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随着新课程改革深入推进,在初中阶段的语文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培养和强化,还要突破传统教学的局限性,从强化核心素养角度对学生的人文素养进行培養,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为学生健康成长做出正确的指引。本文从人文素养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入手,针对初中语文教学改革措施进行了系统的探究,仅供参考。
关键词: 人文素养;初中教育;语文教学;重要性
随着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对初中语文教学的影响愈加显著,初中语文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逐渐认识到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要性,并从多角度探索了有效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措施,希望能突出初中语文教育教学活动的综合效果,为学生全面发展提供良好的支持。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改革中,要正确认识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价值,积极践行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推进教学活动的全面创新,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和成长平台,保障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综合素质得到逐步强化。
一、 人文素养培养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
习近平主席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明确提出,在新时期教育改革背景下,要全面加强学校美育工作,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水平和人文素养,这一重要论述为新时代各学科教学指明了发展方向。对于初中语文教学而言,语文教育与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存在直接的关系,对语文教学活动进行改革创新,能为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创造良好的条件,真正面向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活动和人才培养工作,突出语文教育教学活动的综合发展效果。对人文素养培养在初中语文教学活动中的重要性进行解析,发现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其一,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能通过合理的教学引导促进学生正确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形成,能真正根据学生的心理发育特点、认知规律等对学生实施针对性的指导,进而深化学生的思想认知水平,培养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使学生的良好品行得到进一步强化。
其二,强化学生的人文素养,能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积极践行和谐社会的建设理念,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渗透,进而逐步强化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能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社会建设的热情。在陶冶学生情操的同时促进学生人格的完善,为学生健康成长作出正确的指引。
其三,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能促进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初中语文教育教学活动中的贯彻落实,能加深学生对中西方文化的认识和理解,为学生创造心境体验的条件,确保学生能对真、善、美和知、情、意形成全新的认识,在激活学生传统文化传承意识的基础上,帮助学生坚定文化自信,养成良好的意志品质,为学生的未来成长奠定基础。
由此可见,在初中阶段的语文教学中积极开展人文素养培养工作,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能为初中语文教学改革中人才培养工作的开展提供良好的支持,逐步将学生打造成为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接班人。
二、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措施
初中语文教学与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存在直接的关系,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对教学活动进行调整,为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创造良好的条件,切实突出初中语文教育教学活动的综合指导效果,保障人文素养教育得到深入贯彻落实。
(一)在挖掘教材中渗透人文素养教育
随着素质教育思想在语文教育领域得到深入贯彻落实,初中语文教材中涉及人文素养教育的内容愈加丰富,为初中语文教学中人文素养教育的有效渗透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注意对语文教材内容进行系统的挖掘,选取合适的切入点加强对人文素养教育的合理化渗透,进而突出语文教育教学综合效果。
例如,教师在对高尔基的《海燕》进行讲解的过程中,就可以对教材文本内容进行深入挖掘和解析,将人文素养教育在课文讲解中有针对性的渗透。在具体教学活动中,初中语文教师可以从人文素养的角度对课文内容进行深层次解析,深化学生的思想认识,如在“在这叫喊声里——充满着对暴风雨的渴望!……乌云听出了愤怒的力量、热情的火焰和胜利的信心。”一段话中,蕴含着作者对革命的执着追求以及对革命胜利的信心;在“它从雷声的震怒里,早就听出了困乏,它深信,乌云是遮不住太阳的,——是的,遮不住的!”蕴含着无产阶级革命必然胜利的信心,将海燕所象征的革命烈士勇不可当的精神状态充分地展现出来。在教学实践中通过对教材中文本内容进行深层次的解析,能使学生感受到其中蕴含的人文精神和教育意义,有助于促进学生良好人文素养的形成,对学生全面发展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
(二)在学科融合教学中培养学生人文素养
在对初中阶段语文教学活动进行改革的过程中,教师不仅要注意对教材内容进行深入的挖掘和整理,按照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目标设定教学方案,还要基于开放教育理念的指导,引入跨学科思想。在多学科融合的基础上促进人文素养培养教育的合理化渗透,确保能激活学生的情感体验,深化学生的思想认识,在学科融合教学中保障学生的人文素养得到系统强化。
例如,教师在对部编版教材七年级上册课文《纪念白求恩》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就可以积极探索语文教学、音乐教育与历史学科教学活动的融合渗透,将《国际主义战士白求恩》《伟大的白求恩》纪录片作为教学导入材料,适当地将教学内容向纪录片所描述的历史背景延伸,组织学生对白求恩国际主义战士在我国做出的巨大贡献等方面的历史资料进行搜集和整理,并在多媒体视频的辅助下阅读课文,感受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与此同时,教师结合白求恩所处时代的社会历史在语文阅读教学活动中渗透人文素养教育,使学生能在文化的感染和熏陶下真正读懂课文内容“资本主义国家的无产阶级要拥护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无产阶级要拥护资本主义国家的无产阶级的解放斗争,世界革命才能胜利。”“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等句子所蕴含的深刻历史思想和情感内容,保障学生在学习课文内容过程中系统领悟情感,在激活学生思想情感的基础上确保学生的人文素养得到强化。在此过程中,通过语文课文阅读教学与音乐教学、历史教学内容的有机整合,学生不仅能充分了解我国抗日战争历史背景,还能在纪录片的辅助下对课文所要表达的情感形成深刻、系统的理解,对于提高学生情感感知力和人文素养具有积极促进作用,有助于学生正确思想价值观念的形成,对学生全面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 (三)在教学评价中提高学生人文素养
教学评价是初中语文教学体系中较为重要的构成元素,在教学评价中教师渗透人文素养培养理念,主要是基于尊重学生个性化发展差异,对课堂教学评价语言进行优化,重点对学生实施心理沟通和引导,使学生能正确地认识自己和定位自己,在潜移默化中鼓励学生自觉强化个人人文素养,进而提高初中语文教学评价的综合实施效果。
例如,在组织学生学习《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课文内容的过程中,教师就可以开展有感情朗读课文教学,并将人文素养培养理念渗透到教学实践中,对学生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借助激励评价的方式对学生实施相应的引导,使学生能养成积极健康的行为品德,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在具体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选取“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作为切入点,开展引导性评价,如“在这段朗读中,你将这一段对话情景充分地展现出来了,这一点非常好。那么你能结合你的朗读,说一说你是怎样理解这段话的吗?”“从你刚才的回答中我们能发现,你认为惠子的说法更正确,他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則,这一点是正确的,但是我们也不能说庄子的观点是错误的,你认为为什么呢?你觉得庄子和惠子的争论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在教师的评价引导中,学生能结合课文进行更深层次的思考,能对实事求是、理性批判等形成更加明确的认识,也能养成尊重他人观点、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的意识和习惯,有助于促进学生良好人文素养的形成,能对学生未来发展起到支撑引导作用。
三、 结语
综上所述,在全面深化教育改革的背景下,将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作为重要的切入点,积极探索对初中语文教学活动进行改革的措施,能通过有效的教学引导深化学生的情感认知,引发学生的精神共鸣,进而确保学生在优秀文学作品的熏陶下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保障学生的人文素养得到良好的培养,为学生未来成长成为优秀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奠定教育基础。
参考文献:
[1]雷定国.初中语文教学中人文素养的培养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9(44):63.
[2]段开荣,段文君.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有效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J].课程教育研究,2019(43):71.
[3]林国胜.高中语文教学中人文素养教育建构思路与实践[J].中国校外教育,2019(32):101 103.
[4]陈静.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策略摭探[J].成才之路,2019(18):34.
[5]王月华.职业学校语文教学中学生人文素养培养策略探析[J].文教资料,2017(19):59-60.
作者简介:
叶和松,福建省南平市,浦城县石陂中学。
关键词: 人文素养;初中教育;语文教学;重要性
随着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对初中语文教学的影响愈加显著,初中语文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逐渐认识到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要性,并从多角度探索了有效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措施,希望能突出初中语文教育教学活动的综合效果,为学生全面发展提供良好的支持。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改革中,要正确认识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价值,积极践行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推进教学活动的全面创新,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和成长平台,保障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综合素质得到逐步强化。
一、 人文素养培养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
习近平主席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明确提出,在新时期教育改革背景下,要全面加强学校美育工作,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水平和人文素养,这一重要论述为新时代各学科教学指明了发展方向。对于初中语文教学而言,语文教育与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存在直接的关系,对语文教学活动进行改革创新,能为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创造良好的条件,真正面向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活动和人才培养工作,突出语文教育教学活动的综合发展效果。对人文素养培养在初中语文教学活动中的重要性进行解析,发现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其一,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能通过合理的教学引导促进学生正确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形成,能真正根据学生的心理发育特点、认知规律等对学生实施针对性的指导,进而深化学生的思想认知水平,培养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使学生的良好品行得到进一步强化。
其二,强化学生的人文素养,能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积极践行和谐社会的建设理念,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渗透,进而逐步强化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能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社会建设的热情。在陶冶学生情操的同时促进学生人格的完善,为学生健康成长作出正确的指引。
其三,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能促进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初中语文教育教学活动中的贯彻落实,能加深学生对中西方文化的认识和理解,为学生创造心境体验的条件,确保学生能对真、善、美和知、情、意形成全新的认识,在激活学生传统文化传承意识的基础上,帮助学生坚定文化自信,养成良好的意志品质,为学生的未来成长奠定基础。
由此可见,在初中阶段的语文教学中积极开展人文素养培养工作,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能为初中语文教学改革中人才培养工作的开展提供良好的支持,逐步将学生打造成为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接班人。
二、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措施
初中语文教学与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存在直接的关系,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对教学活动进行调整,为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创造良好的条件,切实突出初中语文教育教学活动的综合指导效果,保障人文素养教育得到深入贯彻落实。
(一)在挖掘教材中渗透人文素养教育
随着素质教育思想在语文教育领域得到深入贯彻落实,初中语文教材中涉及人文素养教育的内容愈加丰富,为初中语文教学中人文素养教育的有效渗透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注意对语文教材内容进行系统的挖掘,选取合适的切入点加强对人文素养教育的合理化渗透,进而突出语文教育教学综合效果。
例如,教师在对高尔基的《海燕》进行讲解的过程中,就可以对教材文本内容进行深入挖掘和解析,将人文素养教育在课文讲解中有针对性的渗透。在具体教学活动中,初中语文教师可以从人文素养的角度对课文内容进行深层次解析,深化学生的思想认识,如在“在这叫喊声里——充满着对暴风雨的渴望!……乌云听出了愤怒的力量、热情的火焰和胜利的信心。”一段话中,蕴含着作者对革命的执着追求以及对革命胜利的信心;在“它从雷声的震怒里,早就听出了困乏,它深信,乌云是遮不住太阳的,——是的,遮不住的!”蕴含着无产阶级革命必然胜利的信心,将海燕所象征的革命烈士勇不可当的精神状态充分地展现出来。在教学实践中通过对教材中文本内容进行深层次的解析,能使学生感受到其中蕴含的人文精神和教育意义,有助于促进学生良好人文素养的形成,对学生全面发展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
(二)在学科融合教学中培养学生人文素养
在对初中阶段语文教学活动进行改革的过程中,教师不仅要注意对教材内容进行深入的挖掘和整理,按照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目标设定教学方案,还要基于开放教育理念的指导,引入跨学科思想。在多学科融合的基础上促进人文素养培养教育的合理化渗透,确保能激活学生的情感体验,深化学生的思想认识,在学科融合教学中保障学生的人文素养得到系统强化。
例如,教师在对部编版教材七年级上册课文《纪念白求恩》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就可以积极探索语文教学、音乐教育与历史学科教学活动的融合渗透,将《国际主义战士白求恩》《伟大的白求恩》纪录片作为教学导入材料,适当地将教学内容向纪录片所描述的历史背景延伸,组织学生对白求恩国际主义战士在我国做出的巨大贡献等方面的历史资料进行搜集和整理,并在多媒体视频的辅助下阅读课文,感受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与此同时,教师结合白求恩所处时代的社会历史在语文阅读教学活动中渗透人文素养教育,使学生能在文化的感染和熏陶下真正读懂课文内容“资本主义国家的无产阶级要拥护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无产阶级要拥护资本主义国家的无产阶级的解放斗争,世界革命才能胜利。”“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等句子所蕴含的深刻历史思想和情感内容,保障学生在学习课文内容过程中系统领悟情感,在激活学生思想情感的基础上确保学生的人文素养得到强化。在此过程中,通过语文课文阅读教学与音乐教学、历史教学内容的有机整合,学生不仅能充分了解我国抗日战争历史背景,还能在纪录片的辅助下对课文所要表达的情感形成深刻、系统的理解,对于提高学生情感感知力和人文素养具有积极促进作用,有助于学生正确思想价值观念的形成,对学生全面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 (三)在教学评价中提高学生人文素养
教学评价是初中语文教学体系中较为重要的构成元素,在教学评价中教师渗透人文素养培养理念,主要是基于尊重学生个性化发展差异,对课堂教学评价语言进行优化,重点对学生实施心理沟通和引导,使学生能正确地认识自己和定位自己,在潜移默化中鼓励学生自觉强化个人人文素养,进而提高初中语文教学评价的综合实施效果。
例如,在组织学生学习《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课文内容的过程中,教师就可以开展有感情朗读课文教学,并将人文素养培养理念渗透到教学实践中,对学生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借助激励评价的方式对学生实施相应的引导,使学生能养成积极健康的行为品德,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在具体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选取“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作为切入点,开展引导性评价,如“在这段朗读中,你将这一段对话情景充分地展现出来了,这一点非常好。那么你能结合你的朗读,说一说你是怎样理解这段话的吗?”“从你刚才的回答中我们能发现,你认为惠子的说法更正确,他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則,这一点是正确的,但是我们也不能说庄子的观点是错误的,你认为为什么呢?你觉得庄子和惠子的争论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在教师的评价引导中,学生能结合课文进行更深层次的思考,能对实事求是、理性批判等形成更加明确的认识,也能养成尊重他人观点、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的意识和习惯,有助于促进学生良好人文素养的形成,能对学生未来发展起到支撑引导作用。
三、 结语
综上所述,在全面深化教育改革的背景下,将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作为重要的切入点,积极探索对初中语文教学活动进行改革的措施,能通过有效的教学引导深化学生的情感认知,引发学生的精神共鸣,进而确保学生在优秀文学作品的熏陶下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保障学生的人文素养得到良好的培养,为学生未来成长成为优秀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奠定教育基础。
参考文献:
[1]雷定国.初中语文教学中人文素养的培养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9(44):63.
[2]段开荣,段文君.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有效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J].课程教育研究,2019(43):71.
[3]林国胜.高中语文教学中人文素养教育建构思路与实践[J].中国校外教育,2019(32):101 103.
[4]陈静.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策略摭探[J].成才之路,2019(18):34.
[5]王月华.职业学校语文教学中学生人文素养培养策略探析[J].文教资料,2017(19):59-60.
作者简介:
叶和松,福建省南平市,浦城县石陂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