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教辅编辑的基本素养

来源 :编辑之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af67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家都知道,决定一家报刊社长久发展、报刊行天下的关键在于产品质量,而决定产品质量稳步提升、精益求精的基石在于编辑。然而,对于服务于基础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高等教育的教辅报刊社来说,编辑不仅仅要从事教育行为和出版活动,还要把人类一切优秀的文化资源注入、融入到今天的教育出版生活中去,从而追求一种高品位的教育生活和出版目标。当前,面对蓬勃发展的教辅产业和教辅文化,如何编辑一份高质量的报纸、期刊,也必然成为一名优秀教辅编辑义不容辞的责任与使命。那么,一名优秀的教辅编辑,应当具备哪些基本素养呢?
  
  一 做一名会做计划、落实计划的教辅编辑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辅编辑,首先应当具备的素养是有计划性,但经验告诉我们,会做计划往往比认识计划更难以人手。由于教辅报刊自身的特点和属性,必然要求从事这一行业的编辑人员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它不同于一般的工作计划,可以根据组织的战略、目标,列出日计划、周计划、月计划、季度计划、年度计划等等,而要围绕教育发展规律、教学进度、读者的认知特点等方面综合考虑,制订出合理的编辑计划来。从前期的策划、约稿、采稿,到中期的组稿、改稿,再到后期的排版、审稿、校稿、定稿,一系列的内容都要将教育教学的因素渗透进去。因而,编辑在做计划前,必须吃透教材,熟悉教学,关注课堂,甚至做必要的调研工作。这时候,“行万里路”对于编辑们来说,意义更为深远。一方面需要客观深入地把握教研教学最前沿的信息;另一方面还要糅合自己的编辑思路,把教情、学情、编情完全地结合到一起,再返回来拿捏、推敲、修改、润色自己的编辑计划。即便这样,做出来的计划也不一定完全到位,因为教学是不断发展变化的,随时随地掌握到的这样那样的信息,都会使编辑重新审视自己的计划是否符合实际需要,进而要求编辑再回过头修改、补充,直至完全符合课堂教学的实际需求。
  再者就是做计划时,切忌“华而不实”的文字或语言。计划最终是自己去落实、跟进的,以笔者多年的编辑实践来看,有的编辑思路很清晰、很有条理,可在做计划时繁文缛节性的文字太多,表面上很好看,但在落实计划的过程中,由于时间紧张,很容易造成顾此失彼的情况,而且还会导致一些常识性的错误出现。对于这些教训,每一名教辅编辑都要在思想上给予足够的重视。所以,一份合格的计划一定是主题突出、框架清晰、语言凝练、目的明确的。当然,因人而异,有的编辑可以在某一条计划后附上一些细节(自己平时容易忽视的地方),以起到提醒的作用,也有的编辑喜欢用一些经过加工浓缩的顺口溜来组织,读起来顺口,也便于铭记。简而言之,我们做计划的基本态度应是“我的计划我负责,我的计划我明白”。
  然后,要谈到落实计划这个问题,每个人的计划不同,落实的时候也会有所区别。这其中要说四个字,即不折不扣,这既是一个工作态度和责任心的问题,也是一种精益求精的表现。计划是实现既定目标、完成既定目标的第一步骤,为了将计划按时、准确、严格地落实到位,就必须在不折不扣上下工夫、做文章。所谓不折不扣,即用心专一、行动专一。围绕自己的计划,不跳跃,不空想,不瞻前顾后,按照顺序扎扎实实地、一个一个地完成。这样下来,自然能达到“心正锋正”的境界。在遇到阻力或者困难的时候,适时地调整一下策略,向周围同事取取经,也会取得不错的效果,久而久之,点滴积累下来的经验就会升华成编辑智慧,更有助于指导实际工作。
  
  二 做一名掌握要求、规范操作的教辅编辑
  
  对于教辅报刊来说,掌握要求,规范操作,显得尤为重要。因为,教辅报刊是最终服务于教育、教学的,它的服务对象很明确,就是青少年在校学生。编辑在出版的过程中,必须清醒地认识到,青少年群体还处于一个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初步形成的阶段,在接触社会前,对社会的理解和认识还不能作出准确的判断。而从我们编辑的报刊中释放出去的每一个信号,都可能对青少年读者在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认识上产生一定的影响。
  掌握的“要求”既包括国家出台的一些规定、条例,如《报纸出版管理规定》及教学大纲、目标要求,也包括报刊社自己制订的一系列独立的、规范的、特点鲜明的操作流程。当然,每一位编辑都希望自己编的报纸、期刊让读者喜爱、满意,都不愿意听到不好的声音,或者看到错误、瑕疵。但如果编辑对“要求”没有系统学习,深入了解,小错误、小问题就如同小尾巴一样,怎么甩都甩不掉,甚至大的事故也有可能发生。国家颁布的规定条例、教学大纲和操作流程,这是编辑在出版前必须掌握的三件法宝。唯有如此,才能把报纸、期刊编辑得更完美,让读者放心、满意地阅读、使用。
  至于规范操作,这里强调一点,即严格。谁严格,谁受益。严格到什么程度呢?一是在对待是非问题上,丝毫不能马虎过关,一定要鉴别清楚,特别要站在读者的立场去思考问题,将读者放在第一位。只有站在这样的高度,才能在前进的道路上不至于迷失方向。二是不能存在侥幸心理,想着蒙混过关。一份报纸、期刊经过编、审、排、校4个环节处理,一个环节没有到位,都会直接影响到后面的环节,既延误了出版时间,降低了出版效率,还给后面环节造成了一定的隐患。三是正确面对错误,无论是哪种错误,都不要回避,回避错误是对自己不负责、对读者不负责的最愚蠢的做法。当然,还应该正确对待处理错误,犯错误、栽跟头,不是耻辱,也不是末日,对于那种勇于探索、追求真理的“错误”还应当给予鼓励,以及适时的点拨和指导。
  最后,我们还必须关注这样一个问题,编辑一般的工作常态是编、审、排、校等很具体的业务,为了加强业务能力的培养与提高,报刊社都会安排一些培训、讲座、会议、活动等,再加上日常的节假日,这样势必分散编辑的注意力,若忙中生乱的话,很可能导致稿件、排版、印刷错误,我们常把这种普遍存在的现象称为“周期性综合征”。为此,编辑需要做好两手准备,一方面要提前打预防针,把各项工作提前安排好,分布均匀,明白前面做了哪些工作,后面需要做哪些工作,与前面的工作进行衔接;另一方面要按照流程,把自己的环节做到位,交代清楚,不留尾巴,做到自己用心,同事放心,也就是把计划、要求和流程有机地结合到一起。
  
  三 做一名善于协调、照顾全局的教辅编辑
  
  一名优秀的教辅编辑,扮演的角色会很多,除了编辑以外,还要帮助同事排忧解难,与读者沟通心得、交换意见,进行课题研究等等,这就要求编辑具备另外一种基本的素养——善于协调,照顾全局。
  协调的目的是和谐一致,解决问题,服务大局。编辑内部要和谐,编辑与教学也要和谐。一个指向内部,一个 指向外部。希腊雅典不仅有古老的传说和神话,同时在人的发展和教育的配合方面,提出了许多至今为人类所倡导的“天人合一”的教育思想。音乐教师念念不忘的,是他们年轻的学生能养成自制和摒除一切过失的习惯。他们教学生演奏竖琴,跟他们一起研究抒情诗人的作品,并把这些作品融入音乐,使孩子们跟和声的节奏相应,服从于和谐和节奏,习惯于温顺和柔和,从而进一步跟言语和行动相适应,因为人的生活在它整个的表现上都是需要和谐和节奏的。编辑也应该回归到这种“天人合一”的境界,为了共同的事业和共同的目标,相互之间要了解、理解、沟通。有时候事情繁多,需要了解、理解、沟通得很多、很深。但我们有没有想过,这样的协调意义是不是更大呢?那种在“艰苦创业、并肩战斗”之类的情境中产生和形成的感情,往往是最令人羡慕的感情,这种感情也可以发生在我们的身边,我们应该倍加向往和呵护,而不是为了解决问题而扯皮、推诿、炫耀。
  协调就是为了有效沟通,达成共识。“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同的人面对同样的事物都会有不一样的看法,更何况面对的是不同的环境、不同的问题。其实,我们手中所编的报纸、期刊,就是一种有效的沟通媒介。编辑会经常走下去,和读者进行座谈,因为读者对课堂、教学了解、理解得更多、更深,他们的了解、理解对编辑来说,就是一种资源。把读者的了解、理解融入到出版物中去,编出来的出版物能不让读者赏心悦目么?当然,这个相互协调沟通的过程会很长,但起到的作用也会很明显,不知不觉中自己的修养和素质就提高了。但同时也必须认识到,有时候读者会提到一些比较刁钻的问题,让我们一时半会无所适从,不知道从哪里谈起。所以,编辑有必要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这个过程既是考验编辑耐心和智慧的阶段,也是最能锻炼编辑实践能力的阶段。编辑必须好好地把握起来,用光明磊落的气量和豁达开放的度量面对这样的沟通,用自己的语言去拉近与读者的距离,这也是表达我们感情最好的方法,“取民之所乐民取矣”,然后写出高水平、高境界的总结,把问题解决掉。
  
  四 做一名寓学于乐、实践创新的教辅编辑
  
  教育离不开实践,实践离不开学习。任何时候,一名编辑想要从平凡到优秀,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实践就是一条最快捷的途径。如果你懂得了教育的本质,那么你就懂得了教育的目标和自我发展的方向,也就懂得了学习的真谛和快乐。面对书的海洋,你要做的是广纳博学,吐故纳新;面对纷至沓来的稿件,你要做的是耳聪目明,去伪存真;面对日益复杂的环境,你要做的是勤学好问,丰富实践。
  编辑的发展,直接推动着报刊的发展。编辑学习和实践机会有很多,除了报刊社组织的培训、讲座外,还有各种各样的书籍、刊物、网络资源等等,通过这些方面获取的知识,也可以直接服务于工作。以笔者看来,对于教辅报刊来说,学习效果最明显、最直接的地方还是一线教学。一线教学经验来自于多年教学实践的摸索和总结,不论是成功的,还是正在探索的,他们一路走来,凝聚了很多年轻编辑几十年都不可能学到的经验。学习他们的经验和做法,可以让编辑少走很多弯路,提升更多的信心。编辑学习的时候,应该加以判断、改造,哪些可以运用,哪些可以借鉴,要区别对待。然后在实践中去验证,或者再产生新的想法和结论,而不能把自己圈起来,那就成了堡垒主义,典型的出工不出力,想出力也出不了力。
  谈编辑素养,谈学习实践,自然要谈到发现和创造,也就是创新。苏联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首先是活生生的、寻根究底的、探索性的思考。没有思考就没有发现(哪怕是很小的、乍看起来微不足道的发现),而没有发现就谈不上教育工作的创造。创新的根源还在于日常的积累和发现,所以学习和实践是实现创新最基础的条件。教辅报纸、期刊的基础性,决定了编辑创新的性质。大到编辑理念、思路、模式,小到一个版面、一个栏目、一句话,甚至是一个词语的变化,都可能引起读者的思考和共鸣,这就是创新。不论任何事物,只要体现在报纸、期刊上,能够给予读者一种崭新的思考,或者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就是创新。而且,这种创新对于编辑的成长是很有作用的,能够起到以点促面的效果,有助于整个编辑群体创造力的发挥和形成。因此,教辅编辑在日常的工作中,要主动实践、参与学习、积极创新,通过学习、实践、创新的交互作用,使之能够促进报刊的整体发展。
  借着国家对振兴文化产业的雄心和决心,借着国家剥教育改革进行规划和推进的东风,每一家报刊社都应该肩负起努力提高编辑素养,实现教辅产业繁荣稳定的光荣使命,为我国基础教育和文化出版事业作出积极的、有益的贡献。
  
  (作者单位:英语周报社)
其他文献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文物保护实施所有权与经营权两权分离。两权分离一方面使公有制更加充满活力,另一方面使财产的占有使用权利被有才能的经营者掌握使之发挥更大的效益。对
20世纪70年代末期至今,中国教辅类报刊的发展已过而立之年。30多年来,随着教育改革、课程改革和考试改革的发展,许多报刊社凭着对中国教辅类报刊发展前景的敏锐判断,及时作出反应,结合教辅类报刊市场实际和目标读者需求,不断调整出版内容,整合出版资源,完善发行机制,提升产品竞争力,创新适合自己的经营管理模式,走出了一条由综合性、单一性到专业化、多元化的发展之路,最终成为全国教辅类报刊界品种多、学科全、质
“如果说过去海王星辰的管理水平是大学本科水平,我们希望借助新的ERP系统将他们的管理水平提高到研究生水平。”
扫叶山房是一家有着浓厚知识分子传统的出版机构,重视经史子集类的书籍出版。晚清至民国年间,该书坊的笔记小说出版,由注重出版符合书坊宗旨的传统学者型笔记小说,到力图实现笔记
在统一战线工作中,社会主义学院所担负的任务是非常艰巨的,要使学院的各项工作能够适应跨世纪统一战线发展的需要,加强自身建设是十分必要的。——抓领导班子建设。几年来,云南社
像亚迪集团信息中心的情况很多部门都遇到过。他们的问题可能出在:扩建网络时没有规划仔细,可能导致生活区网络容量没有达到最低要求:在具体建设时可能没有派人全程跟踪,资料可能
新版《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和《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颁布以来,注释、参考文献的规范问题受到我国社科类期刊的关注,学术期刊规范化要求起到的积极作用也
信息安全对于企业而言就像防火防盗一样,不能心存侥幸,并不是大型企业才需要灾难备份,再小的企业都应该跟上来。
(一)限予当时陕西关中的地理、气候和产业等特征,在“周革殷命”前后,周文周武特别是周公父子继承和总结发挥了周族长期在黄土高原以农立国的历史经验,为中国尔后几千年政治、经
如果你正为前途的暗淡无光而心存疑虑;如果你不知道自己一生的路将会走出多少光耀;如果你不知道努力干事业会有多少成就;如果你迫不及待想知道你能给自己的一生交上一份什么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