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于学生的作文自改,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学生作文教师改,跟教师命题学生做一样,学生处于被动地位。能不能把古老的传统变一变,让学生处于主动地位呢?”学生自改作文是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重要途径之一,也是作文写作“构思——写作——修改”三步骤的重要组成部分,缺少修改的作文写作都是不完整的。所以,培养学生作文“自改”的能力势在必行,同时,更要让学生的作文“自改”切实实行。
即便面临更多的问题,语文教师也应该迎难而上,努力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作文“自改”的能力。在这一过程中,几个使作文“自改”切实实行的颇为可靠的方法如下:
一、要“自改”必须先“他改”
在教学过程中,不难发现,很多学生对于自己作文中的问题,是很容易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的。但是,对于他人的作文中的某些问题,例如,病句,一听或者一看,马上就能够反应过来“这是错误的”。这正如清代学者钱大昕《弈喻》中提及的人之常情,“吾能知人之失而不能见吾之失,吾能指人之小失而不能见吾之大失。”
根据这一规律,可以让学生互改作文,或者学生之间四人小组相互改作文,或者是学生朗读完自己的习作之后让其他学生点评一二。这样一来,可以说是打破了一直以来呈现的“怎样培养学生修改作文能力”这个难题的僵局。有的学生,通过相互间挑剔的眼光,可以发现自己作文中的不足;也有的学生,在朗读自己作文的时候,为了不被其他学生揪到小辫子,而自己随时对自己意识到错误的地方进行修改。
二、“互改”作文必须要有适当的要求
“互改”作文虽然打破了这一难题的僵局,但是并不是完全没有任何的问题。渐渐地,可以发现在作文的评讲课上,很多学生专注地只在用“慧眼”去挑一些错别字和病句等鸡毛蒜皮的问题。仅仅只是互改是不行的,必须提出一些切实可行、操之有方的要求。
发现这个问题之后,可以结合以往的课堂经验,总结出一些具体可行的要求,具体就是挑错——表扬——建议。挑错:挑出错别字、病句和逻辑错误等;表扬:指出对方作文中的亮点,夸夸他;建议:说出对于这篇作文的改进的意见和建议。同时告知学生,这些要求是按照能力来的,能力低的学生挑出自己能找出来的错误即可,而水平比较高的可以完成后面“表扬”和“建议”的两项要求。
三、“互写”对方的作文试试看
“互改”让学生知道了修改作文应该做些什么,但是修改作文不仅仅是以上的这些,学生修改作文的能力,必须在学生修改作文的实践中一步一步的历练出来。在这个过程中,对于学生各个方面的能力,都要有一定的了解,哪些学生的写作中语言运用还不错,哪些学生的作文构思有亮点。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引导學生改好、写好作文。
因此,在课后,我试着做了一个实验:将甲的作文构思让其他几个语言积累比较好的学生来写,然后让甲读读他们所写的作文,比较一下自己的习作和他们的习作有哪些区别。同时,也让那些语言运用较好但是立意不高的学生,也学习一下该如何立意。
四、“面改”作文授玄机
通过前面几点的尝试,学生已经知道修改作文应该做些什么了。但是,他们往往只能在小的地方发现一些语句和词语的问题并提出修改意见,但是在立意、选材、结构、详略等整体的方面还是不知道该如何进行。该怎样让学生有这些写作的整体意识,从而掌握这方面的能力呢?
那就是面改,教师和学生一对一,当面对学生的习作进行点评。虽然面改的内容和写在习作上的评改意见都是一样的,但是,当着学生的面进行批改,学生能记住得比较多,而且在交流的互动中,教师也能适当地调整谈话的内容,让学生更容易接受自己的意见。这些面改的好处,都是“写评语”所不能达到的。
五、反复朗读“自评”习作
叶圣陶先生在《把稿子念几遍》一文中说得相当明白:“修改稿子不要光是‘看’,要‘念’,就是把全篇稿子放到口头说说看。也可以不出声念,只在心中默默地说。一路念下去,疏忽的地方自然会发现。下一句跟上一句不接气啊,后一段和前一段连得不紧密啊,词跟词的配合照应不对头啊,句子的成分多点或者少点啊,诸如此类的毛病都可以发现。同时也很容易发现该怎样说才接气、才紧密、才对头、才不多不少,而这些发现就是修改的办法。”
作文写完后,先要让学生把自己的习作反复朗读,接着让学生进行自评,要求学生找出文章中令自己最满意的地方,并说出为什么。在朗读过程中,学生就会反复地思考,对自己认为满意的地方好好品赏,对自己找出的不足之处就会随手修改。这种方法,使学生不仅品尝到了习作成功的喜悦,而且还得到了自我评改的快乐。
为了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培养学生的“自改”技能,还应该查阅更多的资料,并积极学习前辈的经验和做法,不断做出有益的尝试。
即便面临更多的问题,语文教师也应该迎难而上,努力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作文“自改”的能力。在这一过程中,几个使作文“自改”切实实行的颇为可靠的方法如下:
一、要“自改”必须先“他改”
在教学过程中,不难发现,很多学生对于自己作文中的问题,是很容易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的。但是,对于他人的作文中的某些问题,例如,病句,一听或者一看,马上就能够反应过来“这是错误的”。这正如清代学者钱大昕《弈喻》中提及的人之常情,“吾能知人之失而不能见吾之失,吾能指人之小失而不能见吾之大失。”
根据这一规律,可以让学生互改作文,或者学生之间四人小组相互改作文,或者是学生朗读完自己的习作之后让其他学生点评一二。这样一来,可以说是打破了一直以来呈现的“怎样培养学生修改作文能力”这个难题的僵局。有的学生,通过相互间挑剔的眼光,可以发现自己作文中的不足;也有的学生,在朗读自己作文的时候,为了不被其他学生揪到小辫子,而自己随时对自己意识到错误的地方进行修改。
二、“互改”作文必须要有适当的要求
“互改”作文虽然打破了这一难题的僵局,但是并不是完全没有任何的问题。渐渐地,可以发现在作文的评讲课上,很多学生专注地只在用“慧眼”去挑一些错别字和病句等鸡毛蒜皮的问题。仅仅只是互改是不行的,必须提出一些切实可行、操之有方的要求。
发现这个问题之后,可以结合以往的课堂经验,总结出一些具体可行的要求,具体就是挑错——表扬——建议。挑错:挑出错别字、病句和逻辑错误等;表扬:指出对方作文中的亮点,夸夸他;建议:说出对于这篇作文的改进的意见和建议。同时告知学生,这些要求是按照能力来的,能力低的学生挑出自己能找出来的错误即可,而水平比较高的可以完成后面“表扬”和“建议”的两项要求。
三、“互写”对方的作文试试看
“互改”让学生知道了修改作文应该做些什么,但是修改作文不仅仅是以上的这些,学生修改作文的能力,必须在学生修改作文的实践中一步一步的历练出来。在这个过程中,对于学生各个方面的能力,都要有一定的了解,哪些学生的写作中语言运用还不错,哪些学生的作文构思有亮点。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引导學生改好、写好作文。
因此,在课后,我试着做了一个实验:将甲的作文构思让其他几个语言积累比较好的学生来写,然后让甲读读他们所写的作文,比较一下自己的习作和他们的习作有哪些区别。同时,也让那些语言运用较好但是立意不高的学生,也学习一下该如何立意。
四、“面改”作文授玄机
通过前面几点的尝试,学生已经知道修改作文应该做些什么了。但是,他们往往只能在小的地方发现一些语句和词语的问题并提出修改意见,但是在立意、选材、结构、详略等整体的方面还是不知道该如何进行。该怎样让学生有这些写作的整体意识,从而掌握这方面的能力呢?
那就是面改,教师和学生一对一,当面对学生的习作进行点评。虽然面改的内容和写在习作上的评改意见都是一样的,但是,当着学生的面进行批改,学生能记住得比较多,而且在交流的互动中,教师也能适当地调整谈话的内容,让学生更容易接受自己的意见。这些面改的好处,都是“写评语”所不能达到的。
五、反复朗读“自评”习作
叶圣陶先生在《把稿子念几遍》一文中说得相当明白:“修改稿子不要光是‘看’,要‘念’,就是把全篇稿子放到口头说说看。也可以不出声念,只在心中默默地说。一路念下去,疏忽的地方自然会发现。下一句跟上一句不接气啊,后一段和前一段连得不紧密啊,词跟词的配合照应不对头啊,句子的成分多点或者少点啊,诸如此类的毛病都可以发现。同时也很容易发现该怎样说才接气、才紧密、才对头、才不多不少,而这些发现就是修改的办法。”
作文写完后,先要让学生把自己的习作反复朗读,接着让学生进行自评,要求学生找出文章中令自己最满意的地方,并说出为什么。在朗读过程中,学生就会反复地思考,对自己认为满意的地方好好品赏,对自己找出的不足之处就会随手修改。这种方法,使学生不仅品尝到了习作成功的喜悦,而且还得到了自我评改的快乐。
为了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培养学生的“自改”技能,还应该查阅更多的资料,并积极学习前辈的经验和做法,不断做出有益的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