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制订一套校本教材
校本教研首先要做到有本可研。以笔者所在学校校本教材篮球为例,利用(聘请)专家或教研组集体智慧制订出每一水平段篮球教学的框架。即制订出每年级所要达到的篮球水平,而后依此制订出这一年级的教学内容,并以大(或超大)单元计划的形式呈现。第二个步骤,将大单元计划分发给组内体育教师,教师们分头制订各自年级的课时计划。以上两步骤分工,避免一线教师在大方向上把握不准确,同时避免一线教师制订大单元计划的力不从心。但这样分工会缺少教研的氛围,教师们往往闭门造车,缺少交流。所以第二个步骤有必要变换一种方式进行,采取分工不分家的方式,比如,某一年级规定一名教师总负责(汇总),而后依据技术分类的不同分发到各个教师手中,如:1号教师负责一年级篮球课时计划的汇总、校对,同时负责篮球技术(一至六年级)运球的课时教学计划制订,而一至六年级的篮球移动技术则交由2号教师负责,同时2号教师负责二年级课时计划汇总、校对,以此类推。这样分组,不仅使某一技术的教学具有系统性,也让教师们形成了彼此间的交流、讨论,也形成了一个小范围、短时间的研究小组。
二、提升一项技能
在进行校本课时计划制订的同时,可以进行教师自身校本技能的提升教研。组内体育教师专业不同,自身具备的篮球技能水平也是参差不齐。因此,笔者所在学校制订了特色发展“体育教师先行”计划,要求每一名体育教师具备一定的篮球技术,例如:教师依据自己制订的篮球课时计划,先学会本年级的篮球技术。其中,A教师负责篮球校本三年级的汇总,他将学习三年级校本中所规定的篮球技术,以此类推。在一定时间内(如校本课时计划统稿时),进行各年级教师教授技能的展示。同时,这样的技能学习也是对已制订课时计划(在教师层面)的一次再思考。以上是分年级的展示,还可以进行体育教师的篮球综合技术大赛,比如:规定球性练习能做出5~8种,能做出体前变向换手运球、胯下运球、背后运球,并能做出2~3种运球动作的组合动作等。用一学期左右的时间进行一次全校体育教师的篮球技能大赛。运用以上两种方式,有效地从“专”和“全”的角度促使体育教师自身校本技能的提升,其中“专”是精通某一年级技术教学,“全”是自身技能的全面发展。由此,使每名体育教师都行动起来,通过主动聘请校内的篮球专项体育教师指导、观看网上视频等方式,对篮球基本技术,从球性、移动、运球、传接球到投篮等,甚至篮球战术进行学习,形成了一个在技术层面的研究氛围。
三、精通一项技术教学
在承接以上两点的基础上,就可以进行校本课程实践——教学环节。以笔者所在学校篮球为例,把体育教师的篮球课教学分为两种形式:第一种是片段课或者模拟课形式,依据教授年级,抽中一课内容,迅速写出教学流程、注意事项,然后进行示范、讲解某一技术并简要组织教学,时间15分钟左右;第二种形式是篮球教学课。比如,利用现在提出的一人循环课、同课异构,或者二者的结合均可。效果最好的是2~3人进行的相邻年级的同课异构循环课。如,2~4年级的运球课,每名教师连续上2~3节课,让组内教师观摩之后,对于教材之间的衔接、教学的起点与终点等问题,有疑问,想研讨,不仅营造了研讨氛围,他们自身也获益最大化。
四、篮球技术的运用
这一阶段也是校本教材的学生实验阶段。实验的目的就是衡量这一校本教学的制订是否适应学生,是否能够促进学生篮球技能的提升?可以总结为一句话:六年的校本教学,学生能学会打篮球吗?这就要求参与实验的教师要与制订这一技术课时计划的教师以及平行班教师进行讨论、再次实验、修订等。比如,针对水平三学生的篮球教学取得的修订结果:篮球移动的教学可以不再单独成课,放在素质练习或“课课练”部分即可。水平三学生的篮球教授顺序为:直接进行原地投篮的教学、跑篮的教学,而后再进行变向运球、传球的教学,最后进行运球与投篮结合、跑篮与传球的结合、简单战术的配合。
教学比赛是从三年级至六年级篮球教学的一个亮点,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自主比赛,裁判员的培养也不能放松。比赛时,让等待的学生,与教师一起做裁判员,并一起说出某某违例或犯规的名称等,这也成为校本教學的内容之一。通过以上对教材实施修改,校本教材更适应学生的学习,让学生爱上篮球。笔者认为,看到学生们运用所教授的技能进行比赛,是对体育教师自身最大的肯定,可以激励教师去发展、去提升。
以上几个“一”是相互交叉、促进的过程,只是篮球校本教研的第一步,或者说“入门”。教师校本教研的开展是一个多方合力的过程(需要学校制订计划、教导处安排教研时间等),同时教研形成过程又是相当脆弱的,哪怕存在一点小问题(如办公室氛围不融洽等)也会前功尽弃。所以需要多一些耐心,多一些办法,多一些坚持,同时遵循宁少勿多、宁短勿长、宁真勿假的原则,从而让教师们真正喜欢校本,乐于讨论校本有关问题,如笔者学校的篮球氛围:组内教师与校女篮打比赛;针对校本教案中记录的问题及相应的解决办法,与制订教师进行不定时的讨论。当有问题不能解决时,会及时写在校本教研本上,每个人都去想办法,不定时研讨10~30分钟(或两天内)加以解决。一旦形成了这样一种氛围,教师们喜欢,心往一处想,力往一处使的合力也就形成了。无形之中让办公室氛围更融洽。
校本教研首先要做到有本可研。以笔者所在学校校本教材篮球为例,利用(聘请)专家或教研组集体智慧制订出每一水平段篮球教学的框架。即制订出每年级所要达到的篮球水平,而后依此制订出这一年级的教学内容,并以大(或超大)单元计划的形式呈现。第二个步骤,将大单元计划分发给组内体育教师,教师们分头制订各自年级的课时计划。以上两步骤分工,避免一线教师在大方向上把握不准确,同时避免一线教师制订大单元计划的力不从心。但这样分工会缺少教研的氛围,教师们往往闭门造车,缺少交流。所以第二个步骤有必要变换一种方式进行,采取分工不分家的方式,比如,某一年级规定一名教师总负责(汇总),而后依据技术分类的不同分发到各个教师手中,如:1号教师负责一年级篮球课时计划的汇总、校对,同时负责篮球技术(一至六年级)运球的课时教学计划制订,而一至六年级的篮球移动技术则交由2号教师负责,同时2号教师负责二年级课时计划汇总、校对,以此类推。这样分组,不仅使某一技术的教学具有系统性,也让教师们形成了彼此间的交流、讨论,也形成了一个小范围、短时间的研究小组。
二、提升一项技能
在进行校本课时计划制订的同时,可以进行教师自身校本技能的提升教研。组内体育教师专业不同,自身具备的篮球技能水平也是参差不齐。因此,笔者所在学校制订了特色发展“体育教师先行”计划,要求每一名体育教师具备一定的篮球技术,例如:教师依据自己制订的篮球课时计划,先学会本年级的篮球技术。其中,A教师负责篮球校本三年级的汇总,他将学习三年级校本中所规定的篮球技术,以此类推。在一定时间内(如校本课时计划统稿时),进行各年级教师教授技能的展示。同时,这样的技能学习也是对已制订课时计划(在教师层面)的一次再思考。以上是分年级的展示,还可以进行体育教师的篮球综合技术大赛,比如:规定球性练习能做出5~8种,能做出体前变向换手运球、胯下运球、背后运球,并能做出2~3种运球动作的组合动作等。用一学期左右的时间进行一次全校体育教师的篮球技能大赛。运用以上两种方式,有效地从“专”和“全”的角度促使体育教师自身校本技能的提升,其中“专”是精通某一年级技术教学,“全”是自身技能的全面发展。由此,使每名体育教师都行动起来,通过主动聘请校内的篮球专项体育教师指导、观看网上视频等方式,对篮球基本技术,从球性、移动、运球、传接球到投篮等,甚至篮球战术进行学习,形成了一个在技术层面的研究氛围。
三、精通一项技术教学
在承接以上两点的基础上,就可以进行校本课程实践——教学环节。以笔者所在学校篮球为例,把体育教师的篮球课教学分为两种形式:第一种是片段课或者模拟课形式,依据教授年级,抽中一课内容,迅速写出教学流程、注意事项,然后进行示范、讲解某一技术并简要组织教学,时间15分钟左右;第二种形式是篮球教学课。比如,利用现在提出的一人循环课、同课异构,或者二者的结合均可。效果最好的是2~3人进行的相邻年级的同课异构循环课。如,2~4年级的运球课,每名教师连续上2~3节课,让组内教师观摩之后,对于教材之间的衔接、教学的起点与终点等问题,有疑问,想研讨,不仅营造了研讨氛围,他们自身也获益最大化。
四、篮球技术的运用
这一阶段也是校本教材的学生实验阶段。实验的目的就是衡量这一校本教学的制订是否适应学生,是否能够促进学生篮球技能的提升?可以总结为一句话:六年的校本教学,学生能学会打篮球吗?这就要求参与实验的教师要与制订这一技术课时计划的教师以及平行班教师进行讨论、再次实验、修订等。比如,针对水平三学生的篮球教学取得的修订结果:篮球移动的教学可以不再单独成课,放在素质练习或“课课练”部分即可。水平三学生的篮球教授顺序为:直接进行原地投篮的教学、跑篮的教学,而后再进行变向运球、传球的教学,最后进行运球与投篮结合、跑篮与传球的结合、简单战术的配合。
教学比赛是从三年级至六年级篮球教学的一个亮点,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自主比赛,裁判员的培养也不能放松。比赛时,让等待的学生,与教师一起做裁判员,并一起说出某某违例或犯规的名称等,这也成为校本教學的内容之一。通过以上对教材实施修改,校本教材更适应学生的学习,让学生爱上篮球。笔者认为,看到学生们运用所教授的技能进行比赛,是对体育教师自身最大的肯定,可以激励教师去发展、去提升。
以上几个“一”是相互交叉、促进的过程,只是篮球校本教研的第一步,或者说“入门”。教师校本教研的开展是一个多方合力的过程(需要学校制订计划、教导处安排教研时间等),同时教研形成过程又是相当脆弱的,哪怕存在一点小问题(如办公室氛围不融洽等)也会前功尽弃。所以需要多一些耐心,多一些办法,多一些坚持,同时遵循宁少勿多、宁短勿长、宁真勿假的原则,从而让教师们真正喜欢校本,乐于讨论校本有关问题,如笔者学校的篮球氛围:组内教师与校女篮打比赛;针对校本教案中记录的问题及相应的解决办法,与制订教师进行不定时的讨论。当有问题不能解决时,会及时写在校本教研本上,每个人都去想办法,不定时研讨10~30分钟(或两天内)加以解决。一旦形成了这样一种氛围,教师们喜欢,心往一处想,力往一处使的合力也就形成了。无形之中让办公室氛围更融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