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信息技术美术教学形象、直观、生动、感染力强,符合聋生的认知特点,不仅能极大丰富聋生的视觉感知,激发聋生学习兴趣,而且能帮助和促进聋生对事物的清晰性、完整性、稳定性的认识,进一步补偿听觉缺陷,同时还有利于培养聋生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创新能力、想象能力及创作能力。
美术教学的主要任务是教给聋生基本的美术知识和技能,同时培养聋生感受美、欣赏美和创造美的意识。而信息技术作为一种辅助教学手段,为美术教学的“教”与“学”开辟一个新天地,大大提高教学的质量;它集图像、声音、文字、动画等各种功能为一体,把教学素材逼真地呈现在聋生面前,不仅让课堂充满情趣,而且使课堂教学效率大为提高。
运用信息技术激发聋生绘画兴趣
布鲁达曾说:“学习的刺激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教师在课前准备大量不同类型的资料,有视频、音频、文字、图像、动画等,被集成到软件中在电脑多媒体任教师随意使用,聋生则可按教师引导收集信息,可任意选择适合自己个性、兴趣的素材。聋生的抽象思维要有一定的感性材料支持。利用信息技术美术辅助教学,可以给予聋生大量的感性材料的支持,使聋生容易对知识理解和产生兴趣,提高教学质量,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聋校初中美术没有教材的难题。笔者给聋初二学生讲“色彩知识——三原色和三间色”一课时,难点是原色和间色。为有效突破这一难点,笔者做了一个有声有色的课件,放了一段色彩调色的录像,指点聋生观察的方法,再加上适当的实验录像和填色游戏,帮助学生学会正确地调色、用色,体会生活中的色彩美。通过学习,聋生知道了原色、间色的定义,也知道了哪三种颜色是三原色,哪三种颜色是三间色,还懂得了三原色、三间色在日常生活中处处可见,如红色的苹果,黄色的香蕉,蓝色的海水和天空,绿色的荷叶、小草、树叶等,还激发学生用自己的画笔描绘美丽人生的欲望。这节课利用信息技术还突出了美术的“趣味性”,聋生学习兴趣被激发出来,创新热情高
涨,课堂气氛十分活跃。
运用信息技术化难为易,突破学习难点
聋生由于听力、言语上的障碍,只能用眼睛等器官来认识外界事物。因此,利用以图像为主的视觉媒体发挥聋生视觉代偿能力,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聋生的思维以形象直观为主,为自身的特殊情况所制,抽象思维发展较同龄正常人缓慢而滞后。所以,在传统的美术教学只是依靠一本薄薄的教材,面对越来越深的美术基础知识,越来越抽象的图形,聋生和教师都有些勉为其难。而信息技术的介入,则可以化难为易,化繁为简,化静为动,化抽象为形象,很好地协助聋生突破学习难点。如“色彩知识——三原色和三间色”一课,重点是让学生认识三原色和三间色及其色彩特性以及间色的调配和填色的方法。把美丽的色彩带入课堂,让学生认识色彩、学会应用这是本课的教学目的。而间色的调配及填色的方法,对于聋生来说学会有一定难度。
教师运用“玩中学”的形式进行教学。通过实验录像的插入,既可以让学生感受到原色到间色变化的真实,又免除教师每次授课都要重复实验的麻烦,然后让学生上台进行实验操作。通过学生上台进行填色游戏的操作,可以帮助学生练习和复习,提高学生对填色的认识和动手能力。
运用信息技术提高聋生的绘画技能
在传统的工艺美术教学中,构思设计——铅笔绘出草图——定正稿——上色——整理画面——完成。聋生从设计构思到绘制完成一幅作品所花时间较长,再加上对手工绘制的技术要求较高,花的时间和精力就更多。对聋生来说,好的构思设计不但代表好的设计作品,它还包括有高超的技术表现能力,对此也是在应用设计课作业中经常出现的问题。现代电脑美术的出现,正好能解决这问题,因为电脑有强大的编辑、造型、上色和文字处理功能,可以直接按自己的设计指令,绘制出自己满意的图形、文字和色彩,大大提高效率和绘制质量。如果对完成后的设计作品不满意,只要在原来的作品上用各种应用工具,就能轻松地解决问题,省时省力,而且可用更多的时间追求创意和效果。
运用信息技术丰富聋生的想象能力
一方面是指要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对学习内容能保持新鲜感和参与热情,另一方面要有一个宽松的表达空间及治学的民主气氛。新鲜感是吸引注意力和引起兴趣的前提条件;表达空间是他们能力得到肯定、思想得到锻炼的场所,而广阔的想象空间则是使他们畅所欲言、打破思想束缚、自由发挥想象力的肥沃土壤。这正是传统教学模式所达不到的境界,也正是新的电教手段表现出旺盛活力的方面所在。由于教师在设计课程内容时从知识点和新颖性、趣味性方面做了多方面的思考和精心的策划,生动活泼的画面以及多种媒体的共同参与使聋生产生一种新鲜感,从而可以使聋生从被动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接受知识。这样,在运用信息技术的美术教学下的聋生,其美术想象能力就得到很好的培养。
利用互联网搜索美术教学素材
美术是一门艺术学科,在美术教学中,应让聋生尽可能地享受艺术,认识美的真谛。但美术教材中仅有的几幅照片和学生作品却限制聋生对美的发现与认识,使聋生逐渐失去对艺术世界探索的兴趣,而教师也会为寻找几张相关的图片弄得“焦头烂额”。现在,网络革命给教师们带来了福音,再也不必为书上少得可怜的素材而发愁,可以充分利用互联网,搜索与美术教学内容相关的素材并充实到传统的教材中去,利用信息技术展现在学生面前,让聋生兴趣大增。例如,教师在教画高大的楼房的同时,还希望学生能直观地感受到建筑的精美,可教材不可能为学生提供大量的建筑图片。现在,教师可在网上搜寻到很多中国建筑的照片及介绍,将这些资料下载后制成课件,就能为课堂教学服务,让聋生在欣赏中充分地享受美。
总之,进行信息技术美术教学,不仅丰富聋生的知识,开阔视野,更重要的是可以促进聋生的创作思维的发展,培养聋生的多种能力。教育工作者应在明确鲜明的素质教育思想指导下,应用好现代化电教手段,设计出更多、更好的教学应用课件,来辅助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作者单位:河北省秦皇岛市特殊教育学校)
美术教学的主要任务是教给聋生基本的美术知识和技能,同时培养聋生感受美、欣赏美和创造美的意识。而信息技术作为一种辅助教学手段,为美术教学的“教”与“学”开辟一个新天地,大大提高教学的质量;它集图像、声音、文字、动画等各种功能为一体,把教学素材逼真地呈现在聋生面前,不仅让课堂充满情趣,而且使课堂教学效率大为提高。
运用信息技术激发聋生绘画兴趣
布鲁达曾说:“学习的刺激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教师在课前准备大量不同类型的资料,有视频、音频、文字、图像、动画等,被集成到软件中在电脑多媒体任教师随意使用,聋生则可按教师引导收集信息,可任意选择适合自己个性、兴趣的素材。聋生的抽象思维要有一定的感性材料支持。利用信息技术美术辅助教学,可以给予聋生大量的感性材料的支持,使聋生容易对知识理解和产生兴趣,提高教学质量,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聋校初中美术没有教材的难题。笔者给聋初二学生讲“色彩知识——三原色和三间色”一课时,难点是原色和间色。为有效突破这一难点,笔者做了一个有声有色的课件,放了一段色彩调色的录像,指点聋生观察的方法,再加上适当的实验录像和填色游戏,帮助学生学会正确地调色、用色,体会生活中的色彩美。通过学习,聋生知道了原色、间色的定义,也知道了哪三种颜色是三原色,哪三种颜色是三间色,还懂得了三原色、三间色在日常生活中处处可见,如红色的苹果,黄色的香蕉,蓝色的海水和天空,绿色的荷叶、小草、树叶等,还激发学生用自己的画笔描绘美丽人生的欲望。这节课利用信息技术还突出了美术的“趣味性”,聋生学习兴趣被激发出来,创新热情高
涨,课堂气氛十分活跃。
运用信息技术化难为易,突破学习难点
聋生由于听力、言语上的障碍,只能用眼睛等器官来认识外界事物。因此,利用以图像为主的视觉媒体发挥聋生视觉代偿能力,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聋生的思维以形象直观为主,为自身的特殊情况所制,抽象思维发展较同龄正常人缓慢而滞后。所以,在传统的美术教学只是依靠一本薄薄的教材,面对越来越深的美术基础知识,越来越抽象的图形,聋生和教师都有些勉为其难。而信息技术的介入,则可以化难为易,化繁为简,化静为动,化抽象为形象,很好地协助聋生突破学习难点。如“色彩知识——三原色和三间色”一课,重点是让学生认识三原色和三间色及其色彩特性以及间色的调配和填色的方法。把美丽的色彩带入课堂,让学生认识色彩、学会应用这是本课的教学目的。而间色的调配及填色的方法,对于聋生来说学会有一定难度。
教师运用“玩中学”的形式进行教学。通过实验录像的插入,既可以让学生感受到原色到间色变化的真实,又免除教师每次授课都要重复实验的麻烦,然后让学生上台进行实验操作。通过学生上台进行填色游戏的操作,可以帮助学生练习和复习,提高学生对填色的认识和动手能力。
运用信息技术提高聋生的绘画技能
在传统的工艺美术教学中,构思设计——铅笔绘出草图——定正稿——上色——整理画面——完成。聋生从设计构思到绘制完成一幅作品所花时间较长,再加上对手工绘制的技术要求较高,花的时间和精力就更多。对聋生来说,好的构思设计不但代表好的设计作品,它还包括有高超的技术表现能力,对此也是在应用设计课作业中经常出现的问题。现代电脑美术的出现,正好能解决这问题,因为电脑有强大的编辑、造型、上色和文字处理功能,可以直接按自己的设计指令,绘制出自己满意的图形、文字和色彩,大大提高效率和绘制质量。如果对完成后的设计作品不满意,只要在原来的作品上用各种应用工具,就能轻松地解决问题,省时省力,而且可用更多的时间追求创意和效果。
运用信息技术丰富聋生的想象能力
一方面是指要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对学习内容能保持新鲜感和参与热情,另一方面要有一个宽松的表达空间及治学的民主气氛。新鲜感是吸引注意力和引起兴趣的前提条件;表达空间是他们能力得到肯定、思想得到锻炼的场所,而广阔的想象空间则是使他们畅所欲言、打破思想束缚、自由发挥想象力的肥沃土壤。这正是传统教学模式所达不到的境界,也正是新的电教手段表现出旺盛活力的方面所在。由于教师在设计课程内容时从知识点和新颖性、趣味性方面做了多方面的思考和精心的策划,生动活泼的画面以及多种媒体的共同参与使聋生产生一种新鲜感,从而可以使聋生从被动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接受知识。这样,在运用信息技术的美术教学下的聋生,其美术想象能力就得到很好的培养。
利用互联网搜索美术教学素材
美术是一门艺术学科,在美术教学中,应让聋生尽可能地享受艺术,认识美的真谛。但美术教材中仅有的几幅照片和学生作品却限制聋生对美的发现与认识,使聋生逐渐失去对艺术世界探索的兴趣,而教师也会为寻找几张相关的图片弄得“焦头烂额”。现在,网络革命给教师们带来了福音,再也不必为书上少得可怜的素材而发愁,可以充分利用互联网,搜索与美术教学内容相关的素材并充实到传统的教材中去,利用信息技术展现在学生面前,让聋生兴趣大增。例如,教师在教画高大的楼房的同时,还希望学生能直观地感受到建筑的精美,可教材不可能为学生提供大量的建筑图片。现在,教师可在网上搜寻到很多中国建筑的照片及介绍,将这些资料下载后制成课件,就能为课堂教学服务,让聋生在欣赏中充分地享受美。
总之,进行信息技术美术教学,不仅丰富聋生的知识,开阔视野,更重要的是可以促进聋生的创作思维的发展,培养聋生的多种能力。教育工作者应在明确鲜明的素质教育思想指导下,应用好现代化电教手段,设计出更多、更好的教学应用课件,来辅助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作者单位:河北省秦皇岛市特殊教育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