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重点分析了当前高职院校药学和食品专业基础化学以综合实训教学的现状,指出了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从课程体系改革、教学方法改进、培养途径拓宽等方面提出了改善措施,从而有利于提高高职药学和食品专业基础化学及综合实训教学质量。
【关键词】高职 药学 基础化学 综合实训 教学质量
【中图分类号】G7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1-0225-02
1.现状分析
1.1高职药学的教学现状分析
为适应医药市场的需求,当前高职药学的教学以技术型教育为主,以培养学生在实际职业和行业中需要的知识理论和实践技能为目标,使得学生能够成为生产线上的生产实用型和高技术应用型人才。然而,当前我国高职院校的药学教学的定位不够清晰,在教学模式上仍然采用传统式的药学教育模式,进行多学科教学,以培养专业对口的人才为目标,使用的教材是本科教材的简略版,课程内容上过于强调知识体系而缺乏实用性和针对性,未能充分体现出高职药学专业的特点,从而使得高职学生的知识综合运用能力和技术应用能力存在许多不足,无法适应社会和药学市场的需要,不少学生在就业后还必须参与再次培训。
1.2食品专业基础化学的教学现状
当前高职院校食品专业基础化学教学中主要存在着几个问题:
(1)教学内容繁多,专业特点不突出
食品专业基础化学是一门融合有机化学、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等知识的综合课程,其涉及知识面较广,课时较少,使得学生的学习强度很大,对很多知识都是一知半解,尤其是有机化学相关的知识点。反应机理、立体异构等知识点尤为抽象,是教学的一大难点,对一些化学基础相对薄弱的学生而言,更是复杂难解。 此外,食品专业基础化学采用的教材是本科化学教材的压缩版,没有将高职食品专业化学的特点突出来。
(2)重视专业课,忽视基础课
绝大多数的家长和学生认为高职学校就是学习技术的,技术是找工作的重要基础,所以将集中全部精力学习专业课程,考各类专业的资格证,而忽视了基础课程的学习。
(3)教学方法和实验条件有待于完善
在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与操作技能的教学要求下,高职院校加大了实验课时的比重。然而,实验中的实验项目都是基于理论课程内容进行选择的,实验教材也缺乏方法系统和自身思想体系。在教学中,没有重视实验课程的重要性,照单抓药,应付了事,限制了学生职业能力的提高,难以满足企业需要。
2.教学质量的提高措施
2.1 加强课程体系改革,改善教学方法
高职院校在课程设置上,要重点突出现场性和模块化,根据就业需要为基础,遵循适度、够用的课程设置基本原则,通过优化组合课程内容,不再强调知识体系与理论体系的完整性与系统性。在设置专业课程时,要根据职业岗位知识与能力的要求适当的调整课程体系,突出实践性、综合性和超前性。首先,在正式学习药学专业、食品专业基础化学课程等之前,应向学生重点讲解药学专业、食品专业的课程体系,让学生了解该课程在教学体系中的重要性,从而高度重视对该课程的学习。其次,对高职药学和食品专业基础化学以及综合实训等相关课程做适当的调整,删减掉生活中极少用到的知识点或理论性过强、学生难以掌握的教学内容。然后,定期举行教学研讨会,注重实践环节,让学生能够较好的将所学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结合起来,全面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职业能力和综合素养。
此外,在不断改善传统教学方法的同时,教师应注重教学情境的创设。例如,在基础化学课上,经常性的组织学生观看投影、录像、多媒体,鼓励学生多参与实验操作,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通过这些环节在真实的情境中学习知识和技能,真正的掌握和理解理论知识,从而可以在实际生活中加以运用。
2.2 拓宽学生培养途径,提高学生综合能力
第一,高职院校可针对学生心理进行心理教育,主要包括积极适应教育、自我意识教育、意志力优化教育和人际和谐教育等,将心理教育贯穿于整个高职学习中。从入学开始进行心理教育,减弱或消除学生的自卑心理,向学生介绍高职院校的教学特点、人才规格等,让学生意识到高职教育的不同之处。同时帮助学生做好职业规划,从而使得学生在入学初期定好人生目标,在人生的黄金时期奋力拼搏,有效学习,赢在起跑线。第二,根据培养模式合理设置教学课程,除了专业课程和基础课程体系的改革外,还应开设选修课,让学生在主修自己专业课程的时候可根据个人喜好和能力选修其他专业课程,例如英语专业等,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第三,高度重视药学专业和食品专业基础化学课程相关的实验,当前实验教材中有着详细的实验的方法、错做步骤及相关的注意事项,这在一定程度上反而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发展,极易造成固定思维模式,为此,教师应大力鼓励学生积极地进行实验设计,通过实验验证假说,在实验中体验创造新知,从而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综合运用书本理论知识、积极探索知识和敢于创新的能力。此外,在实验过程中,教师应采取讨论为主、启发为辅的教学方式,重视实验结果的分析与讨论,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2.3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加强综合实训教学
在药学专业和食品专业基础化学课程的教学中,要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有机结合,在理论和实践中加强综合实训教学。一方面,加强书本理论知识的学习,了解基本知识体系,另一方面,以理论学习强化实践,通过在校实验,实地实习等方式强化实践技能,提高实际工作能力。在理论和实践教学的基础上,以能力为导向进行实训设计,加强综合实训教学,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实训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将来在工作岗位上具备一定的职业能力。实训教学的目的是在巩固学生理论知识的同时掌握知识的运用能力,培养学生的实际操能力,尤其是解决实际生活中工作问题的能力。根据学生能力的不同和学生发展的需要,将实训分为课程实训、岗位实训和综合实训,并在实施实训的同时进行教学管理,严格按照相关要求和规范,建立实训教学效果的评价指标体系,对学生理论知识和实践水平进行考核,不断提高实训教学质量。
3.总结
总之,高职院校的药学专业、食品专业基础化学及综合实训的教学关系社会及相关行业的发展与进步,各院校应在教学过程中进行总结,不断改进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有利于提高高职院校药学和食品专业基础化学及综合实训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刘书华.对药学高等职业教育的思考[J].黔东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9)
[2]张雪黎.高质化学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J].现代企业文化,2008(14)
【关键词】高职 药学 基础化学 综合实训 教学质量
【中图分类号】G7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1-0225-02
1.现状分析
1.1高职药学的教学现状分析
为适应医药市场的需求,当前高职药学的教学以技术型教育为主,以培养学生在实际职业和行业中需要的知识理论和实践技能为目标,使得学生能够成为生产线上的生产实用型和高技术应用型人才。然而,当前我国高职院校的药学教学的定位不够清晰,在教学模式上仍然采用传统式的药学教育模式,进行多学科教学,以培养专业对口的人才为目标,使用的教材是本科教材的简略版,课程内容上过于强调知识体系而缺乏实用性和针对性,未能充分体现出高职药学专业的特点,从而使得高职学生的知识综合运用能力和技术应用能力存在许多不足,无法适应社会和药学市场的需要,不少学生在就业后还必须参与再次培训。
1.2食品专业基础化学的教学现状
当前高职院校食品专业基础化学教学中主要存在着几个问题:
(1)教学内容繁多,专业特点不突出
食品专业基础化学是一门融合有机化学、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等知识的综合课程,其涉及知识面较广,课时较少,使得学生的学习强度很大,对很多知识都是一知半解,尤其是有机化学相关的知识点。反应机理、立体异构等知识点尤为抽象,是教学的一大难点,对一些化学基础相对薄弱的学生而言,更是复杂难解。 此外,食品专业基础化学采用的教材是本科化学教材的压缩版,没有将高职食品专业化学的特点突出来。
(2)重视专业课,忽视基础课
绝大多数的家长和学生认为高职学校就是学习技术的,技术是找工作的重要基础,所以将集中全部精力学习专业课程,考各类专业的资格证,而忽视了基础课程的学习。
(3)教学方法和实验条件有待于完善
在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与操作技能的教学要求下,高职院校加大了实验课时的比重。然而,实验中的实验项目都是基于理论课程内容进行选择的,实验教材也缺乏方法系统和自身思想体系。在教学中,没有重视实验课程的重要性,照单抓药,应付了事,限制了学生职业能力的提高,难以满足企业需要。
2.教学质量的提高措施
2.1 加强课程体系改革,改善教学方法
高职院校在课程设置上,要重点突出现场性和模块化,根据就业需要为基础,遵循适度、够用的课程设置基本原则,通过优化组合课程内容,不再强调知识体系与理论体系的完整性与系统性。在设置专业课程时,要根据职业岗位知识与能力的要求适当的调整课程体系,突出实践性、综合性和超前性。首先,在正式学习药学专业、食品专业基础化学课程等之前,应向学生重点讲解药学专业、食品专业的课程体系,让学生了解该课程在教学体系中的重要性,从而高度重视对该课程的学习。其次,对高职药学和食品专业基础化学以及综合实训等相关课程做适当的调整,删减掉生活中极少用到的知识点或理论性过强、学生难以掌握的教学内容。然后,定期举行教学研讨会,注重实践环节,让学生能够较好的将所学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结合起来,全面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职业能力和综合素养。
此外,在不断改善传统教学方法的同时,教师应注重教学情境的创设。例如,在基础化学课上,经常性的组织学生观看投影、录像、多媒体,鼓励学生多参与实验操作,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通过这些环节在真实的情境中学习知识和技能,真正的掌握和理解理论知识,从而可以在实际生活中加以运用。
2.2 拓宽学生培养途径,提高学生综合能力
第一,高职院校可针对学生心理进行心理教育,主要包括积极适应教育、自我意识教育、意志力优化教育和人际和谐教育等,将心理教育贯穿于整个高职学习中。从入学开始进行心理教育,减弱或消除学生的自卑心理,向学生介绍高职院校的教学特点、人才规格等,让学生意识到高职教育的不同之处。同时帮助学生做好职业规划,从而使得学生在入学初期定好人生目标,在人生的黄金时期奋力拼搏,有效学习,赢在起跑线。第二,根据培养模式合理设置教学课程,除了专业课程和基础课程体系的改革外,还应开设选修课,让学生在主修自己专业课程的时候可根据个人喜好和能力选修其他专业课程,例如英语专业等,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第三,高度重视药学专业和食品专业基础化学课程相关的实验,当前实验教材中有着详细的实验的方法、错做步骤及相关的注意事项,这在一定程度上反而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发展,极易造成固定思维模式,为此,教师应大力鼓励学生积极地进行实验设计,通过实验验证假说,在实验中体验创造新知,从而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综合运用书本理论知识、积极探索知识和敢于创新的能力。此外,在实验过程中,教师应采取讨论为主、启发为辅的教学方式,重视实验结果的分析与讨论,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2.3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加强综合实训教学
在药学专业和食品专业基础化学课程的教学中,要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有机结合,在理论和实践中加强综合实训教学。一方面,加强书本理论知识的学习,了解基本知识体系,另一方面,以理论学习强化实践,通过在校实验,实地实习等方式强化实践技能,提高实际工作能力。在理论和实践教学的基础上,以能力为导向进行实训设计,加强综合实训教学,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实训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将来在工作岗位上具备一定的职业能力。实训教学的目的是在巩固学生理论知识的同时掌握知识的运用能力,培养学生的实际操能力,尤其是解决实际生活中工作问题的能力。根据学生能力的不同和学生发展的需要,将实训分为课程实训、岗位实训和综合实训,并在实施实训的同时进行教学管理,严格按照相关要求和规范,建立实训教学效果的评价指标体系,对学生理论知识和实践水平进行考核,不断提高实训教学质量。
3.总结
总之,高职院校的药学专业、食品专业基础化学及综合实训的教学关系社会及相关行业的发展与进步,各院校应在教学过程中进行总结,不断改进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有利于提高高职院校药学和食品专业基础化学及综合实训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刘书华.对药学高等职业教育的思考[J].黔东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9)
[2]张雪黎.高质化学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J].现代企业文化,200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