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需求,作为一名物理教师,我在物理教学工作中采取“五练”教学方式,以全面提升学生的物理综合素质。具体操作如下。
一、培养自学能力,提高会学本能
在课堂教学中,要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激励全体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使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有机结合,达到从学会到会学的良性转变。
为此,在教学中,我们千方百计调动学生的自学积极性,在阅读思考、联想质疑、讨论交流、实验观察、解决问题等方面,放手让学生“在游泳中学会游泳”,并在备课安排、个别指导、启发点拨、知识拓展等方面,采取多种形式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1 为学生自学创造条件。
教学中要尽量做到少灌输、多诱导。例如在上《欧姆定律》这课时,教师只通过演示实验讲清电流跟电压的关系,至于电流跟电阻的关系以及归纳欧姆定律,则让学生自己通过实验进行分析比较、归纳得出结论,然后教师加以小结。
布置作业尽量少而精,选择典型习题指导学生深入探讨,在分析习题过程中探索其规律,使自己在解题的实践中逐步地掌握其思路和方法。
2 引导学生养成预习的习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为了帮助学生自学物理教材,我还特别向学生提出预习时应注意的几个方面,课文讲了什么物理现象?说明什么问题?有哪些物理概念和规律?这些概念和规律的意思是什么?在日常生活、生产实际中有哪些实例可以说明物理现象和规律等,调动学生的自学积极性,有的放矢地针对教学中的问题加以解决。
3 系统整理物理知识,提高学生会学能力。
要求学生对知识进行梳理归类,将零散的知识内容分块、分类理顺,形成系统的知识结构。我在课前还拟定了一些预习提纲,用小黑板写好,供他们预习时参考。
上完一个单元后,还要引导学生再进行一次阅读复习,通过纵横对比,将知识系统化、条理化,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并进一步拓展外延,明确公式和定律的成立条件和适用范围,使学生理解知识,提高会学本领。
二、培养创新精神,发展求异思维。
物理不同于其他学科,物理学中涉及的现象、概念及规律等,仅凭教师指导,难以达到良好效果,要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究加以解决。
1 初中物理教材设置了大量的“读读议议”、“读读想想”、“实验与思考”,教学时我们注意抓住这一特点,引导学生自己探究。同时抓住教材中设置的大量插图和实验让学生观察,准备仪器让学生探究后实验,达到理性认识和感性认识的和谐一致。还要花一定时间对某问题专题讨论研究,让学生自行思辨。
2 尝试课堂外的自主探索,为学生的个性发展“引路”。采取的主要措施有
(1)鼓励学生阅读与物理内容有关的书和杂志,勤做读书笔记,进行读书活动交流,(2)结合学校开放性学生实验课程研究,组织学生进行开放性学生实验的设计和操作,(3)引导学生自主选择研究小课题,学会多渠道获取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积极尝试课题研究,(4)组织课外物理兴趣小组,提高学生对物理知识探究的兴趣。
三、培养口语才能,提升交流能力。
在日常生活中,交流最主要的手段是口语,而口头表达能力的强弱,直接关系到交流的效果,因此,口头表达能力的培养就显得尤为重要。所以,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是我们教师不容忽视的任务。
1 让学生进行各种形式的复述。复述是学生利用自己的语言和课文中学过的知识,将课文的内容有条理、有重点地表述出来,这也是进行口语训练的一种重要方法和途径。
2 充分利用初中物理教材课后的“想想议议”、“实验与思考”,对学生进行口语训练。如如何测一张纸的厚度?让学生来叙述这个问题。
3 把握好物理中的“实验探究”。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自主选择研究课题,并对活动中的某个问题进行研究,独立地分析问题和处理问题,最终要求每个学生对研究的问题进行叙述讲解、总结论证,这样既学习到研究问题的方法,又培养了自己的叙述表达能力,提升了交流交际水平。
四、培养应用技能,提高竞争能力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思维活动是在感性材料的基础上产生的,感性材料是思维后动的源泉和依据。各种类型的物理实验,具体形象地展示了物理知识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丰富的感性材料,强化了学生的感知并纠正在感知中形成的错觉,从而达到使学生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目的。
1 重视学生实验技能培养
每次做物理实验时,教师都先要指导学生弄懂实验原理,教育学生正确使用物理仪器,掌握计数、读数和处理实验结果的技巧,然后让学生独立动手操作。
2 鼓励学生做好课外小实验、小制作,提高操作技能
教师应鼓励学生做好课外小实验、小制作,促进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学习。各种物理实验,从某种意义上说,都是一种特殊直观的实践。学生在动手完成各种小实验、小制作的过程中,思维异常活跃,参与意识增强,探索问题兴趣高涨。通过实验,学生学习到、的物理知识就比较深刻、牢固。
五、培养学生能力。发展认知行为。
21世纪国家之间的竞争将是人才之间的竞争,而人才之间的竞争,归结为信息能力的竞争。大力发展信息技术,加强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培养学生信息能力,推进素质教育,是我们每一位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1 利用计算机课件,由学生用模拟的形式将一些较难理解的物理现象、规律在计算机上生动再现,提高课堂效率。利用计算机“虚拟现实”的特点,进行逼真的模拟,将这些微观的物理过程生动、形象地展示在学生面前,使学生加深对物理过程的认识。
2 利用数字化资源多媒体、超文本等特点,对教学设置的问题进行情境思考探索,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可以将所需的资源整理,保存在内部网站,让学生访问该文件夹来选择有用信息,也可以为学生提供适当自参考信息,如网址、搜索引擎、相关物等,学生根据某项“任务”,自主搜寻、检索、分析、组合与探究课题有关的资讯,自己登录互联网或到资源摩中获取相关信息、知识,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分析信息的能力,形成一种将书本知识与社会信息相结合、教师传授与自我探索相结合的观念和模式。
一、培养自学能力,提高会学本能
在课堂教学中,要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激励全体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使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有机结合,达到从学会到会学的良性转变。
为此,在教学中,我们千方百计调动学生的自学积极性,在阅读思考、联想质疑、讨论交流、实验观察、解决问题等方面,放手让学生“在游泳中学会游泳”,并在备课安排、个别指导、启发点拨、知识拓展等方面,采取多种形式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1 为学生自学创造条件。
教学中要尽量做到少灌输、多诱导。例如在上《欧姆定律》这课时,教师只通过演示实验讲清电流跟电压的关系,至于电流跟电阻的关系以及归纳欧姆定律,则让学生自己通过实验进行分析比较、归纳得出结论,然后教师加以小结。
布置作业尽量少而精,选择典型习题指导学生深入探讨,在分析习题过程中探索其规律,使自己在解题的实践中逐步地掌握其思路和方法。
2 引导学生养成预习的习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为了帮助学生自学物理教材,我还特别向学生提出预习时应注意的几个方面,课文讲了什么物理现象?说明什么问题?有哪些物理概念和规律?这些概念和规律的意思是什么?在日常生活、生产实际中有哪些实例可以说明物理现象和规律等,调动学生的自学积极性,有的放矢地针对教学中的问题加以解决。
3 系统整理物理知识,提高学生会学能力。
要求学生对知识进行梳理归类,将零散的知识内容分块、分类理顺,形成系统的知识结构。我在课前还拟定了一些预习提纲,用小黑板写好,供他们预习时参考。
上完一个单元后,还要引导学生再进行一次阅读复习,通过纵横对比,将知识系统化、条理化,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并进一步拓展外延,明确公式和定律的成立条件和适用范围,使学生理解知识,提高会学本领。
二、培养创新精神,发展求异思维。
物理不同于其他学科,物理学中涉及的现象、概念及规律等,仅凭教师指导,难以达到良好效果,要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究加以解决。
1 初中物理教材设置了大量的“读读议议”、“读读想想”、“实验与思考”,教学时我们注意抓住这一特点,引导学生自己探究。同时抓住教材中设置的大量插图和实验让学生观察,准备仪器让学生探究后实验,达到理性认识和感性认识的和谐一致。还要花一定时间对某问题专题讨论研究,让学生自行思辨。
2 尝试课堂外的自主探索,为学生的个性发展“引路”。采取的主要措施有
(1)鼓励学生阅读与物理内容有关的书和杂志,勤做读书笔记,进行读书活动交流,(2)结合学校开放性学生实验课程研究,组织学生进行开放性学生实验的设计和操作,(3)引导学生自主选择研究小课题,学会多渠道获取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积极尝试课题研究,(4)组织课外物理兴趣小组,提高学生对物理知识探究的兴趣。
三、培养口语才能,提升交流能力。
在日常生活中,交流最主要的手段是口语,而口头表达能力的强弱,直接关系到交流的效果,因此,口头表达能力的培养就显得尤为重要。所以,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是我们教师不容忽视的任务。
1 让学生进行各种形式的复述。复述是学生利用自己的语言和课文中学过的知识,将课文的内容有条理、有重点地表述出来,这也是进行口语训练的一种重要方法和途径。
2 充分利用初中物理教材课后的“想想议议”、“实验与思考”,对学生进行口语训练。如如何测一张纸的厚度?让学生来叙述这个问题。
3 把握好物理中的“实验探究”。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自主选择研究课题,并对活动中的某个问题进行研究,独立地分析问题和处理问题,最终要求每个学生对研究的问题进行叙述讲解、总结论证,这样既学习到研究问题的方法,又培养了自己的叙述表达能力,提升了交流交际水平。
四、培养应用技能,提高竞争能力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思维活动是在感性材料的基础上产生的,感性材料是思维后动的源泉和依据。各种类型的物理实验,具体形象地展示了物理知识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丰富的感性材料,强化了学生的感知并纠正在感知中形成的错觉,从而达到使学生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目的。
1 重视学生实验技能培养
每次做物理实验时,教师都先要指导学生弄懂实验原理,教育学生正确使用物理仪器,掌握计数、读数和处理实验结果的技巧,然后让学生独立动手操作。
2 鼓励学生做好课外小实验、小制作,提高操作技能
教师应鼓励学生做好课外小实验、小制作,促进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学习。各种物理实验,从某种意义上说,都是一种特殊直观的实践。学生在动手完成各种小实验、小制作的过程中,思维异常活跃,参与意识增强,探索问题兴趣高涨。通过实验,学生学习到、的物理知识就比较深刻、牢固。
五、培养学生能力。发展认知行为。
21世纪国家之间的竞争将是人才之间的竞争,而人才之间的竞争,归结为信息能力的竞争。大力发展信息技术,加强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培养学生信息能力,推进素质教育,是我们每一位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1 利用计算机课件,由学生用模拟的形式将一些较难理解的物理现象、规律在计算机上生动再现,提高课堂效率。利用计算机“虚拟现实”的特点,进行逼真的模拟,将这些微观的物理过程生动、形象地展示在学生面前,使学生加深对物理过程的认识。
2 利用数字化资源多媒体、超文本等特点,对教学设置的问题进行情境思考探索,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可以将所需的资源整理,保存在内部网站,让学生访问该文件夹来选择有用信息,也可以为学生提供适当自参考信息,如网址、搜索引擎、相关物等,学生根据某项“任务”,自主搜寻、检索、分析、组合与探究课题有关的资讯,自己登录互联网或到资源摩中获取相关信息、知识,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分析信息的能力,形成一种将书本知识与社会信息相结合、教师传授与自我探索相结合的观念和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