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三个环节是面向教学系统,解决数学问题不可缺少的,它不仅是一门学问,也是一门艺术。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从三个方面进行论述,课前准备、课堂授课、作业设计与评价。
关键词:课前准备;课堂授课;作业设计;评价
一、课前准备,引导学生积极思维
一节新课教学,离不开教师课前准备。有的老师在上课前没有吃透教材,也没有做好课前准备,在上课时出现手忙脚乱,不知从何讲起,有时还会犯知识性错误,学生也会学得是是而非。如果老师准备充分,上课时,教师有头有序,教学流程清晰,学生学而不厌获得新知识较快。
教材的有序编排,不但让学生获得新的知识点,而且还能让学生体验生活中的乐趣。教师教学时,要加以正确引导,让学生自主学习数学知识;使学生感悟到数学知识就存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假如学生要去商店买什么物品,用了多少钱,学生都能很明白。如果让学生把购买物品的过程编成一道有趣的应用题,可困难就大了,根本无法入手,这是什么原因呢?这还得反思到我們解决问题的教学中去。平常很多老师对问题解决利用的常用方法是一种固定模式:学生读题——找出已知条件——列出算式——算出结果——最后写出答案。而有些例题脱离了实际生活,加上教师没有及时地将学习内容与实际生活相联系,学生也不懂得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我想,对解决问题时,首先让学生读懂题意,分清数学知识与生活的内在联系,抓住问题中的关键词,反复思考,弄清题中的数量关系。再去找出已知条件,然后列好正确算式,计算出结果,最后写好答案。
例如,小学数学西师版教材,四年级上册四单元,三位数乘以两位数,学习了计算题之后,接着学习问题解决,我设计了这样一道预习题:
王老师给全班35名同学买服装,一条裤子35元,一件衣服比一条裤子贵15元,一双鞋比一条裤子便宜25元,每人一套一共要花多少元?
预习题是安排了,学生是否能解答呢?我们还要回本册教材51页中,学生已经知道:单价×数量=总价的关系。但这道题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这三者之间的关系,并能将它运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教师在引导问题时,可能向学生提问。
例如:
1.你知道“贵”是什么意思吗?
2.你知道“便宜是什么意思吗?
3.生活中你知道“一套”是什么意思吗?
4.问题中,衣服和鞋的单价该多少呢?
对以上的问题,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得出的结论是:“贵”是多,便宜是少,一套是指一件衣服和一条裤子,一双鞋的合称。问题中只直接告诉了裤子的单价,衣服和鞋的单价是隐含条件的,是问题的难点,学生经过反复思考才能解决。教学时,对学生要耐心引导,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去理解,掌握它的本质属性,看是直接的数量,是间接的数量。教师要从多角度去引导,上学生发散思维,拓宽思路,找出必须的未知条件,才会更好地解决实际问题。
二、把握课堂授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如果我们把准备看着是教学的基础,那么课堂授课就是关键,老师要教态大方,平易近人。这一过程是让学生学懂,不是教师把学生教会。课堂授课是引导学生学习新知识的中心环节。首先要遵循教学原则,即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教师要少讲、精讲、多提问、多引导,让学生多思考,多动脑筋去探究,教师决不能满堂灌,更不能用传统的注入式,要把问题留给学生,让学生去分析——理解——归纳——总结。找出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若遇到较难的问题,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分组讨论,采取合作学习的方式来达到目的。课堂上,既要严肃,又要活跃。要活的学习方法,不要生搬硬套。要浓厚的学习情境,不要淡薄的消沉的课堂。
例如:
在前面的预习题中,个别学生是这样计算的。
1.学生求出买裤子的总价为:35×35=1225(元)
2.学生求出买衣服的总价为:15×35=525元
3.学生求出买鞋总价为:25×35=875元
4.一共花了多少元?1225+525+75=2625元
针对这道题的计算,教师要抓住解错的原因,引导学生去分析、推理。面对这类学生不能一棍子打死,要做好引导,对正确的地方加以鼓励,错误的地方要让学生去分析,把问题搞清楚。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得出:1小题是正确的;2小题不能说全错,算出贵的部分;3小题也不能说是全错,只算出了便宜的部分;4小题就错了,总价不是这个结果,其实以上的算法只得出了部分结果,而没把题做完,这道题的正确解法有:
方法一:先分别救出裤子、衣服、鞋的总价,再救出35套的总价。
方法二:先救出一套的总价,再救出35套的总价。我们在引导学生解决问题时,方法不能单一,要多种多样,就看我们的学生愿不愿意去分析理解它,来达到教学目的。
三、精心作业设计与评价,加强新知识的巩固
如果说课堂教学是关键环节,那么作业设计是重要环节。因为作业是学生掌握新知识的信息反馈,教师作业设计,不能面向少数学生,还面向全体学生,根据学生的差异性,要设计不同层次的作业。对学困生和中等生要多设计基础和提升题,对优秀学生要适量设计拓展题。学习了单价、数量和总价的关系后设计作业如下:
(一)基础题
1.一个篮球65元,买13个多少元?
2.一本故事书18元,买25本要多少元?
(二)提升题
1.一副乒乓16元,一副羽毛球拍的价格是它2倍,学校买30副羽毛球拍要用多少元?
2.一箱苹果24元,一箱梨比苹果6元,各买50箱一共要花多少元?
(三)拓展题
某食堂买4袋一样重的大米用了220元,照这样计算,如果要买28袋,准备了1500元,够吗?如果不够,还差多少元?
以上作业设计,既照顾了学困生和中等生的有效练习,也拓宽了优等生的训练。
作业评价,可以分为教师评价和学生自我评价。教师评价是对学生学习情况的了解。教师对作业要精批細改,对学生有错误的地方要做好记录,学生自我评价主要用于学生的课外作业,老师可以先检查小组长的作业,然后让小组长检查本组成员的作业。
总之,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三个环节,是教师教学中必不可少的有机组成部分,利用好三个环节,不仅是今天的教学需要,而且也是明天的教学需要。因此,在将来的教学工作中一定要坚持学习和创新,让我们的课堂更有效。
作者简介:
向文会,女,籍贯:重庆彭水;学历:大专;职称:小数高级;研究方向:小学数学、品德与社会、小学音乐。
关键词:课前准备;课堂授课;作业设计;评价
一、课前准备,引导学生积极思维
一节新课教学,离不开教师课前准备。有的老师在上课前没有吃透教材,也没有做好课前准备,在上课时出现手忙脚乱,不知从何讲起,有时还会犯知识性错误,学生也会学得是是而非。如果老师准备充分,上课时,教师有头有序,教学流程清晰,学生学而不厌获得新知识较快。
教材的有序编排,不但让学生获得新的知识点,而且还能让学生体验生活中的乐趣。教师教学时,要加以正确引导,让学生自主学习数学知识;使学生感悟到数学知识就存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假如学生要去商店买什么物品,用了多少钱,学生都能很明白。如果让学生把购买物品的过程编成一道有趣的应用题,可困难就大了,根本无法入手,这是什么原因呢?这还得反思到我們解决问题的教学中去。平常很多老师对问题解决利用的常用方法是一种固定模式:学生读题——找出已知条件——列出算式——算出结果——最后写出答案。而有些例题脱离了实际生活,加上教师没有及时地将学习内容与实际生活相联系,学生也不懂得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我想,对解决问题时,首先让学生读懂题意,分清数学知识与生活的内在联系,抓住问题中的关键词,反复思考,弄清题中的数量关系。再去找出已知条件,然后列好正确算式,计算出结果,最后写好答案。
例如,小学数学西师版教材,四年级上册四单元,三位数乘以两位数,学习了计算题之后,接着学习问题解决,我设计了这样一道预习题:
王老师给全班35名同学买服装,一条裤子35元,一件衣服比一条裤子贵15元,一双鞋比一条裤子便宜25元,每人一套一共要花多少元?
预习题是安排了,学生是否能解答呢?我们还要回本册教材51页中,学生已经知道:单价×数量=总价的关系。但这道题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这三者之间的关系,并能将它运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教师在引导问题时,可能向学生提问。
例如:
1.你知道“贵”是什么意思吗?
2.你知道“便宜是什么意思吗?
3.生活中你知道“一套”是什么意思吗?
4.问题中,衣服和鞋的单价该多少呢?
对以上的问题,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得出的结论是:“贵”是多,便宜是少,一套是指一件衣服和一条裤子,一双鞋的合称。问题中只直接告诉了裤子的单价,衣服和鞋的单价是隐含条件的,是问题的难点,学生经过反复思考才能解决。教学时,对学生要耐心引导,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去理解,掌握它的本质属性,看是直接的数量,是间接的数量。教师要从多角度去引导,上学生发散思维,拓宽思路,找出必须的未知条件,才会更好地解决实际问题。
二、把握课堂授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如果我们把准备看着是教学的基础,那么课堂授课就是关键,老师要教态大方,平易近人。这一过程是让学生学懂,不是教师把学生教会。课堂授课是引导学生学习新知识的中心环节。首先要遵循教学原则,即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教师要少讲、精讲、多提问、多引导,让学生多思考,多动脑筋去探究,教师决不能满堂灌,更不能用传统的注入式,要把问题留给学生,让学生去分析——理解——归纳——总结。找出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若遇到较难的问题,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分组讨论,采取合作学习的方式来达到目的。课堂上,既要严肃,又要活跃。要活的学习方法,不要生搬硬套。要浓厚的学习情境,不要淡薄的消沉的课堂。
例如:
在前面的预习题中,个别学生是这样计算的。
1.学生求出买裤子的总价为:35×35=1225(元)
2.学生求出买衣服的总价为:15×35=525元
3.学生求出买鞋总价为:25×35=875元
4.一共花了多少元?1225+525+75=2625元
针对这道题的计算,教师要抓住解错的原因,引导学生去分析、推理。面对这类学生不能一棍子打死,要做好引导,对正确的地方加以鼓励,错误的地方要让学生去分析,把问题搞清楚。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得出:1小题是正确的;2小题不能说全错,算出贵的部分;3小题也不能说是全错,只算出了便宜的部分;4小题就错了,总价不是这个结果,其实以上的算法只得出了部分结果,而没把题做完,这道题的正确解法有:
方法一:先分别救出裤子、衣服、鞋的总价,再救出35套的总价。
方法二:先救出一套的总价,再救出35套的总价。我们在引导学生解决问题时,方法不能单一,要多种多样,就看我们的学生愿不愿意去分析理解它,来达到教学目的。
三、精心作业设计与评价,加强新知识的巩固
如果说课堂教学是关键环节,那么作业设计是重要环节。因为作业是学生掌握新知识的信息反馈,教师作业设计,不能面向少数学生,还面向全体学生,根据学生的差异性,要设计不同层次的作业。对学困生和中等生要多设计基础和提升题,对优秀学生要适量设计拓展题。学习了单价、数量和总价的关系后设计作业如下:
(一)基础题
1.一个篮球65元,买13个多少元?
2.一本故事书18元,买25本要多少元?
(二)提升题
1.一副乒乓16元,一副羽毛球拍的价格是它2倍,学校买30副羽毛球拍要用多少元?
2.一箱苹果24元,一箱梨比苹果6元,各买50箱一共要花多少元?
(三)拓展题
某食堂买4袋一样重的大米用了220元,照这样计算,如果要买28袋,准备了1500元,够吗?如果不够,还差多少元?
以上作业设计,既照顾了学困生和中等生的有效练习,也拓宽了优等生的训练。
作业评价,可以分为教师评价和学生自我评价。教师评价是对学生学习情况的了解。教师对作业要精批細改,对学生有错误的地方要做好记录,学生自我评价主要用于学生的课外作业,老师可以先检查小组长的作业,然后让小组长检查本组成员的作业。
总之,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三个环节,是教师教学中必不可少的有机组成部分,利用好三个环节,不仅是今天的教学需要,而且也是明天的教学需要。因此,在将来的教学工作中一定要坚持学习和创新,让我们的课堂更有效。
作者简介:
向文会,女,籍贯:重庆彭水;学历:大专;职称:小数高级;研究方向:小学数学、品德与社会、小学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