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随着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教师把现代信息技术运用于小学科学教学已势在必行,信息技术与小学科学教学整合的根本任务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关键词: 现代信息技术 小学科学教学 创新精神
随着时代的发展,信息化已然成为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课程整合”的教学模式就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所谓“课程整合”,就是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方法、人力资源和课程内容有机结合,共同完成课程教学任务的一种新型教学方式。作为一名科学课的任课教师,我也深刻认识到信息技术对教育教学的影响。在教学过程中,信息技术不只是课堂辅助教学的工具,更是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的教学观念与教育方式,使得科学教学从有限的课堂和教室延伸至更广阔的空间。
一、现代信息技术与小学科学整合,有利于诱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学生的知识接受能力与兴趣紧密相连。例如在教学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我眼里的生命世界》时,我利用课件首先向同学们展示了一片勃勃生机的树林,有郁郁葱葱的树木、色彩斑斓的鲜花、活泼可爱的小动物在向同学们招手。接着把同学们带去了一片波光粼粼的池塘,快乐的鱼儿在水里嬉戏雀跃,青青的水草在水中欢快舞蹈。最后把同学们带到了一片金灿灿的稻田,农民伯伯在挥舞着镰刀收割庄稼,小青蛙们在田间欢乐地跳跃。这样,同学们在美丽的生命世界里感受到生命的神奇与伟大的同时,激发了对植物动物的兴趣,对后面知识的学习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
二、现代信息技术与小学科学整合,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
科学教材中的许多内容涉及一些原理、规律性的东西,例如地球的公转和自转、风的形成过程、日食和月食、岩石的形成过程,等等,是我们无法直接看见的,如果单凭传統的教学模式,以老师口述或图片展示,没有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则不仅枯燥乏味,而且很难讲清楚。现代信息技术融合了文字、图形、图像、声音、视频等多种信息资源,通过这些资源,可以给学生多重感官刺激和直观教学,如果将信息技术引入这些课的课堂教学中,运用课件或用互联网搜集到可用信息,则可以将漫长的气候变化呈现在学生的面前,将罕见的日食现象即时再现,也可以将人眼难以观察到的岩石形成过程通过视频或动画形式展现出来,使难以理解的知识点具体化、形象化,帮助学生认识和掌握其中规律。查询、收集、整理、交流、观摩、研讨……学生思维空间拓宽了,创新能力提高了,探索精神形成了。
另外,一些我们在限定的实验室里无法进行的实验,也可以让现代信息技术帮我们解决。例如教学苏教版四年级上册《加热和冷却》一课,在讲到二氧化碳气体在温度很低时会变成一种叫做干冰的固体,干冰在达到室温时又能恢复到气体状态这一知识点时,学生的前概念很薄弱,安排实验的话又很难组织进行。要想这个难题迎刃而解,就只能寻求现代信息技术的帮忙。所以,我在教学时以多媒体形式向同学们展示二氧化碳与干冰的转化过程,这样,同学们对这一知识点不仅有了形象的画面,而且有了深刻印象。
三、现代信息技术与小学科学整合,有利于增加真实感触。
小学生的认知具有具体形象性、具体行动性和不稳定性的特点,他们的观察常常停留在显而易见的表面现象上,而一些较隐蔽的本质特征就比较容易被忽视。例如在讲授苏教版《食物的消化》一节时,学生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对消化器官有一定了解,但大多是模糊、粗糙、零碎的,甚至把人体的一些其他器官错认为是人体的消化器官,对这部分知识是非常难以理解且易混淆的。如果这课的教学只借助挂图或人体模型进行,那么学生只能看到静态的消化器官,对各个消化器官的动态的工作过程就没有直观感受。因此,我在课堂上加入了动画视频的部分,先向同学们展示人吃食物的整个过程情境,进而分步具体到食物在口腔、食道、胃、小肠、大肠里的消化过程。这样学生对人体消化系统及消化过程就有了更生动、更形象的直观认识,感触也更深。
四、现代信息技术与小学科学整合,有利于呈现学习的过程与态度。
在这个瞬息万变的信息世界中,我们更应该利用信息技术和科学课程整合,积极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小课题的研究,帮助学生养成随时留意周围的新问题与新现象的良好习惯,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自我发展。例如我们可以课前在校园网上发布一些学生乐于研究的科学小课题,如“金鱼真的不知道自己的肚子是饱是饿吗?”“为什么蚯蚓被截成两段还能照样存活?”等,并将其作为考核学生学业成绩的一项“长期作业”,以提高学生进行科学小课题研究的积极性。然后,引导学生自行选题,或个人或组成研究小组,通过网络资源,查找有关资料,要求在学期末进行考核评定与表彰。在这一过程中,老师做个有心人,时刻关注、学生的“作业”成效,及时发现并指导学生将研究成果写成小论文在网上发布或在校园网的留言板上留言,甚至可以通过发帖子与老师或同学进行互动式的交流、研讨,或开展阶段性的成果汇报活动,以激发学生小课题研究的兴趣与成功的体验。另外,老师可将自己平时在学习、生活中不解的现象或问题发布在校园网上,吸引其他师生一起参与研究和解决,壮大科学探究团队。同时开设科学活动课,组织大家一起汇报、交流研究成果,激发学生的科学探究欲望,培养创新精神。
在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过程中,只有把创新放在首位,才有利于建构真正的学生自主的科学课堂。今天,信息技术已经成为小学科学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科学教师要努力带领学生深入科学探究,用信息化促进学生主动创新,促使学生动脑思考,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关键词: 现代信息技术 小学科学教学 创新精神
随着时代的发展,信息化已然成为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课程整合”的教学模式就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所谓“课程整合”,就是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方法、人力资源和课程内容有机结合,共同完成课程教学任务的一种新型教学方式。作为一名科学课的任课教师,我也深刻认识到信息技术对教育教学的影响。在教学过程中,信息技术不只是课堂辅助教学的工具,更是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的教学观念与教育方式,使得科学教学从有限的课堂和教室延伸至更广阔的空间。
一、现代信息技术与小学科学整合,有利于诱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学生的知识接受能力与兴趣紧密相连。例如在教学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我眼里的生命世界》时,我利用课件首先向同学们展示了一片勃勃生机的树林,有郁郁葱葱的树木、色彩斑斓的鲜花、活泼可爱的小动物在向同学们招手。接着把同学们带去了一片波光粼粼的池塘,快乐的鱼儿在水里嬉戏雀跃,青青的水草在水中欢快舞蹈。最后把同学们带到了一片金灿灿的稻田,农民伯伯在挥舞着镰刀收割庄稼,小青蛙们在田间欢乐地跳跃。这样,同学们在美丽的生命世界里感受到生命的神奇与伟大的同时,激发了对植物动物的兴趣,对后面知识的学习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
二、现代信息技术与小学科学整合,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
科学教材中的许多内容涉及一些原理、规律性的东西,例如地球的公转和自转、风的形成过程、日食和月食、岩石的形成过程,等等,是我们无法直接看见的,如果单凭传統的教学模式,以老师口述或图片展示,没有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则不仅枯燥乏味,而且很难讲清楚。现代信息技术融合了文字、图形、图像、声音、视频等多种信息资源,通过这些资源,可以给学生多重感官刺激和直观教学,如果将信息技术引入这些课的课堂教学中,运用课件或用互联网搜集到可用信息,则可以将漫长的气候变化呈现在学生的面前,将罕见的日食现象即时再现,也可以将人眼难以观察到的岩石形成过程通过视频或动画形式展现出来,使难以理解的知识点具体化、形象化,帮助学生认识和掌握其中规律。查询、收集、整理、交流、观摩、研讨……学生思维空间拓宽了,创新能力提高了,探索精神形成了。
另外,一些我们在限定的实验室里无法进行的实验,也可以让现代信息技术帮我们解决。例如教学苏教版四年级上册《加热和冷却》一课,在讲到二氧化碳气体在温度很低时会变成一种叫做干冰的固体,干冰在达到室温时又能恢复到气体状态这一知识点时,学生的前概念很薄弱,安排实验的话又很难组织进行。要想这个难题迎刃而解,就只能寻求现代信息技术的帮忙。所以,我在教学时以多媒体形式向同学们展示二氧化碳与干冰的转化过程,这样,同学们对这一知识点不仅有了形象的画面,而且有了深刻印象。
三、现代信息技术与小学科学整合,有利于增加真实感触。
小学生的认知具有具体形象性、具体行动性和不稳定性的特点,他们的观察常常停留在显而易见的表面现象上,而一些较隐蔽的本质特征就比较容易被忽视。例如在讲授苏教版《食物的消化》一节时,学生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对消化器官有一定了解,但大多是模糊、粗糙、零碎的,甚至把人体的一些其他器官错认为是人体的消化器官,对这部分知识是非常难以理解且易混淆的。如果这课的教学只借助挂图或人体模型进行,那么学生只能看到静态的消化器官,对各个消化器官的动态的工作过程就没有直观感受。因此,我在课堂上加入了动画视频的部分,先向同学们展示人吃食物的整个过程情境,进而分步具体到食物在口腔、食道、胃、小肠、大肠里的消化过程。这样学生对人体消化系统及消化过程就有了更生动、更形象的直观认识,感触也更深。
四、现代信息技术与小学科学整合,有利于呈现学习的过程与态度。
在这个瞬息万变的信息世界中,我们更应该利用信息技术和科学课程整合,积极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小课题的研究,帮助学生养成随时留意周围的新问题与新现象的良好习惯,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自我发展。例如我们可以课前在校园网上发布一些学生乐于研究的科学小课题,如“金鱼真的不知道自己的肚子是饱是饿吗?”“为什么蚯蚓被截成两段还能照样存活?”等,并将其作为考核学生学业成绩的一项“长期作业”,以提高学生进行科学小课题研究的积极性。然后,引导学生自行选题,或个人或组成研究小组,通过网络资源,查找有关资料,要求在学期末进行考核评定与表彰。在这一过程中,老师做个有心人,时刻关注、学生的“作业”成效,及时发现并指导学生将研究成果写成小论文在网上发布或在校园网的留言板上留言,甚至可以通过发帖子与老师或同学进行互动式的交流、研讨,或开展阶段性的成果汇报活动,以激发学生小课题研究的兴趣与成功的体验。另外,老师可将自己平时在学习、生活中不解的现象或问题发布在校园网上,吸引其他师生一起参与研究和解决,壮大科学探究团队。同时开设科学活动课,组织大家一起汇报、交流研究成果,激发学生的科学探究欲望,培养创新精神。
在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过程中,只有把创新放在首位,才有利于建构真正的学生自主的科学课堂。今天,信息技术已经成为小学科学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科学教师要努力带领学生深入科学探究,用信息化促进学生主动创新,促使学生动脑思考,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