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自闭症儿童的问题已经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很多孩子到该说话的年龄却不会说话或者只能发出简单的声音,这也引起了教育界对自闭症儿童早期干预和语言训练的新一轮研究,本文旨在通过结合笔者自身接触自闭症儿童的干预和训练经验,总结对自闭症儿童早期干预和语言训练的经验。
【关键词】自闭症;早期干预;预约训练
1 簡要说明
何谓自闭症?其又称为儿童孤独症,是广泛性发育障碍的一种亚型,在男性幼儿身上较为多见,这种症状开始于婴幼儿时期,其主要的致病因素尚不清楚,主要的自闭症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语言障碍,这也是儿童自闭症的主要外在表现,虽然各个案的语言障碍的表现形式并不一样,但可以分为语言发音迟缓和语言发育后的语言倒退,后一种情况如果不及时加以干预的话,将很可能导致幼儿终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的缺陷;
社会交往障碍,这在幼儿的行为表现主要表现为缺乏所应有的表情,喜欢独处,对于每个人都表现出一种冷漠的态度,无法和别人构建起正常的交往关系,甚至拒绝别人的接触和主动亲昵的行为;
智力发育不正常,大多数的自闭症儿童伴随着的是智力发育的不正常,只有少数的自闭儿童的智力测试是在正常的范围,这种成为高功能孤独症;智力发育不正常的儿童在其行为模式和兴趣爱好上也会和普通的儿童有较大的差别,具体表现为目光呆滞、行动缓慢以及某些固定模式的行为。
2 案例探讨
本案例所探讨的是笔者针对所接触的一个自闭症儿童的干预和语言训练,该儿童的早期表现症状主要是少动,少语言表达,少和人沟通和互动,目光呆滞,对周围的大多数事物都不感兴趣,只对类似于瓶盖的东西表现出固执的追求,只会偶尔的发出一些简单的声音,如果有需要或者要求表达的时候,就会哭闹,无明显的表情,喜欢发呆和朝同一个方向凝视,吃东西的时候不允许别人靠近。
笔者针对该案例的具体情况,进行了如下的干预和康复训练:
(1)嘴部动作模仿,笔者发现其嘴部在发音的时候极不协调,经常出现嘴唇合不拢的情况,对此笔者通过按压和刺激促使其发出简单的声音,并通过指引其亲吻父母,来协调其嘴部的动作,并设计不同的游戏让其参与,笔者通过一段简单的旋律,指引其跟着旋律发出不同的声音,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其嘴部的不协调,使其能够在不同的音调之间转换,以及让其吹气泡,吹蜡烛等训练其嘴部的一开一合,以达到技能上协调的目的。
(2)发音训练,在其嘴部动作能大致协调以后,笔者开始对其进行发音训练的引导,笔者在和其接触的过程中,发现其除了会发出一些不协调的喊声外,其他的常规发音均有障碍,于是笔者先训练其发“i”音,再训练其发“e”音,再通过不同的音的转换,引导其在发音上的协调,并通过舔舐食物,让其舌头灵活并能区分平舌和卷舌的发音,并对其进行长短音、组合音以及声调的训练,让其能逐渐的发出不同的声音。
(3)理解能力训练,首先,笔者用各种东西吸引其注意,并指引其与笔者进行对视,建立起眼神的交流,这个开始的过程比较漫长,因为其目光一直很难凝聚到一个点上,在不断的引导后,其能正视笔者的眼神,此后,笔者再教其点头、摇头等简单的身体语言,并通过具体情景教会其含义,比如笔者在其吃饭的时候拿走其饭碗,其最初的表现是激動和哭闹,笔者指引期用摇头来表达意思,然后在肢体语言的基础上,笔者简单了教授其理解文字语言以及图片语言,但是这两张的理解无法在短时间内收到好的效果,只能循序渐进。
(4)配合药物治疗,笔者在早期的训练和干预的过程中也配合了一定的药物治疗,试图通过一些抗抑郁的药物,改善其情绪,以达到训练效果最大化。
3 理论探讨
在笔者的这个实例中,在对其进行了大概一年的干预和训练后,其表达能力和语言能力有了较为明显的提升,从本人的实际经验来总结,我们在自闭症儿童的早期干预和语言训练的过程中应该要注意完成以下这几点:
(1)治疗前的整体评估,每一个自闭症儿童患者的具体表现均不一样,因此在开始治疗前要详细的了解儿童的语言困难的具体情况,是表现在器官的协调还是发音的困难,以及了解其实际的智力发展水平,并详细观察其行为模式,从而针对所观察的具体情况制定详细的干预计划和训练计划,这样的前期准备是必不可少的,可以在具体的干预期间很好的指引方案的实行,避免盲目的干预和训练导致结果不明显或者出现相反的负面效果;
(2)辅助干预计划机制,在对自闭症儿童的实际干预和训练的过程中,会出现很多的意想不到的情况,也会出现原定的干预计划效果不明显的情况,因此通过辅助干预机制,及时调整干预的计划和方案,因为在一个长期的干预的的过程中要根据实际的情况一点点的调整,进度不能过快,也不能太低估自闭症儿童的学习效果,从而可以放缓干预进度,只有根据实际的情况时刻调整方案,才能收到最大的效果;
(3)多样化干预模式,在实际的干预和语言训练的过程中,不能老是用同一种训练方法,这会在单调重复的训练中降低训练和干预的实际效果,导致儿童的恢复缓慢,所以通过结合身边的每一样事物,在细节中干预,并通过一定的辅导,强化干预效果,并通过不同的人的辅助,在方方面面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这就能在各个方面影响儿童而收到意料之外的效果;
(4)慎用药物辅助,干预的过程是个物理化的治疗模式,非到必要时刻,比如进展缓慢,儿童抵触心理较强等情况,慎用药物,因为神经性的药物会在一定程度上损伤儿童的神经系统, 带来一些负面的影响,所以在实际的干预和训练中,慎用药物,最好的情况是全程引导而不需要用药物辅助。
4 结论
针对儿童自闭症的早期干预和语言训练,越早开始越好,将对其成长的不良影响降低到最小,因为语言的能力决定了儿童一生的发展,因此帮助自闭儿童恢复语言能力,是尊重儿童成长自然规律的必然需求,而在具体的干预和语言训练的实训中,要注重循序渐进,不能急于求成,而作为教育者自身,也要不停的完善自己,尝试各方面的引导和干预途径,并总结各种方式的优点和存在的问题,从而在不断的实践中创新以及在不断的干预中将效果更明确化,将训练过程更精细化。
参考文献
[1]银春铭,于素红编著.儿童语言障碍及矫正[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2]张琴.自闭儿童的语言能力训练的特征分析[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07(017).
[3]曹纯琼.自闭儿与教育治疗[M].台湾:台湾心理出版社,2001.
作者单位
内蒙古自治区扎赉特旗特殊教育学校 内蒙古自治区扎赉特旗 137600
【关键词】自闭症;早期干预;预约训练
1 簡要说明
何谓自闭症?其又称为儿童孤独症,是广泛性发育障碍的一种亚型,在男性幼儿身上较为多见,这种症状开始于婴幼儿时期,其主要的致病因素尚不清楚,主要的自闭症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语言障碍,这也是儿童自闭症的主要外在表现,虽然各个案的语言障碍的表现形式并不一样,但可以分为语言发音迟缓和语言发育后的语言倒退,后一种情况如果不及时加以干预的话,将很可能导致幼儿终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的缺陷;
社会交往障碍,这在幼儿的行为表现主要表现为缺乏所应有的表情,喜欢独处,对于每个人都表现出一种冷漠的态度,无法和别人构建起正常的交往关系,甚至拒绝别人的接触和主动亲昵的行为;
智力发育不正常,大多数的自闭症儿童伴随着的是智力发育的不正常,只有少数的自闭儿童的智力测试是在正常的范围,这种成为高功能孤独症;智力发育不正常的儿童在其行为模式和兴趣爱好上也会和普通的儿童有较大的差别,具体表现为目光呆滞、行动缓慢以及某些固定模式的行为。
2 案例探讨
本案例所探讨的是笔者针对所接触的一个自闭症儿童的干预和语言训练,该儿童的早期表现症状主要是少动,少语言表达,少和人沟通和互动,目光呆滞,对周围的大多数事物都不感兴趣,只对类似于瓶盖的东西表现出固执的追求,只会偶尔的发出一些简单的声音,如果有需要或者要求表达的时候,就会哭闹,无明显的表情,喜欢发呆和朝同一个方向凝视,吃东西的时候不允许别人靠近。
笔者针对该案例的具体情况,进行了如下的干预和康复训练:
(1)嘴部动作模仿,笔者发现其嘴部在发音的时候极不协调,经常出现嘴唇合不拢的情况,对此笔者通过按压和刺激促使其发出简单的声音,并通过指引其亲吻父母,来协调其嘴部的动作,并设计不同的游戏让其参与,笔者通过一段简单的旋律,指引其跟着旋律发出不同的声音,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其嘴部的不协调,使其能够在不同的音调之间转换,以及让其吹气泡,吹蜡烛等训练其嘴部的一开一合,以达到技能上协调的目的。
(2)发音训练,在其嘴部动作能大致协调以后,笔者开始对其进行发音训练的引导,笔者在和其接触的过程中,发现其除了会发出一些不协调的喊声外,其他的常规发音均有障碍,于是笔者先训练其发“i”音,再训练其发“e”音,再通过不同的音的转换,引导其在发音上的协调,并通过舔舐食物,让其舌头灵活并能区分平舌和卷舌的发音,并对其进行长短音、组合音以及声调的训练,让其能逐渐的发出不同的声音。
(3)理解能力训练,首先,笔者用各种东西吸引其注意,并指引其与笔者进行对视,建立起眼神的交流,这个开始的过程比较漫长,因为其目光一直很难凝聚到一个点上,在不断的引导后,其能正视笔者的眼神,此后,笔者再教其点头、摇头等简单的身体语言,并通过具体情景教会其含义,比如笔者在其吃饭的时候拿走其饭碗,其最初的表现是激動和哭闹,笔者指引期用摇头来表达意思,然后在肢体语言的基础上,笔者简单了教授其理解文字语言以及图片语言,但是这两张的理解无法在短时间内收到好的效果,只能循序渐进。
(4)配合药物治疗,笔者在早期的训练和干预的过程中也配合了一定的药物治疗,试图通过一些抗抑郁的药物,改善其情绪,以达到训练效果最大化。
3 理论探讨
在笔者的这个实例中,在对其进行了大概一年的干预和训练后,其表达能力和语言能力有了较为明显的提升,从本人的实际经验来总结,我们在自闭症儿童的早期干预和语言训练的过程中应该要注意完成以下这几点:
(1)治疗前的整体评估,每一个自闭症儿童患者的具体表现均不一样,因此在开始治疗前要详细的了解儿童的语言困难的具体情况,是表现在器官的协调还是发音的困难,以及了解其实际的智力发展水平,并详细观察其行为模式,从而针对所观察的具体情况制定详细的干预计划和训练计划,这样的前期准备是必不可少的,可以在具体的干预期间很好的指引方案的实行,避免盲目的干预和训练导致结果不明显或者出现相反的负面效果;
(2)辅助干预计划机制,在对自闭症儿童的实际干预和训练的过程中,会出现很多的意想不到的情况,也会出现原定的干预计划效果不明显的情况,因此通过辅助干预机制,及时调整干预的计划和方案,因为在一个长期的干预的的过程中要根据实际的情况一点点的调整,进度不能过快,也不能太低估自闭症儿童的学习效果,从而可以放缓干预进度,只有根据实际的情况时刻调整方案,才能收到最大的效果;
(3)多样化干预模式,在实际的干预和语言训练的过程中,不能老是用同一种训练方法,这会在单调重复的训练中降低训练和干预的实际效果,导致儿童的恢复缓慢,所以通过结合身边的每一样事物,在细节中干预,并通过一定的辅导,强化干预效果,并通过不同的人的辅助,在方方面面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这就能在各个方面影响儿童而收到意料之外的效果;
(4)慎用药物辅助,干预的过程是个物理化的治疗模式,非到必要时刻,比如进展缓慢,儿童抵触心理较强等情况,慎用药物,因为神经性的药物会在一定程度上损伤儿童的神经系统, 带来一些负面的影响,所以在实际的干预和训练中,慎用药物,最好的情况是全程引导而不需要用药物辅助。
4 结论
针对儿童自闭症的早期干预和语言训练,越早开始越好,将对其成长的不良影响降低到最小,因为语言的能力决定了儿童一生的发展,因此帮助自闭儿童恢复语言能力,是尊重儿童成长自然规律的必然需求,而在具体的干预和语言训练的实训中,要注重循序渐进,不能急于求成,而作为教育者自身,也要不停的完善自己,尝试各方面的引导和干预途径,并总结各种方式的优点和存在的问题,从而在不断的实践中创新以及在不断的干预中将效果更明确化,将训练过程更精细化。
参考文献
[1]银春铭,于素红编著.儿童语言障碍及矫正[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2]张琴.自闭儿童的语言能力训练的特征分析[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07(017).
[3]曹纯琼.自闭儿与教育治疗[M].台湾:台湾心理出版社,2001.
作者单位
内蒙古自治区扎赉特旗特殊教育学校 内蒙古自治区扎赉特旗 137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