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医改强劲冲击波

来源 :决策与信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ce_j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层医改的成功突围不仅使农村医疗卫生事业的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而且对全国医改大局产生了重要影响。
  面对医改这样一道世界性难题,57岁的孙志刚似乎胸有成竹:“我对医改取得成功是有信心的。”
  孙志刚,河南荥阳人,2010年末调任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副主任,2011年2月兼任国务院医改办公室主任。
  此番履新,是一次充满期待的转身——既是孙志刚个人“京官”生涯的肇始,亦因其肩负的新医改使命意味深长。
  孙志刚此前的职务是安徽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有舆论认为,从安徽步入发改委,孙志刚依靠的是安徽医改的不俗业绩——他操刀的安徽医改得到国务院医改办认可,以“安徽模式”、“安徽经验”名动天下。
  观察孙志刚出任医改办主任后的活动,“赴××调研医改工作”的字样频繁出现。几乎每月一“赴”,甚至几“赴”的频率,使他的足迹在不足一年的时间里,已经遍及黑龙江、湖南、西藏、福建等28个省区市,并赴德、法、英三国重点考察公立医院改革及药品生产流通情况。
  地方工作积累的经验、基层调研获得的认识,使孙志刚坚信:“从基层医改入手,把整个医改引向深入,是统筹考虑各方面因素后做出的战略选择。”
  那么,围绕“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既定方针,中国医改几年来成效如何?基层医改的成功突破又将对医改全局有何影响?围绕这些问题,孙志刚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动体制、建机制”
  记者:中国新一轮医改为何选择基层作为突破口?
  孙志刚:目前全国有5万多家政府办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这些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直接面向广大人民群众,在整个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基层医改是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客观需要。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是深化医改的基本原则。
  记者:基层医改主要内容是什么?
  孙志刚:推进基层改革,建立新的运行机制,涉及到方方面面,但以下五个方面不可或缺,是基层医改的重要内容。
  一是建立公益性的管理体制。这是基层改革的根本出发点。在基层举办医疗卫生机构,满足人民群众基本医疗服务和公共卫生服务,这是人民政府义不容辞的职责。政府举办的基层医疗机构是非营利性的公益性事业单位,举办费用和发展费用由政府负责,运行费用通过服务收费和多渠道补偿承担。同时,改革编制管理,根据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功能和实际工作量核编定岗,实行动态调整,做到定编定岗不定人,固定的编制流动的人,编制数只作为聘用人员和核定收支以及确定政府补偿的依据。
  二是建立竞争性的用人机制。这是确保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健康发展的根本保障。推进人事制度改革,破除身份界限,实施“按需设岗、按岗聘用、竞聘上岗、合同管理”的岗位管理制度,逐步建立“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用人新机制。首先要选好院长,进行公开公平竞争,择优聘任,并实行任期目标责任制。对医务人员要根据岗位的要求,在核定资质后,实行竞争上岗、全员聘用。对不具备从医资质的人员,进行合理分流,优化队伍结构。对落聘人员的分流安置要做到稳妥细致,以人为本,友情操作,确保社会稳定。
  三是建立激励性的分配机制。这是增强基层活力的重要举措。对医疗机构,要建立以服务数量、质量、效果以及居民满意度为核心,公开透明、全程跟踪、动态管理的考核机制,考核结果与经费补助挂钩。对基层医务人员,首先要保障总体收入不降低。实行按岗定酬,按工作业绩取酬,把考核结果与个人收入挂钩,向一线人员、骨干人员倾斜,形成有激励、有约束的内部竞争机制。
  四是建立规范性的药品采购机制。这是实施基本药物制度的关键环节。国务院制定了新的招标采购办法,推出了招采合一、量价挂钩、双信封制、集中支付、全程监控等创新举措。这不仅仅是采购模式的变化,也是对药品生产流通秩序、药品供应配送模式、政府监管模式的一场深刻变革。
  五是建立长效性的补偿机制。这是建立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运行新机制的基础。要落实好财政专项补助和收支差额的兜底作用,基层医疗机构的发展经费由政府负责,运行经费按照“核定任务、核定收支、绩效考核补助”的原则,对差额部分按时足额补助。同时,发挥医保支付的重要补偿作用,调整基层机构服务收费并纳入医保报销范围。
  记者:你会如何评价基层医改的价值?
  孙志刚:医改启动实施两年多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经过各方不懈努力,五项重点改革都取得了明显进展和初步成效。其中,基层医改在动体制、建机制改革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是整个医改中的一大亮点,突出表现在基层医改回答并解决了三个关键性问题,探索了较为清晰的改革路径。
  第一,抓住了基层医改的主要症结。“以药补医”渗透到医药卫生体系方方面面,是导致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公益性缺失的主要原因,也是当前深化医改需要破解的主要矛盾。这种机制使医疗机构以逐利为导向,与药品生产、流通企业形成利益共同体,助推了药价虚高,加重了群众负担,同时导致药品滥用,医德医风败坏,医患关系紧绷,医保效果摊薄。基层医疗机构直接面向广大人民群众,在基层首先破除“以药补医”机制,可以让人民群众尽快得到实惠。
  第二,明确了基层医改的方向。基层综合改革首要目标是使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回归公益性,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服务,这是新机制建设的核心。其次就是要立足保基本,使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承担好基本医疗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职能,实现预防为主,当好健康“守门人”,这是新机制建设的基本要求。同时,要有助于提高医务人员的积极性,通过改革形成既有激励、又有约束,既不片面追求利润、又不出现吃大锅饭的运行机制,这是新机制高效运行的内在动力。再就是着眼可持续,形成稳定的投入保障机制,确保基层机构正常运行,这是新机制建设的基础。
  第三,找到了基层医改的抓手。“以药补医”机制运行了几十年,错综复杂,根深蒂固,破除这个旧机制要选好突破口,设计科学的转换路径,使新旧机制实现平稳对接。推进基本药物制度建设,建立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运行新机制,这是实现新旧机制转换的基本要求,也是重要抓手。做好这项改革,必须推进“财政投入、药品招标采购、人事收入分配、创新内部管理、严格外部监管、完善医保支付方式、加强医德医风”等改革。同时,在推进新旧机制转换过程中,要把握节奏,既要积极稳妥,又要加快推进,使各项改革尽快到位,避免“夹生饭”,留下“后遗症”。   十大成效
  记者:你认为基层医改迄今是否收到预期成效?
  孙志刚:当前,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基本到位,新机制基本建立,成效开始显现。
  第一,基层群众得到明显实惠。截止到2011年9月底,基本医疗保险覆盖12.95亿人口,覆盖面超过95%。其中新农合新增1700万人,城镇居民医保全面推开,参保人数达到2.16亿,近800万关闭破产企业退休人员和困难企业职工全部纳入了基本医疗保障,这些新增群众主要是基层群众。新农合和城镇居民医保政府补助标准从2009年每人80元提高到2011年的200元。同时,推进基本药物制度建设,基本药物在政府办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部实行零差率销售。目前,基层药品价格下降30%左右。由于医保待遇提高和医疗费用降低,这“一升一降”使老百姓得到明显实惠。截止到2010年底,城乡居民个人支付医疗费用占卫生总费用比例为35.4%,比改革前降低了4.8%。
  第二,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软硬件得到明显改善。改革前,基层医疗机构主要靠自我积累发展,导致房屋破旧、科室不全、设备简陋、队伍不稳,影响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提供。医改两年来,中央财政累计投入600多亿元用于县医院和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标准化建设以及设备购置,基本实现村村有卫生室、乡乡有卫生院、县县有达标县医院。在软件方面主要采取了三项举措:一是核定编制,增加医务人员数量,解决有人给老百姓看病问题。全国有2788个县(市、区)已完成编制核定,共核定编制数114万多名,比改革前增加了29.9%。二是培养培训,提高基层队伍素质。两年来,国家为中西部乡镇卫生院招收定向免费医学生1万多名,招聘乡镇卫生院执业医师2万多人。三是采取多种举措吸引人才下基层,开展培养培训和长期对口协作、对口支援,提高基层医务人员素质和服务水平,筑牢了基层网底。
  第三,基层医疗机构运行效率明显提高。医务人员是医改主力军,是医疗服务中最有活力的因素,一切医改政策都要通过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来落实。这次改革积极推动基层医疗机构人事制度、收入分配、绩效管理等机制改革,以投入换来新机制,以新机制促发展、增活力。这些改革措施,使基层医务人员月均工资增加了600元左右,15个省份基层医务人员收入达到或超过当地公务员水平。基层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感受到改革带来的实惠,积极性得到调动。
  第四,公共卫生服务功能明显增强。公共卫生服务是贯彻预防为主卫生方针的重大举措,花钱少、效益好,能够实现少得病。过去,基层医务人员为生存和创收疲于奔命,没有动力和条件提供公共卫生服务。这次改革,明确了基层医疗机构开展公共卫生服务的基本功能,并把每个基层机构从事公共卫生服务的人员编制从原来的1~2人增加到4~5人。同时,设立专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把标准提高到人均25元,免费为城乡居民开展了10大类41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实施7大类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重点向农村和基层群众倾斜。人民健康显著改善,农村婴儿死亡率由2008年的14.9‰下降到2011年的12.1‰。
  第五,村卫生室和村医队伍建设明显加强。村卫生室是广大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网底。以前,村卫生室的发展没有得到很好保障,不少村卫生室就设在村医自己家里,“和尚一走,庙就没了”。这次改革,各级政府采取多项措施,大力加强村卫生室和村医队伍建设。将村卫生室纳入基本药物制度实施范围,实施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一些地方还实行了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的一体化管理,村卫生室服务能力得到显著加强。同时,还通过财政直接补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购买服务、实施新农合门诊统筹等措施提高村医收入。多数地区把乡村医生纳入养老保障体系,解除了他们的后顾之忧,村卫生室作为基层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底得到进一步筑牢。
  第六,基层医疗服务模式明显转变。基层医改使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模式更加规范合理,也更科学有序。主要实现了四个转变:一是促进基层医疗机构从注重治疗转变到为社区居民提供基本医疗、预防保健、康复等六位一体的卫生服务,服务功能更加健全;二是从与大医院无序竞争转变到分级诊疗、分工协作,推进有序就医格局的形成;三是从提供专科服务转变到全科诊疗,特别是全科医生制度的建立,适应了基层居民看病的需求;四是从坐堂行医转到上门服务,以病人为中心的理念逐步形成,促进了医患关系改善。
  第七,药品生产流通领域改革开始启动。这项改革的主要抓手是实施新的基本药物招标采购机制。新办法的推行,触动了整个药品生产、定价、流通、使用、监管等各环节的改革。一是减少了流通环节,压缩了不正当营销手段的生存空间,使药价大幅下降;二是推动了药品生产流通领域的结构调整、优化整合,促进了医药产业做大做强;三是加强了药品质量的全程监管,保证了药品质量和用药安全;四是促进医务人员用药更加规范合理,减少药品滥用,对提高民族整体素质具有深远的影响。
  第八,为县级公立医院改革积累了经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也是公立医疗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的所有制性质都是政府举办的公立医疗机构,只不过在建设规模、服务功能上与城市大医院有所不同。从这个意义上看,公立医疗机构改革已经从基层开始启动,基层医改为公立医院改革进行了全面演习,特别是在破除以药养医、创新体制机制、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的探索实践,为深化县级医院改革积累了丰富经验。
  第九,锻炼了一批熟悉医改、有志于推进医改的队伍。这次医改各级党委政府都高度重视,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带动效应。广大干部特别是从事医改工作的人员都能够集中精力关注医改、研究医改、热心推动医改,对医改产生了深厚感情。同时,这次医改开展了大规模培训,从中央到地方,从领导干部到专业技术人员,从政策理论到实施操作,覆盖范围广、培训内容全、持续时间久,全国已累计培训237万人次,既是医改政策的大宣传、大普及,也深化了认识、明确了方向,为进一步深化医改积累了宝贵财富。
  第十,人民群众对医改成功增强了信心。基层医改的突破,为医改成功增添了信心。一是通过建立全新的机制,表明公益性、积极性和可持续性是可以统一起来的。二是通过破除以药补医引发的综合改革,找到了一条从旧机制向新机制转换的办法。同时,基层医改让人民群众特别是基层群众获得了很多实惠,这次医改政府增加的投入主要用于低收入群众,既促进了社会公平正义和和谐稳定,也使他们更加拥护改革、支持改革,进一步凝聚了共识,形成了推动改革的合力。   六条经验
  记者:你将如何总结基层医改的经验?
  孙志刚:其一,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是推动基层医改的政治优势。医改涉及保障、投入、服务、药品生产流通、监督管理、人才培养等多个方面,是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有强大的组织和动员力量。实践表明,我们的制度优势不仅能够推动经济的快速发展,在推动社会事业改革发展方面也有无比的优越性。
  其二,建立强有力的领导体制是推动基层医改的组织保障。这次医改能够保持平稳较快推进,主要得益于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多次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维护人民健康权益放在第一位。李克强副总理多次召开医改会议,研究部署医改工作。从中央到地方都成立了医改领导小组,主要领导同志亲自抓,分管领导同志全力抓,形成了强有力的协调推进机制,建立了严格的责任落实制度。同时,还建立通报、约谈、督办等制度。
  其三,总结凝练出符合国情的改革理念和原则是推动基层医改凝聚共识的理论基础。两年来医改的实践,我们总结形成了坚持把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作为公共产品向全民提供的核心理念,坚持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基本原则,坚持统筹安排、突出重点、循序推进的基本路径。
  其四,始终坚持从实际出发谋划顶层设计是推动基层医改沿着正确方向前进的重要保证。这次基层医改是试点先行、然后再总结提炼、最后全面推开,遵循了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规律,保证了改革平稳有序推进。基层医改的一个重要经验就是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从基层的现实出发,在实践中寻找问题症结,在实践中探索破解难题办法,把改革一步一步向前推进。
  其五,持续增强的综合国力是推动基层医改的强大物质保障。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实力不断增强,财政收入不断增加,为建立覆盖全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提供了雄厚的物质保障。
  其六,注重动员人民群众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参与是推动基层医改的重要动力。这次医改始终坚持问计于民、问需于民。国务院医改领导小组专门成立了由国内外35名著名专家组成的医改专家咨询委员会,经常就一些重大问题征求他们意见。同时,还加强对网上反映的问题、提出的建议进行梳理,许多意见和建议对制定和完善政策发挥了很大作用。
  记者:基层医改是否还面临挑战?
  孙志刚: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是整个医改的基础。这项改革已经取得初步成效,但要看到,离人民群众的期待还有相当差距,特别是基层改革中一些体制机制才刚刚建立,既面临大医院改革的制约,也受到社会事业领域改革不到位以及各级财政能否给予兜底保障的影响,这些都使基层改革面临考验。
  记者:基层医改的成功突破,将对医改全局有何影响?
  孙志刚:实践已经证明,基层医改的成功突破使基层医疗卫生事业的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而且对医改全局产生了重要影响。我们现在推进的医改,主要是在基层推进医改,这个改革成功之后,我们将逐步地向县级医院推广,等县医院改革到一定程度之后,我们会往更高一层的医院推进。只要我们坚持、努力做下去,一个一个地做,一个阶段一个阶段地去拼搏,去克服这些难题,最后我们一定能够给全国人民群众交上一份非常满意的答卷。
其他文献
在北大读书的日子里,各种各样的必修课、选修课上过几十门。即使是中文系本系老师,他们开过什么课,虽然还记得,甚至当年的音容笑貌,也还在脑海中时时浮现,但究竟是在哪一年,讲了些什么,如果不凭借日记、笔记、课程表,已经很难回想起来了。然而,凡事总有例外。那就是上大学第一个学期的事,特别是第一学期的每一门专业课,每一位为我们开课的老师,似乎我都记得格外清晰。吕乃岩先生,就是我们进入大学后第一个星期就走进我
人類学家告诉我们,在史前时代,人们过着悠闲的生活,每周只需花约20个小时采集食物。而现在,人们每周至少工作40个小时,很多人的工作不仅枯燥而且压力大,有的甚至有些“古怪”。这些古怪职业的背后又有哪些趣闻?嗅探师  腋窝嗅探师一般为除臭剂公司工作。他们的主要工作是通过闻人的腋窝确定除臭剂在控制汗味方面的有效性,还要为不同的除臭剂撰写报告。据称,从事这项职业的大多为女性,因为女性的嗅觉比男性要好。每个
[作者简介]  范泽木,1988年生,浙江磐安人。作家,“慧笔作文”创始人,现为浙江省散文学会会员,金华市青年作家协会副主席,金华市“第六届青联”委员。《语文周报》2017年度最受欢迎作家,《新青年》《特别关注》《语文报》签约作家,多家报刊专栏作家。  已出版散文集《似水年华与泥土芬芳》《总有一天,你会对时光微笑》《我愿流浪在小镇》,“范老师慧笔作文课堂”系列《作文原来这么简单》《作文原来这么简单
3月11日,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通过区内14个市的33个高铁站,向全国医务工作者发出全年免费旅游邀请,并提供系列贴心服务。  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面前,全国广大医务工作者冲锋在前,舍小家为大家,在疫情防控第一线救死扶伤英勇斗争,捍卫了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2月14日,为表达对奋战在抗疫一线的医护人员的敬意,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作为全国第一家省级单位,通过微信公众号向世人发布对
2011年8月底,钮益惠终于从台湾“国防部军事情报局”(以下简称“军情局”)领到了1.995万美元(约合12.75万元人民币)的“刑牢补助”。  在北京大兴区亦庄开发区羊北村,人称“九爷”的钮益惠是个很特殊的人物:老反革命,蹲了33年监狱,两次偷渡台湾。钮益惠一家四口租住着村里的一个小院,院子右边搭着一个简陋的棚子,堆放着各类杂物,左边的两间平房,门窗都已破损,几根交错凌乱的电线,在房檐下晃动。屋
小时候过年,大人总要我们说吉祥话,但碌碌半生,竟有一天我也要教自己的孩子说吉祥话了,才蓦然警觉这世间好话是真有的,令人思之不尽,但却不是“升官”“发财”“添丁”这一类的,好话是什么呢?冬夜的晚上,从爆白果的馨香里,我有一句没一句地想起来了。   “你们爱吃肥肉,还是瘦肉?”   讲故事的是个年轻的女佣人名叫阿密,那一年我八岁,听善忘的她一遍遍重复讲这个她自己觉得非常好听的故事,不免烦腻,故事是
赝品泛滥、哄抬价格、违法交易,都是埋在繁荣下的地雷    收藏业有句名言 :“乱世买黄金,盛世玩收藏。”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不少人开始将闲钱投到收藏上。一来二去,收藏,成了近些年波及全社会的一个时尚。  可偏偏有这么个人,用六七年时间,遍访全国各大文物市场,并将自己的所见、所闻、所调查诉诸笔端,试图揭开“全民收藏”背后的乱象。他,就是吴树,今年 61 岁,“中国文物黑皮书”三部曲(《谁在收藏中国》
“偷”字的释义有“暗中拿别人的财物”,“瞒着人”。偷不就是“做贼”吗?只是看你做的什么“贼”——我就做了很长一段时间的读书“贼”。  高考落榜回家后,我怨恨自己数学成绩差才考不上大学,便把《代数》《几何》抽出来,想重新自学一次,可那些线条、符号都变成了瞌睡虫,打开书本就想睡。觉得外语有意思,转而学英语,三分钟热度过后又泛了——没有目标的自学就像随风飘荡的落叶,到处乱撞。最后翻出了一本杂志,里面的故
“7”,对于默多克来说,一定是个晦气的数字。  进入7月以来,80岁高龄的默多克遭遇了一连串的打击。一场窃听丑闻让已有百年历史的《世界新闻报》关闭,也让默多克家族在新闻集团的地位摇摇欲坠。为了让董事会重拾对他的信任,默多克不得不“抛弃”自己原定的接班人——小儿子詹姆斯,转而寻找另一个能替他收拾“烂摊子”的人。这个人就是新聞集团首席运营官切斯·凯里。    默多克的“无价资产”  默多克宣布凯里接任
冯小刚(合作《一地鸡毛》、《唐山大地震》等):  陈道明,一个清高得只肯在戏里低头的人。  陈道明是演员里读书多的一位,尤其是中国古典文学,家里书架上摆了很多,也真看得进去。书法也是每天都练,写得一手好字。其他技能也样样精通。再加上人长得眉清目秀(现在也是风韵犹存),从有明星的那一天起他就是明星了。所以就有些清高,老端着,得理不饶人。  他和葛优是要好的朋友,但这一点却和葛优截然不同。葛优如遇违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