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20世纪是二胡艺术创造了“百年奇迹”的世纪,在这一百年的时间里,经过诸多二胡大师的辛勤耕耘与不懈的努力,终于换来了如今姹紫嫣红、满园春色的大好局面。如果说刘天华是“百年奇迹”的集大成者,那么华彦钧的二胡音乐也自然是为这“百年奇迹”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本文从其生平、对二胡艺术的贡献等方面阐述他与二胡为伴、与音乐相随的一生。
【关键词】:华彦钧;二胡;艺术
一、华彦钧生平
华彦钧(约1892一1950),小名阿炳,江苏无锡人,被视为草根阶层的民间二胡音乐家的代表。他自幼丧母,父亲华清和是当地雷尊殿的主事,精于道教音乐,会演奏多种民间乐器。阿炳在父亲的耳濡目染之下,年幼时对音乐就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于是跟随父亲刻苦学习民间乐器。阿炳灵敏好学,再加上拥有极高的天赋,少年时,就已熟练的掌握了琵琶、二胡、笛子的演奏技巧。17岁时,阿炳凭借自身在道馆潜心学艺的多年音乐功底的累积,他正式参加道教音乐吹奏,并成为了道教乐队中出类拔萃的音乐尖子。青年时期的阿炳子承父业,在经管道观产业的同时,继续学习民间音乐,深得江南丝竹、戏曲音乐、民间小调之妙。
25岁时,相依为命的父亲因病去世,阿炳成为雷尊殿的当家道士,阿炳刚做观主时,雷尊殿香火仍然很盛。于是有些人看上了阿炳的钱,就骗阿炳花街柳巷,让他吸鸦片,而后又染上了梅毒,相继瞎了眼睛。他只好请堂弟帮忙管理道观的杂务,眼睛一瞎,堂弟渐渐控制了殿里的事务,最后终于把阿炳赶出了雷尊殿。34岁的他,变得穷困潦倒而流浪街头,靠卖艺为生。俗话说人穷志不穷,虽然生活拮据,但依旧竭尽全力维持着他的尊严。他从未乞讨,也不接受旁人平白无故的施舍,凭靠着自己的音乐技艺一直坚守着一个卖艺人的底线。他在沿街卖艺的过程中,将平生所学以及苦难人生的深邃感悟寄寓于声曲管弦中,据阿炳自述,他一生创作的作品多达200余首。但却因为无法保存而人去曲亡。
1950年夏,中央音乐学院教授杨荫浏、曹安和等先生到无锡录制道教音乐时找到了阿炳,此时的阿炳已有近三年没有碰过乐器了。他听闻自己的乐曲可以录制保存后十分激动,借了把新琴进行了三天的恢复性练习。随后杨荫浏等人帮其录音整理了共六首乐曲,包括三首二胡独奏曲《二泉映月》、《寒春风曲》、《听松》以及三首琵琶曲《大浪淘沙》、《龙船》、《昭君出塞》。这次录音工作的完成被堪称为二十世纪前半叶最为重要的田野采访。而后,吕骥先生极力倡导将阿炳的录音向唱片社介绍,并请他们制成唱片广泛发行,这才使得《二泉映月》通过电台等媒体向社会群众传播,让这首乐曲被世界人民所熟知。1950年9月,阿炳身患重病,大口大口的吐血。同年12月逝世,葬于无锡西郊璨山脚下“一和山房”墓地。
二、华彦钧的艺术成就
关于阿炳的艺术成就,不仅在国内有太多艺术家对其进行总结,在国际上也引起了热潮。归纳起来,大致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阿炳的音乐,是与当时所处的时代分不开的,它反映了20世纪上半叶中国社会的面貌。20世纪上半叶,中国的音乐文化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首先是学堂乐歌的兴起促使了音乐启蒙思潮的形成。此后,音乐美育思潮、国粹主义音乐思潮、国乐改进思潮、救亡音乐思潮等也陆续登上了中国音乐历史的舞台,使得这一时期的中国音乐呈现出了诸多矛盾的状态。他深受当时中国大环境的影响,再加上自己从小受到道教音乐与文化的熏陶,阿炳的音乐素材可谓是题材广泛,内容丰富,也是反映时代、反映社会、反映民间文化的一个典范。
第二,阿炳的音乐,表现出了他深厚的传统音乐功底、广博的民间音乐修养,与精湛的二胡演奏技巧。阿炳的音乐个性鲜明,旋律细腻,自然流畅。他以本土的音乐文化为创造素材,在广阔的民族民间音乐文化中找寻丰富的宝藏,把自己的全部身心都融入于传统音乐中去,在他的作品中体会到传统音乐的无穷魅力。这一点上,与当时把二胡引入大雅之堂的刘天华先生所处的领域不同,阿炳更多的是把二胡运用于民间。其中,《二泉映月》的问世,无疑给世界带来了全新的听觉盛宴,它是中国最美妙、最动听的音乐作品之一。《二泉映月》这首乐曲大约创作于20世纪40年代,其初并没有命名,阿炳称它为“依心曲”,也就是随心创作的曲子。直到1950年,杨荫浏先生等人找到阿炳为其录音时,经过商榷后正式更名为《二泉映月》。这首乐曲是他情感宣泄的传世之作,是音与心的交融,是他一生的生活写照。乐曲的旋律是在江南民间音调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其主题与旋律与无锡的地方民歌与戏曲有着紧密的联系。它采用了我国民间常见的变奏曲式结构,每一次的变奏都表达出他不平静的内心波澜,想要改变命运,但又无可奈何的心绪。有人把阿炳比作是“中国的贝多芬”,“中国的《命运》”,更有世界著名指挥家小泽征尔听完姜建华演奏的《二泉映月》后,流泪感叹:“这样的乐曲,应该跪下来听!”
第三,阿炳的音乐,引发了“阿炳热”的现象。阿炳离开我们已经有半个世纪之久了,但阿炳与他的《二泉映月》依然活跃在音乐的教学与舞台中,更有音乐学界举办了数次纪念阿炳的活动,每次的纪念活动中都有大量相关文章的出现,文中无不对阿炳的才华与人格赞许有加。更有学者把他与刘天华作比较,认为刘天华和阿炳从不同的方面为二胡艺术树起了高高的两面大旗,为二胡艺术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这股“阿炳热”的狂潮是值得我们深思的,为什么阿炳的音乐就这样打动我们心弦,并难以忘怀。就连完全不了解中国音乐的外国人都对阿炳的音乐感叹颇多。其中缘由,说到底这都是因为阿炳的音乐是根植于中国传统音乐的沃土中的,正是中国传统音乐的无穷魅力才孕育出了阿炳的创作情怀,孕育出了不朽的《二泉映月》。
[结语]阿炳的音乐自1950年被录音后,走出无锡,洒向全国乃至世界的听众耳中,就注定了阿炳将成为一个不朽的传奇。他的二胡艺术作品体现了一代民间艺人超凡脱俗的水平与真实的内心情感。他的作品,更犹如一座巨大的宝藏,里面蕴藏着无数的精神财富,让我们寻求与挖掘。有人说是《二泉映月》成就了阿炳,但我更觉得是阿炳的生活经历与人生感悟成就了这首乐曲,才能激起这么强烈的社会效应并保持着经久不衰。
参考文献:
[1]陈伟.二胡艺术史[M].安徽人民出版社,2007,07.
[2]钱铁民.阿炳与道教[J].中国音乐学,1994,04.
【关键词】:华彦钧;二胡;艺术
一、华彦钧生平
华彦钧(约1892一1950),小名阿炳,江苏无锡人,被视为草根阶层的民间二胡音乐家的代表。他自幼丧母,父亲华清和是当地雷尊殿的主事,精于道教音乐,会演奏多种民间乐器。阿炳在父亲的耳濡目染之下,年幼时对音乐就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于是跟随父亲刻苦学习民间乐器。阿炳灵敏好学,再加上拥有极高的天赋,少年时,就已熟练的掌握了琵琶、二胡、笛子的演奏技巧。17岁时,阿炳凭借自身在道馆潜心学艺的多年音乐功底的累积,他正式参加道教音乐吹奏,并成为了道教乐队中出类拔萃的音乐尖子。青年时期的阿炳子承父业,在经管道观产业的同时,继续学习民间音乐,深得江南丝竹、戏曲音乐、民间小调之妙。
25岁时,相依为命的父亲因病去世,阿炳成为雷尊殿的当家道士,阿炳刚做观主时,雷尊殿香火仍然很盛。于是有些人看上了阿炳的钱,就骗阿炳花街柳巷,让他吸鸦片,而后又染上了梅毒,相继瞎了眼睛。他只好请堂弟帮忙管理道观的杂务,眼睛一瞎,堂弟渐渐控制了殿里的事务,最后终于把阿炳赶出了雷尊殿。34岁的他,变得穷困潦倒而流浪街头,靠卖艺为生。俗话说人穷志不穷,虽然生活拮据,但依旧竭尽全力维持着他的尊严。他从未乞讨,也不接受旁人平白无故的施舍,凭靠着自己的音乐技艺一直坚守着一个卖艺人的底线。他在沿街卖艺的过程中,将平生所学以及苦难人生的深邃感悟寄寓于声曲管弦中,据阿炳自述,他一生创作的作品多达200余首。但却因为无法保存而人去曲亡。
1950年夏,中央音乐学院教授杨荫浏、曹安和等先生到无锡录制道教音乐时找到了阿炳,此时的阿炳已有近三年没有碰过乐器了。他听闻自己的乐曲可以录制保存后十分激动,借了把新琴进行了三天的恢复性练习。随后杨荫浏等人帮其录音整理了共六首乐曲,包括三首二胡独奏曲《二泉映月》、《寒春风曲》、《听松》以及三首琵琶曲《大浪淘沙》、《龙船》、《昭君出塞》。这次录音工作的完成被堪称为二十世纪前半叶最为重要的田野采访。而后,吕骥先生极力倡导将阿炳的录音向唱片社介绍,并请他们制成唱片广泛发行,这才使得《二泉映月》通过电台等媒体向社会群众传播,让这首乐曲被世界人民所熟知。1950年9月,阿炳身患重病,大口大口的吐血。同年12月逝世,葬于无锡西郊璨山脚下“一和山房”墓地。
二、华彦钧的艺术成就
关于阿炳的艺术成就,不仅在国内有太多艺术家对其进行总结,在国际上也引起了热潮。归纳起来,大致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阿炳的音乐,是与当时所处的时代分不开的,它反映了20世纪上半叶中国社会的面貌。20世纪上半叶,中国的音乐文化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首先是学堂乐歌的兴起促使了音乐启蒙思潮的形成。此后,音乐美育思潮、国粹主义音乐思潮、国乐改进思潮、救亡音乐思潮等也陆续登上了中国音乐历史的舞台,使得这一时期的中国音乐呈现出了诸多矛盾的状态。他深受当时中国大环境的影响,再加上自己从小受到道教音乐与文化的熏陶,阿炳的音乐素材可谓是题材广泛,内容丰富,也是反映时代、反映社会、反映民间文化的一个典范。
第二,阿炳的音乐,表现出了他深厚的传统音乐功底、广博的民间音乐修养,与精湛的二胡演奏技巧。阿炳的音乐个性鲜明,旋律细腻,自然流畅。他以本土的音乐文化为创造素材,在广阔的民族民间音乐文化中找寻丰富的宝藏,把自己的全部身心都融入于传统音乐中去,在他的作品中体会到传统音乐的无穷魅力。这一点上,与当时把二胡引入大雅之堂的刘天华先生所处的领域不同,阿炳更多的是把二胡运用于民间。其中,《二泉映月》的问世,无疑给世界带来了全新的听觉盛宴,它是中国最美妙、最动听的音乐作品之一。《二泉映月》这首乐曲大约创作于20世纪40年代,其初并没有命名,阿炳称它为“依心曲”,也就是随心创作的曲子。直到1950年,杨荫浏先生等人找到阿炳为其录音时,经过商榷后正式更名为《二泉映月》。这首乐曲是他情感宣泄的传世之作,是音与心的交融,是他一生的生活写照。乐曲的旋律是在江南民间音调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其主题与旋律与无锡的地方民歌与戏曲有着紧密的联系。它采用了我国民间常见的变奏曲式结构,每一次的变奏都表达出他不平静的内心波澜,想要改变命运,但又无可奈何的心绪。有人把阿炳比作是“中国的贝多芬”,“中国的《命运》”,更有世界著名指挥家小泽征尔听完姜建华演奏的《二泉映月》后,流泪感叹:“这样的乐曲,应该跪下来听!”
第三,阿炳的音乐,引发了“阿炳热”的现象。阿炳离开我们已经有半个世纪之久了,但阿炳与他的《二泉映月》依然活跃在音乐的教学与舞台中,更有音乐学界举办了数次纪念阿炳的活动,每次的纪念活动中都有大量相关文章的出现,文中无不对阿炳的才华与人格赞许有加。更有学者把他与刘天华作比较,认为刘天华和阿炳从不同的方面为二胡艺术树起了高高的两面大旗,为二胡艺术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这股“阿炳热”的狂潮是值得我们深思的,为什么阿炳的音乐就这样打动我们心弦,并难以忘怀。就连完全不了解中国音乐的外国人都对阿炳的音乐感叹颇多。其中缘由,说到底这都是因为阿炳的音乐是根植于中国传统音乐的沃土中的,正是中国传统音乐的无穷魅力才孕育出了阿炳的创作情怀,孕育出了不朽的《二泉映月》。
[结语]阿炳的音乐自1950年被录音后,走出无锡,洒向全国乃至世界的听众耳中,就注定了阿炳将成为一个不朽的传奇。他的二胡艺术作品体现了一代民间艺人超凡脱俗的水平与真实的内心情感。他的作品,更犹如一座巨大的宝藏,里面蕴藏着无数的精神财富,让我们寻求与挖掘。有人说是《二泉映月》成就了阿炳,但我更觉得是阿炳的生活经历与人生感悟成就了这首乐曲,才能激起这么强烈的社会效应并保持着经久不衰。
参考文献:
[1]陈伟.二胡艺术史[M].安徽人民出版社,2007,07.
[2]钱铁民.阿炳与道教[J].中国音乐学,199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