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低碳农业经济发展刍议

来源 :商场现代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changying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低碳农业、低碳经济是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大环境下应运而生,而低碳农业经济更是要在农业可持续发展基础上,降低农业的CO2排放量,达到农业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模式。文章分析和阐述了目前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现状和问题,提出了通过行政管理措施和科学技术措施来发展我国低碳农业经济。
  [关键词] 低碳农业经济 现状 措施 CO2
  
  温室效应是当今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全球性问题,也是人类面临的最为严峻的全球性环境问题。自从工业革命以来,由于人为排放的二氧化碳、甲烷、氧化亚氮等温室气体增多,不仅引起了全球性的气候变暖,而且影响了人类农业生产发展。因此农业在重视经济发展的同时,必须积极采取相应措施,减少农业温室气体排放量,保护生态,走低碳农业道路,实现低碳农业经济发展。
  一、 低碳农业与低碳经济
  1.低碳农业
  伴随着气候的逐年变化和化石燃料时代的逐渐消亡,正在给人类的农业发展带来新的挑战和机遇。温室效应造成的水资源短缺和燃料价格波动都将直接影响到农业生产的稳定性。同时,农业用地释放出大量的温室气体,超过全球人为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的30%,相当于150亿吨的CO2。我国是一个CO2排放量大国(图1),在未来的几年内即将超过美国,成为全球CO2排放量最多国家(图2)。
  我国是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农业大国,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要想走农业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道路,只能选择发展低碳农业。低碳农业就是把经济学中的可持续发展与循环经济理念应用于农业生产领域,其特征是实现农业产业链上的物质和能量循环利用,从根本上转变农业增长方式和农业消费方式,促进农业低碳发展。
  2. 低碳经济
  “低碳经济”概念最早出现于20世纪90年代后期的文献,最早出现在英国政府于2003年颁布的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低碳经济,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一系列方式方法,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向大气中排放最少的温室气体,尤其是CO2 ,同时获得整个社会最大的产出效益,从而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模式。
  “低碳经济”(LCE)提出的大背景,是全球气候变暖(也包括烟雾、光化学烟雾和酸雨等环境问题)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严峻挑战。而这些气候现象大多是由于化石燃料的使用产生的,正如前面所提到的化石燃料资源正在枯竭,低碳经济其实也就是指低化石燃料经济 (LFFE)。在此背景下,“低碳农业”、“低碳经济”、“低碳社会”、“低碳城市”等一系列新概念、新政策应运而生。各国政府为了生态文明,为了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开始着手摈弃20世纪的传统增长模式,直接应用新世纪的创新技术与创新机制,通过低碳经济模式与低碳生活方式,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
  我国政府和领导人紧随时代步伐,曾多次在重要会议和场合上表明要发展低碳经济,要把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结合、相和谐的发展(表)。
  3. 低碳农业经济
  农业在产前、产中、产后的全过程中都与化石能源耗用、排放温室气体有关联。根据低碳经济的概念,可推断低碳农业经济是在农业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中排放最少的温室气体,同时获得整个社会最大收益的经济。
  低碳农业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是节约型、效益型、安全型的经济模式。低碳农业经济实质是能源高效充分利用、清洁能源开发、追求绿色国民生产总值的问题,核心是能源技术和气体排放技术的创新、产业结构和制度创新以及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低碳农业技术可抵消80%的农业温室气体,是应对气候变化导致的粮食安全问题的惟一道路。
  发展低碳农业经济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紧迫要求。
  二、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现状和问题
  当前“三农”问题仍然是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重大问题。近几年,中国政府虽然颁布了多项政策保障农业发展,农民收入,但是农业效益低,农民增收慢,农业结构不合理,农村就业率低等问题仍然存在。要解决上述一系列问题,从长远看,必须大力推进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的低碳农业经济发展。
  从现状看,我国农村发展低碳农业经济仍存在诸多问题:
  1.农业生产率低下,农业经济发展缓慢
  由于我国对农村投资比重相对较小,农业基础设施不健全,造成长期以来我国的农业一直保持着家庭式的、自给自足的发展状况,农业协作程度低、技术落后、生产率低下,从而农业经济发展缓慢。另外,土地所有权问题以及农作物价格长期偏低等因素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农民的耕作积极性。
  2.农业结构不合理,抑制了农村经济发展
  (1)农村劳动力就业结构不合理,浪费了生产要素资源。第一产业占用劳动力比重仍然偏大,第二三产业从业人数比重较低。多数外出务工的农民季节性强,大多数是出苦力的,学技术的少,回乡创业的更少。(2)农业生产粗放经营,利润不高。(3)农作物品种单一,农业生产效益低。
  3.农业生产污染,制约了农村经济发展
  目前农民为了提高农产品产量,基本上不使用天然肥了,多数使用化肥,不仅造成了巨大浪费,还形成了“短板”,破坏了土地的长期出产量,导致自然物种和天敌的减少,污染了环境。大量的化肥农药污染了粮食,影响了食品安全,严重威胁着人们的健康,给人类造成间接的伤害。
  4.农业废弃物的不当使用,影响了农村经济发展
  对于产后的农业废弃物--秸秆,农民多数采用焚烧方式处理,从而使大量的粉尘和二氧化碳进入大气,人为的破坏了大气环境。在农村焚烧秸秆通常有以下两种情况,一是农作物收获的机械化,尤其是留茬过高影响耕种而促成了稻麦秸秆的就地焚烧。在农田里就地焚烧作物秸秆会破坏土壤微生物,破坏土壤团粒结构,造成土壤板结,使农业生产减产;二是农村还保留着传统的做饭炉灶,每天不停的燃烧作物秸秆,排放大量的空气污染物,加剧了气候变化。
  三、大力发展我国低碳农业经济
  1.行政管理措施
  (1)加大宣传力度。低碳农业、低碳经济和低碳农业经济是一系列崭新的概念,农民甚至大部分乡村党员干部对其还缺乏了解,加大宣传力度尤为必要。通过宣传,让低碳农业、低碳经济和低碳农业经济的概念家喻户晓,让农民明白低碳农业经济有利于自身经济收入,农民就会自觉行动起来。
  (2)强化党政领导。①各级党委、政府要加强对发展低碳农业经济的管理与领导,把低碳农业经济发展列入重要议程中。大到全国人大、国务院,小到农委会、生产队都要明确低碳农村经济发展问题,包括规划的制定、扶持政策的明确、重点措施的推进等,以促进其健康发生。②国家与政府要制定具体的低碳农业经济发展法律法规,要做到发展低碳农业经济有法可依,依法办事。要建立健全低碳农业经济发展的投入机制,应以国家和政府财政投入为主导,鼓励多方资本进入(工商资本、民间资本、国外资本)共同发展低碳农业经济,形成全社会参与低碳农业经济发展的良好局面。③国家和政府要对与低碳农业经济发展有关的农产品加工、流通龙头企业,给予一定政策和技术扶持。④国家和政府要建立健全低碳农业经济生产技术指导推广体系,鼓励农业积极参与低碳农业经济发展,让农民群众及时得到必要的技术指导。
  (3)制定发展规划。所谓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发展低碳农业经济要有可实施的详细规划,规划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从当地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明确一个时期的发展目标和发展措施,切实做到务实可行;规划应突出发展低碳高效农业,并以此为统领;规划应明确各个阶段低碳农业经济发展的重点项目和重点措施,尤其要明确相关扶持措施;规划应计算出各个阶段低碳农业经济发展所需的投入总需求和相关组成,明确投入渠道,以保障发展需求。
  (4)选择发展模式。中国是一个土地广阔,人口大国,沿海地区与内陆地区有着差异,南方城市与北方城市有着不同。因地区差异性,低碳农业经济发展模式就呈现出多样性,各个地方要选择好适合本地区发展的模式,加以务实推进。而我国在多年农业发展过程中,已存在了一部分低碳农业发展模式,而且取得了不错的经济效益。主要有几下各种模式:①农业药物使用的减量与替代模式。化肥、农药的使用对农业的增产作用显著。但负面作用也不可忽视,既有可能带来农产品的残毒,又有可能带来农业面源污染和土壤退化,影响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多年来,各地积极探索化肥、农药的减量与替代。如用农家肥替代化肥,用生物农药、生物治虫替代化学农药。用可降解农膜替代不可降解农膜。农业部门开展的测土配方施肥和平衡施肥,根据土壤状况和农作物生长需要,确定化肥的合理施用量,深受农民欢迎。 ②节地、节水、节能模式。节地模式主要指立体种植、养殖充分利用土地、阳光、空气、水,拓展了生物生长空间,增加了农产品产量,提高了产出效益;节水模式是要各地大力发展节水型农业,采取科学的工程措施,积极发展砼防渗渠道和管道输水,成功地减少和避免了水的渗漏与蒸发;节能模式主要是利用四季变化、风能、沼气和太阳能,旱作地区推广耐旱作物品种及多种形式的旱作栽培技术,冬季建造充分利用太阳能的温室大棚,种植反季节蔬菜,推广集约、高效、生态畜禽养殖技术,降低饲料和能源消耗,要充分利用太阳能、风能、沼气等清洁能源,降低能耗,获取收益。 ③“三品”基地模式。“三品”指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 这3种农产品因其品质好、无农药残留或微农药残留,深受消费者欢迎,既提高了食品安全性,也提高了经济效益。④生物质能的再利用模式。如秸秆还田增肥地力、秸秆氨化后喂畜、秸秆替代木材生产复合板材、利用桑树修剪下的枝条种植食用菌、利用畜禽粪便生产微生物有机肥、将花生壳粉碎加工成细粉再利用等。 ⑤区域产业循环模式。在一个区域内,产业与市场构建种植业、养殖业、加工业、流通业之间的产业大循环,形成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 ⑥农业观光休闲模式。近几年,到农村观光休闲,已成为城市居民度假休闲的一种新选择,观光休闲农业因此获得较快发展。目前观光休闲的主要场所,有农村天然景观、历史人文遗址、休闲农庄、农业高新技术园区、特色农业产区、湿地公园等等。
  2. 科学技术措施
  (1)土地免耕技术。农业排放的CO2主要途径是通过土壤中的C元素排放,而过度的耕作会加剧温室气体的排放。对于土地免耕技术的发展有以下几点好处:一是减少土壤中的CO2排放量,保存土壤的有机质含量,起到了土壤固碳作用;二是免耕技术的发展,可以减少对农业机械设备的使用,减少了化石燃料的使用,从而降低了CO2的排放量;三是因为土壤中含有大量的有机质,其具有保肥作用,那么对于化肥的需求就相对减少了,对化石燃料的使用也会相对降低。因此,土壤固碳,减少化石燃料燃烧和减少化肥的使用都是有利于控制气候变化的因素。除了可以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免耕还可以保持水土,改善地表水水质,减少沙尘暴的发生,提高生物多样性。同时,这些好处又可以进一步增加农民的经济收入。
  (2)有机肥技术。农业施肥不但会通过影响地上植被的生物量来影响土壤碳源的供应量,而且还会影响土壤微生物活性,决定土壤呼吸强度,因此,要减少化肥的使用,大量使用化肥会致使土壤中的C元素过剩,造成土地酸碱度失衡。但是如果通过对土壤增施有机肥,减缓土壤有机物质腐烂,减少土地耕作活动,改善土壤水分,就可以减少向大气中排放温室气体。
  对于有机肥料首先要注意库存的通风性,降低有机肥温度,防止有机肥挥发;其次收集和利用有机肥挥发出的甲烷,将其作为燃料使用;再者,把液体有机肥进行固体化,植入土壤底层,那么有机肥使用时间会增长。此外,还要增加有机肥使用数量,改善农田土壤的通气条件和酸碱度。如此,农民可以大量减少使用化肥数量,又可使用甲烷等燃料,减少了农业成本支出,增加了收入,又可以促进低碳农村经济发展。
  (3)病虫害防治技术。目前在农村,农民对付农产品所遭遇的病虫害主要方式方法就是喷洒农药,长期大量使用农药会致使病毒和害虫产生抗体,且农产品附有大量副作用,对人类健康有害。应当积极推广农药增效剂和农药替代品,加强农业清洁生产技术和生物防治病虫的方法研究,以恢复和保持农田生态平衡,从而达到农业高效、保产、清洁、效益的目的。
  (4)优良农作物培育技术。根据我国各地区农业生产实际及气候变化因素,有计划地抓紧培育或引进具有对高温、干旱等极端气候及病虫害有抗性的品种,大力栽培木本植物,改进牲畜放牧管理方法等,以提高耕作土地中的碳储备水平。
  (5)秸秆资源利用技术。在农村,多数农作物秸秆在收获农作物时,被当场焚烧,或者部分被农民拿回家当成做饭炉灶的材火,完全没有利用秸秆的廉价、清洁的可再生功能,秸秆平均含硫量只有0.38%,约为煤的33%,而热值则达标准煤的50%。我国农作物秸秆年产量约7亿吨,如果全部都焚烧完,既污染环境,又浪费了资源。据统计美国秸秆还田率近90%,中国秸秆还田率仅约15%,于是美国农业土壤中有机碳量逐年增加,而中国土壤有机碳量逐年减少。如果地面秸秆还田比率由当前的15%增加到80%,中国农田的碳平衡将会由亏转盈。还要根据我国的基本国情和地区差异充分研发和推广秸秆饲用、秸秆发电、秸秆碳化等继秸秆还田处理后的一系列资源利用技术。
  (6)草地资源利用技术。改良天然草地,扩大人工草地,既能使土壤减少碳排放,又能吸收大气中的CO2进行光合作用,又有利于提高产草量,促进畜牧业生产,增加碳储存,发展农业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政府和群众还应特别注意对草地资源的保护,严禁破坏草地,防止草地沙荒化。
  (7)农业机械节能技术。随着农业现代化耕作程度的加深,农机作业的重要性日趋明显。为了提高能源利用率,减少CO2排放,主要采用以下几方面措施:①更新大中型农机具,超龄使用大中型农机具,给农业生产带来了一点程度的危险性,又超量浪费了化石燃料。据统计,全国约有50%的大中型农机具超龄使用,导致功率下降20,柴油损失20%。若对这些超龄的大中型农机具进行更新,可减排CO2约18~21万吨。②扩大农机的节能技术改造。采用新型节能的农机部件对拖拉机等农业动力机械进行改装, 可减排CO240~45万吨。③节约煤炭技术研发。农产品加工、温室栽培等作业需要大量煤炭。节能措施主要指提高供热设施的效率和改进工艺过程,如推广成熟的先进灶具,提高灶具的质量和使用年限。
  (8)沼气资源利用技术。农村沼气有效利用可以节约能源,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保护环境,并且可以通过交易减排的温室气体而增加农民的收入,沼气不但能解决农村燃料能源问题,节约大量薪柴、煤炭资源,也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量。沼渣还可作为有机肥在农田中施用,减少农村面源污染。使用沼气还可以节省农民对能源和肥料等的支出,实践显示,一户农民全年使用沼气可直接节省各种费用约1100元。
  四、结语
  随着全球气候的逐年变化,我国的农业势必受到影响,农业要获得突破和高速发展,只有走低碳农业道路。低碳农业是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中应运而生的新生事物,是一种生态高值农业模式。而这种全新的农业模式带来的则是全新的低碳农业经济的发展,是一种以低能耗和低污染为基础的绿色循环农业经济。发展低碳农业经济将是我国农业发展的一条崭新大道,是农业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共存的双赢模式,将是我国农业发展方式的重大变革。
  
  参考文献:
  [1] 季昆森:发展低碳农业潜力巨大[J].农村财政与财务,2010,2
  [2] 赵其国 钱海燕:低碳经济与农业发展思考[J].生态环境学报2009,18(5).
  [3] 王昀:低碳农业经济略论[J].中国农业信息 2008,8
  [4] 李长生 肖向明:FROLKINGS.中国农田的温室气体排放[J].第四纪研究,2003,(23):493-503.
  [5] 张厚:农业减排温室气体的技术措施[J].农业环境与发展 1998,1
  [6] 马友华 王桂苓 石润圭等:低碳经济与农业可持续发展[J]. 产业观察
  [7] 吴一平 刘向华:发展低碳经济 建设我国现代农业[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10,2
  [8] 康殿邦:凤台县推进低碳农业经济发展的问题与对策[J].安徽农学通报 2009,15(22)
  [9] 翁志辉 林海清 柯文辉等:台湾地区低碳农业发展策略与启示[J].福建农业学报2009,24(6):586~591
  [10] 张天林 张星:对淮北市低碳农业发展的思考[J].安徽农学通报2009,15(20)
  [11] 刘喜丽:论中国农村经济现状[J].青年思想家 2003,6
  [12] 黄耀:中国的温室气体排放、减排措施与对策[J] 第四纪研究 2006,9
  [13] 周宏春:中国低碳经济的发展重心[J].绿叶 2009,1
  [14] 夏刚:中国农业经济发展中的几个基本问题[J].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3
  [15] 翁伯琦 王义祥 雷锦桂:论循环经济发展与低碳农业构建[J].前沿观点 2009,9
  [16] 宋杰鲲:我国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影响因素及减排对策分析[J].价格理论与实践2010.1
其他文献
在城市更新改造中,如何更好地保护城市历史街区,活化历史空间,并进行有效的活化利用,并在这个基础上更好地保护传统人文风俗,使空间中的历史记忆得以留存,是摆在城市建设者面前一个
关键词:城乡营造;农村再生;案例研究  中图分类号:F323.2  文献标识码:A  近十余年来,有个遍及全球、日渐兴盛的趋势,尝试以各种“文化”之名,开启城市与区域“再发展”或“再生”的新契机。官方、业界和大众都寄望文化“是门好生意”,期许文化产业的荣景。但是文化却不是那么容易被驯服,温驯地成为地域发展的稳定驱动力的。现今大陆范围内的文创产业虽然被大力推进,却有着深层次思想上的阻碍。  回看现在
摘 要:课堂教学高效性的问题历来是学校教学工作关注的重点,本文深入透析影响初中课堂教学高效性的学习动机因素、学习策略因素、学习态度因素以及情境教学因素等方面,逐步深化教师对课堂教学高效性的思想认识,以此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关键词:初中课堂;教学;高效性;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B 收稿日期:2015-12-18  在中学课程中,数学是一门重要的学科,作为理科的领头羊,
[摘 要] 近几年,生态旅游在我国有了迅速的发展,在给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对于我国环境的也有着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本文从法律的角度分析了当前我国生态旅游法律制度所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 生态旅游 法律 政策    生态旅游一般认为最初始于非洲和拉丁美洲的一些国家。国际旅游界普遍认为生态旅游的思想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其雏形是“生态性旅游(ecological tourism)”,是1965年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精准扶贫”思想以来,各地针对贫困户的致贫原因、脱贫需求的不同而施以多种扶贫政策,对提高扶贫成效和打赢脱贫攻坚战做出积极探索.但是,我国西南地区由于
摘 要:对汉语国际教育中的低龄汉语学习者而言,内隐学习(implicit learning)的方式更适于他们的汉语习得特点。内隐学习方式在汉语学习中可以发挥重要作用,内隐学习有利于对语言用法的掌握,可以促进学生对言语技能的学习。但是汉语教学中的内隐学习也要注意與外显学习的结合,因为外显学习符合成人善于掌握语言规律的学习特点。培训汉语国际教育教学师资利用内隐学习方式的能力,应充分利用经验交流、案例分
党的十八大以来,重庆市贯彻"统筹城乡、整体推进"的社区服务体系建设思路,有效提升了城乡社区服务的水平。但农村社区服务在基础设施、经费支持、供给力度、队伍建设等方面与
摘 要:初中语文介于小学基础语文以及高中应试语文之间,所以初中语文的教学既要学会在小学基础语文的前提上做提升与拓展,同时也要兼顾高中的以高考为目标的语文。那么初中语文教学的侧重点在哪里呢?初中语文的教学应是以培养学生对于文化的认识。文章对此进行具体分析。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侧重;文化认识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一、培养学生对文化认识的益处  何为文化?文化在具有非常广泛的范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可以说是互联网进入人类生活以来一个新的里程碑,而“互联网+”所带来的无穷可能性也对政府服务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往简单的行政服务模式应迅速实现
探讨《On right continuity of a family of two-parameter σ-fields》所讨论的问题。指出该文主要命题的证明推导过程存在实质性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