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近年来,农业类上市公司成为财务舞弊事件频发的重灾区。本文基于舞弊三角形理论,结合农业行业固有特性,分析导致农业类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的特有压力、机会和借口。分析发现农业类上市公司通常面临盈利持续增长、技术转型等压力;生物资产难盘点、交易分散、税收优惠等为其提供舞弊机会;自然灾害是农业类上市公司舞弊惯用的借口。
关键词:农业类上市公司 财务舞弊 舞弊三角形理论
中国证券市场自建立以来,频频曝出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的事件。从最早的“原野”、“琼民源”,到“绿大地”、“银广夏”、“蓝田股份”、“万福生科”,财务舞弊事件层出不穷。如果将涉嫌财务报告舞弊的上市公司按行业分类,我们不难发现,农业类企业是财务造假情况的重灾区。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种情况呢?本文运用舞弊三角形理论,结合行业特性进行分析,挖掘其深层次原因。
一、舞弊三角形理论
劳伦斯索耶在1953年提出,舞弊的产生必须具备3个条件:异常需要、机会和合乎情理。史蒂文阿伯雷齐特进一步发展该理论,提出舞弊的产生是由三种因素导致的:压力、机会和借口。这三种因素共同作用导致舞弊的发生,缺一不可。
二、压力
压力是指企业面临经营或财务上的困境,或者对资本有急切需求。2006年我国颁布的审计准则指南中列举的舞弊风险因素示例中列举到,经济、行业或公司经营状况对财务稳定性和盈利能力的威胁,或第三方要求或期望会形成财务舞弊压力。具体到农业类上市公司,利益相关者对其盈利能力的增长的预期和技术创新方面的压力导致其舞弊情况高于其他行业平均值。
(一)利益相关者对其盈利能力的增长的预期带来压力。一家公司如果想要取得股权融资,就需要满足资本市场的要求。证监会对申请发行股票并对上市的公司经营业绩有严格要求。分析师和投资者在判断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时,通常也非常重视其主营业务收入是否稳定增长。然而农业类上市公司和其他上市公司相比,有着产品附加值低、生产周期长、依赖资源有限等先天性缺陷。农产品的生产依附于一定的自然条件,而这些资源是有限的,因此其生产规模无法像其他行业一样高速扩张。导致资本市场上的农业类企业面临着更大的快速发展压力。为了迎合投资者的期望,财务造假就成了其必然选择。
(二)技术转型压力。我国农业的生产目前还停留在较为初级的生产模式下,机械化转型还未达成。国家一直重点关注农业行业的转型,当地政府也会更关注生产模式科技化的企业。所以企业为了迎合农业转型的趋势,都试图进行转型。万福生科号称其大米深加工过程中,存在独特的循环经济模式。新大地在其招股书中也创新性的提出了全产业链的经营模式。然而,这些创新的生产模式其实还停留在实验阶段,很可能只是企业为了获得资本市场的青睐而营造的噱头,上市之后仍需要进一步投入资本来进行科技化转型。技术转型的压力导致经营者需要利用财务舞弊的方法,来实现其先前的承诺。
三、机会
机会是指宽松的控制或信息不对称。企业所处行业的性质、资产、负债、收入或费用需要做出重大估计等情况会给财务舞弊提供机会。具体到农业类上市公司,生物资产难盘点、现金支付比重大、终端分散和税收优惠因素公司的舞弊提供了更多机会。
(一)生物资产盘点困难。农业企业的资产多为生物性资产和土地资产,其存货的盘点及价值的确定比较困难,从而给企业留下了调控的空间。首先,农用土地的价值区别于工业用地,其土壤结构、土质情况都会直接影响市场价值,但对审计机构或证券公司而言,很难对其资产评估结果做出准确判断。此外,生物资产的盘查很难准确计量。虽然我国会计准则中对于生物性资产的盘查、计量都有明确的要求,但在业务中,也很难真正能够做到准确地判断。部分农业上市公司正是抓住中介机构对其生产性生物资产核查不易的漏洞,对资产价值和规模进行夸大和捏造。
(二)农业类上市公司的交易零散且现金支付比重大。我国现金管理暂行条例中规定,在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开立帐户的机关、团体、部队、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单位之间的经济往来,除按本条例规定的范围可以使用现金外,应当通过开户银行进行转帐结算。而开户单位在向个人收购农副产品和其他物资时可以使用现金。一般情况下,农业类公司上游往往是直接面向小型农户或个人的,不可避免的出现了大量的现金交易的情况,其交易过程不像传统企业那样有迹可循。频繁使用现金结算再加交易分散使核查交易真实性变得异常困难,从而给了农业上市公司造假的机会。
(三)税收优惠降低造假成本。农业作为我国的基础产业,一直都受到很大政策上的扶持。农业行业的税率较其他行业要少得多,甚至有个别情况还可以免税。对于其他企业而言,似乎虚增收入和利润并不会产生成本。但其实无论收入和利润是否为虚构,应缴纳税款必然会增加。因而若想虚构收入利润,就必须以现金缴纳税款,这可以看作为舞弊的成本。但对于农业企业而言,由于有税收优惠的政策作为保证,虚增利润和收入,实际所缴纳的税费也不会有大幅的提升,甚至还有可能因为虚增了利润和收入使其满足了获取某些政府补助条件。因此农业类上市公司在财务造假时的动机更为强烈。
四、借口
借口是指财务舞弊者寻找的使其舞弊行为合规合理化的理由。法律条文本身含糊不清、准则的灵活性和监管层的纵容往往被舞弊者当做理由。农业类上市公司往往惯用自然灾害成为其舞弊的借口。
农业行业的发展受环境和自然因素的影响较大,而且生物性资产生存状况与市场价格有着紧密的联系。导致公司业绩很容易受自然条件的影响。很多农业上市公司,从上市伊始就向投资者表达出“风险很大,买者自负”的态度。某种业上市公司在其招股说明书中表示,若种子生产基地出现异常气候、严重自然灾害或重大病虫害,将直接影响公司种子的产量和质量,进而影响公司经营的稳定性。农业上市公司一旦遇到业绩变脸,自然灾害几乎成了通用的借口。
参考文献:
[1]肖星,陈晓.财务报表结构与利润操纵的特征和识别[J].审计研究,2013 (4):14-18.
[2]葛家澍,黄世忠.反映经济真实是会计的基本职能[J].会计研究,2009 (12) :2-7.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 北京市 100872)
关键词:农业类上市公司 财务舞弊 舞弊三角形理论
中国证券市场自建立以来,频频曝出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的事件。从最早的“原野”、“琼民源”,到“绿大地”、“银广夏”、“蓝田股份”、“万福生科”,财务舞弊事件层出不穷。如果将涉嫌财务报告舞弊的上市公司按行业分类,我们不难发现,农业类企业是财务造假情况的重灾区。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种情况呢?本文运用舞弊三角形理论,结合行业特性进行分析,挖掘其深层次原因。
一、舞弊三角形理论
劳伦斯索耶在1953年提出,舞弊的产生必须具备3个条件:异常需要、机会和合乎情理。史蒂文阿伯雷齐特进一步发展该理论,提出舞弊的产生是由三种因素导致的:压力、机会和借口。这三种因素共同作用导致舞弊的发生,缺一不可。
二、压力
压力是指企业面临经营或财务上的困境,或者对资本有急切需求。2006年我国颁布的审计准则指南中列举的舞弊风险因素示例中列举到,经济、行业或公司经营状况对财务稳定性和盈利能力的威胁,或第三方要求或期望会形成财务舞弊压力。具体到农业类上市公司,利益相关者对其盈利能力的增长的预期和技术创新方面的压力导致其舞弊情况高于其他行业平均值。
(一)利益相关者对其盈利能力的增长的预期带来压力。一家公司如果想要取得股权融资,就需要满足资本市场的要求。证监会对申请发行股票并对上市的公司经营业绩有严格要求。分析师和投资者在判断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时,通常也非常重视其主营业务收入是否稳定增长。然而农业类上市公司和其他上市公司相比,有着产品附加值低、生产周期长、依赖资源有限等先天性缺陷。农产品的生产依附于一定的自然条件,而这些资源是有限的,因此其生产规模无法像其他行业一样高速扩张。导致资本市场上的农业类企业面临着更大的快速发展压力。为了迎合投资者的期望,财务造假就成了其必然选择。
(二)技术转型压力。我国农业的生产目前还停留在较为初级的生产模式下,机械化转型还未达成。国家一直重点关注农业行业的转型,当地政府也会更关注生产模式科技化的企业。所以企业为了迎合农业转型的趋势,都试图进行转型。万福生科号称其大米深加工过程中,存在独特的循环经济模式。新大地在其招股书中也创新性的提出了全产业链的经营模式。然而,这些创新的生产模式其实还停留在实验阶段,很可能只是企业为了获得资本市场的青睐而营造的噱头,上市之后仍需要进一步投入资本来进行科技化转型。技术转型的压力导致经营者需要利用财务舞弊的方法,来实现其先前的承诺。
三、机会
机会是指宽松的控制或信息不对称。企业所处行业的性质、资产、负债、收入或费用需要做出重大估计等情况会给财务舞弊提供机会。具体到农业类上市公司,生物资产难盘点、现金支付比重大、终端分散和税收优惠因素公司的舞弊提供了更多机会。
(一)生物资产盘点困难。农业企业的资产多为生物性资产和土地资产,其存货的盘点及价值的确定比较困难,从而给企业留下了调控的空间。首先,农用土地的价值区别于工业用地,其土壤结构、土质情况都会直接影响市场价值,但对审计机构或证券公司而言,很难对其资产评估结果做出准确判断。此外,生物资产的盘查很难准确计量。虽然我国会计准则中对于生物性资产的盘查、计量都有明确的要求,但在业务中,也很难真正能够做到准确地判断。部分农业上市公司正是抓住中介机构对其生产性生物资产核查不易的漏洞,对资产价值和规模进行夸大和捏造。
(二)农业类上市公司的交易零散且现金支付比重大。我国现金管理暂行条例中规定,在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开立帐户的机关、团体、部队、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单位之间的经济往来,除按本条例规定的范围可以使用现金外,应当通过开户银行进行转帐结算。而开户单位在向个人收购农副产品和其他物资时可以使用现金。一般情况下,农业类公司上游往往是直接面向小型农户或个人的,不可避免的出现了大量的现金交易的情况,其交易过程不像传统企业那样有迹可循。频繁使用现金结算再加交易分散使核查交易真实性变得异常困难,从而给了农业上市公司造假的机会。
(三)税收优惠降低造假成本。农业作为我国的基础产业,一直都受到很大政策上的扶持。农业行业的税率较其他行业要少得多,甚至有个别情况还可以免税。对于其他企业而言,似乎虚增收入和利润并不会产生成本。但其实无论收入和利润是否为虚构,应缴纳税款必然会增加。因而若想虚构收入利润,就必须以现金缴纳税款,这可以看作为舞弊的成本。但对于农业企业而言,由于有税收优惠的政策作为保证,虚增利润和收入,实际所缴纳的税费也不会有大幅的提升,甚至还有可能因为虚增了利润和收入使其满足了获取某些政府补助条件。因此农业类上市公司在财务造假时的动机更为强烈。
四、借口
借口是指财务舞弊者寻找的使其舞弊行为合规合理化的理由。法律条文本身含糊不清、准则的灵活性和监管层的纵容往往被舞弊者当做理由。农业类上市公司往往惯用自然灾害成为其舞弊的借口。
农业行业的发展受环境和自然因素的影响较大,而且生物性资产生存状况与市场价格有着紧密的联系。导致公司业绩很容易受自然条件的影响。很多农业上市公司,从上市伊始就向投资者表达出“风险很大,买者自负”的态度。某种业上市公司在其招股说明书中表示,若种子生产基地出现异常气候、严重自然灾害或重大病虫害,将直接影响公司种子的产量和质量,进而影响公司经营的稳定性。农业上市公司一旦遇到业绩变脸,自然灾害几乎成了通用的借口。
参考文献:
[1]肖星,陈晓.财务报表结构与利润操纵的特征和识别[J].审计研究,2013 (4):14-18.
[2]葛家澍,黄世忠.反映经济真实是会计的基本职能[J].会计研究,2009 (12) :2-7.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 北京市 1008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