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传统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早已渗透到我们每一个人的血脉里,我们的行为举止、思维习惯都受到了传统文化的影响。在世界文化多元交流的环境下,我国传统文化历久弥新。对于高中生来说,他们对传统文化的了解还不够深入,通过语文教学,渗透传统文化,能够帮助学生理解文学知识、树立正确的“三观”。
关键词:高中语文 传统文化 渗透策略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0.31.052
高中语文包含多种文学知识,传统文化就隐含在教材中。通过挖掘教材内容,剖析文章中心思想,既能够让学生感受语文智慧,又能够在语文学习中获得传统文化的熏陶。当前,语文教学已经不再单一关注学生的最终成绩,而是在成绩的基础上,关注学生的行为规范、思想道德。传统文化的教育,有助于强化学生的文化素质,给学生传递积极向上的思想。教师应借助传统文化,帮助学生修身养性,提高认知水平。
一、立足文本教材,发掘传统文化内涵
高中语文教材中,可挖掘出诸多的传统文化内容。在对语文知识的讲解中,顺势展开传统文化的渗透,可以带领学生在品鉴文章时,获得辩证思想。
如教学《论语》时,《论语》简短精悍,一句一真理,学生也比较容易记忆。但《论语》中的很多哲理性语言是孔子的人生感悟,学生们的文化水平不高,人生的阅历也少,难以感同身受,只能死记硬背。教师应帮助学生在翻译的过程中,走进《论语》所创建的精神世界,尽可能代入角色,展开体悟。比如,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以学生们的年纪无法体会孔子所要表达的含义。教师可以让学生尝试想一想,自己三岁的时候、五岁的时候、八岁的时候、十二岁的时候,乃至于现在,有什么进步,学习了哪些知识,了解了哪些社会规则、自然規律,从而尽可能地去试想,自己的父母有哪些人生经验,自己的未来又会有怎样的发展,尽可能让学生设身处地地感受哲理,在自己的人生中验证哲理,最终领会其精神内涵。
二、延伸思维向度,系统构建文化体系
思维向度的延伸,要求学生们细细咀嚼文章,鉴赏文章的节奏感、韵律美,透过文字感受文章的内涵,在传统文化的汪洋世界里,感受情感的波动。
如教学《祝福》一课。高中生都知道,读鲁迅的文章要深入理解人物的内心世界,不能仅凭文字表面去梳理故事,且鲁迅的文章非常具有时代感,有鲁迅的独特描写风格。在学习中,教师让学生们尝试理解并阐述自己的看法只是第一步,教师可以让听、说、读、写活动在课堂上系统展开,让学生们模仿鲁迅的文笔,模仿鲁迅的语气,描写自己类似的经历,感受鲁迅字里行间蕴含的思想。通过鲁迅式文体的描述,学生们更接近于鲁迅的心路,在欣赏文章的时候有所回味和反思。
这期间,教师可利用微课,将本文所描述的背景梗概陈述出来,学生们了解了时代背景,可以更深入地了解鲁迅这个人,从而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从传统的、历史的角度去分析鲁迅的想法,继而去解答问题:找出作者重回故乡所观察到的“变”与“不变”之处;找出祥林嫂发生了哪些明显的变化(三次肖像描写);为什么短短几年,她发生了这么大的变化,她经历了什么?从多个视角,让学生搭建学习的思路,一步步走进鲁迅的世界中,通过倒装句等特殊句式,感受当时社会的世态炎凉,获得思维的提高。
三、加强作品鉴赏,把握语言的文化意义
品鉴文学作品,让学生们能够自主阅读文章,从自己的喜好、疑惑出发,展开对文章的探索,这样有助于学生把握文章主旨,理解文章含义。
如教学《琵琶行》一课。我国流行音乐人尤尤就创作了歌曲《琵琶行》,教师不妨在课堂上播放歌曲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同时让学生放松身心。接着,教师可搜集有关《琵琶行》的戏剧作品,让学生更加有代入感地去感受琵琶女所描述的人生。教师可以把《琵琶行》与白居易的《长恨歌》放在一起,让学生思考在琵琶女表达自己的遭遇时,白居易的心境如何,进而感受白居易叙事中隐含的情感,一层序奏、二层高潮、三层转折。
考虑到学生的文化水平有限,教师还可以导入其他名家对《琵琶行》的评价,如《傅雷家书》所说:“白居易对音节与情绪的关系悟得很深。凡是转到伤感的地方,必定改用仄声韵。《琵琶行》中‘大弦嘈嘈,小弦切切’一段,好比断续,像琵琶的声音极切;‘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又是突然的起奏,声势雄壮。”通过对作品的多层次赏析,让学生更具文学欣赏能力。
四、开展实践活动,轻松进行文化探索
高中学生已经具备了基本的学习能力,他们可以独立完成语文学习任务,虽然深入解析文章内涵还有一定不足,但借助网络资料等去领会文章的意蕴并不困难。
教师可以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热情,开展传统文化实践活动,改变传统教学中浅尝辄止的问题,让学生将传统文化有更深的领悟,意识到传统文化对自身发展的重要性。如教师组织学生开展朗诵活动,学生们可以单人诵读,也可以集体诵读,可以在课前十分钟诵读,也可以在学习后进行巩固式的诵读。教师可以带领学生们在晨读的时候去操场,将教材举高,大声地诵读,表现出年轻人的朝气。诵读的方式应是灵活多样的,教师不必要求学生进行“格式化”的诵读,只要读得对,都应得到教师的肯定。在抑扬顿挫的声调中,学生们获得了情感,感受了作品的魅力。
五、以背诵为基础,增加积累
背诵并不提倡学生死记硬背,而是要鼓励学生有技巧地进行,从而增加学生的文学积累。如背诵文言文,为避免学生出现常识性的错误,教师可帮助学生总结文言文的常用词汇、常见句式等,一方面为应对考试做准备,一方面也减轻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压力,有更多的时间进行巩固和反思。
比如,在高中文言文的通假字学习中,教师可帮助学生针对一篇文章进行系统化总结:“要”通“邀”,“具”通“俱”,“倍”通“背”,“蚤”通“早”,“卻”通“隙”,“参”通“骖”。还可以帮助学生针对多篇文章中进行一词多义的总结:“之”公从之(代佚之狐的建议);许之(人称代词,郑文公);将焉取之(增加的土地,代词);子犯请击之(秦国,代词);臣之壮也,犹不如人(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邻之厚,君之薄也(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六、创新文化活动课,展开角色扮演
教师可创新文化特色课程,让学生在比较有趣的环境中学习传统文化。如进行角色戏剧演绎,学生们分演不同的角色,将原文转变为台词。学习故事性的文章时,教师可以允许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古代人物,以小品的方式进行表演。如某小组演绎了“如果林黛玉活在现代”的情景剧,主人公名叫“林怼怼”,开场的时候,一名学生手持牌子:“第一怼”剧情演示:好朋友拿花去给她,主人公问:“是大家都有的,还是只有我的?”得知是别人都有的,生气地将花一扔,“不是别人挑剩下的也不会给我”。一幕幕的剧情,让学生想起林黛玉不再只是哭哭啼啼,而是一个丰富的有独立思想的人。借剧情的方式对文化进行探究,让学生们对不同人物加深了解,通过人物故事了解了传统文化习俗。
总之,语文教学中,教师可自然地渗透传统文化,让学生们在互动中有参与感、有表达欲望,通过对文章的鉴赏、剖析,能够实现多视角地感受传统文化,提升文化自信。
参考文献:
[1] 杨尉苹《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必要性分析》,《课外语文·下》2018年第7期。
[2] 朱颖《传统文化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浅析》,《时代教育》2017年第18期。
[3] 朱志刚《浅谈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策略》,《学周刊》2019年第6期。
[4] 王彩虹《浅谈优秀传统文化与高中语文教学的关系》,《知识经济》2018年第5期。
[5] 王翠红《刍议高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渗透》,《中国校外教育·中旬刊》2016年第23期。
关键词:高中语文 传统文化 渗透策略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0.31.052
高中语文包含多种文学知识,传统文化就隐含在教材中。通过挖掘教材内容,剖析文章中心思想,既能够让学生感受语文智慧,又能够在语文学习中获得传统文化的熏陶。当前,语文教学已经不再单一关注学生的最终成绩,而是在成绩的基础上,关注学生的行为规范、思想道德。传统文化的教育,有助于强化学生的文化素质,给学生传递积极向上的思想。教师应借助传统文化,帮助学生修身养性,提高认知水平。
一、立足文本教材,发掘传统文化内涵
高中语文教材中,可挖掘出诸多的传统文化内容。在对语文知识的讲解中,顺势展开传统文化的渗透,可以带领学生在品鉴文章时,获得辩证思想。
如教学《论语》时,《论语》简短精悍,一句一真理,学生也比较容易记忆。但《论语》中的很多哲理性语言是孔子的人生感悟,学生们的文化水平不高,人生的阅历也少,难以感同身受,只能死记硬背。教师应帮助学生在翻译的过程中,走进《论语》所创建的精神世界,尽可能代入角色,展开体悟。比如,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以学生们的年纪无法体会孔子所要表达的含义。教师可以让学生尝试想一想,自己三岁的时候、五岁的时候、八岁的时候、十二岁的时候,乃至于现在,有什么进步,学习了哪些知识,了解了哪些社会规则、自然規律,从而尽可能地去试想,自己的父母有哪些人生经验,自己的未来又会有怎样的发展,尽可能让学生设身处地地感受哲理,在自己的人生中验证哲理,最终领会其精神内涵。
二、延伸思维向度,系统构建文化体系
思维向度的延伸,要求学生们细细咀嚼文章,鉴赏文章的节奏感、韵律美,透过文字感受文章的内涵,在传统文化的汪洋世界里,感受情感的波动。
如教学《祝福》一课。高中生都知道,读鲁迅的文章要深入理解人物的内心世界,不能仅凭文字表面去梳理故事,且鲁迅的文章非常具有时代感,有鲁迅的独特描写风格。在学习中,教师让学生们尝试理解并阐述自己的看法只是第一步,教师可以让听、说、读、写活动在课堂上系统展开,让学生们模仿鲁迅的文笔,模仿鲁迅的语气,描写自己类似的经历,感受鲁迅字里行间蕴含的思想。通过鲁迅式文体的描述,学生们更接近于鲁迅的心路,在欣赏文章的时候有所回味和反思。
这期间,教师可利用微课,将本文所描述的背景梗概陈述出来,学生们了解了时代背景,可以更深入地了解鲁迅这个人,从而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从传统的、历史的角度去分析鲁迅的想法,继而去解答问题:找出作者重回故乡所观察到的“变”与“不变”之处;找出祥林嫂发生了哪些明显的变化(三次肖像描写);为什么短短几年,她发生了这么大的变化,她经历了什么?从多个视角,让学生搭建学习的思路,一步步走进鲁迅的世界中,通过倒装句等特殊句式,感受当时社会的世态炎凉,获得思维的提高。
三、加强作品鉴赏,把握语言的文化意义
品鉴文学作品,让学生们能够自主阅读文章,从自己的喜好、疑惑出发,展开对文章的探索,这样有助于学生把握文章主旨,理解文章含义。
如教学《琵琶行》一课。我国流行音乐人尤尤就创作了歌曲《琵琶行》,教师不妨在课堂上播放歌曲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同时让学生放松身心。接着,教师可搜集有关《琵琶行》的戏剧作品,让学生更加有代入感地去感受琵琶女所描述的人生。教师可以把《琵琶行》与白居易的《长恨歌》放在一起,让学生思考在琵琶女表达自己的遭遇时,白居易的心境如何,进而感受白居易叙事中隐含的情感,一层序奏、二层高潮、三层转折。
考虑到学生的文化水平有限,教师还可以导入其他名家对《琵琶行》的评价,如《傅雷家书》所说:“白居易对音节与情绪的关系悟得很深。凡是转到伤感的地方,必定改用仄声韵。《琵琶行》中‘大弦嘈嘈,小弦切切’一段,好比断续,像琵琶的声音极切;‘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又是突然的起奏,声势雄壮。”通过对作品的多层次赏析,让学生更具文学欣赏能力。
四、开展实践活动,轻松进行文化探索
高中学生已经具备了基本的学习能力,他们可以独立完成语文学习任务,虽然深入解析文章内涵还有一定不足,但借助网络资料等去领会文章的意蕴并不困难。
教师可以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热情,开展传统文化实践活动,改变传统教学中浅尝辄止的问题,让学生将传统文化有更深的领悟,意识到传统文化对自身发展的重要性。如教师组织学生开展朗诵活动,学生们可以单人诵读,也可以集体诵读,可以在课前十分钟诵读,也可以在学习后进行巩固式的诵读。教师可以带领学生们在晨读的时候去操场,将教材举高,大声地诵读,表现出年轻人的朝气。诵读的方式应是灵活多样的,教师不必要求学生进行“格式化”的诵读,只要读得对,都应得到教师的肯定。在抑扬顿挫的声调中,学生们获得了情感,感受了作品的魅力。
五、以背诵为基础,增加积累
背诵并不提倡学生死记硬背,而是要鼓励学生有技巧地进行,从而增加学生的文学积累。如背诵文言文,为避免学生出现常识性的错误,教师可帮助学生总结文言文的常用词汇、常见句式等,一方面为应对考试做准备,一方面也减轻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压力,有更多的时间进行巩固和反思。
比如,在高中文言文的通假字学习中,教师可帮助学生针对一篇文章进行系统化总结:“要”通“邀”,“具”通“俱”,“倍”通“背”,“蚤”通“早”,“卻”通“隙”,“参”通“骖”。还可以帮助学生针对多篇文章中进行一词多义的总结:“之”公从之(代佚之狐的建议);许之(人称代词,郑文公);将焉取之(增加的土地,代词);子犯请击之(秦国,代词);臣之壮也,犹不如人(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邻之厚,君之薄也(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六、创新文化活动课,展开角色扮演
教师可创新文化特色课程,让学生在比较有趣的环境中学习传统文化。如进行角色戏剧演绎,学生们分演不同的角色,将原文转变为台词。学习故事性的文章时,教师可以允许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古代人物,以小品的方式进行表演。如某小组演绎了“如果林黛玉活在现代”的情景剧,主人公名叫“林怼怼”,开场的时候,一名学生手持牌子:“第一怼”剧情演示:好朋友拿花去给她,主人公问:“是大家都有的,还是只有我的?”得知是别人都有的,生气地将花一扔,“不是别人挑剩下的也不会给我”。一幕幕的剧情,让学生想起林黛玉不再只是哭哭啼啼,而是一个丰富的有独立思想的人。借剧情的方式对文化进行探究,让学生们对不同人物加深了解,通过人物故事了解了传统文化习俗。
总之,语文教学中,教师可自然地渗透传统文化,让学生们在互动中有参与感、有表达欲望,通过对文章的鉴赏、剖析,能够实现多视角地感受传统文化,提升文化自信。
参考文献:
[1] 杨尉苹《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必要性分析》,《课外语文·下》2018年第7期。
[2] 朱颖《传统文化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浅析》,《时代教育》2017年第18期。
[3] 朱志刚《浅谈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策略》,《学周刊》2019年第6期。
[4] 王彩虹《浅谈优秀传统文化与高中语文教学的关系》,《知识经济》2018年第5期。
[5] 王翠红《刍议高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渗透》,《中国校外教育·中旬刊》2016年第2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