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课堂教学的进程就其本质来说是师生思维共同活动的过程,是培养和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过程。扩散思维有利于知识纵向梳理、横向延伸,立体思维过程是建立多维知识网络的过程, 逆向思维可以使理解深化,联想思维有助于提升思维灵活性。
关键词:高中地理 新课程教学 思维品质
课堂教学的进程就其本质来说是师生思维共同活动的过程,是培养和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过程。新的地理课程标准则更加强调,要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的经历与体验出发,激发学生对地理问题的兴趣,培养其地理学习能力,鼓励其积极探究,了解地理知识的功能与价值,形成主动学习的态度。新课程同时还关注学生的和谐发展,强调学生在解决问题中学习。
在地理学习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不断提出问题,使学习过程变成学生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索过程,指导学生收集和利用学习资源,帮助学生设计恰当的学习活动,并能针对不同的学习内容,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同时帮助其选择不同的学习方式,如接受、探索、模仿、体验等,使学生的学习变得丰富而有个性。由此不难看出,在新课程教学中,特别是高中地理教学中,学生是否具有良好的地理思维品质就显得至关重要了,而他们地理思维品质的培养也显得至关重要了。
一、扩散思维有利于知识纵向梳理、横向延伸
扩散思维过程是让思维从某一点出发,任意发散,无一定方向,无一定范围,即放开思维,冲破禁锢,产生众多创造性设想,并在应用已有的知识和记忆时,注重加入想象因子,使人们的思路更加开阔。这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而言,是一种常见的思维方式。
知识与能力的获得不是主要依靠教师强制性的灌输与培养,而是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主动探索、主动思考并亲身体验得到的。以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为例,可引导学生通过已有知识进行扩散思维的训练。
二、立体思维过程是建立多维知识网络的过程
思维的定向性能使人顺利地思考并解决一般问题,但也会妨碍创造性思维的发挥。立体思维要求人们在思考问题时从点到线、从直线到平面、从平面到立体,开发创新思维,需要有不断突破自我、不断突破思维局限和思维障碍的精神,如解决城市交通拥挤而使用的“立体交通”、农业中的“立体农业”、商业中的“立体经营”、军事上的“立体作战”等。而地理复习中,应主要把地理现象或地理事物放在时间与空间的四维体系中去思考,或者建立一个多维的知识网络。
三、逆向思维可以使理解深化
逆向思维即从相反的方向去思考,改变人们正面探求的习惯,容易引起新思考,产生超常的构思和不同凡响的新观念,如农业中的反季节蔬菜、水果等。在地理学习中常常使用逆向思维,可以加深对地理原理的理解。
四、联想思维有助于提升思维灵活性
联想思维是人们通过一事物联想到另一事物的思维过程。联想物可以是当前的两个事物,可以是当前的事物与回忆中的另一事物,也可以是头脑中想到一事物又想到的另一事物。
联想以记忆为前提条件,是把“记忆库”中的两个记忆元素(如事物)提取出来,再通过想象活动将其“联”在一起,形成联想。所以,联想不是单纯的回忆,而是通过想象力,在两个不同的表象之间建立起联系,由此及彼形成的意象运动,能够为进一步的创造性想象奠定基础。联想能够克服两个概念在意义上的差距,并在另一种定义上将其联起来。
1.相似联想。相似联想是由事物相似点而形成的联想,即联想物与刺激物之间存在着共同的性质或特征。如由鲁尔区想到我国的辽中南工业区,我国传统的老工业区可借鉴外国经验,完成老工业区的改造。
2.接近联想。接近联想是由事物空间和时间特性的接近而引起的联想。这里联想物之间只有关联,并没有共同特征。如提到日本、电器、南极洲、氧层、护肤霜和皮肤癌等,从中可以发现什么规律或得出什么结论。
地理学习中使用“接近联想”可以视为在一定平台上以一至几个关键词为中心建立地理素材库,完成以问题为中心的综合。
3.对比联想。即想起某一地理事物和完全相反的另一事物之间存在的联系。在地理复习中运用对比联想,主要是寻找区域或者地理事物之间的差异性,从而更加准确地掌握地理事物的特征。对比可以比较两个综合体的差异,也可以比较同一要素的差别。如非洲和南美洲都是赤道穿过的大洲,海岸平直,为什么非洲气候较南美洲干燥?松嫩平原与巴黎盆地纬度位置差不多,两地的农业生产特点为什么不同?
五、转换思维是多角度、多层面思考问题
转换思维的特点是以多向思考代替单向思考来对待问题,其与扩散思维的不同在于,扩散思维是从一个事物想象到其他事物,而转换思维是从不同角度去思考同一事物,从而得出不同结论。
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途径多种多样,教师在教学中注重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不断启迪,反复训练,广拓思路,使学生克服各种思维障碍,不但能使学生加深对地理概念和规律的理解,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而且能使学生在知识获得和能力培养两方面都得到发展和提升。学生的素质也得到了提高,并对开发学生智力、发展创造性思维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有利于地理教学根本目的的实现。
关键词:高中地理 新课程教学 思维品质
课堂教学的进程就其本质来说是师生思维共同活动的过程,是培养和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过程。新的地理课程标准则更加强调,要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的经历与体验出发,激发学生对地理问题的兴趣,培养其地理学习能力,鼓励其积极探究,了解地理知识的功能与价值,形成主动学习的态度。新课程同时还关注学生的和谐发展,强调学生在解决问题中学习。
在地理学习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不断提出问题,使学习过程变成学生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索过程,指导学生收集和利用学习资源,帮助学生设计恰当的学习活动,并能针对不同的学习内容,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同时帮助其选择不同的学习方式,如接受、探索、模仿、体验等,使学生的学习变得丰富而有个性。由此不难看出,在新课程教学中,特别是高中地理教学中,学生是否具有良好的地理思维品质就显得至关重要了,而他们地理思维品质的培养也显得至关重要了。
一、扩散思维有利于知识纵向梳理、横向延伸
扩散思维过程是让思维从某一点出发,任意发散,无一定方向,无一定范围,即放开思维,冲破禁锢,产生众多创造性设想,并在应用已有的知识和记忆时,注重加入想象因子,使人们的思路更加开阔。这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而言,是一种常见的思维方式。
知识与能力的获得不是主要依靠教师强制性的灌输与培养,而是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主动探索、主动思考并亲身体验得到的。以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为例,可引导学生通过已有知识进行扩散思维的训练。
二、立体思维过程是建立多维知识网络的过程
思维的定向性能使人顺利地思考并解决一般问题,但也会妨碍创造性思维的发挥。立体思维要求人们在思考问题时从点到线、从直线到平面、从平面到立体,开发创新思维,需要有不断突破自我、不断突破思维局限和思维障碍的精神,如解决城市交通拥挤而使用的“立体交通”、农业中的“立体农业”、商业中的“立体经营”、军事上的“立体作战”等。而地理复习中,应主要把地理现象或地理事物放在时间与空间的四维体系中去思考,或者建立一个多维的知识网络。
三、逆向思维可以使理解深化
逆向思维即从相反的方向去思考,改变人们正面探求的习惯,容易引起新思考,产生超常的构思和不同凡响的新观念,如农业中的反季节蔬菜、水果等。在地理学习中常常使用逆向思维,可以加深对地理原理的理解。
四、联想思维有助于提升思维灵活性
联想思维是人们通过一事物联想到另一事物的思维过程。联想物可以是当前的两个事物,可以是当前的事物与回忆中的另一事物,也可以是头脑中想到一事物又想到的另一事物。
联想以记忆为前提条件,是把“记忆库”中的两个记忆元素(如事物)提取出来,再通过想象活动将其“联”在一起,形成联想。所以,联想不是单纯的回忆,而是通过想象力,在两个不同的表象之间建立起联系,由此及彼形成的意象运动,能够为进一步的创造性想象奠定基础。联想能够克服两个概念在意义上的差距,并在另一种定义上将其联起来。
1.相似联想。相似联想是由事物相似点而形成的联想,即联想物与刺激物之间存在着共同的性质或特征。如由鲁尔区想到我国的辽中南工业区,我国传统的老工业区可借鉴外国经验,完成老工业区的改造。
2.接近联想。接近联想是由事物空间和时间特性的接近而引起的联想。这里联想物之间只有关联,并没有共同特征。如提到日本、电器、南极洲、氧层、护肤霜和皮肤癌等,从中可以发现什么规律或得出什么结论。
地理学习中使用“接近联想”可以视为在一定平台上以一至几个关键词为中心建立地理素材库,完成以问题为中心的综合。
3.对比联想。即想起某一地理事物和完全相反的另一事物之间存在的联系。在地理复习中运用对比联想,主要是寻找区域或者地理事物之间的差异性,从而更加准确地掌握地理事物的特征。对比可以比较两个综合体的差异,也可以比较同一要素的差别。如非洲和南美洲都是赤道穿过的大洲,海岸平直,为什么非洲气候较南美洲干燥?松嫩平原与巴黎盆地纬度位置差不多,两地的农业生产特点为什么不同?
五、转换思维是多角度、多层面思考问题
转换思维的特点是以多向思考代替单向思考来对待问题,其与扩散思维的不同在于,扩散思维是从一个事物想象到其他事物,而转换思维是从不同角度去思考同一事物,从而得出不同结论。
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途径多种多样,教师在教学中注重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不断启迪,反复训练,广拓思路,使学生克服各种思维障碍,不但能使学生加深对地理概念和规律的理解,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而且能使学生在知识获得和能力培养两方面都得到发展和提升。学生的素质也得到了提高,并对开发学生智力、发展创造性思维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有利于地理教学根本目的的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