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们交谈的当儿,山下面响起了引擎声。声音越来越大,路上出现了一辆小型的蓝色拖拉机。拖拉机看上去就像是卡通电影里的车子一马达吼得震天响,好不容易才开上了这个陡坡。拖拉机停下来后,我看见车厢里放着一袋袋的方便面。驾驶员什么也没有说,给参加劳动的每个人发了五袋方便面。在中国,人们经常把方便面当成零食干吃,做工的人们纷纷撕开了方便面袋子。袋子上印的牌子是“清真牛肉面”。
“你是回教徒?”我问道。
“不是的。”年轻人笑着回答我的问题,“因为这个牌子最便宜——没有猪肉。每袋—块钱!”
他打开一袋方便面,然后递给我。这样的方便面比倒满的酒杯更糟:在这个山坡上,我怎么吃得下这袋干得发硬的清真方便面?这可是一个劳动者日工资的五分之一啊。经过一番推让,我让他自己把方便面留着,还从City special后备厢里取出一包奥利奥饼干给了他。后来,我回到北京,一位世行官员坚持认为是农民们弄错了。他特别指出,世行贷款在黄土高原上扶持的项目已经让一百多万农民受惠。不过,这仅仅是另外一个统计数据而已:我只知道,那一百万个受惠者当中,肯定不包括跟我说过话的那几个人。对那些直接从首都安排下来,不与当地人打交道的开发工作,我一直持一种认真的态度。山高,非政府组织的官员也远——如果你遇到那群靠挖掘坑窝换取清真牛肉面的农民,也只能是这样的结局。在明代喊堡的废墟上涂刷世界银行的标语,好像也是个馊主意。不过,长城曾历经无数次侵袭而毫发无损,毫无疑问,它还将这样挺立下去,雄踞在山脊之上——只要最后一拨蛮夷之人已经烟消云散。
接下来的一百多公里路程,我开着车在山西和内蒙古的交界处穿梭前行。明代城墙依旧起着边界线的作用,那些防御工事依旧震撼人心,可是这—带十分贫瘠,道路也越来越难走。在一个叫作石人湾的村庄,我看见一个农民正在用骆驼拉犁。从这个场景里,我看不到什么有生气和希望的东西:在前头拉着爬犁的牲畜站在新犁出的土沟里懒得动弹一下,爬犁后面的农民大声吆喝着,爬犁下干燥的黄土的颜色,恰如城墙上那些烧制的砖块。又过了一个小时,我停下车来,让两位年轻女子顺便搭上上了我的车。她们俩坚持要一起坐在后排,回答我的问题时,总是轻声细语的,好像在说悄悄话。十分钟过后,她们告诉我,我是她们唯一见过的外国人。
搭车的人越来越多,顺便搭载几个人成了我每天的惯例。一路上车辆稀少,但是如果看到路边有人招车也不是什么稀奇事。中国人招车有自己的动作:手臂前伸,手掌朝下,上下拍动就像在轻轻拍打手下那只看不见的大狗。对我而言,这很新奇——在北京,没有行人随便招手搭车,在河北也没人要我停车。
我很少看见农民等着搭顺风车。他们一般不怎么出门,如果要去赶集,会按照他们知道的时间搭车乘既定线路的班车。我搭载的多数是女性,她们看上去仿佛跟我一样显得与当地环境格格不入。归结起来,这些人具有这样的特征:她们从村子里出来,在小镇上见过些世面,又即将成为别的什么角色。她们穿戴整洁,一般穿着裙子和高跟鞋,头发染得略显暗红,脸上浓妆艳抹。上车时带进一股廉价香水的气味,在车上直挺挺地坐着,后背不会靠着座椅,好像乘坐cityspecial是一件非常正式的事情。她们很少与人进行眼神交流。她们总是客气至极,有问必答,却又不愿意主动打开话匣。一次,我搭载了三个年轻人,两女一男,我们摆谈了半个小时。在这段时间里,他们什么也不问我。通常情况下,十来分钟后才会有人问我从什么地方来。这一点很奇怪,因为中国人聊天的时候,一般这应该是第一个问题——人们住住想要知道我是什么国籍。但是,因为我这个外国人坐在驾驶员的位置上,这个角色改变了互动的方式。他们想要显得谦恭些,但该怎么对待我,又拿不太准。有好几次,他们都问我是不是中国人,我在中国其他地方从来没有遇到过这样的问题。有些搭车人猜测我是来自西部的少数民族维吾尔人,也有人认为我可能是穆斯林回族人。
无一例外,她们都是离家在外做工的人,正走在回家的路上。她们上班的地方有工厂、餐馆、发廊等等,而她们对自己的工作一般闭口不谈。一开始,我不太明白为什么有那么多女人搭顺风车,因为在外做工的多是男人。而那段时间根本不是出游的高峰期——在中国,在外做工的人每年才回一次家,一般在春节,对那些在很远的地方做工的人尤其如此。我遇到的那些人主要在离家比较近的地方做事——比如在省城,或者规模稍大点的城镇。对这部分人而言,出现在乡间路上的可能性更大。而且女人可能更愿意不遗余力地这么做,因为她们通常有父母甚至祖辈的老人需要照料。每次,我问她们包裹里带着什么东西,她们总是这样回答:“礼物。”
她们对City special充满好奇——她们想象不出,为什么一个人独自旅行,需要这么大—辆车。有次,一位搭车的女人非常不好意思地告诉我,她正想学开车。在一个叫作崖顶寺的地方,我搭载了一个长得很不错的年轻女子,她刚刚回去看过父母亲。她身上穿着一件红色丝绸上衣,涂着口红,一上车就带进来一股香水味,气味十分浓烈。搭载了那么多搭顺风车的人,我从那于中气味联想到了大草原:内蒙古香水。
这个女子在清水河镇上的一家餐馆做工。她去过的最远的地方是包头,但她告诉我,她十分渴望有一辆自己的车。“如果能去世界上任何一个地方。”我问她,“际会去哪儿?”这个女子高兴地笑了笑,回答道:“北京。”我问起她的老家,她摇了摇头。 “村里多数人都养羊。”她说,“我们那儿太干燥,玉米、土豆、谷子都长不好,可他们还是要试一试。除此之外,又能怎么办呢?”
她说的没错:此外还有别的选择吗?人们要么跟土地较劲,要么离家外出打工。在这样的地方,很难想象有什么理由让年轻人能够留下来。只有在《中国地图》上,还能反映出过去曾有过的乐观景象:我一路驶过的那些地方分别叫作黄龙泉、三叉河、阳泉等。可是,这些地方的地质已经变得相当脆弱,那些名字不过是散落在草原上的一个个笑料而已。白兰谷里满是沙尘,水泉村极其干燥——像一块风干的骨头。
有些地段,完全看不到毛细血管。我的地图越来越靠不住,一天中总有那么两三次,我觉得自己“被地图”了:“被地图”进死胡同,“被地图”进水土流失地段,“被地图”进长满野草的断头岔路上。在内蒙古,受了一个很有草场气息的村名——韭菜村——的诱惑,我“被地图”到一个河床上。从地图上看,地名听起来蛮不错的,有一条细细的红线,跟一段明长城齐头并进。可是,开了十来公里后,那泥土路面荡然无存,摆在我面前的,不过是一条早已干涸的溪流,上面散布着一堆堆砾石。我打算顺着那条纵贯峡谷的河床住前走。可是,转了几个弯之后,我就找不到路了。之前曾有人驾车来过,在各个不同的方向上都留下了车辙,而我十分熟悉的长喊的影子却怎么也看不到。驶到一排窑洞前,我停下车来问路,人们只是目瞪口呆地打量着我,因为他们说的方言跟普通话完全不搭边。当时是傍晚时分,我已经很疲倦,还担心随时会爆眙。在砾石堆上颠簸一阵之后,转了一个弯,我终于看见一个等着搭风车的人。
她的出现,简直就像海市蜃楼——穿着高跟鞋、短裙、白色紧身上衣。在她看来,我驾驶的City Special也一定就像海市蜃楼,因为她立刻起劲地做出拍打那只看不见的大狗的手势,急切地要我停下车来。我摇下车窗。
“你去哪里?”她问我。
“先去北堡,再去水泉。”我回答道,“走这条路对吗?”在这荒无人烟的沟谷里,水泉村这个名字代表的也许只是另一个笑料而已。然而,这个女人告诉我,我走的路没有错。她问:“我要去北堡,能搭个车吗?”
“可以。”女人踏上车来,伸头住里看了看,然后仔细地打量了我一下。她就那么站着,一只脚在车上,一只脚还在外面。“你从哪儿来?”她问道。
“从北京来。”
“你一个人?”
“是的。”
“你来这儿干什么?”她又问我。
“玩儿。”我回答道。这个词语十分常用,我是脱口而出的:玩儿。可是,在内蒙古的这个河滩上,这么说可能非常不合时宜。女人把脚从车里退了回去。
“我还是等等吧,”她说。就这样,我让她在那儿下了车,扔下她站在那一堆堆砾石上—那是我遇到的唯一一个拒绝乘坐cityspecial的女子。
“你是回教徒?”我问道。
“不是的。”年轻人笑着回答我的问题,“因为这个牌子最便宜——没有猪肉。每袋—块钱!”
他打开一袋方便面,然后递给我。这样的方便面比倒满的酒杯更糟:在这个山坡上,我怎么吃得下这袋干得发硬的清真方便面?这可是一个劳动者日工资的五分之一啊。经过一番推让,我让他自己把方便面留着,还从City special后备厢里取出一包奥利奥饼干给了他。后来,我回到北京,一位世行官员坚持认为是农民们弄错了。他特别指出,世行贷款在黄土高原上扶持的项目已经让一百多万农民受惠。不过,这仅仅是另外一个统计数据而已:我只知道,那一百万个受惠者当中,肯定不包括跟我说过话的那几个人。对那些直接从首都安排下来,不与当地人打交道的开发工作,我一直持一种认真的态度。山高,非政府组织的官员也远——如果你遇到那群靠挖掘坑窝换取清真牛肉面的农民,也只能是这样的结局。在明代喊堡的废墟上涂刷世界银行的标语,好像也是个馊主意。不过,长城曾历经无数次侵袭而毫发无损,毫无疑问,它还将这样挺立下去,雄踞在山脊之上——只要最后一拨蛮夷之人已经烟消云散。
接下来的一百多公里路程,我开着车在山西和内蒙古的交界处穿梭前行。明代城墙依旧起着边界线的作用,那些防御工事依旧震撼人心,可是这—带十分贫瘠,道路也越来越难走。在一个叫作石人湾的村庄,我看见一个农民正在用骆驼拉犁。从这个场景里,我看不到什么有生气和希望的东西:在前头拉着爬犁的牲畜站在新犁出的土沟里懒得动弹一下,爬犁后面的农民大声吆喝着,爬犁下干燥的黄土的颜色,恰如城墙上那些烧制的砖块。又过了一个小时,我停下车来,让两位年轻女子顺便搭上上了我的车。她们俩坚持要一起坐在后排,回答我的问题时,总是轻声细语的,好像在说悄悄话。十分钟过后,她们告诉我,我是她们唯一见过的外国人。
搭车的人越来越多,顺便搭载几个人成了我每天的惯例。一路上车辆稀少,但是如果看到路边有人招车也不是什么稀奇事。中国人招车有自己的动作:手臂前伸,手掌朝下,上下拍动就像在轻轻拍打手下那只看不见的大狗。对我而言,这很新奇——在北京,没有行人随便招手搭车,在河北也没人要我停车。
我很少看见农民等着搭顺风车。他们一般不怎么出门,如果要去赶集,会按照他们知道的时间搭车乘既定线路的班车。我搭载的多数是女性,她们看上去仿佛跟我一样显得与当地环境格格不入。归结起来,这些人具有这样的特征:她们从村子里出来,在小镇上见过些世面,又即将成为别的什么角色。她们穿戴整洁,一般穿着裙子和高跟鞋,头发染得略显暗红,脸上浓妆艳抹。上车时带进一股廉价香水的气味,在车上直挺挺地坐着,后背不会靠着座椅,好像乘坐cityspecial是一件非常正式的事情。她们很少与人进行眼神交流。她们总是客气至极,有问必答,却又不愿意主动打开话匣。一次,我搭载了三个年轻人,两女一男,我们摆谈了半个小时。在这段时间里,他们什么也不问我。通常情况下,十来分钟后才会有人问我从什么地方来。这一点很奇怪,因为中国人聊天的时候,一般这应该是第一个问题——人们住住想要知道我是什么国籍。但是,因为我这个外国人坐在驾驶员的位置上,这个角色改变了互动的方式。他们想要显得谦恭些,但该怎么对待我,又拿不太准。有好几次,他们都问我是不是中国人,我在中国其他地方从来没有遇到过这样的问题。有些搭车人猜测我是来自西部的少数民族维吾尔人,也有人认为我可能是穆斯林回族人。
无一例外,她们都是离家在外做工的人,正走在回家的路上。她们上班的地方有工厂、餐馆、发廊等等,而她们对自己的工作一般闭口不谈。一开始,我不太明白为什么有那么多女人搭顺风车,因为在外做工的多是男人。而那段时间根本不是出游的高峰期——在中国,在外做工的人每年才回一次家,一般在春节,对那些在很远的地方做工的人尤其如此。我遇到的那些人主要在离家比较近的地方做事——比如在省城,或者规模稍大点的城镇。对这部分人而言,出现在乡间路上的可能性更大。而且女人可能更愿意不遗余力地这么做,因为她们通常有父母甚至祖辈的老人需要照料。每次,我问她们包裹里带着什么东西,她们总是这样回答:“礼物。”
她们对City special充满好奇——她们想象不出,为什么一个人独自旅行,需要这么大—辆车。有次,一位搭车的女人非常不好意思地告诉我,她正想学开车。在一个叫作崖顶寺的地方,我搭载了一个长得很不错的年轻女子,她刚刚回去看过父母亲。她身上穿着一件红色丝绸上衣,涂着口红,一上车就带进来一股香水味,气味十分浓烈。搭载了那么多搭顺风车的人,我从那于中气味联想到了大草原:内蒙古香水。
这个女子在清水河镇上的一家餐馆做工。她去过的最远的地方是包头,但她告诉我,她十分渴望有一辆自己的车。“如果能去世界上任何一个地方。”我问她,“际会去哪儿?”这个女子高兴地笑了笑,回答道:“北京。”我问起她的老家,她摇了摇头。 “村里多数人都养羊。”她说,“我们那儿太干燥,玉米、土豆、谷子都长不好,可他们还是要试一试。除此之外,又能怎么办呢?”
她说的没错:此外还有别的选择吗?人们要么跟土地较劲,要么离家外出打工。在这样的地方,很难想象有什么理由让年轻人能够留下来。只有在《中国地图》上,还能反映出过去曾有过的乐观景象:我一路驶过的那些地方分别叫作黄龙泉、三叉河、阳泉等。可是,这些地方的地质已经变得相当脆弱,那些名字不过是散落在草原上的一个个笑料而已。白兰谷里满是沙尘,水泉村极其干燥——像一块风干的骨头。
有些地段,完全看不到毛细血管。我的地图越来越靠不住,一天中总有那么两三次,我觉得自己“被地图”了:“被地图”进死胡同,“被地图”进水土流失地段,“被地图”进长满野草的断头岔路上。在内蒙古,受了一个很有草场气息的村名——韭菜村——的诱惑,我“被地图”到一个河床上。从地图上看,地名听起来蛮不错的,有一条细细的红线,跟一段明长城齐头并进。可是,开了十来公里后,那泥土路面荡然无存,摆在我面前的,不过是一条早已干涸的溪流,上面散布着一堆堆砾石。我打算顺着那条纵贯峡谷的河床住前走。可是,转了几个弯之后,我就找不到路了。之前曾有人驾车来过,在各个不同的方向上都留下了车辙,而我十分熟悉的长喊的影子却怎么也看不到。驶到一排窑洞前,我停下车来问路,人们只是目瞪口呆地打量着我,因为他们说的方言跟普通话完全不搭边。当时是傍晚时分,我已经很疲倦,还担心随时会爆眙。在砾石堆上颠簸一阵之后,转了一个弯,我终于看见一个等着搭风车的人。
她的出现,简直就像海市蜃楼——穿着高跟鞋、短裙、白色紧身上衣。在她看来,我驾驶的City Special也一定就像海市蜃楼,因为她立刻起劲地做出拍打那只看不见的大狗的手势,急切地要我停下车来。我摇下车窗。
“你去哪里?”她问我。
“先去北堡,再去水泉。”我回答道,“走这条路对吗?”在这荒无人烟的沟谷里,水泉村这个名字代表的也许只是另一个笑料而已。然而,这个女人告诉我,我走的路没有错。她问:“我要去北堡,能搭个车吗?”
“可以。”女人踏上车来,伸头住里看了看,然后仔细地打量了我一下。她就那么站着,一只脚在车上,一只脚还在外面。“你从哪儿来?”她问道。
“从北京来。”
“你一个人?”
“是的。”
“你来这儿干什么?”她又问我。
“玩儿。”我回答道。这个词语十分常用,我是脱口而出的:玩儿。可是,在内蒙古的这个河滩上,这么说可能非常不合时宜。女人把脚从车里退了回去。
“我还是等等吧,”她说。就这样,我让她在那儿下了车,扔下她站在那一堆堆砾石上—那是我遇到的唯一一个拒绝乘坐cityspecial的女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