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 探讨乌司他丁基于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Toll样受体4(TLR4)/核因子-κB(NF-κB)通路对严重多发伤并急性胃肠损伤家兔模型肠屏障功能保护机制.方法 40只家兔,平均分为4组,对照组(未建立严重多发伤并急性胃肠损伤),损伤组、药物对照组和干预组均建立严重多发伤并急性胃肠损伤模型.建模成功后药物对照组注射丙氨酰谷氨酰胺1.2 g/kg,干预组腹腔注射100000 U/kg的乌司他丁,8 h一次,连续7 d.其余家兔同部位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抽取静脉血检测肠黏膜屏障、炎症及应激指标,
【机 构】
:
河北省人民医院 急诊科,河北 石家庄050051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乌司他丁基于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Toll样受体4(TLR4)/核因子-κB(NF-κB)通路对严重多发伤并急性胃肠损伤家兔模型肠屏障功能保护机制.方法 40只家兔,平均分为4组,对照组(未建立严重多发伤并急性胃肠损伤),损伤组、药物对照组和干预组均建立严重多发伤并急性胃肠损伤模型.建模成功后药物对照组注射丙氨酰谷氨酰胺1.2 g/kg,干预组腹腔注射100000 U/kg的乌司他丁,8 h一次,连续7 d.其余家兔同部位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抽取静脉血检测肠黏膜屏障、炎症及应激指标,HE染色检测小肠病理形态,HMGB1、TLR4、NF-κB检测采用免疫印迹及聚合酶链式反应法.结果 损伤组肠脂肪酸结合蛋白、二胺氧化酶、D乳酸、降钙素原和C反应蛋白均高于对照组(P<0.05),药物对照组和干预组上述指标均低于损伤组,且干预组低于药物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损伤组丙二醛(MDA)升高,超氧化物岐化酶(SOD)降低;与损伤组比较,药物对照组和干预组MDA降低,SOD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家兔小肠组织中HMGB1、TLR4、NF-κB蛋白及mRNA比较存在差异,损伤组HMGB1、TLR4、NF-κB蛋白及mRNA高于对照组,与损伤组比较,药物对照组和干预组上述指标降低,且干预组低于药物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乌司他丁能够提高严重多发伤并急性胃肠损伤家兔模型肠屏障功能,改善炎症及应激,并具有浓度依赖性,其作用机制与抑制HMGB1/TLR4/NF-κB通路相关.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肺表面活性物质联合经鼻导管高流量氧疗治疗新生儿重症肺炎的疗效.方法 选取自2020年3月至2021年1月收治的117例新生儿重症肺炎患儿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n=58)与B组(n=59).两组患儿均给予镇静、抗感染、营养支持、纠正水电解质失衡、保持呼吸道顺畅、保护脏器功能等对症治疗.同时,A组患儿给予经鼻导管高流量氧疗;B组患儿在A组治疗基础上联合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评估并比较两组患儿治疗效果.记录并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后血气指标[氧分压(PaO2)及二氧化碳分压(PaCO2)]
放射治疗是胸部晚期恶性肿瘤治疗的主要方法,而放射性肺损伤是放射治疗过程中较常见的并发症.放射性肺损伤发生早期主要表现为放射性肺炎,若治疗不及时,会发展为放射性肺纤维化.肺纤维化一旦形成,损伤不易逆转,表现为胸闷、气短、干咳以及呼吸困难等,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存时间.由于放射性肺损伤的发生,使胸部肿瘤放射治疗的有效剂量受到限制.目前,临床上治疗放射性肺损伤主要应用抗生素、激素、抗组胺类药物以及一些中医药疗法,这些方法主要通过抑制炎性因子的释放和表达,减轻临床症状,延缓放射性肺纤维化的发展进程,但无法修
目的 探讨脓毒症患者血清γ-干扰素(IFN-γ)、白细胞介素4(IL-4)及IFN-γ/IL-4变化趋势,分析IFN-γ/IL-4对患者预后影响.方法 选取自2020年5月至2021年1月铜陵市人民医院重症监护室(ICU)收治的75例脓毒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ICU治疗的预后分为存活组(成功治疗并转出ICU,n=52)与病死组(ICU住院期间死亡,n=23).分别取两组患者入院第1、3、5天血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IFN-γ、IL-4水平,并计算IFN-γ/IL-4.记录并比较入院第1、3、5天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