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外向型商科专业学生的国际化能力体系主要包括跨文化沟通能力、跨境营销能力、国际贸易能力和国际谈判能力,以此为目标构建的国际化能力体系对于我国外向型商科专业发展及其人才培养有着重要的实践意义。项目组通过对外向型商科专业培养单位负责人、专业教师和相关专业学生的抽样调查结果表明,当前国际化能力的培养及其发展现状上不尽人意。因此,从政府、学校及学生自身等几个方面,提出了國际化能力提升之策。
关键词:国际化能力体系;外向型商科专业;国际商务专业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6.33.187
1 国际化能力体系的主要内容
国际化能力究竟包含哪些能力?换言之,外向型商科专业学生必须具备哪些能力才能使其在应对国际商业事务中游刃有余?对此,理论界有一些研究进行了探讨。王雪梅(2014)在《全球化、信息化背景下国际化人才的内涵类型培养思路――以外语类院校为例》一文中提出国际化能力主要包括跨文化能力,创新能力,终身学习能力。王根顺,王辉(2009)提出,我们应根据当下国际经济的背景,更改我们培养国际化人才的方法,更加深入的去研究,探讨如何提高国际化能力,如从商务英语、跨境营销能力、国际贸易等方面提高大学生的国际化能力。为了进一步明确外向型商科专业国际化能力的内涵,同时也更加明晰国际商务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本研究对国际贸易企业、多所学校外向型商科专业培养单位领导和教师以及在校学生发放问卷进行调查,并通过实地调查与网络调查相结合的方式,获得了部分一手数据和信息,并充分利用网络数据库,掌握了大量文献和数据,结合案例和统计分析进一步研究并查阅文献和各种资料,最后总结提炼出外向型商科专业国际化能力包括跨文化沟通能力、跨境营销能力、国际贸易能力和国际谈判能力,以此构建我国外向型商科专业国际化能力体系。
1.1 跨文化沟通能力
蒋倩(2011)在《跨国企业中中国员工的跨文化沟通情境与能力研究——基于“走出去”与“走进来”企业的比较》中指出,提高企业跨文化沟通的能力可以加强公司的学习能力,提升公司的创新水平、提升企业的竞争实力、提高企业的国际化程度。企业内部员工良好的沟通对企业的竞争力提高有着正向相关的关系,员工之间的不同文化背景能够增强员工的国际化能力,培养员工的创造性思维。诺基亚行政总裁在谈到行政总裁应该具备的最重要能力时,他认为跨文化沟通能力是有效沟通和管理员工的能力,掌握这种能力,才能够更好的管理企业。所以,无论是员工还是管理者,跨文化沟通能力都是必不可少的一项基本技能,商科专业要更好的掌握这项能力以便适应国际经济发展趋势。
1.2 跨境营销能力
国际营销是指企业超越本国国境进行的市场经营活动。国际市场营销与国内营销一样,需要企业文化整合,市场调研、市场分析、市场细分、市场营销组合、实行目标营销等一系列营销过程的战略确定以及战术实施。国际市场营销比之国内市场营销具有更大,更多的差异性、复杂性和风险性。跨境电商营销作为一种具有前瞻性的新型跨境贸易模式在我国刚刚兴起,并将成为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趋势。高速增长的跨境电商贸易额不断增长,远远高于同期的传统贸易的增长水平。2012年,5座城市被列为我国跨境贸易电子商务试点城市,对这一新型贸易方式进行探索和尝试,并取得了初步进展。所以,作为一种新型贸易模式,外向型商科专业学生很好的具备这一能力可以为将来跨境电商营销的发展实现自己的价值。
1.3 国际贸易能力
国际贸易能力指能够为企业高层管理人员制定国际化经营战略和政府有关部门制定国际贸易政策提供理论依据和分析手段的能力。外向型商科专业学生需要加强对这种能力的认知和提升,为未来的贸易打下殷实的基础。在国际商务专业培养目标中,该专业人员需要掌握国际贸易理论,了解涉外法规和合作伙伴所在国家的贸易法和相关政策。除此之外,还需要熟练应用计算机从事国际贸易工作。自从入世以来,我国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培养出了许多贸易人才,但随着我对外贸易的深入,对贸易人才需求越来越高,所以在国际商务专业中,除了培养国际贸易能力外,还要涉及到管理能力,这是新经济形势下的选择。
1.4 国际谈判能力
国际商务谈判,是商务活动中不同的利益主体,为了达成某笔交易而就交易的各项条件进行协商的过程。谈判能力对外向型商科专业学生关于就业和相关贸易工作方面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中国最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发展迅猛时期与多个国家都有一定的交流,避免不了需要进行商务谈判。不同国家有不同的商务谈判礼仪,但首先奉行的是国家利益最高的原则。对于外向型商科专业的就业人员来说,在谈判过程中一定要维护双方的共同利益。我们要了解合学习不同文化下的价值观和思维方式,尊重对方的礼仪习俗,以便达到合作目的,实现双方共赢。这就要求我们外向型商科专业学生需要掌握一定的谈判技巧,能够在对外贸易中最大限度维护本企业应得利益。
2 国际化能力对商科专业学生的重要性及其发展现状
2010年中国名义GDP达到了58786亿美元,超过日本4044亿美元,一跃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2013年中国以4.16万亿美元的进出口总额成为全球120多个国家的第一大贸易伙伴,占全球贸易的12%。这意味着中国对外贸易越来越繁盛同时也越来越复杂。入世之前所培养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人才已经不太能够适应日新月异的国际贸易,只有培养出具有国际化能力对外高端人才,才能在新的外贸环境中游刃有余的进行交易。
然而,以国际商务专业为例,在中国仍是一个新兴专业,我国外向型商科专业培养体系不够成熟,不少针对国际商务专业的研究也是将之与国际经济与贸易相提并论。与国外的国际商务专业相比,我国对国际商务专业学生培养的目标还不明确,体系模式方面仍有不足,有待更深一步的研究。目前我国只有大概八十几所大学开设了此专业,且在各高校发展参差不齐。作为外向型商科专业的重要分支,如何发展和完善国际商务专业培养体系至关重要。我们将基于外向型商科专业本科生的综合素质尤其是专业素质培养目标和要求,在明确界定国际化能力內涵的基础上,提出外向型商科专业学生国际化能力成长和发展的对策建议。 3 普通高校培养商科学生国际化能力的对策建议
外向型商科专业学生国际化能力的提升途径主要三个方面协同努力:政府的政策、学校的教学以及学生的自主学习。所以接下来我们从这三个方面来探讨国际化能力的提升途径。
3.1 政府方面:创设国际化能力成长的硬环境与软实力
加大对教育投资的力度,特别是那些普通院校的科研经费。在“211工程”,“985工程”等政策扶持下,科研经费、高水平的学者和学科带头人都主要聚集在重点大学,这些硬环境与软实力极大地促进了重点大学的发展,使其在教学,实践教学方面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为培养学生国际化能力提供了夯实的基础。但与之相比,普通二本院校的政策支持力量较小,无论在学术、教学还是实践方面都不足。对此,在对人才需求旺盛的经济背景下,我们应该带动普通院校人才的培养,为其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环境,从而培养出更多的国际化人才。
3.2 学校方面:加强各大学之间的交流与联系,建立更加完善的课程教学体系
项目组对外向型商科专业学生的抽样调查结果中显示,95%的学生有意识到国际化能力的重要性,但对于国际化能力的内涵没有深刻的认知。这就直接导致了他们的国际化能力的缺失。对此,我们主要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出发。
3.2.1 明确外向型商科专业学生培养目标和培养体系
学校应根据改革的需要来改变现在的人才培养战略,多开设提升国际化能力的专业课程及相关课程及讲座,让学生们在日常的学习中了解当今的经济形势,适当调整学习方向,更好地适应社会需求。
3.2.2 开设提高英语应用能力的综合课堂
调查中显示,60%左右的学生会选择外资企业或中外合作企业,这就要求他们在日常的经济活动中,用英语作为工作语言来处理日常业务,如,听报告、阅读文件、撰写报告、口头汇报、谈话沟通等。为此,学校可开设基础课(单词、语法、词汇)、技能课(听说读写译)、交际课(交流沟通)、自主课等的综合性课堂,让学生能在日常生活中无障碍沟通。
3.2.3 学校多开展与专业知识相关的活动和创新项目
根据我们对相关专业学生的调查,我们发现9223%的学生都认为与专业知识相关的创新项目或竞赛对国际化能力的认知及提升有帮助。让学生能在活动中了解自身的优缺点,根据自己的需要发展国际化能力,让国际化能力在活动项目中深入人心,这也是让学生形成国际化意识并提高国际化能力内涵的重要方法。
3.2.4 建立国际化人才的培训基地
建立校内的多语言学习基地,学生通过学习技能、pk赛、競争比赛等多项比赛形式获得该基地的结业证书,增强学生的竞争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力,让学生的国际化语言能力可以在评比中获得提升。
3.3 学生方面:要让国际化意识内化为学生的自主意识,让国际化能力的提升内化为学生的自觉行为
国际化能力的提升关键在于学生本身。学生可以多去人才市场看看高收入的企业需要哪种人才,他们对国际化人才的需求量,这样我们也能在学习生活中时刻注意培养自己的能力。
比如,现如今我国与国际之间的联系与合作日益密切,这就要求外向型商科专业学生具有良好的外语能力,外语是国际化人才必备的首要素质。我们的调查结果显示,95.41%的学生认为掌握一门外语至关重要,但只有其中少部分会主动学习一门外语。
由此看来,在对于国际化能力的认知上,提升学生的主动性是最根本的解决方法。这就要求外向型商科专业的学生能够了解未来经济形式的发展,主动去了解和提升国际化能力,在關注未来经济发展的环境中,能够知道未来经济局势对外向型商科专业学生的要求,并且能主动的去达到要求。因此,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是极其关键的,学校及全社会有必要创造条件帮助学生形成国际化意识并逐渐实现国际化能力的成长与提高。
参考文献
[1]王雪梅.全球化、信息化背景下国际化人才的内涵类型培养思路——以外语类院校为例[J].外语电化教学,2014,(1).
[2]王根顺,王辉.研究型大学人才培养国际化的探索与实践[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9,(4).
关键词:国际化能力体系;外向型商科专业;国际商务专业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6.33.187
1 国际化能力体系的主要内容
国际化能力究竟包含哪些能力?换言之,外向型商科专业学生必须具备哪些能力才能使其在应对国际商业事务中游刃有余?对此,理论界有一些研究进行了探讨。王雪梅(2014)在《全球化、信息化背景下国际化人才的内涵类型培养思路――以外语类院校为例》一文中提出国际化能力主要包括跨文化能力,创新能力,终身学习能力。王根顺,王辉(2009)提出,我们应根据当下国际经济的背景,更改我们培养国际化人才的方法,更加深入的去研究,探讨如何提高国际化能力,如从商务英语、跨境营销能力、国际贸易等方面提高大学生的国际化能力。为了进一步明确外向型商科专业国际化能力的内涵,同时也更加明晰国际商务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本研究对国际贸易企业、多所学校外向型商科专业培养单位领导和教师以及在校学生发放问卷进行调查,并通过实地调查与网络调查相结合的方式,获得了部分一手数据和信息,并充分利用网络数据库,掌握了大量文献和数据,结合案例和统计分析进一步研究并查阅文献和各种资料,最后总结提炼出外向型商科专业国际化能力包括跨文化沟通能力、跨境营销能力、国际贸易能力和国际谈判能力,以此构建我国外向型商科专业国际化能力体系。
1.1 跨文化沟通能力
蒋倩(2011)在《跨国企业中中国员工的跨文化沟通情境与能力研究——基于“走出去”与“走进来”企业的比较》中指出,提高企业跨文化沟通的能力可以加强公司的学习能力,提升公司的创新水平、提升企业的竞争实力、提高企业的国际化程度。企业内部员工良好的沟通对企业的竞争力提高有着正向相关的关系,员工之间的不同文化背景能够增强员工的国际化能力,培养员工的创造性思维。诺基亚行政总裁在谈到行政总裁应该具备的最重要能力时,他认为跨文化沟通能力是有效沟通和管理员工的能力,掌握这种能力,才能够更好的管理企业。所以,无论是员工还是管理者,跨文化沟通能力都是必不可少的一项基本技能,商科专业要更好的掌握这项能力以便适应国际经济发展趋势。
1.2 跨境营销能力
国际营销是指企业超越本国国境进行的市场经营活动。国际市场营销与国内营销一样,需要企业文化整合,市场调研、市场分析、市场细分、市场营销组合、实行目标营销等一系列营销过程的战略确定以及战术实施。国际市场营销比之国内市场营销具有更大,更多的差异性、复杂性和风险性。跨境电商营销作为一种具有前瞻性的新型跨境贸易模式在我国刚刚兴起,并将成为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趋势。高速增长的跨境电商贸易额不断增长,远远高于同期的传统贸易的增长水平。2012年,5座城市被列为我国跨境贸易电子商务试点城市,对这一新型贸易方式进行探索和尝试,并取得了初步进展。所以,作为一种新型贸易模式,外向型商科专业学生很好的具备这一能力可以为将来跨境电商营销的发展实现自己的价值。
1.3 国际贸易能力
国际贸易能力指能够为企业高层管理人员制定国际化经营战略和政府有关部门制定国际贸易政策提供理论依据和分析手段的能力。外向型商科专业学生需要加强对这种能力的认知和提升,为未来的贸易打下殷实的基础。在国际商务专业培养目标中,该专业人员需要掌握国际贸易理论,了解涉外法规和合作伙伴所在国家的贸易法和相关政策。除此之外,还需要熟练应用计算机从事国际贸易工作。自从入世以来,我国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培养出了许多贸易人才,但随着我对外贸易的深入,对贸易人才需求越来越高,所以在国际商务专业中,除了培养国际贸易能力外,还要涉及到管理能力,这是新经济形势下的选择。
1.4 国际谈判能力
国际商务谈判,是商务活动中不同的利益主体,为了达成某笔交易而就交易的各项条件进行协商的过程。谈判能力对外向型商科专业学生关于就业和相关贸易工作方面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中国最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发展迅猛时期与多个国家都有一定的交流,避免不了需要进行商务谈判。不同国家有不同的商务谈判礼仪,但首先奉行的是国家利益最高的原则。对于外向型商科专业的就业人员来说,在谈判过程中一定要维护双方的共同利益。我们要了解合学习不同文化下的价值观和思维方式,尊重对方的礼仪习俗,以便达到合作目的,实现双方共赢。这就要求我们外向型商科专业学生需要掌握一定的谈判技巧,能够在对外贸易中最大限度维护本企业应得利益。
2 国际化能力对商科专业学生的重要性及其发展现状
2010年中国名义GDP达到了58786亿美元,超过日本4044亿美元,一跃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2013年中国以4.16万亿美元的进出口总额成为全球120多个国家的第一大贸易伙伴,占全球贸易的12%。这意味着中国对外贸易越来越繁盛同时也越来越复杂。入世之前所培养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人才已经不太能够适应日新月异的国际贸易,只有培养出具有国际化能力对外高端人才,才能在新的外贸环境中游刃有余的进行交易。
然而,以国际商务专业为例,在中国仍是一个新兴专业,我国外向型商科专业培养体系不够成熟,不少针对国际商务专业的研究也是将之与国际经济与贸易相提并论。与国外的国际商务专业相比,我国对国际商务专业学生培养的目标还不明确,体系模式方面仍有不足,有待更深一步的研究。目前我国只有大概八十几所大学开设了此专业,且在各高校发展参差不齐。作为外向型商科专业的重要分支,如何发展和完善国际商务专业培养体系至关重要。我们将基于外向型商科专业本科生的综合素质尤其是专业素质培养目标和要求,在明确界定国际化能力內涵的基础上,提出外向型商科专业学生国际化能力成长和发展的对策建议。 3 普通高校培养商科学生国际化能力的对策建议
外向型商科专业学生国际化能力的提升途径主要三个方面协同努力:政府的政策、学校的教学以及学生的自主学习。所以接下来我们从这三个方面来探讨国际化能力的提升途径。
3.1 政府方面:创设国际化能力成长的硬环境与软实力
加大对教育投资的力度,特别是那些普通院校的科研经费。在“211工程”,“985工程”等政策扶持下,科研经费、高水平的学者和学科带头人都主要聚集在重点大学,这些硬环境与软实力极大地促进了重点大学的发展,使其在教学,实践教学方面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为培养学生国际化能力提供了夯实的基础。但与之相比,普通二本院校的政策支持力量较小,无论在学术、教学还是实践方面都不足。对此,在对人才需求旺盛的经济背景下,我们应该带动普通院校人才的培养,为其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环境,从而培养出更多的国际化人才。
3.2 学校方面:加强各大学之间的交流与联系,建立更加完善的课程教学体系
项目组对外向型商科专业学生的抽样调查结果中显示,95%的学生有意识到国际化能力的重要性,但对于国际化能力的内涵没有深刻的认知。这就直接导致了他们的国际化能力的缺失。对此,我们主要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出发。
3.2.1 明确外向型商科专业学生培养目标和培养体系
学校应根据改革的需要来改变现在的人才培养战略,多开设提升国际化能力的专业课程及相关课程及讲座,让学生们在日常的学习中了解当今的经济形势,适当调整学习方向,更好地适应社会需求。
3.2.2 开设提高英语应用能力的综合课堂
调查中显示,60%左右的学生会选择外资企业或中外合作企业,这就要求他们在日常的经济活动中,用英语作为工作语言来处理日常业务,如,听报告、阅读文件、撰写报告、口头汇报、谈话沟通等。为此,学校可开设基础课(单词、语法、词汇)、技能课(听说读写译)、交际课(交流沟通)、自主课等的综合性课堂,让学生能在日常生活中无障碍沟通。
3.2.3 学校多开展与专业知识相关的活动和创新项目
根据我们对相关专业学生的调查,我们发现9223%的学生都认为与专业知识相关的创新项目或竞赛对国际化能力的认知及提升有帮助。让学生能在活动中了解自身的优缺点,根据自己的需要发展国际化能力,让国际化能力在活动项目中深入人心,这也是让学生形成国际化意识并提高国际化能力内涵的重要方法。
3.2.4 建立国际化人才的培训基地
建立校内的多语言学习基地,学生通过学习技能、pk赛、競争比赛等多项比赛形式获得该基地的结业证书,增强学生的竞争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力,让学生的国际化语言能力可以在评比中获得提升。
3.3 学生方面:要让国际化意识内化为学生的自主意识,让国际化能力的提升内化为学生的自觉行为
国际化能力的提升关键在于学生本身。学生可以多去人才市场看看高收入的企业需要哪种人才,他们对国际化人才的需求量,这样我们也能在学习生活中时刻注意培养自己的能力。
比如,现如今我国与国际之间的联系与合作日益密切,这就要求外向型商科专业学生具有良好的外语能力,外语是国际化人才必备的首要素质。我们的调查结果显示,95.41%的学生认为掌握一门外语至关重要,但只有其中少部分会主动学习一门外语。
由此看来,在对于国际化能力的认知上,提升学生的主动性是最根本的解决方法。这就要求外向型商科专业的学生能够了解未来经济形式的发展,主动去了解和提升国际化能力,在關注未来经济发展的环境中,能够知道未来经济局势对外向型商科专业学生的要求,并且能主动的去达到要求。因此,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是极其关键的,学校及全社会有必要创造条件帮助学生形成国际化意识并逐渐实现国际化能力的成长与提高。
参考文献
[1]王雪梅.全球化、信息化背景下国际化人才的内涵类型培养思路——以外语类院校为例[J].外语电化教学,2014,(1).
[2]王根顺,王辉.研究型大学人才培养国际化的探索与实践[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