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教学内容是课堂教学的基础,受语文学科自身特点决定,语文教学内容很难制定出统一标准和具体规范,加之每位語文教师自身喜好和教学侧重各不相同,所以同样的课文教学的内容却迥然不同。但纵观不同的优秀的教学案例,却可以让我们体会到因教学内容选择的合理性与合适性,从而更好地将语文教学的特点和学生的学习需求有机地结合起来。
关键词:语文课程;课堂教学;教学内容;内容选择
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主要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和观摩到的各种语文教学过程,以《海燕》为例,谈谈语文教学内容的选择。
一、通俗版的《海燕》教学内容
我对众多的《海燕》教学设计和教学课件中进行了比较,发现大部分老师对这节课的教学内容的选择是这样的:导入新课——检查预习任务(生字词)——介绍作者及时代背景——整体感知课文,说出对文章的感受——找出三幅画面,分析文章结构——分析海燕形象,学习象征手法——品读文章,赏析语言——课堂反馈,拓展延伸——课堂小结,布置作业。这样的教学内容似乎面面俱到,每个知识点都学习了,但一篇课文下来,感觉各个内容似乎都是蜻蜓点水——哪个都抓到了,哪个都没有抓透。静下心来想一想,这样的教学内容似乎适用于任何一篇课文,于是,我们的语文老师习惯性地走入了套路,走入了王荣生老师所说的“大规模的”、“集团性的”、“长时期的”问题。
二、专一版《海燕》教学内容
听过一节印象比较深刻的课,拿他们的教学内容与大家分享。
海燕
(一)导入:
今天我们来学习高尔基的《海燕》,打开书齐读课下注释,了解写作背景。留意两点:一是作者高尔基,一是写作年代。
(二)精读课文,感受形象:
听朗读,圈画出课文中有关海燕的词句,然后说说:“这是一只 的海燕”。
老师配音朗读课文。
(三)读悟背景,探究含义
这个环节,该教师循序渐进地进行了以下一些教学内容:
1.课文除了写海燕,还写了其他一些海鸟和海燕飞翔的环境,请划出来。
2.高尔基写了这篇文章后的结果是什么?看幻灯中的(背景介绍1)想一想,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结果?
3.在文学作品中,往往会用一种写作手法,例如由鸽子想到什么?(和平)这种手法叫象征。(介绍背景2)文中的海燕、海鸭、海鸥和雷电等到底象征了什么呢?
(学生在老师的点拨、追问、纠正、提示中,没有任何参考书的情况下,一步步从字里行间分析出了本课的训练重点:象征意义)
最后师小结,并追问:本课的主体是海燕,为什么还要写其它一些动物?从而引导学生对本文的写作方法进行学习。最后齐读14、15段。
在这个教学过程中,老师善于等待,在学生没有答案的情况下,给学生安静思考和理解文章的时间,学生的思维一点点被打开,让学生的思考抵达文本和心灵的深处,静水流深,学生在与文字的激烈碰撞中对课文理解得更加深刻。
(四)抽一生配乐朗读,再次感受海燕的形象。
(五)师小结:希望同学们像海燕一样做生活的强者,勇敢的面对困难。
诸葛亮曾说过:“学须静也,才须学也”,表面上热闹的课堂,真正能够生成的精彩并不多见,只有让学生带着思维上课,带着个性阅读,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三、方法版《海燕》教学内容
我从阅读“单元提示”入手,告诉学生单元主题,从而引出本课学习的目标和内容:
读正音(划出字词、成语,对准字音,理解词义)
读明义(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读悟理(划出或提炼出情理,结合文字去感悟)
读品文(找到最欣赏的语句去赏析)
再以《海燕》为例,引导学生用这样的方法去学习。
本课用了3个课时来讲,后面的课文分别由学生合作、自主去学习。
这种教学内容的选择侧重教给学生不同文体阅读的方法和技巧,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实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
四、阅读教学内容选择的小策略
我们可以从以下方面去思考课文教学内容的设计:
首先,应该把自己当成一名读者,去阅读去理解去感受。如果一开始就把自己当成语文教师,很容易堕入“语文教师备课”这种特殊的阅读取向,也就是我们以往形成的集团性的阅读取向。比如说,一读《海燕》,我们自然就会想到它的主题,它的象征意义和对比手法等等。但学生的阅读,恐怕不是这样的程序,很少有人先明确了主题和结构,然后再去读它。正常的程序,应该是先对散文的内容、结构等进行理解感受,再慢慢形成对主题的认识。所以,教师选择的教学内容既要满足学生共通的需要和有助于解决他们的疑难,又要符合学生个性发展的需求。
其次,注意教学内容的课堂生成。正如叶圣陶说的那样,“文章是多方面的东西,一篇文章可从种种视角来看,也可以应用在种种的目标上”,学生中课堂上的思维是多维度的,是复杂的,我们的教学内容尽管课前进行了精心预设,但教学实际也会千变万化,因此,教学内容需要老师冷静多方面思考,课堂上要灵活地调整教学内容,机智地生成新的教学方案,使得教学向更合适的层次推进。
第三,依据文本体式确定教学内容。阅读方法和文本体式密切关联。阅读诗歌、戏剧、小说,有不同的方法。
第四,注重教后反思。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反思:
1.据我回想,学生在多大程度上参与了教学活动?
2.学生都学到了我想要教给他们的东西了吗?我的教学目标达到了多少?
3.在教学中,我是不是改变了我的教学计划?如果改变了,为什么?
4.如果有机会再次给同样的学生上同样的课程,我会在教学时作出哪些调整?为什么?
这样的反思关注学生,关注效果,对下一次教学内容的选择会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好的语文教师会针对学生的学情,基于文本体式来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不好的语文教师会无视学生,不顾文体,套用模式,教学效果就会不理想。好的教学内容也不能千篇一律,老师们在选择的过程中应更多的考虑学生的需求和教学的需要,灵活地、恰当地选择合适的内容,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课堂的学习效果。
关键词:语文课程;课堂教学;教学内容;内容选择
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主要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和观摩到的各种语文教学过程,以《海燕》为例,谈谈语文教学内容的选择。
一、通俗版的《海燕》教学内容
我对众多的《海燕》教学设计和教学课件中进行了比较,发现大部分老师对这节课的教学内容的选择是这样的:导入新课——检查预习任务(生字词)——介绍作者及时代背景——整体感知课文,说出对文章的感受——找出三幅画面,分析文章结构——分析海燕形象,学习象征手法——品读文章,赏析语言——课堂反馈,拓展延伸——课堂小结,布置作业。这样的教学内容似乎面面俱到,每个知识点都学习了,但一篇课文下来,感觉各个内容似乎都是蜻蜓点水——哪个都抓到了,哪个都没有抓透。静下心来想一想,这样的教学内容似乎适用于任何一篇课文,于是,我们的语文老师习惯性地走入了套路,走入了王荣生老师所说的“大规模的”、“集团性的”、“长时期的”问题。
二、专一版《海燕》教学内容
听过一节印象比较深刻的课,拿他们的教学内容与大家分享。
海燕
(一)导入:
今天我们来学习高尔基的《海燕》,打开书齐读课下注释,了解写作背景。留意两点:一是作者高尔基,一是写作年代。
(二)精读课文,感受形象:
听朗读,圈画出课文中有关海燕的词句,然后说说:“这是一只 的海燕”。
老师配音朗读课文。
(三)读悟背景,探究含义
这个环节,该教师循序渐进地进行了以下一些教学内容:
1.课文除了写海燕,还写了其他一些海鸟和海燕飞翔的环境,请划出来。
2.高尔基写了这篇文章后的结果是什么?看幻灯中的(背景介绍1)想一想,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结果?
3.在文学作品中,往往会用一种写作手法,例如由鸽子想到什么?(和平)这种手法叫象征。(介绍背景2)文中的海燕、海鸭、海鸥和雷电等到底象征了什么呢?
(学生在老师的点拨、追问、纠正、提示中,没有任何参考书的情况下,一步步从字里行间分析出了本课的训练重点:象征意义)
最后师小结,并追问:本课的主体是海燕,为什么还要写其它一些动物?从而引导学生对本文的写作方法进行学习。最后齐读14、15段。
在这个教学过程中,老师善于等待,在学生没有答案的情况下,给学生安静思考和理解文章的时间,学生的思维一点点被打开,让学生的思考抵达文本和心灵的深处,静水流深,学生在与文字的激烈碰撞中对课文理解得更加深刻。
(四)抽一生配乐朗读,再次感受海燕的形象。
(五)师小结:希望同学们像海燕一样做生活的强者,勇敢的面对困难。
诸葛亮曾说过:“学须静也,才须学也”,表面上热闹的课堂,真正能够生成的精彩并不多见,只有让学生带着思维上课,带着个性阅读,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三、方法版《海燕》教学内容
我从阅读“单元提示”入手,告诉学生单元主题,从而引出本课学习的目标和内容:
读正音(划出字词、成语,对准字音,理解词义)
读明义(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读悟理(划出或提炼出情理,结合文字去感悟)
读品文(找到最欣赏的语句去赏析)
再以《海燕》为例,引导学生用这样的方法去学习。
本课用了3个课时来讲,后面的课文分别由学生合作、自主去学习。
这种教学内容的选择侧重教给学生不同文体阅读的方法和技巧,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实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
四、阅读教学内容选择的小策略
我们可以从以下方面去思考课文教学内容的设计:
首先,应该把自己当成一名读者,去阅读去理解去感受。如果一开始就把自己当成语文教师,很容易堕入“语文教师备课”这种特殊的阅读取向,也就是我们以往形成的集团性的阅读取向。比如说,一读《海燕》,我们自然就会想到它的主题,它的象征意义和对比手法等等。但学生的阅读,恐怕不是这样的程序,很少有人先明确了主题和结构,然后再去读它。正常的程序,应该是先对散文的内容、结构等进行理解感受,再慢慢形成对主题的认识。所以,教师选择的教学内容既要满足学生共通的需要和有助于解决他们的疑难,又要符合学生个性发展的需求。
其次,注意教学内容的课堂生成。正如叶圣陶说的那样,“文章是多方面的东西,一篇文章可从种种视角来看,也可以应用在种种的目标上”,学生中课堂上的思维是多维度的,是复杂的,我们的教学内容尽管课前进行了精心预设,但教学实际也会千变万化,因此,教学内容需要老师冷静多方面思考,课堂上要灵活地调整教学内容,机智地生成新的教学方案,使得教学向更合适的层次推进。
第三,依据文本体式确定教学内容。阅读方法和文本体式密切关联。阅读诗歌、戏剧、小说,有不同的方法。
第四,注重教后反思。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反思:
1.据我回想,学生在多大程度上参与了教学活动?
2.学生都学到了我想要教给他们的东西了吗?我的教学目标达到了多少?
3.在教学中,我是不是改变了我的教学计划?如果改变了,为什么?
4.如果有机会再次给同样的学生上同样的课程,我会在教学时作出哪些调整?为什么?
这样的反思关注学生,关注效果,对下一次教学内容的选择会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好的语文教师会针对学生的学情,基于文本体式来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不好的语文教师会无视学生,不顾文体,套用模式,教学效果就会不理想。好的教学内容也不能千篇一律,老师们在选择的过程中应更多的考虑学生的需求和教学的需要,灵活地、恰当地选择合适的内容,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课堂的学习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