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主要通过对国内本科院校在实验教学体系建设、实验课程建立修订及实验项目设计方面的调研,并结合对经济管理类传统专业近些年就业情况的追踪与统计进行论证。通过探析高校实验教改在实现促进经管类毕业生就业上的积极因素,为高校实验教学改革与发展提供重要依据。
【关键词】经管类专业;就业;实验教学
从1999年开始,中国内地高校进入到一个高速发展阶段,大学招生计划数逐年增大,在校生人数不断增多,同时每年的毕业生人数也在成倍增长。对于以本科培养为主的高校而言,除少量毕业生继续进入研究生阶段学习外,绝大多数本科毕业生将走向社会谋求工作。近些年针对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研究很多,国内很多专家学者从国家经济的宏观发展状况、从提高大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等很多方面作出了大量的描述性实证分析。这些研究大多数从宏观角度出发,以理论论证为主,没有针对具体学科类别的毕业生作实质性的探究,并且不同高校、不同学科的毕业生在就业上的差异很大,所以针对具体某类高校具体学科就业情况的分析与论证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将针对近些年经管类相关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情况进行探究,从改进实验教学体系、增强毕业生实践能力的角度出发,以期得到更有价值的结论并促进研制更科学、更实用的实验教学改革方案。这些研究将对高校经管类实验课程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一、经管类毕业生就业现状及形势分析
从毕业生专业的方向和职业生涯取向来说,经济管理类毕业生的主要就业去向为大中型企业的经济管理部门、银行、各种证券金融公司、物流公司、外贸公司等。由于近些年毕业生的数量剧增,市场转为“买方市场”,企业的选择权越来越大,对毕业生的实践能力要求也是水涨船高,他们只给毕业生极短的适应期,甚至一些企业不再愿意花费时间和财力去培养一个毕业生的“上手能力”,而是要求立刻上岗。为了适应企业越来越苛刻的要求,学生在校期间除了接受系统的经济管理相关专业的理论学习外,必须学以致用,加强自身实践业务能力的培养。近些年,信息技术发展飞速,高校实验教学已经成为实现学生实践能力提升的重要途径。全面细致的探究经济管理类专业实验教学在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不断发展完善实验教学体系,对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制定相应针对性的实验教学方案,将会大大的促进毕业生就业。
二、经管类专业实验教学的特点和作用
从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学科属性上来看,它偏重于综合应用。最传统的几个专业如《经济学》、《金融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会计学》、《财务管理》的课程设置上涵盖了大量的实务性内容,其中很多教学内容是和现实的工作具有紧密的联系。所以,实验教学非常重要。但长期以来,国内高校大多沿用粉笔黑板式的教学模式,或者通过多媒体课件演示的方式,将实践性如此强的课程“讲出来”,而不是“做出来”,这与经济管理类学科在培养学生的重点格格不入,将大量仅具备一定理论基础的经管类毕业生推荐给用人单位。在现如今快速发展的时代,大学生就业环境早已经不是当年,很多欠缺实务操作能力的毕业生将被用人单位忽视。而另一方面,用人单位本身也处在一个专业人才难求的境地。所以,实验教学是最好的工具,它应在实验课程设置上将理论教学作为基础,并引入最新的综合实务案例。经管类实验应包含基础性的实验、专业性的实验及综合性的实验。实验项目在流程设置上应该包括合作型、自主型、竞争型、创新型的内容。这些实验项目的设计有利于培养经管类大学生敏锐的创新能力以及实际操作能力,是为了适应就业市场需求而急需要建立并改进的教学内容。
三、经管类专业实验教学课程体系的建设
实验课程体系是实验教学体系的核心要素,是理论联系实际的桥梁,是人才业务素质培养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对现有经管类实验课程进行筛选,要做到具有针对性,可大量引入与实际业务工作相结合的综合性实验,并减少验证性、演示性试验,精心安排综合性、设计性试验。注重融入经管类学科发展的最新业务知识,渗透相应的理论和技能,使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课程占有相当的比例,还要积极创造条件,开设研究型实验。要改变实验教学依附、从属于理论课,实验教学内容各自独立、零散、重复的现状,建立系统优化的、相对独立的实验课程体系。如会计学、财务管理、金融证券等专业要尽可能地独立开设实验课,对其中不易独立设课条件的实验教学环节,可邀请一些业内的专业人士座谈,让实验教学人员多了解他们的实际业务经验,并结合理论知识来设置针对性的实验教学内容。
在实验教学的过程中,应首先明确实验计划,制定详细的实验项目程序,这是实验教学过程控制的主要依据,同时也是考评学生学习和实验教师教学工作的主要依据。无论是针对专业独立设课的实验教学内容还是辅助性的实验教学,都必须制定独立的实验教学计划。实验计划体系主要是根据课程计划及每学期的开课计划,将实验的课程单列出来,主要包括课程编号、实验课程名称、课程实验学时、实验项目名称、实验类型、计划实数、每批班组(专业班级,人数)、实验时间、实验教师等。为保证实验课程的顺利进行,实验计划应在开课前制定,教师根据计划制定实验教学日历,实施教学任务;实验室按照计划安排课程实验,制定课程表,准备实验设备、实验素材,记录试验运行情况。实训基础设施建设是实验教学的基础。其中,尤其要加强实践教学基地建设,这是专业建设、人才培养的重要基础。学校要充分创造条件,尽可能的引入一批具有典型“教科书式”意义的企业经济管理部门,与他们合作建立长期、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也可以通过校企合作的方法,借助高校的师资力量,开展企业咨询活动或进行企业专项课题的研究,充分利用企业现有的办公环境、人力资源,弥补校内实践教学场地的短缺。这既能锻炼教师的实际业务能力,又能弥补教师实验经验不足。此外,还应建立如ERP模拟、会计帐务处理、证券交易、国际结算等专业实验室,目的在于让学生不出校门也能在短期内亲身感受较为系统的实验环节、真实的业务工作。实验教学的模拟环境是基于计算机局域网的,让学生在模拟活动、方案设计、角色扮演中,真实地感受实务工作,例如具有典型意义的企业沙盘模拟实验,它是一种科学的仿真实验,现场仿真要投入较大的经费用于环境建设,使实验环境接近真实业务场所。沙盘模拟起源于战争沙盘,将真实环境通过沙盘形式简化到一个桌面上,让学生扮演各种管理角色参与决策。目前,企业经营管理沙盘模拟,既有手工沙盘也有电子沙盘,但在设计并引入模拟经济数据时要力求接近实际。另外,也需要对实验室的网络进行统一规划,选择最优的硬件配置,合理设计网络,优化网络服务器资源,加强网络的安全性,建立良好的实验硬件平台。为保证实验效果,实验室须配备必要的管理教学软件、实训指导书以及完整、真实的管理各环节操作文件资料,尽可能地多渠道、多形式地拓宽软件建设途径。在以上各环节建设完善的基础上,经管类实验教学体系才能更好的服务于大学生综合业务实践能力的培养。
四、结语
总之,只有建立完善的经管类实验教学体系,才能最大限度调动学生的兴趣与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把传授知识和能力培养结合起来,才能不断提高实践教学质量,加速向素质教育的转化,从根本上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自学能力、应变能力、交流能力、创新意识,从而提升其就业竞争力并促进就业。
参考文献
[1]陆凤兴.经管类课程实验教学的改革[J].人力资源管理,2011(6).
[2]彭晓波.经济危机背景下我国经济管理类毕业生的就业形势探析[J].全国商情(经济理论研究),2009(19).
【关键词】经管类专业;就业;实验教学
从1999年开始,中国内地高校进入到一个高速发展阶段,大学招生计划数逐年增大,在校生人数不断增多,同时每年的毕业生人数也在成倍增长。对于以本科培养为主的高校而言,除少量毕业生继续进入研究生阶段学习外,绝大多数本科毕业生将走向社会谋求工作。近些年针对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研究很多,国内很多专家学者从国家经济的宏观发展状况、从提高大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等很多方面作出了大量的描述性实证分析。这些研究大多数从宏观角度出发,以理论论证为主,没有针对具体学科类别的毕业生作实质性的探究,并且不同高校、不同学科的毕业生在就业上的差异很大,所以针对具体某类高校具体学科就业情况的分析与论证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将针对近些年经管类相关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情况进行探究,从改进实验教学体系、增强毕业生实践能力的角度出发,以期得到更有价值的结论并促进研制更科学、更实用的实验教学改革方案。这些研究将对高校经管类实验课程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一、经管类毕业生就业现状及形势分析
从毕业生专业的方向和职业生涯取向来说,经济管理类毕业生的主要就业去向为大中型企业的经济管理部门、银行、各种证券金融公司、物流公司、外贸公司等。由于近些年毕业生的数量剧增,市场转为“买方市场”,企业的选择权越来越大,对毕业生的实践能力要求也是水涨船高,他们只给毕业生极短的适应期,甚至一些企业不再愿意花费时间和财力去培养一个毕业生的“上手能力”,而是要求立刻上岗。为了适应企业越来越苛刻的要求,学生在校期间除了接受系统的经济管理相关专业的理论学习外,必须学以致用,加强自身实践业务能力的培养。近些年,信息技术发展飞速,高校实验教学已经成为实现学生实践能力提升的重要途径。全面细致的探究经济管理类专业实验教学在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不断发展完善实验教学体系,对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制定相应针对性的实验教学方案,将会大大的促进毕业生就业。
二、经管类专业实验教学的特点和作用
从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学科属性上来看,它偏重于综合应用。最传统的几个专业如《经济学》、《金融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会计学》、《财务管理》的课程设置上涵盖了大量的实务性内容,其中很多教学内容是和现实的工作具有紧密的联系。所以,实验教学非常重要。但长期以来,国内高校大多沿用粉笔黑板式的教学模式,或者通过多媒体课件演示的方式,将实践性如此强的课程“讲出来”,而不是“做出来”,这与经济管理类学科在培养学生的重点格格不入,将大量仅具备一定理论基础的经管类毕业生推荐给用人单位。在现如今快速发展的时代,大学生就业环境早已经不是当年,很多欠缺实务操作能力的毕业生将被用人单位忽视。而另一方面,用人单位本身也处在一个专业人才难求的境地。所以,实验教学是最好的工具,它应在实验课程设置上将理论教学作为基础,并引入最新的综合实务案例。经管类实验应包含基础性的实验、专业性的实验及综合性的实验。实验项目在流程设置上应该包括合作型、自主型、竞争型、创新型的内容。这些实验项目的设计有利于培养经管类大学生敏锐的创新能力以及实际操作能力,是为了适应就业市场需求而急需要建立并改进的教学内容。
三、经管类专业实验教学课程体系的建设
实验课程体系是实验教学体系的核心要素,是理论联系实际的桥梁,是人才业务素质培养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对现有经管类实验课程进行筛选,要做到具有针对性,可大量引入与实际业务工作相结合的综合性实验,并减少验证性、演示性试验,精心安排综合性、设计性试验。注重融入经管类学科发展的最新业务知识,渗透相应的理论和技能,使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课程占有相当的比例,还要积极创造条件,开设研究型实验。要改变实验教学依附、从属于理论课,实验教学内容各自独立、零散、重复的现状,建立系统优化的、相对独立的实验课程体系。如会计学、财务管理、金融证券等专业要尽可能地独立开设实验课,对其中不易独立设课条件的实验教学环节,可邀请一些业内的专业人士座谈,让实验教学人员多了解他们的实际业务经验,并结合理论知识来设置针对性的实验教学内容。
在实验教学的过程中,应首先明确实验计划,制定详细的实验项目程序,这是实验教学过程控制的主要依据,同时也是考评学生学习和实验教师教学工作的主要依据。无论是针对专业独立设课的实验教学内容还是辅助性的实验教学,都必须制定独立的实验教学计划。实验计划体系主要是根据课程计划及每学期的开课计划,将实验的课程单列出来,主要包括课程编号、实验课程名称、课程实验学时、实验项目名称、实验类型、计划实数、每批班组(专业班级,人数)、实验时间、实验教师等。为保证实验课程的顺利进行,实验计划应在开课前制定,教师根据计划制定实验教学日历,实施教学任务;实验室按照计划安排课程实验,制定课程表,准备实验设备、实验素材,记录试验运行情况。实训基础设施建设是实验教学的基础。其中,尤其要加强实践教学基地建设,这是专业建设、人才培养的重要基础。学校要充分创造条件,尽可能的引入一批具有典型“教科书式”意义的企业经济管理部门,与他们合作建立长期、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也可以通过校企合作的方法,借助高校的师资力量,开展企业咨询活动或进行企业专项课题的研究,充分利用企业现有的办公环境、人力资源,弥补校内实践教学场地的短缺。这既能锻炼教师的实际业务能力,又能弥补教师实验经验不足。此外,还应建立如ERP模拟、会计帐务处理、证券交易、国际结算等专业实验室,目的在于让学生不出校门也能在短期内亲身感受较为系统的实验环节、真实的业务工作。实验教学的模拟环境是基于计算机局域网的,让学生在模拟活动、方案设计、角色扮演中,真实地感受实务工作,例如具有典型意义的企业沙盘模拟实验,它是一种科学的仿真实验,现场仿真要投入较大的经费用于环境建设,使实验环境接近真实业务场所。沙盘模拟起源于战争沙盘,将真实环境通过沙盘形式简化到一个桌面上,让学生扮演各种管理角色参与决策。目前,企业经营管理沙盘模拟,既有手工沙盘也有电子沙盘,但在设计并引入模拟经济数据时要力求接近实际。另外,也需要对实验室的网络进行统一规划,选择最优的硬件配置,合理设计网络,优化网络服务器资源,加强网络的安全性,建立良好的实验硬件平台。为保证实验效果,实验室须配备必要的管理教学软件、实训指导书以及完整、真实的管理各环节操作文件资料,尽可能地多渠道、多形式地拓宽软件建设途径。在以上各环节建设完善的基础上,经管类实验教学体系才能更好的服务于大学生综合业务实践能力的培养。
四、结语
总之,只有建立完善的经管类实验教学体系,才能最大限度调动学生的兴趣与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把传授知识和能力培养结合起来,才能不断提高实践教学质量,加速向素质教育的转化,从根本上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自学能力、应变能力、交流能力、创新意识,从而提升其就业竞争力并促进就业。
参考文献
[1]陆凤兴.经管类课程实验教学的改革[J].人力资源管理,2011(6).
[2]彭晓波.经济危机背景下我国经济管理类毕业生的就业形势探析[J].全国商情(经济理论研究),200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