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被认定的患者;家庭治疗;沙盘游戏
一、个案背景
亭亭,女,10岁,小学四年级,自小随到沪务工的父母迁至上海。
亭母30岁不到,亭父29岁,均是初中文化。两年前两人开始自营小吃生意,家中还有一个4岁的小女儿。
二、辅导过程
(一)“被认定”的问题女孩
亭亭是由一位小学老师转介而来,转介的理由是:“这个孩子问题很多,老师怎么管都没有用,母亲怎么打也没用,就想是不是有什么心理问题。”
4月16日下午,我第一次见到了这个女孩,陪同前来的是她的母亲。因为亭亭是老师和家长认为需要矫治的对象,所以我让她先说说为什么要到心理老师这里来。十岁的孩子没有任何抵触,非常配合地告知,自己“撒谎”“上课不专心听讲”“不懂事”等。当我们共同回顾其中的某些具体事件时,母亲会替代女儿发言,渐渐地,母亲的声音大了起来,而亭亭则不再说话。不过,她一直在默默地关注母亲:每当母亲表达自己的愤怒和失望时,她就会非常紧张;在母亲说到悲伤的事情时,她也会泪眼汪汪。
虽然母亲描述了许多事件,但是问题的指向并不集中;而且几乎每件“学坏”的事情背后,孩子都有合理的需求;更重要的是,她在咨询室强烈的倾诉欲望和超过当事人的激动,让我意识到真正需要关注的对象或许不是亭亭。
家庭治疗取向的咨询师认为,面对来访者的问题时,不能仅仅聚焦于来访者本身的心灵内部,而应当扩大视野、关注来访者的整个家庭。因为家庭是一个成员之间相互影响和牵制的系统,那些最初“被认定的患者”(Identified Patient),反映的往往是整个系统的功能不足或缺失。
亭亭是否就是“被认定”的问题女孩?她又代表了家庭何种功能的不足呢?
(二)打骂女儿的母亲
在第一次访谈中,亭亭提到撒谎的主要原因是怕妈妈打。母亲也证实了这一点,她差不多“两三天就要打一次”女儿。在交流“是否尝试过其他管教孩子的方法”时,亭亭的母亲表示没有过,“自己性格有些急,所以每一回脾气上来了就直接打了”。
这次访谈结束后,有两周的时间母亲没有再打亭亭,母女俩也尝试用咨询时学到的方法进行正面沟通。但是到了月底,打骂再次发生。
那是我们约定的第三次访谈,与前两次不同,母亲没有陪伴而来,单独前来的亭亭右脸则多了几道突兀的血痂。原来一周前,母亲因为数学老师在本子上留言“全班最差”而动手打了她。事发之时,母亲直接冲到厨房拿了一把刀逼问亭亭“是选择继续上学还是做生意”。被劝阻放下刀之后,母亲把她留在店里务工两天。事后亭亭觉得自己并不是没有认真做作业,而是因为小组长催交所以仓促上交。但是母亲的举刀,让她恐惧至极,她只顾嚎啕大哭,根本没有想到更多。
很显然,母亲强烈的情绪与行为反应,超过了正常应激水平。她针对的不再是女儿的作业本身,而是试图表达更多的不满与愤怒。这些不满和愤怒是指向谁?亭亭的沙盘作品给了我提示。
(三)爱恨莫辨的父亲
在每次咨询结束前,我都会邀请亭亭做一次沙盘游戏。这既是让不善言辞的亭亭自我修复的辅助手段,也是帮助我搜集更多家庭信息的有效方式。
亭亭的沙盘表现的都是家庭生活,每次各有侧重,而第三次的沙盘则直接地呈现了家庭内部成员之间的关系(见下图)。
开心的一天
这幅作品被亭亭命名为“开心的一天”。沙盘的中心是一套桌椅,桌上放着茶具和新鲜的水果,画面上的四个玩偶代表的是亭亭一家人,从左至右依次是父亲、母亲、妹妹和自己。引起我特别关注的是一家四口的位置和关系。
妹妹和母亲站在一起,亭亭与她们在同一侧,而爸爸则在距离母女三人较远的另一端。亭亭解释,和爸爸离得远是因为她和妹妹“都很讨厌爸爸”。因为厌恶,她不允许父亲亲她的脸颊,甚至父亲一回家就会把自己的房门关上。但她又说不出讨厌的理由,因为父亲就像沙盘上拉手风琴的圣诞老人,“经常在家里唱一些很好玩的歌曲,还很有趣”——在亭亭这里,父亲的印象评价与客观形象出现了矛盾。这个“很讨厌”的评价,也和前两次母亲在场时“我最喜欢爸爸”的口吻截然相反。哪种情感才是她的真情实感?另一种相反的情感又是在替谁言心声?
当再问“那妹妹为何也讨厌爸爸”时,亭亭回答:“因为妈妈讨厌爸爸。”
原来真正讨厌父亲的人是亭亭的母亲,原来母亲令人捉摸不透的不满和愤怒指向的是自己的丈夫。家庭治疗的实证研究表明,在父母发生冲突时,孩子们行使着冲突转移机制的功能。所以,虽然在前两次的访谈中母亲没有提到这些情绪,两个女儿却真实地替母亲在承担和表达。对母亲情绪状态极其敏感的亭亭更是以各种问题行为,转移着父母的注意力,以此降低父母间冲突的压力。
这些既验证了我之前的假想,也提示着,单纯地提供沟通行为训练和学习方法辅导,已经不能满足这个家庭的需要。所以第三次访谈结束之后,我决定直接约谈亭亭的父母。
(四)阻抗之后的突破
邀约两次,亭亭的父母均爽约。这可能是咨询进入到重要阶段、来访者出现了阻抗的缘故,于是我继续等待。
五月下旬的某天,亭亭的父母来到了咨询室。和母女同来时一样,亭亭母亲仍然抢着发言;相比之下,亭亭父亲言语不多,也显得更年轻。亭亭父亲表示,与妻子在生活中的确多有冲突,不过通常的应对方式是“不理,让她唠叨”,所以也吵不起来。他没有意识到,不回应也是一种传递敌意的对抗方式,长期如此,妻子已经积累了大量的负面情绪。
接下来的咨询可分为四个层次。
1.理顺脉络,帮助母亲觉察自己的负面情绪来源
父母二人的初衷还是“解决亭亭的问题”,于是我向他们呈现了亭亭在咨询中的一些作业,两人很受触动。母亲说:“亭亭很老实,小的(女儿)比较狡猾。她就是不上进,和她爸爸一样。” 我问亭母:“我留意到了一个词‘不上进’,你把它同时用在了老公和女儿的身上。”
亭母叹了一口气说:“其实不是亭亭的问题,是她爸爸。”
于是亭母讲述了亭亭父亲从一贫如洗到勤奋刻苦,直至改善家境的过程。她解释,这些都多亏她催促,因为丈夫本身“一点儿也不上进”。
“听上去,亭亭妈妈觉得多亏她催促,你才变得上进。那你自己的看法呢?”我问亭父。
“当然不是啊,她催得我有些烦。人都是靠自律的。”丈夫完全不领情。
亭亭妈妈再次强调,多亏她催促,否则丈夫如何不上进。
当我用“听上去‘不上进’是一个特别不能被容忍的缺点”回应她时,几乎没有停顿地,她又开始讲述自己19岁嫁入婆家以后的种种不幸经历。尽管过得不好,但她在亲生父母面前都未提及过……这些事件带来强烈的情感冲击,令她现场痛哭失声:“那些日子就像一根根刺扎在心里,我好委屈,好恨哪!我这样替他争气,而他竟然还这样不上进!”
我一边倾听一边共情:“你觉得努力上进、过好日子,就是理解你这些年来所受的委屈。可他总是不理解你。”
“是啊,他根本就不理解我,我经常想起这些事情,就不知道该跟谁去说,该跟谁去哭,心情真的是很不好。”
我问,拿刀面质女儿,是否与这种愤怒、抑郁的心境背景有关。她坦诚这几年的确是越来越焦虑,“我打女儿,一次比一次下手重。再这样下去,有一天亭亭会死在我手里!”说到这里她又开始流泪,“其实不是亭亭的问题,真正有问题的是我。”
至此,亭亭母亲开始觉察到,因为融入新家庭的种种困难,她积压了大量对丈夫的不满和愤怒,这些不满和愤怒被泛化到了女儿亭亭的身上,只因她和父亲一样“不上进”。
2.示范行为,教授父亲积极回应的技巧,修复家庭对成员的心理保护功能
亭母心里有大量情绪的积压,不愿意和父母说,丈夫又无动于衷,那么她惟一的发泄途径可能就是自己的孩子。我鼓励亭父作为第三个支点更多地参与母女间的互动,至少可以为母亲提供情感支持。
亭父看到妻子强烈的情绪反应,很是惊讶和愧疚,表示愿意“以后对她更好”,但是在回答“下次妻子若在你面前唠叨这些事情,你会怎么做”的问题时,他说:“有时候看到她在那里唠叨,我觉得很无助,不知道该说什么、不知道该怎么办,然后就不作反应了。”
于是,我为亭父作了一个共情示范,让他跟随着一句一句地说给妻子听。亭父看着亭母,然后跟随我的句子:“这么多年来,你在我们家受了很多委屈……许多时候你都觉得很无助,很绝望,不知道该怎么办,你很希望我能帮你说两句……”这个丈夫才说了几句,本来强势的妻子一下子就捂住了脸呜呜哭泣起来,很久以后才抬起头来说:“要是你早这么说,我心里就感觉好多了。”亭父不善言辞,说了几句就说不下去了,然后想表决心。我提示他,妻子不缺乏解决问题的能力,她更渴望的是被丈夫认同和理解。
家庭治疗大师米纽庆认为,家庭的对内功能是对成员进行心理保护和情感支持。很显然,前几年丈夫的相对缺席使得家庭的这一功能受损,所以问题转而呈现为母亲和女儿的相互冲突。因此,辅导有必要让亭父重回其位,行使支持妻子情感需要的职责,促发成员间良性互动,形成健康稳固的关系三角。
3.深入探讨,增强家庭在迁移文化中的心理弹性
在前期的咨询中,亭母说时常考虑到底要不要回老家生活,与丈夫在外漂泊了十年,她不喜欢这种没有根的感觉,可是回去以后也不知道该干什么;也多次忧心忡忡地表示:“像我们这种在上海打工的外地人不上进,不知道以后的出路在哪里。”想到这些问题,她晚上就睡不着觉,很容易发火,可是每次发火过后,“脑袋就疼得不得了”。对于生活环境的担忧,既是她的另一个情绪困扰来源,也对家庭其他成员构成了消极暗示。于是,我鼓励夫妻双方就这一问题展开讨论。
亭母说,因为在外地漂泊总是很没有安全感,所以就希望老公、女儿“听话”一些,但他们总是不让自己如愿。
亭父说:“我不喜欢你一直要我‘听话’,感觉像在‘控制’我。”
我挑战亭母:“前几年是老公不可控制、让你担忧,现在是大女儿不可控制、让你担忧,再过几年,是不是又要开始担忧小女儿?”
她笑了:“真正心理有问题的人其实是我。”然后说,“还是要想开点才行。”
亭父说:“在外漂泊,我也没安全感,但现在不是已经有了一家四口吗?”
“你以前从没这么说过。”亭母嗔怪丈夫,但已经是带着笑意。
系统家庭治疗的观点认为,环境也是心灵经验的组成部分,家庭是心灵最重要的外部资源。对于外来入沪务工家庭来说,当生存环境被迫变迁时,只有加强家庭的稳定性才是增强全体成员心理弹性的有益选择。
4.家庭作业,巩固辅导时习得的技巧
我布置了两项家庭作业给亭亭的父母,一项是每天留出半个小时夫妻单独共处,另一项是每当妻子打骂女儿时,父亲就主动过来承担,以此保证他在家庭互动中的充分参与,巩固辅导时习得的各项技巧。亭父表现出了很强的执行意愿。
三、辅导效果
这次辅导结束现场,亭亭的父母就表达了他们对于辅导的满意:“学心理学的就是不一样,一句话就直接说到我们心里去了。”隔了几天,他们送来许多水果到我单位的门岗,以示感谢。
本来还想就亲子沟通技巧和学习方法指导等内容再做几次会面,因为亭亭的问题毕竟是他们求助的初衷,但他们没有再来求询。而且令人喜出望外的是,两个月后我在商场碰到亭亭的父母时,他们竟然表示,亭亭“比以前要懂事了,期末成绩有进步,有两门八十几分,她自己也挺高兴的”,亭亭母亲也“很久没有打她了”。他们把这些变化归功于心理辅导,而我认为这些只不过是家庭系统原有功能的自然果实而已。
四、辅导反思
亭亭个案最初看起来像一个行为问题,实际上却是一个家庭关系的问题。咨询师通过面询和沙盘等方法技巧,充分搜集信息,修通了表象到核心之间的关系。当母亲意识到女儿的问题不过是在替她表达内心情绪困扰时,亲子冲突就得到了终结;当丈夫重回其位、积极回应妻子的情感需求时,缺损的家庭功能就得到了修复,良性的家庭成员互动开始启动。这个个案之所以进展快速,得益于亭亭家庭成员之间原有的良好情感基础,这是家庭系统持续发挥功能的内在资源。
值得一提的是,面向外来入沪务工家庭的家庭系统辅导,除了处理家庭内部成员间的心理互动之外,也必须考虑迁移大背景对家庭系统的影响。本案例对此有所考虑,并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作者单位:上海市扬子中学,上海,202150)
编辑 / 丁 尧 终校 / 于 洪
一、个案背景
亭亭,女,10岁,小学四年级,自小随到沪务工的父母迁至上海。
亭母30岁不到,亭父29岁,均是初中文化。两年前两人开始自营小吃生意,家中还有一个4岁的小女儿。
二、辅导过程
(一)“被认定”的问题女孩
亭亭是由一位小学老师转介而来,转介的理由是:“这个孩子问题很多,老师怎么管都没有用,母亲怎么打也没用,就想是不是有什么心理问题。”
4月16日下午,我第一次见到了这个女孩,陪同前来的是她的母亲。因为亭亭是老师和家长认为需要矫治的对象,所以我让她先说说为什么要到心理老师这里来。十岁的孩子没有任何抵触,非常配合地告知,自己“撒谎”“上课不专心听讲”“不懂事”等。当我们共同回顾其中的某些具体事件时,母亲会替代女儿发言,渐渐地,母亲的声音大了起来,而亭亭则不再说话。不过,她一直在默默地关注母亲:每当母亲表达自己的愤怒和失望时,她就会非常紧张;在母亲说到悲伤的事情时,她也会泪眼汪汪。
虽然母亲描述了许多事件,但是问题的指向并不集中;而且几乎每件“学坏”的事情背后,孩子都有合理的需求;更重要的是,她在咨询室强烈的倾诉欲望和超过当事人的激动,让我意识到真正需要关注的对象或许不是亭亭。
家庭治疗取向的咨询师认为,面对来访者的问题时,不能仅仅聚焦于来访者本身的心灵内部,而应当扩大视野、关注来访者的整个家庭。因为家庭是一个成员之间相互影响和牵制的系统,那些最初“被认定的患者”(Identified Patient),反映的往往是整个系统的功能不足或缺失。
亭亭是否就是“被认定”的问题女孩?她又代表了家庭何种功能的不足呢?
(二)打骂女儿的母亲
在第一次访谈中,亭亭提到撒谎的主要原因是怕妈妈打。母亲也证实了这一点,她差不多“两三天就要打一次”女儿。在交流“是否尝试过其他管教孩子的方法”时,亭亭的母亲表示没有过,“自己性格有些急,所以每一回脾气上来了就直接打了”。
这次访谈结束后,有两周的时间母亲没有再打亭亭,母女俩也尝试用咨询时学到的方法进行正面沟通。但是到了月底,打骂再次发生。
那是我们约定的第三次访谈,与前两次不同,母亲没有陪伴而来,单独前来的亭亭右脸则多了几道突兀的血痂。原来一周前,母亲因为数学老师在本子上留言“全班最差”而动手打了她。事发之时,母亲直接冲到厨房拿了一把刀逼问亭亭“是选择继续上学还是做生意”。被劝阻放下刀之后,母亲把她留在店里务工两天。事后亭亭觉得自己并不是没有认真做作业,而是因为小组长催交所以仓促上交。但是母亲的举刀,让她恐惧至极,她只顾嚎啕大哭,根本没有想到更多。
很显然,母亲强烈的情绪与行为反应,超过了正常应激水平。她针对的不再是女儿的作业本身,而是试图表达更多的不满与愤怒。这些不满和愤怒是指向谁?亭亭的沙盘作品给了我提示。
(三)爱恨莫辨的父亲
在每次咨询结束前,我都会邀请亭亭做一次沙盘游戏。这既是让不善言辞的亭亭自我修复的辅助手段,也是帮助我搜集更多家庭信息的有效方式。
亭亭的沙盘表现的都是家庭生活,每次各有侧重,而第三次的沙盘则直接地呈现了家庭内部成员之间的关系(见下图)。
开心的一天
这幅作品被亭亭命名为“开心的一天”。沙盘的中心是一套桌椅,桌上放着茶具和新鲜的水果,画面上的四个玩偶代表的是亭亭一家人,从左至右依次是父亲、母亲、妹妹和自己。引起我特别关注的是一家四口的位置和关系。
妹妹和母亲站在一起,亭亭与她们在同一侧,而爸爸则在距离母女三人较远的另一端。亭亭解释,和爸爸离得远是因为她和妹妹“都很讨厌爸爸”。因为厌恶,她不允许父亲亲她的脸颊,甚至父亲一回家就会把自己的房门关上。但她又说不出讨厌的理由,因为父亲就像沙盘上拉手风琴的圣诞老人,“经常在家里唱一些很好玩的歌曲,还很有趣”——在亭亭这里,父亲的印象评价与客观形象出现了矛盾。这个“很讨厌”的评价,也和前两次母亲在场时“我最喜欢爸爸”的口吻截然相反。哪种情感才是她的真情实感?另一种相反的情感又是在替谁言心声?
当再问“那妹妹为何也讨厌爸爸”时,亭亭回答:“因为妈妈讨厌爸爸。”
原来真正讨厌父亲的人是亭亭的母亲,原来母亲令人捉摸不透的不满和愤怒指向的是自己的丈夫。家庭治疗的实证研究表明,在父母发生冲突时,孩子们行使着冲突转移机制的功能。所以,虽然在前两次的访谈中母亲没有提到这些情绪,两个女儿却真实地替母亲在承担和表达。对母亲情绪状态极其敏感的亭亭更是以各种问题行为,转移着父母的注意力,以此降低父母间冲突的压力。
这些既验证了我之前的假想,也提示着,单纯地提供沟通行为训练和学习方法辅导,已经不能满足这个家庭的需要。所以第三次访谈结束之后,我决定直接约谈亭亭的父母。
(四)阻抗之后的突破
邀约两次,亭亭的父母均爽约。这可能是咨询进入到重要阶段、来访者出现了阻抗的缘故,于是我继续等待。
五月下旬的某天,亭亭的父母来到了咨询室。和母女同来时一样,亭亭母亲仍然抢着发言;相比之下,亭亭父亲言语不多,也显得更年轻。亭亭父亲表示,与妻子在生活中的确多有冲突,不过通常的应对方式是“不理,让她唠叨”,所以也吵不起来。他没有意识到,不回应也是一种传递敌意的对抗方式,长期如此,妻子已经积累了大量的负面情绪。
接下来的咨询可分为四个层次。
1.理顺脉络,帮助母亲觉察自己的负面情绪来源
父母二人的初衷还是“解决亭亭的问题”,于是我向他们呈现了亭亭在咨询中的一些作业,两人很受触动。母亲说:“亭亭很老实,小的(女儿)比较狡猾。她就是不上进,和她爸爸一样。” 我问亭母:“我留意到了一个词‘不上进’,你把它同时用在了老公和女儿的身上。”
亭母叹了一口气说:“其实不是亭亭的问题,是她爸爸。”
于是亭母讲述了亭亭父亲从一贫如洗到勤奋刻苦,直至改善家境的过程。她解释,这些都多亏她催促,因为丈夫本身“一点儿也不上进”。
“听上去,亭亭妈妈觉得多亏她催促,你才变得上进。那你自己的看法呢?”我问亭父。
“当然不是啊,她催得我有些烦。人都是靠自律的。”丈夫完全不领情。
亭亭妈妈再次强调,多亏她催促,否则丈夫如何不上进。
当我用“听上去‘不上进’是一个特别不能被容忍的缺点”回应她时,几乎没有停顿地,她又开始讲述自己19岁嫁入婆家以后的种种不幸经历。尽管过得不好,但她在亲生父母面前都未提及过……这些事件带来强烈的情感冲击,令她现场痛哭失声:“那些日子就像一根根刺扎在心里,我好委屈,好恨哪!我这样替他争气,而他竟然还这样不上进!”
我一边倾听一边共情:“你觉得努力上进、过好日子,就是理解你这些年来所受的委屈。可他总是不理解你。”
“是啊,他根本就不理解我,我经常想起这些事情,就不知道该跟谁去说,该跟谁去哭,心情真的是很不好。”
我问,拿刀面质女儿,是否与这种愤怒、抑郁的心境背景有关。她坦诚这几年的确是越来越焦虑,“我打女儿,一次比一次下手重。再这样下去,有一天亭亭会死在我手里!”说到这里她又开始流泪,“其实不是亭亭的问题,真正有问题的是我。”
至此,亭亭母亲开始觉察到,因为融入新家庭的种种困难,她积压了大量对丈夫的不满和愤怒,这些不满和愤怒被泛化到了女儿亭亭的身上,只因她和父亲一样“不上进”。
2.示范行为,教授父亲积极回应的技巧,修复家庭对成员的心理保护功能
亭母心里有大量情绪的积压,不愿意和父母说,丈夫又无动于衷,那么她惟一的发泄途径可能就是自己的孩子。我鼓励亭父作为第三个支点更多地参与母女间的互动,至少可以为母亲提供情感支持。
亭父看到妻子强烈的情绪反应,很是惊讶和愧疚,表示愿意“以后对她更好”,但是在回答“下次妻子若在你面前唠叨这些事情,你会怎么做”的问题时,他说:“有时候看到她在那里唠叨,我觉得很无助,不知道该说什么、不知道该怎么办,然后就不作反应了。”
于是,我为亭父作了一个共情示范,让他跟随着一句一句地说给妻子听。亭父看着亭母,然后跟随我的句子:“这么多年来,你在我们家受了很多委屈……许多时候你都觉得很无助,很绝望,不知道该怎么办,你很希望我能帮你说两句……”这个丈夫才说了几句,本来强势的妻子一下子就捂住了脸呜呜哭泣起来,很久以后才抬起头来说:“要是你早这么说,我心里就感觉好多了。”亭父不善言辞,说了几句就说不下去了,然后想表决心。我提示他,妻子不缺乏解决问题的能力,她更渴望的是被丈夫认同和理解。
家庭治疗大师米纽庆认为,家庭的对内功能是对成员进行心理保护和情感支持。很显然,前几年丈夫的相对缺席使得家庭的这一功能受损,所以问题转而呈现为母亲和女儿的相互冲突。因此,辅导有必要让亭父重回其位,行使支持妻子情感需要的职责,促发成员间良性互动,形成健康稳固的关系三角。
3.深入探讨,增强家庭在迁移文化中的心理弹性
在前期的咨询中,亭母说时常考虑到底要不要回老家生活,与丈夫在外漂泊了十年,她不喜欢这种没有根的感觉,可是回去以后也不知道该干什么;也多次忧心忡忡地表示:“像我们这种在上海打工的外地人不上进,不知道以后的出路在哪里。”想到这些问题,她晚上就睡不着觉,很容易发火,可是每次发火过后,“脑袋就疼得不得了”。对于生活环境的担忧,既是她的另一个情绪困扰来源,也对家庭其他成员构成了消极暗示。于是,我鼓励夫妻双方就这一问题展开讨论。
亭母说,因为在外地漂泊总是很没有安全感,所以就希望老公、女儿“听话”一些,但他们总是不让自己如愿。
亭父说:“我不喜欢你一直要我‘听话’,感觉像在‘控制’我。”
我挑战亭母:“前几年是老公不可控制、让你担忧,现在是大女儿不可控制、让你担忧,再过几年,是不是又要开始担忧小女儿?”
她笑了:“真正心理有问题的人其实是我。”然后说,“还是要想开点才行。”
亭父说:“在外漂泊,我也没安全感,但现在不是已经有了一家四口吗?”
“你以前从没这么说过。”亭母嗔怪丈夫,但已经是带着笑意。
系统家庭治疗的观点认为,环境也是心灵经验的组成部分,家庭是心灵最重要的外部资源。对于外来入沪务工家庭来说,当生存环境被迫变迁时,只有加强家庭的稳定性才是增强全体成员心理弹性的有益选择。
4.家庭作业,巩固辅导时习得的技巧
我布置了两项家庭作业给亭亭的父母,一项是每天留出半个小时夫妻单独共处,另一项是每当妻子打骂女儿时,父亲就主动过来承担,以此保证他在家庭互动中的充分参与,巩固辅导时习得的各项技巧。亭父表现出了很强的执行意愿。
三、辅导效果
这次辅导结束现场,亭亭的父母就表达了他们对于辅导的满意:“学心理学的就是不一样,一句话就直接说到我们心里去了。”隔了几天,他们送来许多水果到我单位的门岗,以示感谢。
本来还想就亲子沟通技巧和学习方法指导等内容再做几次会面,因为亭亭的问题毕竟是他们求助的初衷,但他们没有再来求询。而且令人喜出望外的是,两个月后我在商场碰到亭亭的父母时,他们竟然表示,亭亭“比以前要懂事了,期末成绩有进步,有两门八十几分,她自己也挺高兴的”,亭亭母亲也“很久没有打她了”。他们把这些变化归功于心理辅导,而我认为这些只不过是家庭系统原有功能的自然果实而已。
四、辅导反思
亭亭个案最初看起来像一个行为问题,实际上却是一个家庭关系的问题。咨询师通过面询和沙盘等方法技巧,充分搜集信息,修通了表象到核心之间的关系。当母亲意识到女儿的问题不过是在替她表达内心情绪困扰时,亲子冲突就得到了终结;当丈夫重回其位、积极回应妻子的情感需求时,缺损的家庭功能就得到了修复,良性的家庭成员互动开始启动。这个个案之所以进展快速,得益于亭亭家庭成员之间原有的良好情感基础,这是家庭系统持续发挥功能的内在资源。
值得一提的是,面向外来入沪务工家庭的家庭系统辅导,除了处理家庭内部成员间的心理互动之外,也必须考虑迁移大背景对家庭系统的影响。本案例对此有所考虑,并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作者单位:上海市扬子中学,上海,202150)
编辑 / 丁 尧 终校 / 于 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