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维预构,创设适合的语文教学模式

来源 :阅读(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oanF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语文课堂的多维预构,是教师和学生的共同任务。教师需要进行多层次的“先学”,明确教学内容的系统定位、来源演变,明确语文能力训练方法,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进行“针对所有教学目标”的预习。教师根据灵活的“前测”,对教学目标与策略进行“调焦”,并以精彩预告、成果召唤等方式激发学生的课堂期待,为引导学生进行语言的主动建构和迁移应用作充分准备。
  【关键词】多维预构 “先学” 预习 期待
  语文课堂的多维预构,是教师和学生的共同任务。朱永新教授认为:“预习是学生独立学习的机会,不应只是为课堂教学做一些准备工作,而应尽可能地针对所有教学目标,是真正的自主学习。”可见,预习是学生独立学习的关键。教师的教学准备,同样是从“学”开始的,是有深度、有广度的“先学”,是多维预构的起点。
  一、多层次“先学”,站在课堂的高处
  通过调查统计发现,学生的日常预习主要集中在解决会读、会写、能理解的部分任务,目标较单一,教师提供的支持也较少。一些教师为学生提供预习单,引导学生自学教材,也往往满足于学生对浅层目标的尝试,缺乏学科学习方法和学科思维的渗透。
  那么,“针对所有教学目标”的预习如何实现呢?首先应着眼于教师的“先学”,做到三个明确:一是明确系统定位;二是明确来龙去脉;三是明确训练方法。
  1.明确系统定位
  以语文要素为核心的语文教学,是一个螺旋上升的过程,在各年级、各单元教材安排上有着内在的阶梯式递进的紧密联系。例如,统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语文要素是“阅读时能提出不懂的问题,并试着解决”,这与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语文要素“阅读时尝试从不同角度去思考,提出自己的问题”有着重要联系。教学预设时,要充分考虑上学期的学习角度,从而在下学期的教学中找准教学起点,进阶式地引导学生建构阅读策略。这样的预设称为“纵向贯通”。
  2.明确来龙去脉
  语文教学要教学精准的语文知识,明确知识的来源与演变是教师的必修课。如教学“花甲之年”时,教师要指导学生查阅资料,了解这一知识源于古代历法中天干和地支的两两组合,又因为干和支之间是相互错杂的,所以也称为“花甲”。六十年一个甲子轮回,所以“花甲”也成了“六十岁”的代称。有些语文知识在历史变迁中会发生一些细微的变化。教学中,教师需要密切关注这些变化,引导学生养成严谨治学的态度。再如:“君子曰: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出自《荀子》。而在《增广贤文》中却这样记录:“冰生于水而寒于水,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这细微的区别,是因为人们在传诵经典的过程中结合语言表达需要,在原文的基础上作出了改变。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了解这些变化的来龙去脉,避免拘泥于某一经典,灵活变通,巧妙运用。
  3.明确训练方法
  教师明确了单元和课文要落实的语文要素后,还要进一步明确这些语文要素落地的方法路径。概括能力是小学中高年级阅读训练的重点。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重点指导学生抓住起因、经过、结果来概括故事,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第五单元安排了用小标题概括的方法,把握主要内容;第六单元安排了关注主要人物和事件,把握主要内容。这几种方法由易到难,也针对了不同类型文本的特点。在五、六年级的教学中,仍要对这些方法进行巩固。教师要明确训练方法,这样在教学中指导学生学习才能得心应手。
  二、多维度预设,看到课堂的深度
  在多维预构中,教师还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学情,找准学生语文能力的“生长点”。要从目标、策略、资源等多个维度充分预设,深度建构,让课堂变得立体而灵动。
  1.灵活的“前测”
  “前测”是课堂预设常用的一种手段,近年来得到了越来越多教师的重视。深受教师和学生喜爱的“快闪式前测”,有效提高了课堂预设的精准度。教师在上课前一天检查预习情况,用三分钟检测重要基础知识掌握情况,用五分钟了解学生的主要疑难与学习期待,及时做好分析与评估。对学生预习的情况有充分的了解,才能找到语文课堂的准确起点。
  2.适时的“调焦”
  根据“前测”的结果,教师要适时调整教学目标和教学策略。首先,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设定相应的学习目标。在《刷子李》一课的“前测”中,教师发现只有极个别学生有一两个生字不会写,于是便果断调整教学目标,把“写美观”作为生字教学的指导要求。同时,针对写错的学生仍设定“写正确”的目标,在教学过程中重点关注。其次,修改教学环节,让问题预设和实践活动更贴近学生的实际需要。结合“前测”的结果,教师对基础知识未掌握的学生首先提供帮助,对预学效果不佳的内容进行重点指导。仍以《刷子李》一课为例,在发现学生概括课文主要内容不够准确时,教师调整原教学环节,把“抓主要事件概括、列小标题概括”的指导方法再次引进课堂,巩固这一语文要素的训练。最后,充实课件内容和拓展资料,为学生的学习成效提供有力支撑。学生在“前测”中,对《刷子李》刷墻时“悠然摆来,悠然摆去,如同伴着鼓点,和着琴音”这一描写很感兴趣,教师就深入研究这句话的表达,发现与《庖丁解牛》中的“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砉然向然,奏刀騞然,莫不中音”一句有异曲同工之妙,于是就把这一古文片段引入课堂,让学生认识到:即使是再普通的劳动形式,只要能达到技艺纯熟的程度,都能带给人美的享受。
  三、双向性期待,触到课堂的温度
  师生对课堂的共同期待是课堂预构的重要动力,而期待应当是双向性的。学生期待教师带给自己有温度的课堂,期待所学的知识、习得的能力能灵活运用于生活实践。同样,教师也期待学生在自己的课堂上能迸发思维的火花,能让整个课堂的氛围升温。
  1.精彩预告
  课堂中精彩环节的预告可以带给学生新奇的体验与惊喜。如教学《景阳冈》一课之前,预先告知学生,课堂上将有“武松打武”的表演环节,鼓励学生读好课文,充分体会人物的动作与情感。学生在预习时,就会带着期待的心情,兴奋而投入地朗读课文,深入揣摩语言文字,课堂学习效果必然显著提高。一些学生还会自发地准备好相应道具,努力提升表演成效。
  2.成果召唤
  教师在正式教学之前,展示教学过程中有可能产生的学习成果,能带给学生重要的学习动力,从而使学生对学习过程满怀期待,并愿意积极为学习内容做准备。在教学《人物描写一组》一课时,笔者展示了上一届学生根据这一课的学习内容修改自己习作的成功案例。前后鲜明的对比,让学生看到了深入学习课文表达方法的显著作用,学生在预习和课堂学习中,关注语文要素的主动意识有了显著提高。
  综上所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根据语文课本的内容以及不同年龄段学生的阅读需求,一步步进行多维度的课堂预构,创设出适合学生个体需求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进行语言的主动建构和迁移应用,让语文课堂成为有深度、有温度的学习主阵地。
  (作者单位:江苏省盐城市串场河小学)
其他文献
【摘要】生词是学生开展英文课外阅读的主要障碍,小学阶段学生的生词处理策略还停留在询问父母、网络查询等费时、低效的方法上。本文介绍了根据故事内容选择合适的释义、根据上下文猜测词义等生词处理策略,帮助学生掌握阅读时快速处理生词的策略。  【关键词】绘本阅读 词汇教学 教学策略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指出,小学阶段学生“能借助图片读懂简单的故事或短文,并养成按意群阅读的习惯”。课
期刊
【摘要】爱国主义教育要从娃娃抓起,要突出思想内涵,强化思想引领。把爱国主义教育的元素和乡土资源、重大节日、特殊的情境相结合,更能彰显教育活动的地方特色,强化教育引导、实践养成,从而促进教育形式的创新,做到润物无声。本文从内容、形式和载体等方面谋划新时代学校的爱国主义教育。  【关键词】爱国主义教育 乡土红色资源 教育形式 教育情境  《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指出: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要面向全体
期刊
一位教育家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被迫的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意愿。”因此,选择恰当的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是激活学生阅读动力的关键。  我是一名语文教师,在平时的生活与教学中,经常会听到这样的声音:我们班的学生阅读分析能力就是差,他们就是不喜欢读书,考试的时候看到短文分析就手足无措,乱做一气,找不到头绪,甚至对阅读很反感。平时布置阅读课外书、写摘抄的任务,好多学生都是应付差事,书随便翻了
期刊
【摘要】新课改背景下,班主任工作面临更多挑战。作为班主任,应在树立正确的理念、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前提下,从自身出发,不断思索、探究适合学生的日常管理工作方法,时刻体现以人为本、以生为本的思想,最大限度地满足不同学生的发展需要。  【关键词】班级管理 角色定位 魅力影响 心灵呵护 机智促成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班主任工作的意见》中指出:“中小学班主任工作面临许多新问题、新挑战。经济社会
期刊
【摘要】什么是“数学思考力”?在教學中,如何才能有效培养并发展学生“数学思考力”?经过多年的课堂教学实践,笔者认为可以从“基于儿童,把提问权还给学生——让‘数学思考力’自然萌生;回归儿童,把活动权交给学生——让‘数学思考力’和谐生长;放飞儿童,把机会留给学生——让‘数学思考力’深刻灵动。”等几方面入手。  【关键词】数学思考力 内涵 培养策略  数学是“思考的课程”。“数学思考力”是指面临各种现实
期刊
【摘要】寓言故事中,潜藏着丰富的情境资源。在课堂教学中巧妙把握时机,化文字为情境,可以提升识字能力;化文本为情境,可以提升讲述能力;化留白为情境,可以提升想象能力;化文理为情境,可以提升思辨能力;化文体为情境,可以提升交际能力。以文“化”境,这些情境就成了儿童阅读素养生长的有机土壤。  【关键词】情境 识字能力 讲述能力 想象能力 思辨能力 交际能力  李吉林老师倡导的情境教学法注重在阅读过程中,
期刊
每一次,都在徘徊孤单中坚强  每一次,就算很受伤也不闪泪光  我知道,我一直有双隐形的翅膀  带我飞,给我希望……  这首歌,是今天故事主人公很喜欢的一首歌。静心思索,他说,书——就是他隐形的翅膀。故事主人公名叫黄海军。  黄海军,苏北平原农村小学一名普通的语文教师。其人,简单、质朴,如冬日旷野边的一棵小树,细细端详,自有独特风姿。面对记者,聊起乡村小学的阅读推广工作,他眼神坚定而自信,言谈中,谈
期刊
有人说:“什么样的教师带出什么样的学生。”在学生心目中,一个好教师就是人格和智慧的象征。教师的思想、行为、言语、作风和品质,每时每刻都在感染、熏陶和影响着学生。正所谓“树人者必先树己”,在新时代,教师要完成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就必须像树一样努力向下扎根,汲取营养;竭力向上生长,开辟广阔的天地。  向下扎根,是每个教师应然的选择。再幼弱的树,根须一着地,就都知道拼命往下扎,它们知道,土壤深处才有滋养
期刊
【摘要】如何有效地用好统编版教材是语文教师的重要任务。语文教师应该精准解读教材,把握学生的学情,恰当地定位教学目标,在教学时充分尊重学生,给予学生阅读方法的指导,发展学生的思维,不断促进学生学科素养的提升。  【关键词】统编教材 略读课文 非连续性文本 对比阅读  统编版教材有其内在的编排特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潜心研究教材的编排特点,掌握其中的内在规律,依托教材特点组织教学,充分激发学生自主
期刊
【摘要】有效的阅读对于发展学生的理解能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就目前小学语文教育的现状而言,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存在着不少问题,这些问题影响了阅读教学的进一步深化。本文从调动阅读积极性、重视学生主体地位、丰富教学内容、拓展教学空间这四个方面进行探讨,提出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 阅读教学 有效性  阅读是对文章进行分析、研究、探知、思考,进而解决问题的全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