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三十年战争”是17世纪前半期进行的欧洲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国际战争。这场耗时30年的战争,最初是神圣罗马帝国的政治宗教纷争,后逐步升级为欧洲各国争夺领土和霸权的国际战争。为了结束“三十年战争”,承认参战各方的地位,重建战后的国际秩序,欧洲各国签订了《威斯特伐利亚和约》。
962年,德意志国王奥托一世在罗马由教皇加冕称帝,即神圣罗马帝国,其统治者自称是古罗马和查理曼帝国的继承者,实质上,神圣罗马帝国是德意志的别称。在该帝国的极盛时期,其疆域包括德意志、捷克、意大利的一部分及勃艮第、尼德兰等地。13世纪末,神圣罗马帝国的领土分裂为众多诸侯的领地,帝国皇帝对其直辖领地外的封建贵族没有统治权。
1356年,神圣罗马帝国卢森堡王朝皇帝查理四世颁布了一份重要的诏书,由于诏书上盖有皇帝金色印玺,故名“金玺诏书”。这份诏书宣称: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必须由七大选侯选举,七大选侯即美因兹大主教、特里尔大主教、科隆大主教、莱茵伯爵、萨克森公爵、勃兰登堡藩侯和捷克(波希米亚)国王;选举结果由多数票决定;选侯的领地由长子继承,不可分割;选侯有权监督帝国事务,在各自辖区内有绝对君主权力;不经特别许可,城市不得结盟。“金玺诏书”在实质上将神圣罗马帝国原有的君主政体变成了贵族联邦。
在16世纪宗教改革中,德意志信奉天主教的诸侯禁止臣民信奉新教;另一部分诸侯则反对天主教,支持宗教改革,允许在其领地内建立路德宗教会。1519年,查理五世成为神圣罗马帝国皇帝。他极力维护天主教,反对宗教改革。1531年,德意志新教诸侯组成了反对查理五世和天主教诸侯的“士马卡尔登联盟”。直到1547年,查理五世才击败了新教诸侯,并瓦解了这一联盟。
1550年,查理五世颁布诏令,严禁宗教改革,并镇压了宗教改革中的激进教派—“再洗礼派”(因该派不承认为婴儿所施的洗礼,主张成年后需再次重新受洗而得名)。后来,查理五世与教皇和天主教诸侯之间也产生了冲突。教皇和天主教诸侯组成了反对查理五世的同盟,新教诸侯也加入了这个同盟。1552年,查理五世战败。
1555年,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查理五世与德意志封建诸侯的代表在奥格斯堡订立了《奥格斯堡和约》。和约承认诸侯享有决定其臣民宗教信仰的权力,确定“教隨国定”的原则,即承认天主教诸侯和路德宗诸侯同样有权决定其臣民的宗教信仰,不接受所规定信仰者可以出卖其产业后离境。值得注意的是,该和约只承认路德宗的合法地位,不包括其他新教教派。
根据《奥格斯堡和约》,神圣罗马帝国的天主教诸侯与新教诸侯总体上形成了均势。不过,部分诸侯依然在扩张自己的势力,武装冲突时有发生。17世纪初,天主教诸侯与新教诸侯之间的均势逐渐被打破,标志性事件是1607年巴伐利亚公爵马克西米连兼并了一座新教城市。1608年,新教诸侯组成了以选侯腓特烈五世为首的“新教同盟”。1609年,天主教诸侯建立了以巴伐利亚公爵马克西米连为首的“天主教同盟”。
随着这两个联盟对峙的形成,欧洲各国纷纷卷入其中。比如,法国、瑞典、丹麦、荷兰、英国和俄国等国支持新教同盟,教皇、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斐迪南二世、西班牙和波兰则支持天主教同盟。
1618年,新教同盟与天主教同盟之间的冲突终于升级为战争,战争的导火索是捷克新教徒反抗哈布斯堡王朝和天主教的压迫。1612年,耶稣会士斐迪南任捷克国王,他支持天主教并下令禁止新教徒活动,激起捷克新教徒的不满。1618年5月,起义者冲进王宫,把国王的两名钦差从窗口扔了出去,后世称之为“掷出窗外事件”。此后,“三十年战争”经过了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1618—1624年)。“掷出窗外事件”之后,捷克国会于1619年推举新教同盟的领袖选侯腓特烈五世为国王,向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斐迪南二世宣战。作为斐迪南二世的同盟,巴伐利亚公爵马克西米连指挥天主教诸侯的军队参战。1620年11月8日,神圣罗马帝国元帅冯·梯里男爵率领联军,在布拉格附近的白山击败了捷克军队,攻陷了布拉格,并迫使捷克再度天主教化。腓特烈五世逃走,1623年,他被迫将选侯位让给巴伐利亚公爵马克西米连。
第二阶段(1625—1629年)。神圣罗马帝国和天主教同盟在捷克取得的胜利,令新教同盟如芒在背。1625年,在法国的斡旋之下,英国、荷兰和丹麦建立了一个反哈布斯堡同盟,支持丹麦讨伐德意志的天主教诸侯,并得到了德意志部分新教诸侯的支持。次年,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斐迪南二世任命捷克天主教贵族阿尔伯莱希特·瓦伦斯坦为统帅,率军击败了新教诸侯与丹麦的联军。1629年,丹麦被迫求和,保证不再干涉德意志的事务。同年,斐迪南二世颁布“归还教产敕令”,要求新教诸侯必须将1552年后侵占的教产全部归还给天主教会。
第三阶段(1630—1634年)。作为神圣罗马帝国的统帅,瓦伦斯坦主张德意志应该成为一个中央集权的国家,由此招致各诸侯的敌视。1630年,瓦伦斯坦被免职。同年7月,支持新教同盟的瑞典在法国的配合下,占领了波美拉尼亚,并同德意志的勃兰登堡和萨克森等诸侯联合,击败了天主教同盟的联军。神圣罗马帝国重新起用了瓦伦斯坦,令其率军与瑞典军队作战。1634年9月,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斐迪南二世联合西班牙,在诺德林根大败瑞典军队。此后,德意志的萨克森与勃兰登堡转而与神圣罗马帝国签订了《布拉格和约》,约定诸侯国占有的教会土地以1627年为准,维持40年不变。同时,腓特烈五世后嗣的选侯爵位及其普法尔兹领地依然被剥夺。
第四阶段(1635—1648年)。丹麦和瑞典相继败北后,法国于1635年5月对西班牙宣战,主战场在德意志境内。最初,法军受挫。1643年,法军在洛克瓦大败西班牙的军队。1645年,瑞典出兵挫败了神圣罗马帝国和天主教诸侯的联军。次年,法国和瑞典的联军节节取胜,神圣罗马帝国与天主教同盟被迫求和。
从1643年开始,新教同盟与天主教同盟在德意志威斯特伐利亚的两个城市开始了为期数年的谈判。直到1648年10月,双方才签署了《威斯特伐利亚和约》。该条约规定:德意志诸侯拥有与外国缔约的自由;不经诸侯同意,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无权宣战、媾和、征兵、课税;实行“教随国定”原则,由诸侯确定其国家的宗教信仰,卡尔文教取得与路德宗同等的权利。勃兰登堡选侯和萨克森选侯获得新领地;巴伐利亚公爵得到选侯头衔,成为新的选侯。瑞典得到易北河、奥得河等重要河流出海口区域和500万塔里尔的赔款;法国获得阿尔萨斯的大部分,其在洛林的权利也得到了确认;荷兰和瑞士的独立获得了确认。
《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签订后,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有名无实。直到1804年,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弗兰茨二世在拿破仑的压力下,换用奥地利皇帝的称号。1806年,弗蘭茨二世正式宣布,放弃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地位。至此,神圣罗马帝国宣告终结。值得注意的是,该和约签订后,德意志依然处于诸侯林立的状态。直到19世纪下半叶,当时德意志势力最强的普鲁士通过1864年的普鲁士丹麦战争、1866年的普奥战争和1870—1871年的普法战争,扫除了统一德国的障碍。1871年1月,德意志帝国宣告成立,正式结束了长期的封建分裂状态。
作为国际关系史上的一个重要事件,“三十年战争”是欧洲各国争夺领土和霸权的国际战争。对于后世的国际谈判而言,这场战争的重要意义在于催生了多边谈判解决国际争端的一个范例—《威斯特伐利亚和约》。(作者为厦门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助理教授)
编者后记:“三十年战争”把欧洲一代年轻男子送上了战场,导致全欧洲近800万人丧生,神圣罗马帝国内有些地区和城镇丧失将近60%的人口。战争结束后,瑞士和荷兰获得了永久独立,荷兰更是成为新的海上霸主。德意志继续分裂,哈布斯堡家族几代君主一直致力于将德意志统一为一个君主制国家,而不是像历史上一直以来的高度分裂和自治,然而这个目标再一次失败。放眼整个欧洲,西班牙走下了欧洲中央舞台,瑞典上升的国运被打断,未来强大的普鲁士还没有诞生,俄罗斯还在遥远的天边,意大利尚未统一,英国陷于内战无法自拔。谁将称霸?自然是在“三十年战争”晚期才入局、在战争中又获得了阿尔萨斯和洛林地区的法国。红衣主教黎塞留为法国称霸打下了基业,下一代法国国王就是历史上最辉煌的“太阳王”路易十四。
神圣罗马帝国
962年,德意志国王奥托一世在罗马由教皇加冕称帝,即神圣罗马帝国,其统治者自称是古罗马和查理曼帝国的继承者,实质上,神圣罗马帝国是德意志的别称。在该帝国的极盛时期,其疆域包括德意志、捷克、意大利的一部分及勃艮第、尼德兰等地。13世纪末,神圣罗马帝国的领土分裂为众多诸侯的领地,帝国皇帝对其直辖领地外的封建贵族没有统治权。
1356年,神圣罗马帝国卢森堡王朝皇帝查理四世颁布了一份重要的诏书,由于诏书上盖有皇帝金色印玺,故名“金玺诏书”。这份诏书宣称: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必须由七大选侯选举,七大选侯即美因兹大主教、特里尔大主教、科隆大主教、莱茵伯爵、萨克森公爵、勃兰登堡藩侯和捷克(波希米亚)国王;选举结果由多数票决定;选侯的领地由长子继承,不可分割;选侯有权监督帝国事务,在各自辖区内有绝对君主权力;不经特别许可,城市不得结盟。“金玺诏书”在实质上将神圣罗马帝国原有的君主政体变成了贵族联邦。
在16世纪宗教改革中,德意志信奉天主教的诸侯禁止臣民信奉新教;另一部分诸侯则反对天主教,支持宗教改革,允许在其领地内建立路德宗教会。1519年,查理五世成为神圣罗马帝国皇帝。他极力维护天主教,反对宗教改革。1531年,德意志新教诸侯组成了反对查理五世和天主教诸侯的“士马卡尔登联盟”。直到1547年,查理五世才击败了新教诸侯,并瓦解了这一联盟。
1550年,查理五世颁布诏令,严禁宗教改革,并镇压了宗教改革中的激进教派—“再洗礼派”(因该派不承认为婴儿所施的洗礼,主张成年后需再次重新受洗而得名)。后来,查理五世与教皇和天主教诸侯之间也产生了冲突。教皇和天主教诸侯组成了反对查理五世的同盟,新教诸侯也加入了这个同盟。1552年,查理五世战败。
德意志诸侯的对峙
1555年,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查理五世与德意志封建诸侯的代表在奥格斯堡订立了《奥格斯堡和约》。和约承认诸侯享有决定其臣民宗教信仰的权力,确定“教隨国定”的原则,即承认天主教诸侯和路德宗诸侯同样有权决定其臣民的宗教信仰,不接受所规定信仰者可以出卖其产业后离境。值得注意的是,该和约只承认路德宗的合法地位,不包括其他新教教派。
根据《奥格斯堡和约》,神圣罗马帝国的天主教诸侯与新教诸侯总体上形成了均势。不过,部分诸侯依然在扩张自己的势力,武装冲突时有发生。17世纪初,天主教诸侯与新教诸侯之间的均势逐渐被打破,标志性事件是1607年巴伐利亚公爵马克西米连兼并了一座新教城市。1608年,新教诸侯组成了以选侯腓特烈五世为首的“新教同盟”。1609年,天主教诸侯建立了以巴伐利亚公爵马克西米连为首的“天主教同盟”。
随着这两个联盟对峙的形成,欧洲各国纷纷卷入其中。比如,法国、瑞典、丹麦、荷兰、英国和俄国等国支持新教同盟,教皇、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斐迪南二世、西班牙和波兰则支持天主教同盟。
“三十年战争”的经过
1618年,新教同盟与天主教同盟之间的冲突终于升级为战争,战争的导火索是捷克新教徒反抗哈布斯堡王朝和天主教的压迫。1612年,耶稣会士斐迪南任捷克国王,他支持天主教并下令禁止新教徒活动,激起捷克新教徒的不满。1618年5月,起义者冲进王宫,把国王的两名钦差从窗口扔了出去,后世称之为“掷出窗外事件”。此后,“三十年战争”经过了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1618—1624年)。“掷出窗外事件”之后,捷克国会于1619年推举新教同盟的领袖选侯腓特烈五世为国王,向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斐迪南二世宣战。作为斐迪南二世的同盟,巴伐利亚公爵马克西米连指挥天主教诸侯的军队参战。1620年11月8日,神圣罗马帝国元帅冯·梯里男爵率领联军,在布拉格附近的白山击败了捷克军队,攻陷了布拉格,并迫使捷克再度天主教化。腓特烈五世逃走,1623年,他被迫将选侯位让给巴伐利亚公爵马克西米连。
第二阶段(1625—1629年)。神圣罗马帝国和天主教同盟在捷克取得的胜利,令新教同盟如芒在背。1625年,在法国的斡旋之下,英国、荷兰和丹麦建立了一个反哈布斯堡同盟,支持丹麦讨伐德意志的天主教诸侯,并得到了德意志部分新教诸侯的支持。次年,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斐迪南二世任命捷克天主教贵族阿尔伯莱希特·瓦伦斯坦为统帅,率军击败了新教诸侯与丹麦的联军。1629年,丹麦被迫求和,保证不再干涉德意志的事务。同年,斐迪南二世颁布“归还教产敕令”,要求新教诸侯必须将1552年后侵占的教产全部归还给天主教会。
第三阶段(1630—1634年)。作为神圣罗马帝国的统帅,瓦伦斯坦主张德意志应该成为一个中央集权的国家,由此招致各诸侯的敌视。1630年,瓦伦斯坦被免职。同年7月,支持新教同盟的瑞典在法国的配合下,占领了波美拉尼亚,并同德意志的勃兰登堡和萨克森等诸侯联合,击败了天主教同盟的联军。神圣罗马帝国重新起用了瓦伦斯坦,令其率军与瑞典军队作战。1634年9月,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斐迪南二世联合西班牙,在诺德林根大败瑞典军队。此后,德意志的萨克森与勃兰登堡转而与神圣罗马帝国签订了《布拉格和约》,约定诸侯国占有的教会土地以1627年为准,维持40年不变。同时,腓特烈五世后嗣的选侯爵位及其普法尔兹领地依然被剥夺。
第四阶段(1635—1648年)。丹麦和瑞典相继败北后,法国于1635年5月对西班牙宣战,主战场在德意志境内。最初,法军受挫。1643年,法军在洛克瓦大败西班牙的军队。1645年,瑞典出兵挫败了神圣罗马帝国和天主教诸侯的联军。次年,法国和瑞典的联军节节取胜,神圣罗马帝国与天主教同盟被迫求和。
《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的签订
从1643年开始,新教同盟与天主教同盟在德意志威斯特伐利亚的两个城市开始了为期数年的谈判。直到1648年10月,双方才签署了《威斯特伐利亚和约》。该条约规定:德意志诸侯拥有与外国缔约的自由;不经诸侯同意,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无权宣战、媾和、征兵、课税;实行“教随国定”原则,由诸侯确定其国家的宗教信仰,卡尔文教取得与路德宗同等的权利。勃兰登堡选侯和萨克森选侯获得新领地;巴伐利亚公爵得到选侯头衔,成为新的选侯。瑞典得到易北河、奥得河等重要河流出海口区域和500万塔里尔的赔款;法国获得阿尔萨斯的大部分,其在洛林的权利也得到了确认;荷兰和瑞士的独立获得了确认。
《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签订后,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有名无实。直到1804年,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弗兰茨二世在拿破仑的压力下,换用奥地利皇帝的称号。1806年,弗蘭茨二世正式宣布,放弃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地位。至此,神圣罗马帝国宣告终结。值得注意的是,该和约签订后,德意志依然处于诸侯林立的状态。直到19世纪下半叶,当时德意志势力最强的普鲁士通过1864年的普鲁士丹麦战争、1866年的普奥战争和1870—1871年的普法战争,扫除了统一德国的障碍。1871年1月,德意志帝国宣告成立,正式结束了长期的封建分裂状态。
作为国际关系史上的一个重要事件,“三十年战争”是欧洲各国争夺领土和霸权的国际战争。对于后世的国际谈判而言,这场战争的重要意义在于催生了多边谈判解决国际争端的一个范例—《威斯特伐利亚和约》。(作者为厦门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助理教授)
编者后记:“三十年战争”把欧洲一代年轻男子送上了战场,导致全欧洲近800万人丧生,神圣罗马帝国内有些地区和城镇丧失将近60%的人口。战争结束后,瑞士和荷兰获得了永久独立,荷兰更是成为新的海上霸主。德意志继续分裂,哈布斯堡家族几代君主一直致力于将德意志统一为一个君主制国家,而不是像历史上一直以来的高度分裂和自治,然而这个目标再一次失败。放眼整个欧洲,西班牙走下了欧洲中央舞台,瑞典上升的国运被打断,未来强大的普鲁士还没有诞生,俄罗斯还在遥远的天边,意大利尚未统一,英国陷于内战无法自拔。谁将称霸?自然是在“三十年战争”晚期才入局、在战争中又获得了阿尔萨斯和洛林地区的法国。红衣主教黎塞留为法国称霸打下了基业,下一代法国国王就是历史上最辉煌的“太阳王”路易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