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论形式研究的进一步推进

来源 :西部学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49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张金梅教授的《<春秋>笔法与中国文论》是一部颇为厚重的学术著作。作者从该书题目到全书论述都以“中国文论”替代“中国古代文论”这一习惯用法,从而使该书对传统文论的研究具有了强烈的当代意识。著作注重对中国文论“形式”的研究,对中国文论“形式研究”方面所做的探索是这部著作尤其值得称道者。研究“形式”而不止于“形式”是这部著作所展开的研究令人感觉深刻的另一个重要原因。这些都是此后“形式”研究者应该借鉴的。
  关键词:中国文论;形式;研究;推进
  张金梅教授将其著作《<春秋>笔法与中国文论》惠赠与我已有多日,自己一直因忙于杂务而无暇仔细拜读,只能利用零散时间就自己感兴趣的问题选读了若干章节,其余部分则大多只是泛泛而读。因此,本文所谈之感想,只是就自己所读章节有感而发。
  不过,就目前我所阅读的章节来看,已然可以深切感受到,张金梅教授的这部著作无疑是一部颇为厚重的学术成果。说其“厚重”,可以从两方面观之。其一从外形上看,此书确实既厚且重,全书洋洋洒洒近45万言,页码达到400有余,拿在手中沉甸甸,从其厚度不难理解到作者为此书付出了多大努力和多少心血。其二从内容上看,此书更能给人一种学术上的厚重感,正如曹顺庆先生为此书所作序言中所说,其“在选题上具有重大的学术价值”,“在观点上也有一定的创新之处”,“视野开阔,涉及面甚广”,“体现出作者相当厚实的学术功底”。从我自己的阅读感受来说,我想读到这部书的人一定都会和曹先生有同感。从该书中的部分成果分别发表于《文学遗产》、《思想战线》、《社会科学战线》、《社会科学研究》、《江汉论坛》等重要期刊,以及获得第七届湖北省社科优秀成果奖的结果来看,上述评价显然并不为过。
  不过,我读这部书时感触最深的却并不是该书的“厚重”特征,而是在“形式”这一关键词上。读《<春秋>笔法与中国文论》一书之所以深受“形式”一词触动,原因有三:
  其一是为这部书自身之形式所触动。该书很显然是一部典型的研究中国古代文论的著作,但作者从该书之题目到全书之论述都以“中国文论”这一概念替代“中国古代文论”这一习惯用法,从而使该书对传统文论的研究具有了强烈的当代意识。此话怎讲?记得十年前胡晓明先生曾发表《中国文论的正名》一文倡导以“中国文论”之名取代“中国古代文论”一名,“中国哲学,中国宗教学,中国音乐,中国绘画,似乎都不须加上‘古代’二字,即可明了其研究对象,为什么独独中国文论要加‘古代’二字,来强调它的传统性呢?”“中国哲学、中国音乐等都没有这个‘古代’二字,十分正常活跃地参与当代中国文化的建构实践,而文论却因为‘古代’二字,反而画地为牢,平添出许多周折。设想如果当初就叫‘中国文论’,还会有人再谈什么‘转换’么?”[1]将“中国古代文论”正名为“中国文论”更多强调的是文论研究的当下性,而非仅将古代文论视为古董来考据与玩味,“中国文论”所替代的显然不仅仅是“中国古代文论”这一名称,它更多追寻的是中国文论主体性在当代的彰显。因此,胡晓明先生将这一趋向称为“去西方中心主义”[1],这一趋向也正是近二十年以来一批古代文论研究者努力的方向,例如书籍有王运熙主编之《中国文论选》,期刊有张伯伟主编之《中国诗学》,会议有复旦大学的“中国文论”国际研讨会,文章则有陈伯海的《从古代文论到中国文论》等等,而西方学者宇文所安的《中国文论:英译与评论》似乎为“正名”运动发出了来自境外的有力声援。这一“正名”运动所隐含的是一批学者在当代文论建设中对中国文论主体性的追求。
  张金梅教授的这部著作也充满着“正名”意识,正如作者在该书绪论中所言,这是“一种自觉的学科发展意识”,“是学科发展的必然潮流”。作者在这部书中所表现出的这种自觉意识使该书在研究传统文论的过程中充满着当下意识,从而使其研究具有了开阔的视野及其探索精神。作者在研究过程中并不仅仅停留于对具体对象的分析与阐释,而是非常注重“《春秋》笔法”在中国阐释学、中国文论话语、中国文学批评以及中国文化心理等的特征形成中所发挥的作用,以及其对当下文化建设可以发挥的作用。如作者在第六章便专门论述了“《春秋》笔法”对当代文学精神、新闻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建构可发挥的作用。在谈“《春秋》笔法”与新闻精神关系时作者指出:“无论从理论基础和报导策略还是从近代以来的报导理论与实践看,客观报导都与《春秋》笔法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甚至已经深深融入了《春秋》笔法而不自觉。因此我们当今的新闻报导应充分利用新闻文体靠客观事实说话而不直接表露作者立场和意见的基本特征,即‘用事实说话’,继续秉承《春秋》笔法的传统,将其发扬光大。”[2]377在谈“《春秋》笔法”与人文精神时作者还指出,《春秋》笔法作为文化话语,“在中国现当代政治斗争、广告策划、日常生活中也产生了深远影响,逐渐演变为中国人的一种攻击方式、话语方式和心理欲求乃至生存艺术”。[2]383所论新颖独特、所析透彻入理。这一研究理路是传统文论研究领域尤其值得大力提倡的,这一正名意识也正是这部著作具有较明显创新性的一个重要基础。
  其二是为这部书注重对中国文论“形式”的研究而触动。“形式研究”在中国文论之现代研究百年历程中一直重视不够。长期以来,对传统文论的研究从整体上看较偏重思想、观念、范畴、概念等内容层面的阐释,而较忽略批评文体、批评风格、批评语言、批评方法等形式层面的研究,引用李建中先生的话来说,便是过去研究过于重视“说什么”的研究,而较忽略“怎么说”的研究。[3]因此,“形式研究”恰是当前中国文论研究领域有待进一步推进的重要方向,正如李建中先生所言:“中国文论的‘说什么’(言说内容)一直是学界关注的重心,这方面的过度研究因其对‘怎么说’(言说方法)的忽略而造成中国文论现代转型的困难。中国文论自身一向有重视‘怎么说’的传统,这一传统的文化根荄是自周秦诸子以来的诗性思维方式和生存方式。中国文论的‘怎么说’具有厚重的历史底蕴和超越时空的生命活力,既可支撑中国文论的现代转换,亦可针砭中国文论的流行病症。”[3]因此,新世纪以来,与“怎么说”相关联的中国文论“形式研究”已逐渐开始为一些学者所重视,如一些学者已然开始关注中国文论诗性言说方式、中国文论批评文体特征、中国文论批评语言特色等问题的研究。张金梅教授的这部著作在中国文论“形式研究”方面所做的探索,我觉得是尤其值得称道者。   在《<春秋>笔法与中国文论》一书中,作者以“春秋笔法”这一言说形式作为研究的主要线索,广泛而深入地探讨了这一言说方式对中国文论话语言说方式、话语解读方式以及意义建构方式的深刻影响,作者认为,“《春秋》笔法”对中国文论形式之特征的形成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例如,为了论证自己的观点,作者在第四章便深入探讨了“《春秋》五例”对中国文论话语的影响。在这一章中作者首先指出“《春秋》五例”与“赋比兴”有着密切联系,认为“赋比兴作为中国文论话语的言说方式,虽与《春秋》五例不存在渊源有自的关系,但中国文论对赋比兴的提倡却不同层面、不同程度地与《春秋》五例相融相通”。[2]260作者通过详细论证,指出“赋”之“直铺陈”与《春秋》之“尽而不汙”相融相通,“比兴”与《春秋》之“微而显”、“志而晦”、“婉而成章”的内在一致性。其次还指出“《春秋》五例”之“尚简用晦”的特点影响到中国文论话语崇尚简约含蓄的特征,“《春秋》五例”之“微而显”和“婉而成章”对诗评话语的深刻影响等。所论新颖且富于启发。再如,作者对《春秋》笔法与中国文论批评方法关系的探讨同样令人耳目一新。作者通过大量材料的辨析,指出了“《春秋》笔法”在小说评点中的广泛运用,并深深影响到了传统小说评点内在精神与评价标准,而传统索隐批评同样深受“《春秋》笔法”含隐蕴藉特点的影响。类似这样的“形式研究”,在这部著作中还大量存在。可以说该书从“《春秋》笔法”这一全新视角对中国文论“形式”相关问题的深入研究,无疑为这一领域研究的拓展起到了较好的推动作用。
  其三是为该书重视中国文论“形式”研究而不止于“形式”研究所触动。“形式”与“内容”二者从来都不是对立之关系,而是相融相通之关系,所以“形式”问题往往与“内容”问题有着密切关系。在这部书中作者对“《春秋》笔法”对中国文论“形式”之影响的研究就没有止于“形式”,而是透过“形式”深入到了中国文论的诗史特点、阐释方法以及伦理特征等“内在”内容。例如在《春秋》笔法与诗史关系一章,作者首先以孟子所谓“王者之迹熄而《诗》亡,《诗》亡然后《春秋》作”为切入点,分析论证“《诗》亡然后《春秋》作”不仅是《春秋》笔法文化功能的鲜明写照,也是中国文论诗史精神的重要源泉;接着分别剖析刘知几的“史之称美者,以叙事为先”、章学诚的“作史贵知其意”、杜甫的“诗史春秋笔”的内涵,从《春秋》笔法和“微言大义”的话语言说方式和意义建构方式角度考察中国古代“史蕴诗心”和“诗具史笔”的意趣,使史的“诗化”和诗的“史化”都得到了充分展现。又如“《春秋》无达辞”与中国阐释学一章,作者便对“《诗》无达诂,《易》无达占,《春秋》无达辞”的经学阐释法对中国文论阐释方法的影响进行了深入分析,指出“由《春秋》‘微言大义’衍生的‘《诗》无达诂’虽是一种解经的方法,但由于它触及到文学理解和阐释活动的根本规律,所以被后世的文论家和美学家普遍接受并加以改造,从而使‘《诗》无达诂’走向‘诗无达诂’,并最终成为中国古代一种独特的文学阐释理论和文学阐释方法”。[2]223再如在第四章中谈到“《春秋》笔法”对中国文学伦理化的影响时,论述了“《春秋》五例”之“惩恶而劝善”对中国诗论之“美刺”、“讽谏”,赋论之“劝百而讽一”,戏曲小说的伦理教化功能等都有着深刻影响。研究“形式”而不止于“形式”,这是该书所展开的研究令人感觉深刻的一个重要原因,这一优点是值得此后中国文论“形式”研究者借鉴的。
  这部著作尚可称道处绝不仅仅上述若干点,这里只就自己印象最深刻的谈了谈。以此厚重之作观之,相信张金梅教授今后一定能创作出更多学术精品,我们期待着。
  参考文献:
  [1]胡晓明.中国文论的正名[J].西北大学学报,2005,(5).
  [2]张金梅.<春秋>笔法与中国文论[J].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
  [3]李建中.中国文论:说什么与怎么说[J].长江学术,2006,(1).
  作者简介:高文强(1969—),湖北孝感人,文学博士,武汉大学文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中国文学批评史研究。
  (责任编辑:李直)
其他文献
摘要:城中村的出现是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的必然普遍现象,其对加快城市化进程具有积极作用,但也存在较大困难和负面影响。陕西的城镇化水平低于全国,宝鸡的城镇化水平又低于陕西,加快宝鸡的城镇化发展,利用好城中村的改造的现有资源就显得十分迫切。宝鸡市在城中村改造中,探索使用了政府主导、自我改造等模式。研究宝鸡市城中村的改造模式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城中村的改造应当以村民的利益为出发点,以市场为导向,并合理发挥政
期刊
摘要:近年中国早期禅宗史研究取得了可喜成果,但在理论和方法上存在着一定的局限。要突破这些局限,应重申并深刻领会上个世纪初期学术研究中形成的 “层累地造成的中国古史”、“具了解之同情”等著名史学命题的方法论意义。同时,充分考虑“禅”这一研究对象的特殊性,对它的“真实道”和“方便道”进行区分,求得禅观与史观的统一。  关键词:禅宗史;祖师禅;方法论  中图分类号:B949  中唐以前中国禅宗的演变历程
期刊
摘要:男性意志是一种追求力量增值,崇尚竞争和战斗的意志。他喜欢在竞争中自我超越,在战斗中战胜自我。敢于直面苦难,在苦难中成就自我。他充满自信,追求自由,蔑视权威,自定规则。男性本是猎手,在战斗中获得了雄狮意志。  关键词:男性;猎手;力量增值  中图分类号:J01  我们所面对的世界,既有大漠风光、马革裹尸、悲剧英雄,又有江南烟雨、炊烟袅袅、缠绵的情种。前一种对象具有典型的“男性”特征,以其特有的
期刊
摘要:在中国文学艺术史上,苏轼是把词的创作与书法的创作融合得最成功且产生很大影响的文人。他徜徉在词和书法两种艺术境界中,巧妙地把“疏淡、清雅、平淡、古雅”等书风与理论和技巧与自己的诗歌实践结合起来,流露出他面对坎坷人生的豁达与豪放。有创见性地提出了书法的“尚意”理论,还以“书”入“词”、以线条写词,以词与书法的相互融合推进了中国词与书法的发展。  关键词:苏轼;书法;词;同一性  中图分类号:I2
期刊
摘要:河北省近几年随着农村旧村改造并入城市以及新生代农民工的成长,因违法犯罪、基层干部工作作风、村务财务等问题引发的群体性事件时有发生。解决农村群体性事件应以法律为导向,从事前预警法律机制——事中应急处置法律体系——事后调处法律机制,构建符合河北省情的法律防控体系。  关键词:河北农村;群体性事件;诱因;法律防控体系  D631.4  近年来,河北省随着农村旧村改造、城镇化以及新生代农民工的成长,
期刊
摘要:着眼于图像文本研究的方法论建构,以明清戏曲小说版刻插图的园林图像为课题研究的主要对象,从图像学出发,以设计逻辑性为研究原则,旨在书写明清园林艺术史之一的“图像园林史”或“园林图像史”。文章认为版刻插图的“文本诠释”与“主题性园林图像表达”之间形成了完美融合,即文字、绘画、造园之间形成了一种传统造园制图式的“耦合关系”,且以造园创作的视角探索戏曲小说版画形式语言亦能使得“中国传统园林营造图稿建
期刊
摘要:科学把握干部群体一般性价值观特点对于了解干部心理、调节干部行为、促进干部成长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从心理学视角切入、采用量化研究的范式对基层干部的一般性价值观进行了调查研究。通过对467份有效数据的分析发现:干部群体价值观的重要性排序依次为“品格自律”、“公共利益”、“才能务实”、“人伦情感”、“名望成就”、“守法从众”、“家庭本位”和“金钱权力”,其结构符合现代中国人价值观的八因素结构,并
期刊
摘要:公共危机因其强大的破坏力成为危机传播的重要课题。本文以“昆明火车站暴恐事件”为例,以风险社会中的危机传播理论为指导,阐述风险社会、危机传播、媒体执政的定义和危机传播的阶段,从危机传播的视角研究公共危机事件在媒体中的呈现特征,并对媒体执政的中国经验进行理念的提升和总结,提出政府、媒体应对公共危机的策略与方法,这就是:增加政府媒体民众的互动性,提高政府执政水平和能力;积极引进权威信源,消除公众信
期刊
摘要:长期的革命经历和马克思主义的影响,使陈独秀逐渐形成了以群众路线为核心的理念,成为一名马克思主义者。对中国劳动群众实际情况的了解也使陈独秀对开展群众路线的革命运动有自己独立的思考。陈独秀清楚地认识到,中国若要实现社会变革,非得依靠中国广大民众的改变。当然,对于如何动员群众、如何为群众争取权益等问题,则在思想上存在着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但随着他对马克思主义学习的深入和革命实践的探索,他的群众路线
期刊
摘要:2012年我国新《刑事诉讼法》将案卷移送方式回归到最初的全案移送模式。这种模式既符合我国当下的司法现状,也符合职权主义国家追求实体正义的诉讼理念。但是实行全案移送主义解决我国目前公诉案卷移送制度的某些问题的同时,亦带来了新的问题。鉴于此,本文主张:设立庭前征询程序;增设庭前证据开示制度;实行庭前实质审查;确立审判中心主义;规范公诉案卷移送程序。  关键词:公诉案卷;预断;全案移送主义  中图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