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时政栏目是群众了解党委政府决策的最权威渠道,在“改文风”的实践中,必须弄明白究竟要改什么,再将这种改变固化并长久持续下去。
【关键词】时政栏目 改文风 长效机制
让更多观众关注,一直以来是电视传媒人追求的目标。但是长期以来,从事时政报道的一些采编播人员,采写权威的信息,拍着考究的会议画面,研究着领导的座次,但是耗费心智生产的栏目却收视惨淡。对观众来说,这些栏目很重要,是了解党委政府决策的最权威渠道,但是因为正襟危坐,高高在上,脱离生活,没有互动,所以,不能产生共鸣,距离越拉越大。
时政新闻栏目重要,却不受观众重视,这一尴尬的局面,终于被打破!首先改变的是三十多年来四平八稳的央视《新闻联播》。“光屁股小孩抢了总理的镜”,“你幸福吗?我姓曾”,“雾霾和PM2.5”,“离婚潮”“航母style”……一时间,变脸的央视《新闻联播》成了大家追捧、热议的焦点。基层媒体也纷纷仿效学习,领导活动的报道变短了,时政新闻的形式鲜活了,主播改变语态了,新闻头条关注民生的多了。然而地方电视台时政新闻的改变,笔者总以为缺少了央视《新闻联播》的真情实感、大气从容,似乎只学到了形,而未学到神。任何的变革,必然触动旧有的习惯,而习惯的改变,却是一件最难的事情,央视昔日的“冷若冰霜”到今天的“温情亲和”,大刀阔斧的改革,绝不是一时的兴起,而是发自内心的自我突破,这种由内而外的蜕变并不是简单的模仿就能学来的,时政栏目要做到真改真提升,首先必须弄明白究竟要改什么,最终再将这种改变固化并长久持续下去。
改文风需要补短板、革陋习
广电媒体“改文风”必须从根源上抓起,首先要改变的是人的观念和习惯。笔者总结了广电时政新闻栏目人员的四大短板。
1、眼睛高高在上
长久以来,从事时政新闻的编辑、记者,跟着领导跑会场,跑调研,跑视察,他们习惯了眼睛只盯着主要领导,心里只装着领导,而服务百姓的意识不强。自然画面枯燥乏味,文稿通篇术语,采访也不接地气。
2、采访冰冰冷冷
时政栏目记者忙于赶会场,研究领导的坐姿相貌,讲究会议画面拍摄,新闻稿件直接抄抄会议材料。即使深入基层拍摄主题报道,为了让画面考究,习惯了摆拍、导拍,为了达到宣传的效果,甚至被采访人所说的话也被设计好,鲜活的画面,真实的声音,都被挡在了镜头之外。
3、思维中规中矩
由于时政新闻有模式可以借鉴,严重束缚了记者思维,导致许多记者思考能力退化,稿子八股化,拍摄机械化,编辑程式化,求新、求变、求异的能力亟待提升。短时期内,响应“改文风”,新闻表现形式上的改变很容易,但是在内容为王的时代,新闻最本质的还是要有“料”,而这个“料”必须有独家的视角,独到的眼光,独特的表达,这些个性的东西,并非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
4、习惯自说自话
时政栏目一头连着政府,一头连着百姓,应该是桥梁纽带。但是,多数时政栏目心里只装着政府,发布政策信息,是一个单向的传输,不注重与观众的互动,不听取观众的反馈,没有建立一个有效的沟通交流平台,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传播体系。
长效机制让好文风“落地生根”
只有从事新闻工作的采编人员改变了,新闻才能真正好看起来。然而,“改变”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更何况从事时政新闻采编人员已经十几年如一日地习惯了“眼睛看上不看下”、“赶会场接电话”的安逸工作状态,所以,必须“慢火熬汤”,一点点的抓起。笔者所在的亳州广播电视台,在践行“改文风”中,就努力探索构建长效机制。
1、抓学习,提升采编播素质
建立“两课一会”制度,再忙也坚持下去。每周一召开栏目例会,点评栏目得失;每周三举办新闻夜校,集体观摩学习央视《新闻联播》、省台《安徽新闻联播》等栏目优秀作品,并对比自身栏目存在问题,现场点评和分享,增强学习的针对性和实用性;每年分批分次开展专题讲座,部门负责人带头授课,业务骨干分别讲课,邀请行业专家来台授课,营造浓厚的业务学习氛围。通过新闻点评、挑错改错、范文学习、稿件评议等多种形式,不断提高记者、编辑、主持人等的业务水平。
2、重考核,真改者真得实惠
制定改进报道文风实施方案,规定了改进报道文风的具体细则,明确改文风重点栏目,各栏目制片人为改文风的第一责任人,记者、编辑、主持人为改文风的重点对象,并建立了激励机制和利益导向,与薪酬挂钩,重点向改进报道文风好的作品倾斜,谁改谁受惠。加强督查,把改进文风纳入对制片人进行绩效考核的重要内容,确保改文风工作落到实处。
3、树愿景,打造价值新平台
愿景,就是所向往的前景。栏目只有树立共同的愿景,才能更好的建立团队稳定性与战斗力!前段时间,亳州市谯城区一个乡万亩韭菜滞销,价格只是去年的三分之一。得知情况后,《亳州新闻》的记者立即赶到现场进行调查,并与相关部门一起分析滞销原因,探讨解决办法。在及时播发新闻的同时,还利用《药都时空》、《走进农家》等栏目官方微博发布信息,节目播出和微博发布第二天,就有河南、山东和省内周边县市的不少客商前来收购韭菜,不但解决了销路问题,韭菜的价格也有了一定的攀升,为农民挽回了不少经济损失。人生最重要的需求就是自我价值实现的需求,记者深入到田间地头去采访,感受到好政策落实后带来的好变化,感受基层百姓期盼的眼神、热情的款待,更感受到职业的神圣和责任的沉重同时,收获着成功的喜悦,认同自身的价值。
4、立项目,集中优势做重点
新闻好不好看,关键在系列报道、主题报道,基层广电媒体任务重、人手少,如何在完成宣传的 “规定动作”同时,还能优质高效做好“自选动作”?亳州广电台在实施重大主题报道时,采取项目化的运作方式。把每项报道任务都当作项目来运作。由广播电视各栏目制片人、责编组成的“研发”团队,搜集整理详细资料,围绕工作中心,精心策划、反复打磨报道方案,明确采编任务;从各栏目抽调采访组成立采编团队,按照“研发”团队的策划方案制定详细行事历,出台严格考核制度,对采编任务进行细化、量化,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到人,限时办结,采写回来的新闻根据各栏目定位,选择不同的角度制作播发,节省了人力、物力,使采访报道更加高效和快捷;项目团队核心成员每周召开调度会,检查任务完成情况,对采访报道中发现的问题进行汇总解决,同时,对已播发的新闻进行点评,以便在报道中改进。
5、建制度,变“常”下基层为“长”下基层
只有深入基层,关注老百姓的冷暖,才能从根本上改进新闻工作者的作风和新闻报道的文风。我台建立了时政新闻栏目采编人员常下基层制度,各栏目在农村、企业、社区等地建立基层联系点1-3个,栏目负责人亲自带头,组织采编播人员分批分阶段赴基层联系点,开展蹲点采访活动,每年去联系点采访不少于三次,每次不少于两天,每月基层报道不少于2篇,实现活动开展与宣传报道相贯通。在蹲点采访中,每名采编播人员要深入调研,精选角度,切实做到选题要典型、稿件要生动、现场感要强、采写要有细节、写稿要有情感,让报道更加鲜活,更加生动,更加深刻,更有影响。栏目持续推出 “记者走基层”专栏,记录寻常百姓的真实生活,反映普通群众的真情实感,讴歌亳州大地的发展变化。
事实证明,给采编人员提供良好的土壤,才能让他们自己充分的“发酵”,改变会在不知不觉中发生。去年,我台推出了“民生工程”系列报道,通过项目制的运作,时政栏目4组骨干记者,集中40天时间,连续深入三县一区乡镇,推出系列报道“走基层 访民生”,播发32条内容鲜活、形式新巧的新闻,获得观众高度评价。同时,这样高强度、连续作战的采访方式,历练了团队,对记者是一次心灵的洗涤。参与的记者说:“民生工程”报道让百姓看到了市委、市政府执政为民的拳拳之心,也让媒体人感受到了肩上沉甸甸的责任,带给我们的是对职业使命的思考。
改文风不是简单改形式,改包装,改顺序,而是要改观念、改制度,改陋习。只有观念改了,采编人员才能放下高傲的姿态,真正走到群众中去;只有陋习革了,才能真正提高素质,更好地做好传播工作;只有建立长效机制,才能为改文风提供“落地生根“的土壤,新闻才会更亲民时尚,取得最佳传播效果,赢得更多目光聚焦。□
(作者单位:亳州广播电视台)
责编:姚少宝
【关键词】时政栏目 改文风 长效机制
让更多观众关注,一直以来是电视传媒人追求的目标。但是长期以来,从事时政报道的一些采编播人员,采写权威的信息,拍着考究的会议画面,研究着领导的座次,但是耗费心智生产的栏目却收视惨淡。对观众来说,这些栏目很重要,是了解党委政府决策的最权威渠道,但是因为正襟危坐,高高在上,脱离生活,没有互动,所以,不能产生共鸣,距离越拉越大。
时政新闻栏目重要,却不受观众重视,这一尴尬的局面,终于被打破!首先改变的是三十多年来四平八稳的央视《新闻联播》。“光屁股小孩抢了总理的镜”,“你幸福吗?我姓曾”,“雾霾和PM2.5”,“离婚潮”“航母style”……一时间,变脸的央视《新闻联播》成了大家追捧、热议的焦点。基层媒体也纷纷仿效学习,领导活动的报道变短了,时政新闻的形式鲜活了,主播改变语态了,新闻头条关注民生的多了。然而地方电视台时政新闻的改变,笔者总以为缺少了央视《新闻联播》的真情实感、大气从容,似乎只学到了形,而未学到神。任何的变革,必然触动旧有的习惯,而习惯的改变,却是一件最难的事情,央视昔日的“冷若冰霜”到今天的“温情亲和”,大刀阔斧的改革,绝不是一时的兴起,而是发自内心的自我突破,这种由内而外的蜕变并不是简单的模仿就能学来的,时政栏目要做到真改真提升,首先必须弄明白究竟要改什么,最终再将这种改变固化并长久持续下去。
改文风需要补短板、革陋习
广电媒体“改文风”必须从根源上抓起,首先要改变的是人的观念和习惯。笔者总结了广电时政新闻栏目人员的四大短板。
1、眼睛高高在上
长久以来,从事时政新闻的编辑、记者,跟着领导跑会场,跑调研,跑视察,他们习惯了眼睛只盯着主要领导,心里只装着领导,而服务百姓的意识不强。自然画面枯燥乏味,文稿通篇术语,采访也不接地气。
2、采访冰冰冷冷
时政栏目记者忙于赶会场,研究领导的坐姿相貌,讲究会议画面拍摄,新闻稿件直接抄抄会议材料。即使深入基层拍摄主题报道,为了让画面考究,习惯了摆拍、导拍,为了达到宣传的效果,甚至被采访人所说的话也被设计好,鲜活的画面,真实的声音,都被挡在了镜头之外。
3、思维中规中矩
由于时政新闻有模式可以借鉴,严重束缚了记者思维,导致许多记者思考能力退化,稿子八股化,拍摄机械化,编辑程式化,求新、求变、求异的能力亟待提升。短时期内,响应“改文风”,新闻表现形式上的改变很容易,但是在内容为王的时代,新闻最本质的还是要有“料”,而这个“料”必须有独家的视角,独到的眼光,独特的表达,这些个性的东西,并非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
4、习惯自说自话
时政栏目一头连着政府,一头连着百姓,应该是桥梁纽带。但是,多数时政栏目心里只装着政府,发布政策信息,是一个单向的传输,不注重与观众的互动,不听取观众的反馈,没有建立一个有效的沟通交流平台,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传播体系。
长效机制让好文风“落地生根”
只有从事新闻工作的采编人员改变了,新闻才能真正好看起来。然而,“改变”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更何况从事时政新闻采编人员已经十几年如一日地习惯了“眼睛看上不看下”、“赶会场接电话”的安逸工作状态,所以,必须“慢火熬汤”,一点点的抓起。笔者所在的亳州广播电视台,在践行“改文风”中,就努力探索构建长效机制。
1、抓学习,提升采编播素质
建立“两课一会”制度,再忙也坚持下去。每周一召开栏目例会,点评栏目得失;每周三举办新闻夜校,集体观摩学习央视《新闻联播》、省台《安徽新闻联播》等栏目优秀作品,并对比自身栏目存在问题,现场点评和分享,增强学习的针对性和实用性;每年分批分次开展专题讲座,部门负责人带头授课,业务骨干分别讲课,邀请行业专家来台授课,营造浓厚的业务学习氛围。通过新闻点评、挑错改错、范文学习、稿件评议等多种形式,不断提高记者、编辑、主持人等的业务水平。
2、重考核,真改者真得实惠
制定改进报道文风实施方案,规定了改进报道文风的具体细则,明确改文风重点栏目,各栏目制片人为改文风的第一责任人,记者、编辑、主持人为改文风的重点对象,并建立了激励机制和利益导向,与薪酬挂钩,重点向改进报道文风好的作品倾斜,谁改谁受惠。加强督查,把改进文风纳入对制片人进行绩效考核的重要内容,确保改文风工作落到实处。
3、树愿景,打造价值新平台
愿景,就是所向往的前景。栏目只有树立共同的愿景,才能更好的建立团队稳定性与战斗力!前段时间,亳州市谯城区一个乡万亩韭菜滞销,价格只是去年的三分之一。得知情况后,《亳州新闻》的记者立即赶到现场进行调查,并与相关部门一起分析滞销原因,探讨解决办法。在及时播发新闻的同时,还利用《药都时空》、《走进农家》等栏目官方微博发布信息,节目播出和微博发布第二天,就有河南、山东和省内周边县市的不少客商前来收购韭菜,不但解决了销路问题,韭菜的价格也有了一定的攀升,为农民挽回了不少经济损失。人生最重要的需求就是自我价值实现的需求,记者深入到田间地头去采访,感受到好政策落实后带来的好变化,感受基层百姓期盼的眼神、热情的款待,更感受到职业的神圣和责任的沉重同时,收获着成功的喜悦,认同自身的价值。
4、立项目,集中优势做重点
新闻好不好看,关键在系列报道、主题报道,基层广电媒体任务重、人手少,如何在完成宣传的 “规定动作”同时,还能优质高效做好“自选动作”?亳州广电台在实施重大主题报道时,采取项目化的运作方式。把每项报道任务都当作项目来运作。由广播电视各栏目制片人、责编组成的“研发”团队,搜集整理详细资料,围绕工作中心,精心策划、反复打磨报道方案,明确采编任务;从各栏目抽调采访组成立采编团队,按照“研发”团队的策划方案制定详细行事历,出台严格考核制度,对采编任务进行细化、量化,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到人,限时办结,采写回来的新闻根据各栏目定位,选择不同的角度制作播发,节省了人力、物力,使采访报道更加高效和快捷;项目团队核心成员每周召开调度会,检查任务完成情况,对采访报道中发现的问题进行汇总解决,同时,对已播发的新闻进行点评,以便在报道中改进。
5、建制度,变“常”下基层为“长”下基层
只有深入基层,关注老百姓的冷暖,才能从根本上改进新闻工作者的作风和新闻报道的文风。我台建立了时政新闻栏目采编人员常下基层制度,各栏目在农村、企业、社区等地建立基层联系点1-3个,栏目负责人亲自带头,组织采编播人员分批分阶段赴基层联系点,开展蹲点采访活动,每年去联系点采访不少于三次,每次不少于两天,每月基层报道不少于2篇,实现活动开展与宣传报道相贯通。在蹲点采访中,每名采编播人员要深入调研,精选角度,切实做到选题要典型、稿件要生动、现场感要强、采写要有细节、写稿要有情感,让报道更加鲜活,更加生动,更加深刻,更有影响。栏目持续推出 “记者走基层”专栏,记录寻常百姓的真实生活,反映普通群众的真情实感,讴歌亳州大地的发展变化。
事实证明,给采编人员提供良好的土壤,才能让他们自己充分的“发酵”,改变会在不知不觉中发生。去年,我台推出了“民生工程”系列报道,通过项目制的运作,时政栏目4组骨干记者,集中40天时间,连续深入三县一区乡镇,推出系列报道“走基层 访民生”,播发32条内容鲜活、形式新巧的新闻,获得观众高度评价。同时,这样高强度、连续作战的采访方式,历练了团队,对记者是一次心灵的洗涤。参与的记者说:“民生工程”报道让百姓看到了市委、市政府执政为民的拳拳之心,也让媒体人感受到了肩上沉甸甸的责任,带给我们的是对职业使命的思考。
改文风不是简单改形式,改包装,改顺序,而是要改观念、改制度,改陋习。只有观念改了,采编人员才能放下高傲的姿态,真正走到群众中去;只有陋习革了,才能真正提高素质,更好地做好传播工作;只有建立长效机制,才能为改文风提供“落地生根“的土壤,新闻才会更亲民时尚,取得最佳传播效果,赢得更多目光聚焦。□
(作者单位:亳州广播电视台)
责编:姚少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