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标准的实施,是一项系统工程。是我们国家推进现代化建设中的一项重要工作,是全社会的一件大事,它是一项广泛的社会变革。我们要站在儿童未来的发展、民族的兴衰、祖国的未来的战略高度,去认识新课改,去实施好新课改。而不能把新课程改革仅仅看作教育界内部的事情去办。教育部副部长陈小娅指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是扎扎实实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需要坚持不懈的长期努力。要从办让人民群众满意的高质量教育的高度,用全面的、协调的、可持续的发展观,指导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十年来的新课改,我们感觉到了这次比以往的课改有较大不同,但在实施中也体会到,困难不少,困惑不少。
1.新课改首先应是国家行为
一项全国性的课程改革工作,不能只是教育部门和学校的事。要在全国范围内推行新课程改革,让新课改变为一种公众行为、社会行为,一定要有配套的政策和法规支持,要将一切不适应新课改,事实证明已经过时的政策、制度进行解构、修正、调整、完善。
新课改只有上升为国家行为之后,政府各级部门才会用制度的形式将新课改列为自己一项义不容辞的重要工作,才会创设良好的社会环境,让校长们从危房改造,解决拖欠工资、学校基础设施建设(如计算机、网络教学等)的困境中解脱出来,全身心开展新课改,才会让教师们没有后顾之忧,轻装上阵搞课改。
新课改是为了促进教育发展,为振兴民族经济服务。在不少地方,当地领导年初下达考试指标,大考后奖罚兑奖,把考上几个清华、北大当作形象工程、政绩工作来抓。这种单一的分数指标,使学校和教师们既要轰轰烈烈搞课改,又要扎扎实实应对考试,这样,新课改只能是一种形式。拿的是新教材,用的是老教法,有时也只能在教研教改上闪亮登场一下,仅此而已。
2.考核指挥棒让课改原地转圈
考试得到的是分数,它是师生快乐、愁苦、希望和恐惧的源泉。评价和考试制度就像一只看不见的巨手,决定着千千万万师生的命运。在考试面前,只有分数才会最直接地无条件地得到肯定。考试指挥棒最有效,对于基础教育的实际影响力要大大超过课程标准。“考什么,教什么”是学校的无奈,教师别无选择。一些家长也看到了、认识到了传统教育中的不少弊端,但在分数面前,在分数决定进入什么学校面前,他们也只能让分数说话,服从分数。这样,学校和家庭就会结成统一战线,形成合力,让学生在读、记、考中漫行。教材、课程和教学方法改了,而考试方法没有改,考试题还在用老教材的内容。甚至出现了一些新教材已删掉的内容还在考。如果现在的评价体系不变,或是不能在考试题上鼓励和引导教师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接受新的教学方式和理念,那么课改就会是“穿新鞋、走老路”。而课改的最后成功与否,就是看每一位教师是否自觉地按照新的教育理念进行课程改革,否则课改只能原地转圈,最多也只能是拉长点圆圈的半径而已。
教育的基础是生命,我们的教育却在摧残生命。
教育是成长,我们的教育却扼杀成长。
如果只用分数决定人的价值或生命,没有从根本上对生命本身、对人本身的尊重和肯定,人就不能真正成长起来,人的道德、智慧、审美、批判性和创造性等也都无从谈起。
3.地区教育差别制约新课改的实施
由于市场、区位和政策等原因,造成了教育资源不合理的流动、积聚和配置,使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学校之间的相对差别和绝对差别明显拉大,还有继续加速扩大的倾向。我们只有正视教育差别,才有可能去缩小这个差别。
城乡差异。农村教育一直处于弱势。资源配置、发展目标、过程控制、理论指导上均处于弱势地位,我们的一些同志不能正确看待农村教育问题,总想回避它,然而最能体现中国国情的教育实际往往是人们缺乏深切了解与痛楚体验的偏僻乡村。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导致教育制度优先发展城市,造成城乡教育机会的认可与分配政策上的许多不平等,这些都是在社会制度与教育制度上激化城乡教育失衡。
区域差异。随着各地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教育资源配置呈现非均衡形态,差异呈扩大趋势,校际差异越来越大,造成不同地域中的义务教育成效受到抑制。经济发达地区的学校质量层次较高,学校往往能享有更多的资源,就读于其中的学生能够接受更好的教育。而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地区的学校质量、层次较低,学校获得的资源相对较少,其学生所能享有的资源和教育质量明显是次等的。
新课标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学校等级意识和学生的等级意识,使学生在教育过程中受到不平等的待遇,淡化了社会的公正价值,一些学业成绩一般的学生不仅没有愉快地接受教育的体验,教师们面对这些具体环境,新课改的实施只能打折扣。
中国教育报记者刘中华在农村基层采访,了解到农村小学在实施新课程中遇到不少难题:内容多,教学时间紧;家长忙,无力辅导学生;环境差,学生知识面窄;教师苦,披星戴月效果差。记者认为:农村小学生难适应新课程。这种现象并未得到根本的改变。
4.批判性对待新课标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承前启后、一脉相承的,都是符合否定之否定定律的。课改是一个不断探索、实践、反馈、分析、总结和矫正的过程。新课改不是对传统教育的彻底破坏与颠覆,也不是与传统教育根本对立。它是对传统教育的传承、改革与发展,是在传统教育基础上的一种扬弃,是素质教育发展的再深入。
我们应该教什么?
我们为什么这样教?
现在推行的新课程相对前面使用的课程(给一名字:旧课程),从学科内容上进行增减,从学科结构上进行了整合。广大教师虽手握新教材,并能读到基础教育课程师资培训系列教材,但新课程中到底删去了什么,为什么要删去这些内容,不能知其所以圆。尤其是新增加部分,为什么选人的是这些内容,而不是其他内容。社会发展瞬息万变。从大量的文化遗产和国内外的先进科学知识中,摘取什么样的知识小花交给孩子们,是对孩子们未来最有影响的,教师们也只能被动地去接受新课程,去“照本宣科”。
我们对事物的评价,没有最好,只有更好。事物总是动态的、发展的。我们的新课程同样不能远离这一规律。我们要用反思、批判的眼光来对待新课程。随着时间的推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不论是科学技术还是道德品质评价、人生观价值观的取向,都会与时俱进。在我们告别“旧课程”实施新课程中,只有不迷信、不唯书、不唯上,实事求是,实践创新,才会让新课程走进教师的心田,落实在教学工作中。
5.教师素质决定新课改的成败
新课改是以新课程为载体,一般通过一定的教学形式予以实施的。教学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是教师。教师在新课改中担负着重要的、最直接的责任。教师的师德品质和专业素质直接导致新课改的实施。
综前所述,如果我们的教师是在一个良性的大环境中从事新课改工作(如无需担心工资拖欠、教室倒塌、现代化教学设施逐步跟上、培训学习正常进行、福利待遇与公务员持平、不为考试排名曝光受罚等等),我们的教师首先要更新教育观念。没有科学的理论,就没有科学的实践活动;没有素质观念作指导,课程改革就失去了灵魂。教育理念是对教育本质的认识。教育理念不等同于教学方法,同一个教育理念下,可以有许多种不同的教学方法。
新课程是一个开放、复杂、丰富和多元的系统,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师生之间有更多的互动和对话,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介入课程与教学。只有当教师的教育理念发生了根本变化,“以人为本”的思想才能融入教学之中。关爱学生、尊重学生、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教会学生自我学习的方法等,才有可能渗透于具体的教学过程之中。在每一节课中,每一个人都有一个故事,每一次发展的契机都在对话中生成,每一位学生都在学习共同体中通过信息共享和批判反思对知识再组织来建构其意义,从而获得真正的发展,实现课程的终极化目标。而这些都只能在教师的教育理念得到更新以后,才有可能得以实现。
当教师的教育理念转变以后,他(她)们会主动、自觉地通过多种途径,提升自己的素质,参加各种培训,积极参与新课程改革,投身于校本教研中来。而教师可持续发展动力的来源,离不开政策、制度上的保障,离不开国家在实施新课程中对教师的高度重视和关注。
十年来的新课改,我们感觉到了这次比以往的课改有较大不同,但在实施中也体会到,困难不少,困惑不少。
1.新课改首先应是国家行为
一项全国性的课程改革工作,不能只是教育部门和学校的事。要在全国范围内推行新课程改革,让新课改变为一种公众行为、社会行为,一定要有配套的政策和法规支持,要将一切不适应新课改,事实证明已经过时的政策、制度进行解构、修正、调整、完善。
新课改只有上升为国家行为之后,政府各级部门才会用制度的形式将新课改列为自己一项义不容辞的重要工作,才会创设良好的社会环境,让校长们从危房改造,解决拖欠工资、学校基础设施建设(如计算机、网络教学等)的困境中解脱出来,全身心开展新课改,才会让教师们没有后顾之忧,轻装上阵搞课改。
新课改是为了促进教育发展,为振兴民族经济服务。在不少地方,当地领导年初下达考试指标,大考后奖罚兑奖,把考上几个清华、北大当作形象工程、政绩工作来抓。这种单一的分数指标,使学校和教师们既要轰轰烈烈搞课改,又要扎扎实实应对考试,这样,新课改只能是一种形式。拿的是新教材,用的是老教法,有时也只能在教研教改上闪亮登场一下,仅此而已。
2.考核指挥棒让课改原地转圈
考试得到的是分数,它是师生快乐、愁苦、希望和恐惧的源泉。评价和考试制度就像一只看不见的巨手,决定着千千万万师生的命运。在考试面前,只有分数才会最直接地无条件地得到肯定。考试指挥棒最有效,对于基础教育的实际影响力要大大超过课程标准。“考什么,教什么”是学校的无奈,教师别无选择。一些家长也看到了、认识到了传统教育中的不少弊端,但在分数面前,在分数决定进入什么学校面前,他们也只能让分数说话,服从分数。这样,学校和家庭就会结成统一战线,形成合力,让学生在读、记、考中漫行。教材、课程和教学方法改了,而考试方法没有改,考试题还在用老教材的内容。甚至出现了一些新教材已删掉的内容还在考。如果现在的评价体系不变,或是不能在考试题上鼓励和引导教师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接受新的教学方式和理念,那么课改就会是“穿新鞋、走老路”。而课改的最后成功与否,就是看每一位教师是否自觉地按照新的教育理念进行课程改革,否则课改只能原地转圈,最多也只能是拉长点圆圈的半径而已。
教育的基础是生命,我们的教育却在摧残生命。
教育是成长,我们的教育却扼杀成长。
如果只用分数决定人的价值或生命,没有从根本上对生命本身、对人本身的尊重和肯定,人就不能真正成长起来,人的道德、智慧、审美、批判性和创造性等也都无从谈起。
3.地区教育差别制约新课改的实施
由于市场、区位和政策等原因,造成了教育资源不合理的流动、积聚和配置,使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学校之间的相对差别和绝对差别明显拉大,还有继续加速扩大的倾向。我们只有正视教育差别,才有可能去缩小这个差别。
城乡差异。农村教育一直处于弱势。资源配置、发展目标、过程控制、理论指导上均处于弱势地位,我们的一些同志不能正确看待农村教育问题,总想回避它,然而最能体现中国国情的教育实际往往是人们缺乏深切了解与痛楚体验的偏僻乡村。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导致教育制度优先发展城市,造成城乡教育机会的认可与分配政策上的许多不平等,这些都是在社会制度与教育制度上激化城乡教育失衡。
区域差异。随着各地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教育资源配置呈现非均衡形态,差异呈扩大趋势,校际差异越来越大,造成不同地域中的义务教育成效受到抑制。经济发达地区的学校质量层次较高,学校往往能享有更多的资源,就读于其中的学生能够接受更好的教育。而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地区的学校质量、层次较低,学校获得的资源相对较少,其学生所能享有的资源和教育质量明显是次等的。
新课标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学校等级意识和学生的等级意识,使学生在教育过程中受到不平等的待遇,淡化了社会的公正价值,一些学业成绩一般的学生不仅没有愉快地接受教育的体验,教师们面对这些具体环境,新课改的实施只能打折扣。
中国教育报记者刘中华在农村基层采访,了解到农村小学在实施新课程中遇到不少难题:内容多,教学时间紧;家长忙,无力辅导学生;环境差,学生知识面窄;教师苦,披星戴月效果差。记者认为:农村小学生难适应新课程。这种现象并未得到根本的改变。
4.批判性对待新课标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承前启后、一脉相承的,都是符合否定之否定定律的。课改是一个不断探索、实践、反馈、分析、总结和矫正的过程。新课改不是对传统教育的彻底破坏与颠覆,也不是与传统教育根本对立。它是对传统教育的传承、改革与发展,是在传统教育基础上的一种扬弃,是素质教育发展的再深入。
我们应该教什么?
我们为什么这样教?
现在推行的新课程相对前面使用的课程(给一名字:旧课程),从学科内容上进行增减,从学科结构上进行了整合。广大教师虽手握新教材,并能读到基础教育课程师资培训系列教材,但新课程中到底删去了什么,为什么要删去这些内容,不能知其所以圆。尤其是新增加部分,为什么选人的是这些内容,而不是其他内容。社会发展瞬息万变。从大量的文化遗产和国内外的先进科学知识中,摘取什么样的知识小花交给孩子们,是对孩子们未来最有影响的,教师们也只能被动地去接受新课程,去“照本宣科”。
我们对事物的评价,没有最好,只有更好。事物总是动态的、发展的。我们的新课程同样不能远离这一规律。我们要用反思、批判的眼光来对待新课程。随着时间的推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不论是科学技术还是道德品质评价、人生观价值观的取向,都会与时俱进。在我们告别“旧课程”实施新课程中,只有不迷信、不唯书、不唯上,实事求是,实践创新,才会让新课程走进教师的心田,落实在教学工作中。
5.教师素质决定新课改的成败
新课改是以新课程为载体,一般通过一定的教学形式予以实施的。教学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是教师。教师在新课改中担负着重要的、最直接的责任。教师的师德品质和专业素质直接导致新课改的实施。
综前所述,如果我们的教师是在一个良性的大环境中从事新课改工作(如无需担心工资拖欠、教室倒塌、现代化教学设施逐步跟上、培训学习正常进行、福利待遇与公务员持平、不为考试排名曝光受罚等等),我们的教师首先要更新教育观念。没有科学的理论,就没有科学的实践活动;没有素质观念作指导,课程改革就失去了灵魂。教育理念是对教育本质的认识。教育理念不等同于教学方法,同一个教育理念下,可以有许多种不同的教学方法。
新课程是一个开放、复杂、丰富和多元的系统,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师生之间有更多的互动和对话,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介入课程与教学。只有当教师的教育理念发生了根本变化,“以人为本”的思想才能融入教学之中。关爱学生、尊重学生、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教会学生自我学习的方法等,才有可能渗透于具体的教学过程之中。在每一节课中,每一个人都有一个故事,每一次发展的契机都在对话中生成,每一位学生都在学习共同体中通过信息共享和批判反思对知识再组织来建构其意义,从而获得真正的发展,实现课程的终极化目标。而这些都只能在教师的教育理念得到更新以后,才有可能得以实现。
当教师的教育理念转变以后,他(她)们会主动、自觉地通过多种途径,提升自己的素质,参加各种培训,积极参与新课程改革,投身于校本教研中来。而教师可持续发展动力的来源,离不开政策、制度上的保障,离不开国家在实施新课程中对教师的高度重视和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