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标指出:“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叶圣陶先生也曾说:“文字语言的训练,我以为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为此,我们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在语感训练上重拳出击。近年来,本人在小学生语感训练方面下了一定的功夫,概括起来要“四让”。
一、让学生走进书海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这些话都说明了大量读书、背书的作用。
1.激发阅读的兴趣
良好的阅读兴趣要从低年级开始培养。阅读对低年级学生来说是一件较困难的事,不仅因为他们刚学会拼音,还因为他们的理解水平有限。于是,他们害怕阅读,觉得看电视和影碟要轻松得多。对此,我们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1)童话引路
低年级学生爱异想天开,热衷于看童话故事。所以我们可以从童话入手,让童趣引路,把学生领进书的海洋,再逐步扩大阅读范围。如科幻故事、十万个为什么、自然景观、散文小诗、古诗文等,只要学生感兴趣的,就积极鼓励其阅读。
(2)交流激趣
开展阅读成果交流,让学生体验成功,是一种很好的激励法。办“词句银行”,让学生把积累的好词佳句输入电脑保存,定期展示给全班学生;搞“新语演播室”,让每个学生在课前五分钟主持一档节目,谈谈自己的读书心得和成果汇报;故事比赛、朗诵比赛、小品比赛、知识竞赛、小报展览等,都是交流的好办法。
2.培养阅读的习惯
查,在阅读时遇到不认识的字,不理解的词,要勤查字典;多问,扫除阅读障碍。另外,遇到意蕴深刻的句子要多与人切磋、品读。这样有利于提高阅读的效果和能力。
思,在阅读时要多思考,多问几个为什么。如:故事讲什么?哪些地方最感动?我该学到点什么?如果自己来编这个故事会怎样编?
摘,阅读时要勤作笔记,遇到好词佳句,不仅要划下来,还要摘录到“采蜜集”上。我们要经常开展“勤劳小蜜蜂”的评比,“背好词佳句竞赛”的活动。这样,可以培养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
有人说,学理如筑沙,学文如积沙。这是很有道理的。学语文不像学习数、理、化那样,要循着严整的知识体系,由浅入深,一步一步地来。学语文重在积累,重在习得。
二、让学生走进生活
叶圣陶先生说:“要求语感敏锐,不能单从语言、文字上去揣摩,而应当把生活经验联系到语言、文字上去。”
1.创设优美的校园生活
校园如果是个文化氛围浓厚的大染缸,那么在这儿浸泡过的学生将会是像模像样的小文人。校园的自然环境要优美:一花一木,一草一石,要能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活;教学楼的艺术长廊,不定期展出师生的佳作,红领巾广播定期播出学生的诗文;每个教室都有读书角,学生可以借阅、交流;人人参与小报编辑,欣赏、评论、气氛热烈,在这样的文化氛围中,学生的视野扩大了,生活的内容丰富了,生活的积累增加了,并能自然地联系到语言文字上去。
2.营造和谐的家庭文化
与家长联系,要求家长为孩子创设一个“家庭读书角”,并经常为孩子买书,与孩子交流读书心得体会;家长要以身作则,多参加一些文化活动,营造和谐的家庭文化。
3.组织语文实践活动
经常结合常规教育,组织学生进行参观访问、公益劳动、社会调查。元旦开个迎新会,三八节给妈妈的诗,国庆节对祖国妈妈说的心里话,春节搞个慰问活动,寒冬腊月“我为小树穿新衣”,六一儿童节写活动方案等等,让学生在这些丰富多彩的常规活动中运用语文,积累语言。
搞活课内语文实践活动,如开设信息实践课,经常开展故事会、课本剧表演、诗歌诵、产品推销、吟诗作画等活动。条件允许的学生还可以上网查询资料,课堂上交流,实现资源共享。
实践证明,构建学生的语感能力,主要靠大量的语文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大量的语文实践活动中积累语言材料,积淀语感经验。
三、让学生沐浴阳光“语”露
学生的语感素养和教师的课堂教学语言的规范化有密切的关系。要培养学生的语感,教师首先要身先士卒,以良好的语感去影响学生,以敏锐的语感能力去对学生做正句润色。在中国小语界,贾老师有“语言大师”的美称。在课堂上,他常常以自己出色的语感能力,一丝不苟地为学生示范。这种“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滋润,无疑会使学生的语感养成,使学生获益匪浅。
有一次,贾老师在上海上课。某位学生说了这样一句话:“寒假里,我和爸爸有幸来到杭州。”粗听起来没什么大问题,可贾老师说有四处得修改一下。在老师的启发下,学生想一想,品一品,果然发现四处不当:①“有幸”不当,“我”去杭州可以说“有幸”,但爸爸去杭州不会难得。所以应该把“有幸”一词调到“我”的后面比较贴切。②把“和”改为“跟、随”比较恰当,可以体现晚辈对长辈的尊敬。③小作者在上海说这句话,不能说“来到杭州”,应该说“去杭州、到杭州”。④到杭州去做什么?句子没有交代。如果是奔丧、扫墓就不能说“有幸”,所以最好后面加上“游览”。
贾老师就是这样以自我表现垂范引领学生推敲、品赏、玩味祖国的语言,让学生沐浴在和谐的阳光“语”露中。
四、让学生在朗读中品味语感
古人读书常常是书声朗朗,余蕴缭绕。而今的语文课堂却极少能感受到这样的朗读氛围,其实无论是语感实践,还是语感分析,都离不开朗读。只有通过朗读,才能推敲、揣摩、品味语言,体会作者谴词造句的准确、生动,感受祖国语言的无穷魅力。
1.在吟咏中体悟语言的意蕴感
“吟咏”是一种低低的、带调的颂读方式。“吟”可随着读者内心的感受变化而变化,节奏可以因兴致随意延长,结尾时多用鼻音,用哼出来的声音来表达内心的情感。这种“含于内而不宣于外,存于心而不传于人”的读,看重的是回归于心的自我感受与体验。所以,阅读课上的读书方式,应当以“吟”为主,边“吟”边“悟”,直至烂熟于心,再放声朗读,以检验自己感情和理解的水平。
如我在教《林海》一课中第二自然段时。初读课文后,我抓住“横着的,顺着的,高点儿的,矮点儿的,长点儿的,短点儿的”这些词语追问学生“从中明白了什么?”学生通过研读,知道这些词语写出了岭的千姿百态,数量众多。这时,我及时点拨,要求学生读出岭的“多”来。课堂上,我反复试读,借助声音的高低变化来表现岭的多姿多彩。随后,我抓住这句话从而明白词语中的“点儿”说明岭与岭之间的差别不大,线条显得温柔。就这样一句话,学生经过反复吟读、揣摩、体味,深入理解了文字的内涵,感受到林海的意境美。
2.在诵读中表现语言的情趣感
语文课要十分重视让学生反复诵读,引导学生在诵读中体察语感,充分发挥规范语言的榜样作用。如读《登鹳雀楼》后两句“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反复读后我问学生:读到“楼”时是不是马上停呢?学生一试,都说要读得长些,而且还应读升调。这样一来,就把那种奋发向上、永无止境的进取精神表现得淋漓尽致,好似绕梁之音,文虽尽,而意不绝。
总之,语文不仅是思想交际的工具,也是民族文化的载体,还有它的思想性、社会性、实践性等等都是客观存在的,这些方面的被接受、被吸纳、被内化、被运用都离不开“语感”这层皮。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所以,把以培养语感为核心,提高学生的整体语文素养视为语文教学的本真,应该是语文教师教学改革理念和实践的主导。
一、让学生走进书海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这些话都说明了大量读书、背书的作用。
1.激发阅读的兴趣
良好的阅读兴趣要从低年级开始培养。阅读对低年级学生来说是一件较困难的事,不仅因为他们刚学会拼音,还因为他们的理解水平有限。于是,他们害怕阅读,觉得看电视和影碟要轻松得多。对此,我们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1)童话引路
低年级学生爱异想天开,热衷于看童话故事。所以我们可以从童话入手,让童趣引路,把学生领进书的海洋,再逐步扩大阅读范围。如科幻故事、十万个为什么、自然景观、散文小诗、古诗文等,只要学生感兴趣的,就积极鼓励其阅读。
(2)交流激趣
开展阅读成果交流,让学生体验成功,是一种很好的激励法。办“词句银行”,让学生把积累的好词佳句输入电脑保存,定期展示给全班学生;搞“新语演播室”,让每个学生在课前五分钟主持一档节目,谈谈自己的读书心得和成果汇报;故事比赛、朗诵比赛、小品比赛、知识竞赛、小报展览等,都是交流的好办法。
2.培养阅读的习惯
查,在阅读时遇到不认识的字,不理解的词,要勤查字典;多问,扫除阅读障碍。另外,遇到意蕴深刻的句子要多与人切磋、品读。这样有利于提高阅读的效果和能力。
思,在阅读时要多思考,多问几个为什么。如:故事讲什么?哪些地方最感动?我该学到点什么?如果自己来编这个故事会怎样编?
摘,阅读时要勤作笔记,遇到好词佳句,不仅要划下来,还要摘录到“采蜜集”上。我们要经常开展“勤劳小蜜蜂”的评比,“背好词佳句竞赛”的活动。这样,可以培养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
有人说,学理如筑沙,学文如积沙。这是很有道理的。学语文不像学习数、理、化那样,要循着严整的知识体系,由浅入深,一步一步地来。学语文重在积累,重在习得。
二、让学生走进生活
叶圣陶先生说:“要求语感敏锐,不能单从语言、文字上去揣摩,而应当把生活经验联系到语言、文字上去。”
1.创设优美的校园生活
校园如果是个文化氛围浓厚的大染缸,那么在这儿浸泡过的学生将会是像模像样的小文人。校园的自然环境要优美:一花一木,一草一石,要能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活;教学楼的艺术长廊,不定期展出师生的佳作,红领巾广播定期播出学生的诗文;每个教室都有读书角,学生可以借阅、交流;人人参与小报编辑,欣赏、评论、气氛热烈,在这样的文化氛围中,学生的视野扩大了,生活的内容丰富了,生活的积累增加了,并能自然地联系到语言文字上去。
2.营造和谐的家庭文化
与家长联系,要求家长为孩子创设一个“家庭读书角”,并经常为孩子买书,与孩子交流读书心得体会;家长要以身作则,多参加一些文化活动,营造和谐的家庭文化。
3.组织语文实践活动
经常结合常规教育,组织学生进行参观访问、公益劳动、社会调查。元旦开个迎新会,三八节给妈妈的诗,国庆节对祖国妈妈说的心里话,春节搞个慰问活动,寒冬腊月“我为小树穿新衣”,六一儿童节写活动方案等等,让学生在这些丰富多彩的常规活动中运用语文,积累语言。
搞活课内语文实践活动,如开设信息实践课,经常开展故事会、课本剧表演、诗歌诵、产品推销、吟诗作画等活动。条件允许的学生还可以上网查询资料,课堂上交流,实现资源共享。
实践证明,构建学生的语感能力,主要靠大量的语文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大量的语文实践活动中积累语言材料,积淀语感经验。
三、让学生沐浴阳光“语”露
学生的语感素养和教师的课堂教学语言的规范化有密切的关系。要培养学生的语感,教师首先要身先士卒,以良好的语感去影响学生,以敏锐的语感能力去对学生做正句润色。在中国小语界,贾老师有“语言大师”的美称。在课堂上,他常常以自己出色的语感能力,一丝不苟地为学生示范。这种“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滋润,无疑会使学生的语感养成,使学生获益匪浅。
有一次,贾老师在上海上课。某位学生说了这样一句话:“寒假里,我和爸爸有幸来到杭州。”粗听起来没什么大问题,可贾老师说有四处得修改一下。在老师的启发下,学生想一想,品一品,果然发现四处不当:①“有幸”不当,“我”去杭州可以说“有幸”,但爸爸去杭州不会难得。所以应该把“有幸”一词调到“我”的后面比较贴切。②把“和”改为“跟、随”比较恰当,可以体现晚辈对长辈的尊敬。③小作者在上海说这句话,不能说“来到杭州”,应该说“去杭州、到杭州”。④到杭州去做什么?句子没有交代。如果是奔丧、扫墓就不能说“有幸”,所以最好后面加上“游览”。
贾老师就是这样以自我表现垂范引领学生推敲、品赏、玩味祖国的语言,让学生沐浴在和谐的阳光“语”露中。
四、让学生在朗读中品味语感
古人读书常常是书声朗朗,余蕴缭绕。而今的语文课堂却极少能感受到这样的朗读氛围,其实无论是语感实践,还是语感分析,都离不开朗读。只有通过朗读,才能推敲、揣摩、品味语言,体会作者谴词造句的准确、生动,感受祖国语言的无穷魅力。
1.在吟咏中体悟语言的意蕴感
“吟咏”是一种低低的、带调的颂读方式。“吟”可随着读者内心的感受变化而变化,节奏可以因兴致随意延长,结尾时多用鼻音,用哼出来的声音来表达内心的情感。这种“含于内而不宣于外,存于心而不传于人”的读,看重的是回归于心的自我感受与体验。所以,阅读课上的读书方式,应当以“吟”为主,边“吟”边“悟”,直至烂熟于心,再放声朗读,以检验自己感情和理解的水平。
如我在教《林海》一课中第二自然段时。初读课文后,我抓住“横着的,顺着的,高点儿的,矮点儿的,长点儿的,短点儿的”这些词语追问学生“从中明白了什么?”学生通过研读,知道这些词语写出了岭的千姿百态,数量众多。这时,我及时点拨,要求学生读出岭的“多”来。课堂上,我反复试读,借助声音的高低变化来表现岭的多姿多彩。随后,我抓住这句话从而明白词语中的“点儿”说明岭与岭之间的差别不大,线条显得温柔。就这样一句话,学生经过反复吟读、揣摩、体味,深入理解了文字的内涵,感受到林海的意境美。
2.在诵读中表现语言的情趣感
语文课要十分重视让学生反复诵读,引导学生在诵读中体察语感,充分发挥规范语言的榜样作用。如读《登鹳雀楼》后两句“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反复读后我问学生:读到“楼”时是不是马上停呢?学生一试,都说要读得长些,而且还应读升调。这样一来,就把那种奋发向上、永无止境的进取精神表现得淋漓尽致,好似绕梁之音,文虽尽,而意不绝。
总之,语文不仅是思想交际的工具,也是民族文化的载体,还有它的思想性、社会性、实践性等等都是客观存在的,这些方面的被接受、被吸纳、被内化、被运用都离不开“语感”这层皮。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所以,把以培养语感为核心,提高学生的整体语文素养视为语文教学的本真,应该是语文教师教学改革理念和实践的主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