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古诗词是我国灿烂文化中的一颗明珠。它语言优美精炼、想象丰富新奇、韵律琅琅上口、情感动人心魄、哲理深刻,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因此,我们广大语文教师有责任引导学生去发现古诗词的美,欣赏它的美,使学生热爱古诗词,热爱祖国优秀的文化,以此增强学生的人文素养。
关键词: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效果
古诗词是我国传统文学宝库中的珍品,是先人留给我们的宝贵文化遗产。在教学工作中我深深的体会到对古诗词的教学,不应该只停留在背诵的层次上,应经常地逐步地指导学生理解、欣赏,让学生感知、品味中国古诗词之美,丰富其文化素养。现就古诗词教学中的几点体会与大家一起分享。
一、教师要热爱古诗词,提升自我
首先,教师要热爱古诗词。教师在课堂讲解古诗词时要使自己融入角色,并付之以感情。如果教师上课时能够做到情绪高昂,精力充沛,那么学生对古诗词的兴趣就会油然而生。反之,如果教师总是机械似的来朗读、讲析、鉴赏,久而久之学生自然就会兴味索然。
其次,教师要广采博览。博览群书,搜集信息,做到对诗人的创作背景、经历等有一定的了解,这样才能准确把握作品情感。
最后,教师要学会鉴赏。为此,教师要多看经典诗词及鉴赏词典,因为熟悉了才有感觉。同时还要将情感投入进去,成为诗词的一个细胞,这样才能体味出其精彩。
二、背诵记忆,强化语言积累
诵读优秀古诗词是我国优秀的教育传统,“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好诗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这些名言便是佐证。朗读与背诵是小学生学习古诗词的主要方法,也是教师引导学生理解古诗词内容、体会作者思想感情的有效途径。诵读有两层含义:即朗读和背诵。专家论证:随口吟诵的诗词基本上是小学阶段所背诵的,因此小学生背诵古诗词很有必要。《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提出“有些诗文应要求学生诵读,以利于积累、体验、培养语感”; 而且在《课程目标》中分学段提出了“背诵优秀诗文”的具体要求:第一学段(1—2年级)和第二学段(3—4年级)各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第三学段(5—6年级)背诵优秀诗文60篇(段)。由于小学生记忆力强、适合小学生阅读的古诗文短小精悍,又琅琅上口,晓畅如话,短时间内学生就能背诵。要完成规定的背诵任务并不难。
三、淡化诗意讲解,倡导自主诵读
诗歌的语言凝炼含蓄,耐人寻味,经常是“言有尽而意无穷”。新课程标准要求:“能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体会其艺术表现力,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这就需要学生结合自己以往的生活经验对古诗词进行个性化的理解,在鉴赏过程中去品味、感受、领悟、体验和思考。面对不同的古诗词,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理解,可以整体感知,可以不求甚解,但首要的还是要诵读到位。语感是读出来的。不读,永远不能触及心灵的深处。
四、加强意境渲染,入情入境
诗中有画,画中有情,古诗词追求情景交融的美妙意境。因此古诗词教学的难点便是让学生领略到这妙不可言的意境美。这就需要语文教师多样化的教学方式,使古诗词教学丰蕴起来。好的古诗词教学能给学生带来艺术的享受,令学生回味无穷、余音绕梁。在突破这个难点上,我是这样做的:
1、借助图画再现情境。此法可以把课文内容形象化、具体化,收到“一图胜千言”的效果。例如,在教学《题西林壁》和《渔歌子》时,课前我都从网上收集了大量的相关图片,配合图片教学,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2、播放音乐渲染情境。教学中可以借助音乐来调动情感,渲染、烘托古诗词的内容,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在教学李白的《望天门山》时,我便选择古筝曲配乐吟诵,随着明快的乐曲声吟诵,学生从中感受到有山、有水、有小船的美景,体会了作者喜悦的心情。
3、扮演角色体会情境。为了使教学情境真切地再现在学生面前,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扮演课文中的角色,从而变旁观者为当事者,变感受人物情感为自我情感的流露,变纯粹的说教为主动地体验人生哲理。例如,在《赠汪伦》教学中,我让学生自编自演李白乘舟欲行时,汪伦踏歌赶来送行的情景,在学生形象生动的演出中,同学们的感悟特别深。
五、诗歌教学的困惑
在教学的实际操作中,我们的老师往往陷入两难的境地:讲多了,破坏了古诗词的整体意境美;讲少了,我们的学生又难以逾越理解的障碍。这就需要我们老师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把握好古诗词解读的度。对于不同学段的学生,古诗词的分析和理解的要求不一样,低段的学生能理解大意就可以了,理解古诗词大意的目的主要是帮助学生记忆;而对于高段的学生,则可以增加对词句的理解,诗词背景的了解等。
古诗词是我国灿烂文化中的一颗明珠,作为一名新时期的语文教师只有重视古诗词的教学,不断充实自己,提高自己的文学修养,正确把握作品的情感,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才能使学生热爱古诗词,热爱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引导学生去发现它的美,欣赏它的美,享受美感的体验,以此丰富学生的素养。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增强民族自豪感。
关键词: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效果
古诗词是我国传统文学宝库中的珍品,是先人留给我们的宝贵文化遗产。在教学工作中我深深的体会到对古诗词的教学,不应该只停留在背诵的层次上,应经常地逐步地指导学生理解、欣赏,让学生感知、品味中国古诗词之美,丰富其文化素养。现就古诗词教学中的几点体会与大家一起分享。
一、教师要热爱古诗词,提升自我
首先,教师要热爱古诗词。教师在课堂讲解古诗词时要使自己融入角色,并付之以感情。如果教师上课时能够做到情绪高昂,精力充沛,那么学生对古诗词的兴趣就会油然而生。反之,如果教师总是机械似的来朗读、讲析、鉴赏,久而久之学生自然就会兴味索然。
其次,教师要广采博览。博览群书,搜集信息,做到对诗人的创作背景、经历等有一定的了解,这样才能准确把握作品情感。
最后,教师要学会鉴赏。为此,教师要多看经典诗词及鉴赏词典,因为熟悉了才有感觉。同时还要将情感投入进去,成为诗词的一个细胞,这样才能体味出其精彩。
二、背诵记忆,强化语言积累
诵读优秀古诗词是我国优秀的教育传统,“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好诗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这些名言便是佐证。朗读与背诵是小学生学习古诗词的主要方法,也是教师引导学生理解古诗词内容、体会作者思想感情的有效途径。诵读有两层含义:即朗读和背诵。专家论证:随口吟诵的诗词基本上是小学阶段所背诵的,因此小学生背诵古诗词很有必要。《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提出“有些诗文应要求学生诵读,以利于积累、体验、培养语感”; 而且在《课程目标》中分学段提出了“背诵优秀诗文”的具体要求:第一学段(1—2年级)和第二学段(3—4年级)各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第三学段(5—6年级)背诵优秀诗文60篇(段)。由于小学生记忆力强、适合小学生阅读的古诗文短小精悍,又琅琅上口,晓畅如话,短时间内学生就能背诵。要完成规定的背诵任务并不难。
三、淡化诗意讲解,倡导自主诵读
诗歌的语言凝炼含蓄,耐人寻味,经常是“言有尽而意无穷”。新课程标准要求:“能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体会其艺术表现力,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这就需要学生结合自己以往的生活经验对古诗词进行个性化的理解,在鉴赏过程中去品味、感受、领悟、体验和思考。面对不同的古诗词,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理解,可以整体感知,可以不求甚解,但首要的还是要诵读到位。语感是读出来的。不读,永远不能触及心灵的深处。
四、加强意境渲染,入情入境
诗中有画,画中有情,古诗词追求情景交融的美妙意境。因此古诗词教学的难点便是让学生领略到这妙不可言的意境美。这就需要语文教师多样化的教学方式,使古诗词教学丰蕴起来。好的古诗词教学能给学生带来艺术的享受,令学生回味无穷、余音绕梁。在突破这个难点上,我是这样做的:
1、借助图画再现情境。此法可以把课文内容形象化、具体化,收到“一图胜千言”的效果。例如,在教学《题西林壁》和《渔歌子》时,课前我都从网上收集了大量的相关图片,配合图片教学,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2、播放音乐渲染情境。教学中可以借助音乐来调动情感,渲染、烘托古诗词的内容,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在教学李白的《望天门山》时,我便选择古筝曲配乐吟诵,随着明快的乐曲声吟诵,学生从中感受到有山、有水、有小船的美景,体会了作者喜悦的心情。
3、扮演角色体会情境。为了使教学情境真切地再现在学生面前,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扮演课文中的角色,从而变旁观者为当事者,变感受人物情感为自我情感的流露,变纯粹的说教为主动地体验人生哲理。例如,在《赠汪伦》教学中,我让学生自编自演李白乘舟欲行时,汪伦踏歌赶来送行的情景,在学生形象生动的演出中,同学们的感悟特别深。
五、诗歌教学的困惑
在教学的实际操作中,我们的老师往往陷入两难的境地:讲多了,破坏了古诗词的整体意境美;讲少了,我们的学生又难以逾越理解的障碍。这就需要我们老师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把握好古诗词解读的度。对于不同学段的学生,古诗词的分析和理解的要求不一样,低段的学生能理解大意就可以了,理解古诗词大意的目的主要是帮助学生记忆;而对于高段的学生,则可以增加对词句的理解,诗词背景的了解等。
古诗词是我国灿烂文化中的一颗明珠,作为一名新时期的语文教师只有重视古诗词的教学,不断充实自己,提高自己的文学修养,正确把握作品的情感,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才能使学生热爱古诗词,热爱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引导学生去发现它的美,欣赏它的美,享受美感的体验,以此丰富学生的素养。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增强民族自豪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