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药不是越贵越新就越好
人们常说“一分价钱一分货”,所以在经济能力允许的范围内,人们喜欢买价格高的东西以求买到质量好的产品。但药品不是越贵越好。药品价格是由它的研发成本、原料成本、工艺制备过程以及销售环节等因素决定的,不是由药品对疾病的疗效好坏决定的。有些新药,由于研发成本高,定价会相应高,但不见得疗效就一定好过现有的老药。比如人们熟知的老药阿司匹林,大剂量的阿司匹林可以止痛、退烧,小剂量的阿司匹林可以预防心梗、脑血栓患者的血栓形成。它的价格很便宜,但它的作用是世界公认的。
还有一些慢性病患者,总希望从新药中寻求立竿见影的效果。但一般来说,临床上对新药和刚进口药品的实际疗效及毒副作用的观察时间不长,需要有一个实践检验的过程,要经过大规模的临床使用才有可能发现其罕见的严重不良反应。在检验过程中,就有一部分新药由于经不起考验而被淘汰,比如曾经盛极一时的减肥药“曲美”(通用名:西布曲明),在临床用了一段时间后发现它会增加患心血管病的风险,包括非致死性心梗、非致死性卒中、可复苏的心脏骤停、心血管死亡等,于是在全球范围内被禁用。所以不能盲目迷信新药。
服药后不适,先考虑不良反应
有些患者服用某种药后出现不适,便认为是药品质量问题,甚至认为是医生开错药所致,进而引发医疗纠纷。实际上,在正常用法用量下出现的和用药目的无关的有害反应,多数情况下是药品的固有属性,我们称之为药品不良反应,也就是老百姓俗称的“副作用”。这类反应的出现不属于人为错误,不作为医疗事故的依据,只作为加强药品监管、指导人们合理用药的依据。
有些药品的不良反应是很难预测的,尤其是新药,因其上市前临床试验的患者数有限,患者所患疾病的种类单一,多数情况下还排除了特殊人群(如儿童、孕妇等),因此一些罕见的、长期才能表现出来的、发生在特殊人群身上的不良反应难以察觉,必须在大范围临床使用后才能发现。因此,要警惕药品不良反应,尤其要警惕新药的不良反应。
剂量不可随便改,别拿健康当儿戏
很多人在药物剂量的认识上存在误区。虽然药物说明书上白纸黑字地写着一天几次,每次几片,可他们才不管,他们误以为增加用药剂量就会增强药效,于是深受疾病折磨时便给自己“下猛药”,本该吃1片的他吃2片,本该吃两片的他就吃3片。也有人觉得“是药三分毒”,不按医生吩咐的剂量吃,觉得吃一点药减轻点症状就可以了,干吗还让身体承担不必要的毒副作用。
药品通常是按克、毫克、微克等单位来计算剂量(注:剂量就是每次的用药量)的,不同的药物,剂量差别很大。例如葡萄糖、氯化钠等药是以克为单位计算剂量,吗啡、安定等药是以毫克为单位计算剂量,而左甲状腺素钠、舒芬太尼等药是以微克为单位计算剂量。患者服用药物的有效剂量是根据大量的临床试验数据得出来的,是非常精确的。患者随便增加剂量或减少剂量都是不对的。若随意增加剂量,可能会因服用过量中毒;随意减少剂量,又可能达不到治疗效果。
比如,对乙酰氨基酚的常规剂量是500 毫克,也就是每次服用500 毫克的对乙酰氨基酚就能达到治病的效果。但如果你每次服用超过1000 毫克,它就可能给你的肝脏造成损伤。为了避免对乙酰氨基酚过量造成肝损伤,2011 年,美国强生药厂旗下的麦克尼尔消费保健品部门就修改了对乙酰氨基酚片剂的药品说明书,将每日最大剂量从4000 毫克下调到3000 毫克,就是怕人们吃多了伤肝。但如果你担心它的副作用,随意地把每次的剂量减小到200 毫克,这样的剂量确实对身体不会产生副作用,但同时也没有疗效了。因为对于成人来说,这么小的剂量还没能达到药物起效的剂量,即使吃了药也可能白吃。
人们常说“一分价钱一分货”,所以在经济能力允许的范围内,人们喜欢买价格高的东西以求买到质量好的产品。但药品不是越贵越好。药品价格是由它的研发成本、原料成本、工艺制备过程以及销售环节等因素决定的,不是由药品对疾病的疗效好坏决定的。有些新药,由于研发成本高,定价会相应高,但不见得疗效就一定好过现有的老药。比如人们熟知的老药阿司匹林,大剂量的阿司匹林可以止痛、退烧,小剂量的阿司匹林可以预防心梗、脑血栓患者的血栓形成。它的价格很便宜,但它的作用是世界公认的。
还有一些慢性病患者,总希望从新药中寻求立竿见影的效果。但一般来说,临床上对新药和刚进口药品的实际疗效及毒副作用的观察时间不长,需要有一个实践检验的过程,要经过大规模的临床使用才有可能发现其罕见的严重不良反应。在检验过程中,就有一部分新药由于经不起考验而被淘汰,比如曾经盛极一时的减肥药“曲美”(通用名:西布曲明),在临床用了一段时间后发现它会增加患心血管病的风险,包括非致死性心梗、非致死性卒中、可复苏的心脏骤停、心血管死亡等,于是在全球范围内被禁用。所以不能盲目迷信新药。
服药后不适,先考虑不良反应
有些患者服用某种药后出现不适,便认为是药品质量问题,甚至认为是医生开错药所致,进而引发医疗纠纷。实际上,在正常用法用量下出现的和用药目的无关的有害反应,多数情况下是药品的固有属性,我们称之为药品不良反应,也就是老百姓俗称的“副作用”。这类反应的出现不属于人为错误,不作为医疗事故的依据,只作为加强药品监管、指导人们合理用药的依据。
有些药品的不良反应是很难预测的,尤其是新药,因其上市前临床试验的患者数有限,患者所患疾病的种类单一,多数情况下还排除了特殊人群(如儿童、孕妇等),因此一些罕见的、长期才能表现出来的、发生在特殊人群身上的不良反应难以察觉,必须在大范围临床使用后才能发现。因此,要警惕药品不良反应,尤其要警惕新药的不良反应。
剂量不可随便改,别拿健康当儿戏
很多人在药物剂量的认识上存在误区。虽然药物说明书上白纸黑字地写着一天几次,每次几片,可他们才不管,他们误以为增加用药剂量就会增强药效,于是深受疾病折磨时便给自己“下猛药”,本该吃1片的他吃2片,本该吃两片的他就吃3片。也有人觉得“是药三分毒”,不按医生吩咐的剂量吃,觉得吃一点药减轻点症状就可以了,干吗还让身体承担不必要的毒副作用。
药品通常是按克、毫克、微克等单位来计算剂量(注:剂量就是每次的用药量)的,不同的药物,剂量差别很大。例如葡萄糖、氯化钠等药是以克为单位计算剂量,吗啡、安定等药是以毫克为单位计算剂量,而左甲状腺素钠、舒芬太尼等药是以微克为单位计算剂量。患者服用药物的有效剂量是根据大量的临床试验数据得出来的,是非常精确的。患者随便增加剂量或减少剂量都是不对的。若随意增加剂量,可能会因服用过量中毒;随意减少剂量,又可能达不到治疗效果。
比如,对乙酰氨基酚的常规剂量是500 毫克,也就是每次服用500 毫克的对乙酰氨基酚就能达到治病的效果。但如果你每次服用超过1000 毫克,它就可能给你的肝脏造成损伤。为了避免对乙酰氨基酚过量造成肝损伤,2011 年,美国强生药厂旗下的麦克尼尔消费保健品部门就修改了对乙酰氨基酚片剂的药品说明书,将每日最大剂量从4000 毫克下调到3000 毫克,就是怕人们吃多了伤肝。但如果你担心它的副作用,随意地把每次的剂量减小到200 毫克,这样的剂量确实对身体不会产生副作用,但同时也没有疗效了。因为对于成人来说,这么小的剂量还没能达到药物起效的剂量,即使吃了药也可能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