,村民难以致富,村里贫穷落后的面貌也难以改变。1994年,经过深思熟虑,张之显结合村里的实际,确立了“以农业为基础,调整农业结构,兴办个体企业,同奔小康”的发展思路,他代表村班子立下军令状,三年内若不改变村里的面貌,自动辞职。
1997年,张之显带领全村建成了150多家小型粉条加工作坊,大张营成了当地远近闻名的粉条加工专业村。在他的带动下,全村先后创办了木器厂、装饰材料厂、食品加工厂、预制厂、木材交易所等20多个企业。农闲时节,张之显还积极组织300多名村民赴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山东、陕西、北京、大连、长春等地从事食品、水果生意,搞客运、装饰劳务输出等项目。
“带领群众脱贫致富,是群众对自己的要求,也是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张之显说。
组织先富村民建设家乡
村民张之先的游手好闲以前在村里是出了名的,后来在张之显的劝说下,浪子回头,外出“闯天下”。他从做小本生意开始,由小到大,如今每年能挣10多万元。和张之先一样,村里许多人通过辛勤的劳动,在外做生意挣了钱,买了轿车,还在县城、郑州等地购置了新居。
每逢春节,许多村民从外地回来,都会来到张之显家,感谢他的恩情。而张之显则告诉他们,致富不能忘了家乡。在张之显的感召和组织下,先富起来的村民捐资铺路,出钱修桥,都积极投身到家乡的建设之中。
如今的大张营村经济发展、生活富裕、村容整洁,处处呈现出文明和谐的景象。连续多年,大张营村及村党支部被评为社会“治安模范村”“河南省先进党支部”。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道路上,大张营村已阔步走在前列。
栏目编辑/李伟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