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语言交流的“语言”

来源 :外语学法教法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T47910277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Body language(肢体语言)”是非语言交流的语言。它是用脸、眼、手和头进行“communication(交流)”的语言。它分为两大类:先天的和后天的,先天的意义相同,后天的含义各异。要精通语言须“Do in Rome as the Romans do.(入乡随俗)”把握肢体语言的实质。
  一、先天的肢体语言——意义相同
  (一)脸语言
  美国心理学家艾帕尔•梅拉别思归纳出:信息交流的总效果(100%)=文字(7%)+音调(38%)+面部表情(55%)。
  世界上任何国家的人都“诚于表而形于外,喜怒形于色”。“Joy is joy. Sadness is sadness.(喜则喜,忧则忧。)”“Joy, anger, sadness and happiness(喜、怒、哀、乐)”使人心目中有一个“clear impression(鲜明的印象)”,“make(take) joy(心情愉悦)”;“Be in spirits; in high spirits(神采奕奕,容光焕发)”让人“keep up one’s spirits(精神振奋)”。“Be black(blue or red) in the face(冷若冰霜)”,会使人产生“confused and hysterical(心慌意乱)”之感。
  以教学为例:引导或启发学生“think and answer(思考与答问)”时,往往会“knit one’s brows lightly(微蹙眉头)”,示意学生“think actively and answer correctly(积极思考,准确回答)”。剖析“key and knot points(重、难点关键处)”时,往往“stop a bit(稍作停顿)”,其意是“concentrate the student’s attention(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又如“smiling”表发自内心的“joy(高兴)”;“laugh(大笑)”表“happy and gay(开朗,欣喜)”;“open one’s brows(扬眉)”表“proud(骄傲)”;“bend one’s brows(蹙眉)”表“bitterness(忧虑,悲哀)”;“open one’s eyes widely;close one’s mouth tightly(圆睁双目,嘴角向下)”表“be very angry(愤怒)”;“look ahead and open one’s mouth lightly(眼视前方,微张口鼻)”表“be anxious(渴望)”等等。
  (二)眼语言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人的深层心理感情都会从眼神的微妙变化中反映出来。科学家研究表明:接受信息总量(100%)=视觉(83%)+听觉(11%)+嗅觉(3.5%)+触觉(1.5%)+味觉(1%)。可见眼语言的地位何等重要。
  从教学的角度说,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往往“stand on the platform(讲台上一站)”,先“look at whole class(目光扫视全班同学)”,这样就“concentrate their attention(把学生的注意力一下子吸引过来了)”,真是“There is some affection before saying.(一言未发先有情)”。再如,学生有轻微违反课堂纪律的行为,教师无需用中断讲课予以干涉,只需投去“solemn look(一道严肃的目光)”,学生就会明白教师的意思,而集中精力听课。学生“The answer is wrong.(答问有误)”,教师可投去“Is it so?(是这样吗?)”的眼神,学生就会心领神会,而从另一角度来重新思考。
  (三)头语言
  “nod(点头)”表示“yes or agree(赞同)”是全世界几乎公认的,因为连“the blind man(盲人)”也用点头表示赞同。“show one’s head left or right(左右摇头)”表示“no or disagree(否定或不同意)”。
  二、后天的肢体语言——含义各异
  后天的肢体语言主要指的是手语言—手势语。
  手势具有描摹事物,传递心声,披露情感的特殊功能。如:用“finger(手指)”可表示“figure(数目)”或指点“things and direction(事物及方向)”;用“two hands (双手)”可表示“small, heavy or light(物体的长短,大小和轻重)”;用“arms(臂)”可表示“large, welcome, support, greet…(庞大,迎接,拥护和欢迎)”等;“two hands tie together(双手紧绞在一起)”喻示精神“nervous(紧张)”;“stretch two hands(摊开双手)”表示“loyal and straightforward(真诚坦率)”;再如:用手摸下巴以示老练、机智;双手指尖相合形成塔尖型,以示充满自信;不自觉用手摸脸、摸鼻子、擦眼睛,是说谎的反映;用手指敲打桌面,表示不耐烦、无兴趣。
  OK的手势是用拇指和食指做成一个“circle(圆圈)”,其余三指伸开,这在北美国家中表示“Everything is right.(一切都好)”,但是在法国和西班牙则表示“zero(零)或That’s nothing.(什么都没有)”。在日本则表示“money(钱)”;而在一些地中海国家则指”homosexuality(同性恋)”男子。
  在德国,稍稍弯曲食指招呼侍着,他们很快就会送来一杯“liquid for drinking(饮料)”;但在日本,这是一种“unfriendly(无理的)”举止;在马来西亚,弯起食指被人认为是“rude action(粗鲁的行为)”。
  有些国家用食指轻叩前额意为“bother(伤脑筋)”;但在荷兰叩前额的中央部分却为“He is mad. (他疯了。)”之意。在有些地方,“He is mad.(他疯了。)”的手势是用食指在耳旁绕圆圈,而在阿根廷,这个手势则被认为是“There’s a telephone for you.(有电话找你。)”。
  美国人在公路上拦搭便车,是伸出一只握拳的手,朝上竖起大拇指,意指“stop(停止)”;在希腊,用这个手再向上推一下,却是“challenge(挑战)”的意思。
  当美国人与英国人初次见面时,会相互“shake hands(握手)”,但不会与相当熟悉的人握手。妇女通常会“kiss(吻)”她的女友,男人们也会吻女性朋友(通常只吻一侧面颊);当一个男人遇到一个男性朋友时,只是“smile lightly(微微一笑)”,然后说“Hello.”。男人们不会相互亲吻或握手,即使是父亲和儿子之间也不会相互吻对方。握手表示对对方的欢迎,握手规则是握右手。
  “V”手势代表“victory(胜利)”。
  “shrugged(耸肩)”表示“helplessness(无助,或爱莫能助)”。
其他文献
在英语学习中,学生自然而然地受到汉语的干扰,不自觉地用汉语知识和规则套用在英语上。如何使学生摆脱母语干扰,同时又充分实现母语知识的正迁移?这就要求英语教师不仅要有过硬的专业知识,还要有较高的汉文化修养。笔者在英语课堂上常常看到学生用汉语语法套用英语语法,如“代替”一词,汉语里“代替”是动词,而英语里“代替”的词性却不固定,它既可以是动词take the place of,也可以是介词in- ste
期刊
为了更深入有效地进行新一轮的课程教学改革,作为教学过程的倡导者,教师必须更新教学观念,实施新的教学方法。从某种意义上说,能否及时准确地做好角色的转型定位,将是新课程能否顺利实施和教育改革成败的关键。革故鼎新,要摈弃传统的教学理念,整合固有的知识结构。作为一名从事英语教学的教师,如何才能适应新课标的要求?如何做一名合格的英语教师呢?笔者在这里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一、更新教学理念  新教材的特点是
期刊
阅读是人的多种心理因素构成的心智活动,是读者对文字符号感知后再进行多种心理活动来理解消化阅读内容的思维过程。而阅读理解最能反应学生的这一思维过程。《高中英语标准》指出:“根据高中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发展需要,在进一步发展学生基本语言运用能力的同时,着重提高学生用英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高考试题中对这一能力的考查尤为突出。阅读理解题的分值达70分,因此,在中学阶段应重视培养
期刊
Many English words reilect the living style of English speakers. First of all, native speakers of English normally lliveon what we call western-style food and drink. The following is a short list of w
期刊
我始终有种怕上课的感觉。并不是我因为懒而不想去上课,而是上好上活一堂课实在太难。因为从短短的一堂的45分钟课,可以看出一个教师的学识水平、个人素养、基本功、应变能力……。一位同行的话让我汗颜,备一节课我只用十来分钟,但上这节课却用了我一辈子的积累来教。  同一份教案如果让不同的教师来展示,有的教师能谈笑风生,把课上活,有的教师却只能演示自己的教案;有的教师机智地处理意外而恰到好处,有的面对不测却手
期刊
摘要:借词作为一种语言现象的出现,是民族间交往的结果。由于交往的不平衡。英汉语间词汇的互借也在数量、使用范围和频率方面呈现出不平衡的状态。这种不平衡状态可以反映出当今英语强势文化在中国的传播及影响——英语强势文化。尤以美国文化为代表,在中国越来越普及,已经涵盖了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强势文化的影响是不以主观意志为转移的,也是我们必须面对的。
期刊
“新课标”与“课程改革”可能是当今教育界最为流行的话题了。在Google中搜索一下的话,光目录就够你看了。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的《新课标高中英语必修课教学设计课例研究》体现了实践与理论的结合,把我们一线的英语教师真正领进了新课标。  本书具有三大特点:  一、全面性、系统性是它的一大特点  全面性、系统性又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全书共选取了74篇教学设计课例,分别涵盖了七种不同的课型和教学活动。
期刊
摘要: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与英语国家的交往越来越多,对运用英语进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要求也是越来越高。而由于教学中对英语教学中文化的忽视,严重影响了交往的顺利进行,因此我们有必要采取一定的措施来培养跨文化交际的能力,避免文化冲突。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 交际能力 文化冲突 英语教学  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程度的逐步深入,西方社会的许多事物越来越多地走进了我们的视野,在这种情况下,跨国域、
期刊
英语口语虽然还没纳入高考,但是,绝不能将口语的教学拒之门外。我们都清楚,语言最初是人们口头交流、传递信息的工具。但随着社会的发展,语言被通过文字的形式表现出来。  在高考中,虽然目前还没有更好的办法对口语进行测试,但口语教学绝不能忽略。因为语言中的听说读写是相互影响的。因此“说”的训练即口语的训练是有利于学生熟记单词、短语和句型的,同样有助于学生对书面语的理解,于是就有助于高考。那么我们怎样培养学
期刊
教师的职责一是教给学生知识,二是教给学生如何获取知识,即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一是“鱼”,二是“渔”。授之以鱼,不如教之于渔。外语教学中,“渔”就是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学习外语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这远比简单地“授之以鱼”重要得多,对学生也有用得多。  那么,怎样才能使学生学会学习呢?本人认为主要是帮助学生做好如下三方面工作: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