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幼儿园科学活动区作为集体科学活动的辅助和延伸,对激发幼儿的探究兴趣、掌握探究方法、获取科学知识、培养科学的态度等方面具有深远的意义。因此,在幼儿园很多班级都创设了形形色色的“科学探索区”,教师在区域里投放各种材料,让幼儿探索发现。但在实际区域活动中,我们却常常会看到一些不和谐的场景:
场景一:科学区内热闹非凡,豆子撒了一地,满桌子的镜子乱七八糟,孩子们却在无所事事地你推我拽。
场景二:第一天,小朋友在玩集体活动后延伸的游戏——会移动的小船;一个月后,孩子们还是玩的同一个内容,重复着昨天的故事。
场景三:孩子们自顾自地把每一种材料从玩具柜中拿出来,然后又放了进去。教师从孩子的身边走过,对他们说:“不错,摆得很整齐!”
基于“在玩中学,玩中求进步”的价值取向,我们对区域主题环境、材料、内容及指导方面又进行了再次思考。我们发现出现以上问题是因为:
1. 区域的设置重视了活动形式的丰富和变化,而却忽视了幼儿的学习特点。
2. 忽视活动材料的拓展和深入。
3. 过度强调幼儿的主体地位,忽视教师的主导地位。
找到了问题的症结,我们从区域主题、材料和指导为切入点,开始了多元化通道参与的尝试:
通道一:根据各年龄段的侧重点选择合适的主题
确定符合幼儿年龄特点的目标和内容,是提供良好的科学教育活动的重要前提。各年龄段幼儿在探究的兴趣点与探究方式、表达结果等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年龄差异。小班幼儿更喜欢探究自己日常喜欢、熟悉的事物,探究方法更多局限于直接的感知与操作。中班幼儿对生活中时有接触但不太熟悉的事物更容易表现出强烈的探究兴趣,会主动记录自己探究的猜想或结果。大班幼儿则开始逐渐对有一定挑战性的内容或问题表现出探究兴趣,喜欢关注事物的变化、细节特点与功用等。根据不同年龄段幼儿在科学探索中的学习特点,我们就不难确定相应的活动主题。如小班开展以生活主题为主的操作活动 “糖果不见了”“会站立的蛋宝宝”等此类的小实验;中大班侧重于种植观察活动和科学小实验“神奇的水”、“大蒜长胡子”“有趣的电子积木”、“奇妙的磁铁”等等。教师关注不同年龄段幼儿科学探究学习的需求,确定适宜性的探索主题,为引导幼儿开展有效的科学探索活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通道二:提供能引发幼儿探究并物化教育目标和内容的材料
在科学教育领域,对于幼儿学习者来说,材料既是引发他们探究的剌激物,又是他们实现主动建构对周围物质世界的认识的中介和桥梁。即材料牵引着幼儿的探究活动,幼儿又借助于对物体的直接操作实现着对物质世界的认识。对于教育者来说,材料应该是教育目标和内容的物化,幼儿在操作这些材料的过程中,就能获得教育所期望的许多教育目标和经验。
1.材料丰富多样,物化着广泛的科学教育目标和内容。
“科学并不神秘”,选择孩子们现实生活中常见的物品,孩子们不仅会感兴趣,有探究学习的积极性,而且还能真正通过自己的动手操作发现知识,形成概念,真正学懂学会,更重要的是,孩子们会逐渐发现和体会到;科学并不遥远,科学就在身边。如在“黄豆制品”时,幼儿说“豆浆制品”时,那黄豆怎样变成豆浆呢?教师准备了豆浆机,让幼儿自己浸黄豆——装进搅拌机——加水——开机——打开盖——观察变化这样一系列操作活动,让幼儿获得了有关事物变化的知识和经验。又如在《认识磁铁》中,教师准备了许多材料、有木制品,塑料制品、铁制品,磁铁等,让幼儿自己在玩,在玩中发现了磁铁的秘密,得出了“磁铁可以吸住铁的东西,同极相斥异极相吸”。
2. 材料其有可选性和多种组合的可能。
教师不仅要擅于利用辅助材料,更要擅于创设开放式的教育环境,要充分利用社会自然资源进行科学启蒙,使环境真正成为幼儿科学教育活动的一个组成部分,并起到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让幼儿在玩耍中再发现、再认知、再创造,不断获取粗浅的科学知识。如在“认识镜子”时,起初,孩子们通过观察镜中的“我”等一系列镜子游戏,了解了镜子的基本特性。在此经验基础之上,孩子们又发现并收集了放大镜、凹凸镜等多种镜子,孩子们通过操作、摆弄感受了各种镜子成像的特点。经过一段的时间,孩子们已不满足这样静态的游戏,他们拿着镜子到户外游戏,到太阳下玩反光的游戏,知道了镜子通过阳光照射可以反射出光点;把镜子放进玩水池游戏,发现了镜子在水中会产生光的折射现象。孩子们通过探索,不仅使“镜子”的主题得以生成和深化,而且在科学游戏中,孩子们通过自己的实践,,进一步调动了学习科学知识的积极性,培养了幼儿动手、动脑的能力。
3. 随时根据幼儿的兴趣和需求不断扩展和增加材料。
活动的内容、材料要根据孩子当前的兴趣和需要更换、补充,保持内容和材料的吸引力,促进幼儿的活动兴趣不断被激发,从而持久地保持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索积极性。教师还可以根据幼儿的认知水平和教学要求,采用不同的方式投放材料,如可以用材料构成问题情景,可以开放性地投放材料,也可以由简单关系到复杂关系分层投放材料。
通道三:教师有效参与是幼儿科学活动区开展的关键
《新纲要》中指出:“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在整个科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始终要以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的多重角色,与幼儿共思考、共探索、共成长。
1. 创设情境,激发幼儿探索的欲望
“小小实验室”里,孩子们发现桌上一堆大大小小的瓶子,小声议论着:“这么多瓶子,是做什么的?”我看出了他们的疑惑,直接提问道:“你们猜猜,哪个瓶子里可以装的水最多?哪个最少?”我的问题构成了一个对孩子来说充满着疑问和好奇的情境,孩子原来只是对有规则容器的容量有了一定的估计能力,但他们从没有思考过无规则容器的容量大小。这个情境很好地激起了幼儿探究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他们对估计无规则容器的容量大小产生强烈的探究欲望,同时也使幼儿明确了探究的目标,给思维以方向。
2. 提供线索,帮助幼儿重新建构。
在集体活动《比较轻重》结束后,我把操作材料投放到科学活动区,很多孩子仍然兴致勃勃地继续摆弄着天平和硬币,似乎对这个游戏爱不释手。但我发现他们的操作水平始终停留在集体活动的层面上,即把动物反复地放在天平上称。于是我向他们“抛”出了问题:“有什么办法能知道老虎比兔子重多少吗?还有什么办法能让兔子和老虎一样重?”然后我鼓励他们用各种方式去探索,并记录下来。我的问题给了孩子一个新的“挑战”,他们在与材料的互动中受到启发,用硬币的个数计算出每个动物的重量,用加硬币的方法使两个动物变得一样重。在尝试的过程中,幼儿拓展性地使用各种材料,在原有的经验基础上重新构建,对事物之间的轻重和等量关系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科学区域活动蕴含着巨大的教育潜能,我们应该根据幼儿学科学的特点,精心为幼儿创设活动区域,提供适宜的材料,给予有效的指导,并依据幼儿的活动情况及时调整目标和材料。让我们通过多元化通道参与的实践,使科学区域活动真正成为幼儿发展的平台,为幼儿张开科学探索的翅膀。
场景一:科学区内热闹非凡,豆子撒了一地,满桌子的镜子乱七八糟,孩子们却在无所事事地你推我拽。
场景二:第一天,小朋友在玩集体活动后延伸的游戏——会移动的小船;一个月后,孩子们还是玩的同一个内容,重复着昨天的故事。
场景三:孩子们自顾自地把每一种材料从玩具柜中拿出来,然后又放了进去。教师从孩子的身边走过,对他们说:“不错,摆得很整齐!”
基于“在玩中学,玩中求进步”的价值取向,我们对区域主题环境、材料、内容及指导方面又进行了再次思考。我们发现出现以上问题是因为:
1. 区域的设置重视了活动形式的丰富和变化,而却忽视了幼儿的学习特点。
2. 忽视活动材料的拓展和深入。
3. 过度强调幼儿的主体地位,忽视教师的主导地位。
找到了问题的症结,我们从区域主题、材料和指导为切入点,开始了多元化通道参与的尝试:
通道一:根据各年龄段的侧重点选择合适的主题
确定符合幼儿年龄特点的目标和内容,是提供良好的科学教育活动的重要前提。各年龄段幼儿在探究的兴趣点与探究方式、表达结果等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年龄差异。小班幼儿更喜欢探究自己日常喜欢、熟悉的事物,探究方法更多局限于直接的感知与操作。中班幼儿对生活中时有接触但不太熟悉的事物更容易表现出强烈的探究兴趣,会主动记录自己探究的猜想或结果。大班幼儿则开始逐渐对有一定挑战性的内容或问题表现出探究兴趣,喜欢关注事物的变化、细节特点与功用等。根据不同年龄段幼儿在科学探索中的学习特点,我们就不难确定相应的活动主题。如小班开展以生活主题为主的操作活动 “糖果不见了”“会站立的蛋宝宝”等此类的小实验;中大班侧重于种植观察活动和科学小实验“神奇的水”、“大蒜长胡子”“有趣的电子积木”、“奇妙的磁铁”等等。教师关注不同年龄段幼儿科学探究学习的需求,确定适宜性的探索主题,为引导幼儿开展有效的科学探索活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通道二:提供能引发幼儿探究并物化教育目标和内容的材料
在科学教育领域,对于幼儿学习者来说,材料既是引发他们探究的剌激物,又是他们实现主动建构对周围物质世界的认识的中介和桥梁。即材料牵引着幼儿的探究活动,幼儿又借助于对物体的直接操作实现着对物质世界的认识。对于教育者来说,材料应该是教育目标和内容的物化,幼儿在操作这些材料的过程中,就能获得教育所期望的许多教育目标和经验。
1.材料丰富多样,物化着广泛的科学教育目标和内容。
“科学并不神秘”,选择孩子们现实生活中常见的物品,孩子们不仅会感兴趣,有探究学习的积极性,而且还能真正通过自己的动手操作发现知识,形成概念,真正学懂学会,更重要的是,孩子们会逐渐发现和体会到;科学并不遥远,科学就在身边。如在“黄豆制品”时,幼儿说“豆浆制品”时,那黄豆怎样变成豆浆呢?教师准备了豆浆机,让幼儿自己浸黄豆——装进搅拌机——加水——开机——打开盖——观察变化这样一系列操作活动,让幼儿获得了有关事物变化的知识和经验。又如在《认识磁铁》中,教师准备了许多材料、有木制品,塑料制品、铁制品,磁铁等,让幼儿自己在玩,在玩中发现了磁铁的秘密,得出了“磁铁可以吸住铁的东西,同极相斥异极相吸”。
2. 材料其有可选性和多种组合的可能。
教师不仅要擅于利用辅助材料,更要擅于创设开放式的教育环境,要充分利用社会自然资源进行科学启蒙,使环境真正成为幼儿科学教育活动的一个组成部分,并起到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让幼儿在玩耍中再发现、再认知、再创造,不断获取粗浅的科学知识。如在“认识镜子”时,起初,孩子们通过观察镜中的“我”等一系列镜子游戏,了解了镜子的基本特性。在此经验基础之上,孩子们又发现并收集了放大镜、凹凸镜等多种镜子,孩子们通过操作、摆弄感受了各种镜子成像的特点。经过一段的时间,孩子们已不满足这样静态的游戏,他们拿着镜子到户外游戏,到太阳下玩反光的游戏,知道了镜子通过阳光照射可以反射出光点;把镜子放进玩水池游戏,发现了镜子在水中会产生光的折射现象。孩子们通过探索,不仅使“镜子”的主题得以生成和深化,而且在科学游戏中,孩子们通过自己的实践,,进一步调动了学习科学知识的积极性,培养了幼儿动手、动脑的能力。
3. 随时根据幼儿的兴趣和需求不断扩展和增加材料。
活动的内容、材料要根据孩子当前的兴趣和需要更换、补充,保持内容和材料的吸引力,促进幼儿的活动兴趣不断被激发,从而持久地保持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索积极性。教师还可以根据幼儿的认知水平和教学要求,采用不同的方式投放材料,如可以用材料构成问题情景,可以开放性地投放材料,也可以由简单关系到复杂关系分层投放材料。
通道三:教师有效参与是幼儿科学活动区开展的关键
《新纲要》中指出:“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在整个科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始终要以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的多重角色,与幼儿共思考、共探索、共成长。
1. 创设情境,激发幼儿探索的欲望
“小小实验室”里,孩子们发现桌上一堆大大小小的瓶子,小声议论着:“这么多瓶子,是做什么的?”我看出了他们的疑惑,直接提问道:“你们猜猜,哪个瓶子里可以装的水最多?哪个最少?”我的问题构成了一个对孩子来说充满着疑问和好奇的情境,孩子原来只是对有规则容器的容量有了一定的估计能力,但他们从没有思考过无规则容器的容量大小。这个情境很好地激起了幼儿探究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他们对估计无规则容器的容量大小产生强烈的探究欲望,同时也使幼儿明确了探究的目标,给思维以方向。
2. 提供线索,帮助幼儿重新建构。
在集体活动《比较轻重》结束后,我把操作材料投放到科学活动区,很多孩子仍然兴致勃勃地继续摆弄着天平和硬币,似乎对这个游戏爱不释手。但我发现他们的操作水平始终停留在集体活动的层面上,即把动物反复地放在天平上称。于是我向他们“抛”出了问题:“有什么办法能知道老虎比兔子重多少吗?还有什么办法能让兔子和老虎一样重?”然后我鼓励他们用各种方式去探索,并记录下来。我的问题给了孩子一个新的“挑战”,他们在与材料的互动中受到启发,用硬币的个数计算出每个动物的重量,用加硬币的方法使两个动物变得一样重。在尝试的过程中,幼儿拓展性地使用各种材料,在原有的经验基础上重新构建,对事物之间的轻重和等量关系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科学区域活动蕴含着巨大的教育潜能,我们应该根据幼儿学科学的特点,精心为幼儿创设活动区域,提供适宜的材料,给予有效的指导,并依据幼儿的活动情况及时调整目标和材料。让我们通过多元化通道参与的实践,使科学区域活动真正成为幼儿发展的平台,为幼儿张开科学探索的翅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