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阐述低碳型城镇化建设的内涵与特征。在低碳发展的理念下,采用构建农村型城市化,建立低碳型产业,促进循环生态经济的发展,彰显田园特色景观特征等规划手段,实现城镇化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低碳发展;农村型城市化;循环生态经济;田园景观
1.背景
实现城市化是逐步将农业人口占多数转变为农业人口占多数,农村人口向城市人口转移。由农村社会占主导地位的社会形态,向以城市社会为主经济形态的转变过程[1]。我国是农村人口占大多数的国家,在城市化进程中要解决城市有能力解决城市人口增加所带来的就业问题、住房问题、交通问题及基础设施问题,几乎不可能。特别是大城市的过度发展带来的收入差别两级分化、交通拥堵、污染严重等“城市病”[2]。这一状况已经影响到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另一个方面,我国大部分农村还处于传统的农业耕作方式,不是生物农业及设施农业,属于劳力农业。农民进城后,住房、交通、工作所需要的能源消耗都将增大。由农村向城市迁入一个居民,其人均能源消耗将提高三倍。
在中国主要依靠城市吸纳农村人口的转移是很困难的。因此,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发展战略重点在农村城镇化建设。在低碳发展的理念下,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有许多新问题亟待我们深入研究,寻找解决途径。我们在承担湖北省武汉市新洲区灵星综合社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设计中,做了一些创新性的尝试工作。
2.低碳型城镇化建设的内涵与特征
2.1内涵
低碳型城镇化建设是以低碳发展理念为统领的,集生态、绿色、可循环、可持续于一体。以低能源消耗、低排放、低污染的新型产业为依托,以城乡统筹发展为保障。是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经济高效、社会和谐、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3],城乡互相促进,共同建设的城镇化。
2.2特征
低碳型城镇化建设是以资源环境承载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资源集约型建设。其次,产业结构、消费结构低碳化,低碳发展与循环经济相结合。同时,实现经济社会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不仅强调经济增长指标,更要注重城镇生态环境建设,倡导绿色GPD[4]。加强居住环境的改善,建设生态型、集约型、适宜居住型的城镇。
3.工程实践
3.1工程概况
湖北省武汉市新洲区灵星综合社区位于新洲区凤凰镇城关西部,规划面积4.68平方公里。距武汉市一小时车程。规划区内,地势起伏,塘堰众多,生态环境优良。规划项目工作团队进行深入调研,充分论证,采用SWTO方法进行分析,确定规划项目的定位为武汉北部旅游度假养老胜地,工农结合的综合生态型农村示范社区。
3.2低碳型城镇化建设的策略
3.2.1农村型城市化建设
农村型城市化建设在低碳发展理念下,城镇建设是资源集约型的具体实施载体,将农村与城市有机结合起来,改变乡村聚落形态和聚落景观为城镇景观,尊重自然,充分彰显田园生态的特征景观,完善城镇物质文明建设,使农民以最少的成本投入,享受城市化的公共资源配置,实现人口的非农村化的转移。
3.2.1.1城乡一体、资源共享
从凤凰镇农村的实际出发,合理布局,充分挖掘老镇区的公共设施和基础设施潜力,优化和集约布置公共设施和基础设施,增加配套设施的服务质量和效益。主要的公共服务设施在镇区集中设置,充分发挥镇区公共设施的效应。包括镇政府、公安局、派出所、学校、幼儿园、医院等。在规划区范围内相应布置以下的公共设施。行政办公设施,商业设施,文化娱乐设施,结合三清观园区建设宗教文化用地。医疗设施主要依托城市和周边地区的医疗设施。各村可与居住建筑或其它配套建筑合设卫生站,不独立占地,为社区居民服务。
3.2.1.2以点带面、建设新村
村庄建设分为传统农村居住区和新型居住区建设两类。
传统农村居住区重点是保留及改造。农村经济条件有限,分散投入,见效甚微,农民建设积极性也较低。近期选择基础条件好,拆迁力度小的村庄进行示范新村建设。既有利于集中投入,节约成本;又能保持农村风貌,满足现代功能,加强示范效应。建设主要内容为:保持统一的乡村风貌和建筑形式,具有鄂东风情的建筑屋面、立面、门窗的形式、色彩和庭院景观。
新型居民区为二类居住用地。建设内容分两部分:一部分由政府提供标准宅基地形式、统一建设房屋基础,吸引农民按统一建筑风格搬迁自建;另一部分中高层住宅,统一建筑色彩和风格,主要服务于工业区的工人和新型农民
3.2.2建立低碳型产业
3.2.2.1村企共建、以工带农
从凤凰的实际情况出发,以产业建设为核心,打造特色产业。充分利用禽蛋加工、农产品加工等工业促进种植、养殖产业的发展,充分利用工业带动农村经济发展和村庄建设,增加村民经济收入和村庄凝聚力,开创村企共建的新模式,增强农民的就业能力,在低能耗、低投入的背景下,增加了农民收入。形成低碳型的工农产业链。
3.2.2.2大力发展低碳型休闲旅游业
结合现有三清观,将其进行改造为宫观区、道场园林区、客舍区、竹林通幽区、两仪池、放生池等,以更契合道教建筑特点。参照中国传统园林建造风格,展示道教文化中“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环境哲学观,使三清观和山水园林融合在一起,这里的环境更为契合道教文化中顺应自然、亲近自然的文化内涵。
休闲农业、度假式养老和新農村建设相结合。可以选取用地条件好、生态环境较好水库附近,结合现有农村住宅特点,保留其独特建筑符号,将村湾打造成为一个具有鄂东民居风情的农家小院片区。同时,项目开发商对村庄用地统一规划建设养老公寓,配套较现代的服务设施,为城市居民提供服务(养老、休闲娱乐等),并开辟休闲采摘园、果蔬种植园等;农民参与管理养老农庄,不出钱就可以有所居、就业增收(农庄管理、服务)。城里人出很少的钱就能在此居住,回归田园、种菜娱乐、度假养生、居住养老;投资者在合作中发展壮大,实现盈利,皆大欢喜。
3.2.3彰显田园景观特征
3.2.3.1规划原则
充分保护自然生态条件,充分利用地形条件高差、不宜建设的生态型土地进行绿化布局,保持地区生态环境的平衡。分析绿地系统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合理布局、优化组合并达到最佳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3.2.3.2景观特征
绿地景观规划以集中与分散相结合、人工景观与田园景观相结合、硬质景观与软质景观相结合为指导思想,构建复合生态绿化系统。形成“两区·三轴·五节点”的景观结构体系。“两区”为规划区中西部的工业景观区和东部的设施农业景观区。“三轴”为沿318国道景观主轴、沿规划纵二路的生活绿带长廊、由朱家庙水库到三清观园区的两仪池、放生池(规划现状水体)的绿色水体长廊。“五节点”为五处集中绿地:工业园区中心绿地、居住社区中心绿地、设施农业区中心绿地、道教园林区、生态农业区梯田景观。
4.结论
推进城市化进程的根本目的,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缩小城乡收入差异,促进国民经济的协调、持续、健康发展。采用创新的方式,打破传统的思维模式,解决城镇化建设问题。倡导在低碳发展的理念下,建立农工结合的产业链,利用田园景观,自然生态及环境资源,结合农业经营活动、农村文化及农家生活,为城市人群提供养老、休闲旅游、体验农村的场所。完善城镇公共服务设施与基础设施体系,提高农民的居住品质。城乡之间有机结合,走低碳型城镇化建设之路。
参考文献:
[1]田秀美.对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几点思考.黑龙江对外贸易.2011(6).88-89
[2]李思,刘志强.新农村建设的功能分析.当代经济管理.2010(10).39-42
[3]曾志伟,汤放华,宁启蒙等.新型城镇化与城市规划思变.中外建筑.2011(4).61-62
[4]魏斌贤,鲍建强.浙江低碳发展路径与方法思考.政策瞭望.2011(6).44-45
【关键词】 低碳发展;农村型城市化;循环生态经济;田园景观
1.背景
实现城市化是逐步将农业人口占多数转变为农业人口占多数,农村人口向城市人口转移。由农村社会占主导地位的社会形态,向以城市社会为主经济形态的转变过程[1]。我国是农村人口占大多数的国家,在城市化进程中要解决城市有能力解决城市人口增加所带来的就业问题、住房问题、交通问题及基础设施问题,几乎不可能。特别是大城市的过度发展带来的收入差别两级分化、交通拥堵、污染严重等“城市病”[2]。这一状况已经影响到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另一个方面,我国大部分农村还处于传统的农业耕作方式,不是生物农业及设施农业,属于劳力农业。农民进城后,住房、交通、工作所需要的能源消耗都将增大。由农村向城市迁入一个居民,其人均能源消耗将提高三倍。
在中国主要依靠城市吸纳农村人口的转移是很困难的。因此,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发展战略重点在农村城镇化建设。在低碳发展的理念下,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有许多新问题亟待我们深入研究,寻找解决途径。我们在承担湖北省武汉市新洲区灵星综合社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设计中,做了一些创新性的尝试工作。
2.低碳型城镇化建设的内涵与特征
2.1内涵
低碳型城镇化建设是以低碳发展理念为统领的,集生态、绿色、可循环、可持续于一体。以低能源消耗、低排放、低污染的新型产业为依托,以城乡统筹发展为保障。是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经济高效、社会和谐、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3],城乡互相促进,共同建设的城镇化。
2.2特征
低碳型城镇化建设是以资源环境承载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资源集约型建设。其次,产业结构、消费结构低碳化,低碳发展与循环经济相结合。同时,实现经济社会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不仅强调经济增长指标,更要注重城镇生态环境建设,倡导绿色GPD[4]。加强居住环境的改善,建设生态型、集约型、适宜居住型的城镇。
3.工程实践
3.1工程概况
湖北省武汉市新洲区灵星综合社区位于新洲区凤凰镇城关西部,规划面积4.68平方公里。距武汉市一小时车程。规划区内,地势起伏,塘堰众多,生态环境优良。规划项目工作团队进行深入调研,充分论证,采用SWTO方法进行分析,确定规划项目的定位为武汉北部旅游度假养老胜地,工农结合的综合生态型农村示范社区。
3.2低碳型城镇化建设的策略
3.2.1农村型城市化建设
农村型城市化建设在低碳发展理念下,城镇建设是资源集约型的具体实施载体,将农村与城市有机结合起来,改变乡村聚落形态和聚落景观为城镇景观,尊重自然,充分彰显田园生态的特征景观,完善城镇物质文明建设,使农民以最少的成本投入,享受城市化的公共资源配置,实现人口的非农村化的转移。
3.2.1.1城乡一体、资源共享
从凤凰镇农村的实际出发,合理布局,充分挖掘老镇区的公共设施和基础设施潜力,优化和集约布置公共设施和基础设施,增加配套设施的服务质量和效益。主要的公共服务设施在镇区集中设置,充分发挥镇区公共设施的效应。包括镇政府、公安局、派出所、学校、幼儿园、医院等。在规划区范围内相应布置以下的公共设施。行政办公设施,商业设施,文化娱乐设施,结合三清观园区建设宗教文化用地。医疗设施主要依托城市和周边地区的医疗设施。各村可与居住建筑或其它配套建筑合设卫生站,不独立占地,为社区居民服务。
3.2.1.2以点带面、建设新村
村庄建设分为传统农村居住区和新型居住区建设两类。
传统农村居住区重点是保留及改造。农村经济条件有限,分散投入,见效甚微,农民建设积极性也较低。近期选择基础条件好,拆迁力度小的村庄进行示范新村建设。既有利于集中投入,节约成本;又能保持农村风貌,满足现代功能,加强示范效应。建设主要内容为:保持统一的乡村风貌和建筑形式,具有鄂东风情的建筑屋面、立面、门窗的形式、色彩和庭院景观。
新型居民区为二类居住用地。建设内容分两部分:一部分由政府提供标准宅基地形式、统一建设房屋基础,吸引农民按统一建筑风格搬迁自建;另一部分中高层住宅,统一建筑色彩和风格,主要服务于工业区的工人和新型农民
3.2.2建立低碳型产业
3.2.2.1村企共建、以工带农
从凤凰的实际情况出发,以产业建设为核心,打造特色产业。充分利用禽蛋加工、农产品加工等工业促进种植、养殖产业的发展,充分利用工业带动农村经济发展和村庄建设,增加村民经济收入和村庄凝聚力,开创村企共建的新模式,增强农民的就业能力,在低能耗、低投入的背景下,增加了农民收入。形成低碳型的工农产业链。
3.2.2.2大力发展低碳型休闲旅游业
结合现有三清观,将其进行改造为宫观区、道场园林区、客舍区、竹林通幽区、两仪池、放生池等,以更契合道教建筑特点。参照中国传统园林建造风格,展示道教文化中“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环境哲学观,使三清观和山水园林融合在一起,这里的环境更为契合道教文化中顺应自然、亲近自然的文化内涵。
休闲农业、度假式养老和新農村建设相结合。可以选取用地条件好、生态环境较好水库附近,结合现有农村住宅特点,保留其独特建筑符号,将村湾打造成为一个具有鄂东民居风情的农家小院片区。同时,项目开发商对村庄用地统一规划建设养老公寓,配套较现代的服务设施,为城市居民提供服务(养老、休闲娱乐等),并开辟休闲采摘园、果蔬种植园等;农民参与管理养老农庄,不出钱就可以有所居、就业增收(农庄管理、服务)。城里人出很少的钱就能在此居住,回归田园、种菜娱乐、度假养生、居住养老;投资者在合作中发展壮大,实现盈利,皆大欢喜。
3.2.3彰显田园景观特征
3.2.3.1规划原则
充分保护自然生态条件,充分利用地形条件高差、不宜建设的生态型土地进行绿化布局,保持地区生态环境的平衡。分析绿地系统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合理布局、优化组合并达到最佳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3.2.3.2景观特征
绿地景观规划以集中与分散相结合、人工景观与田园景观相结合、硬质景观与软质景观相结合为指导思想,构建复合生态绿化系统。形成“两区·三轴·五节点”的景观结构体系。“两区”为规划区中西部的工业景观区和东部的设施农业景观区。“三轴”为沿318国道景观主轴、沿规划纵二路的生活绿带长廊、由朱家庙水库到三清观园区的两仪池、放生池(规划现状水体)的绿色水体长廊。“五节点”为五处集中绿地:工业园区中心绿地、居住社区中心绿地、设施农业区中心绿地、道教园林区、生态农业区梯田景观。
4.结论
推进城市化进程的根本目的,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缩小城乡收入差异,促进国民经济的协调、持续、健康发展。采用创新的方式,打破传统的思维模式,解决城镇化建设问题。倡导在低碳发展的理念下,建立农工结合的产业链,利用田园景观,自然生态及环境资源,结合农业经营活动、农村文化及农家生活,为城市人群提供养老、休闲旅游、体验农村的场所。完善城镇公共服务设施与基础设施体系,提高农民的居住品质。城乡之间有机结合,走低碳型城镇化建设之路。
参考文献:
[1]田秀美.对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几点思考.黑龙江对外贸易.2011(6).88-89
[2]李思,刘志强.新农村建设的功能分析.当代经济管理.2010(10).39-42
[3]曾志伟,汤放华,宁启蒙等.新型城镇化与城市规划思变.中外建筑.2011(4).61-62
[4]魏斌贤,鲍建强.浙江低碳发展路径与方法思考.政策瞭望.2011(6).4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