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干预主义因果论为非还原物理主义的辩护——兼评伍德沃德与鲍姆加特纳的论战

来源 :自然辩证法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ng200809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因果排除问题是非还原物理主义面临的主要挑战,近年来不少学者借助干预主义因果论来消解这一问题,从而为非还原物理主义辩护.然而不论是从干预主义因果定义本身,还是从借助干预主义因果论消解排除问题的两条论证思路(过度决定可接受论证和差异论证)来看,这条辩护策略都是失败的.干预主义因果论在为心理因果性辩护的同时,必须以损失非还原物理主义的其他重要立场为代价,包括依随性、心理属性的因果自治,甚至物理主义.
其他文献
《周易》的大传部分,晋韩康伯的注文,使用的“况”字,除了常见含义外,有一种用法,相当于“谓”,这个义项辞书“况”字的解释没有单列,本文就此作出考释。
通过梳理“中国哲学”学科的发展脉络,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勾勒出当下中国哲学研究的整体面貌。“中国哲学”自创立之初直至今天,其研究对象经历了由子学到经学再到史学的拓展,未来或许还会与集部之学发生深度互动。由此我们可以说,以哲学来深刻理解新时代的中国,由中国的思想资源自觉创发更丰厚的哲学,是中国哲学的未来趋势之所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外国哲学等学科近年来的发展也体现了这一基本走向。故此,开启我们这个时代亟需的哲学思想,构建中国特色哲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乃是中国哲学研究者的任务与使命。
马克思早期主要从事的是法哲学批判,在1844年后则转向了政治经济学批判,这一转折的重要标志就是《〈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一文。马克思哲学研究者基本上都认为他通过此文“突然”宣告了“无产阶级”的“出场”。事实上,这种“突然”的背后,彰显的是马克思思想发展的必然逻辑。马克思在开始从事理论研究之初,就力图解决观念与现实之间的关系问题,可以说这一问题规定了马克思思想发展的基本走向。在深受黑格尔影响甚至在最初接受费尔巴哈思想之时,马克思曾把理论视为实践,似乎通过理论的批判就可以解决现实的问题。而在他到达巴黎之后,
排除论证对人们拥有心理因果性这一日常信念构成了挑战.而排除论证自身是经由层级、规律、说明三个论证切入点构建的,这三个论证切入点分别揭示出排除论证的三种版本.通过应
早期儒家围绕“生”展开了广泛的思考,这种思考涉及两个层面:一个是关于“生”的本源、方式、条件、特点以及宇宙万物化生的过程等方面的内容;另一个是关于养生、护生、成生、贵生、圆生等方面的内容,从而表现为形上、形下结构模式。“形上”部分是关于生生之学基本理论部分的论述,“形下”部分是关于生生之学实践运用部分的论述,从而又表现为“即体即用”结构模式。由此便形成了以“生生”为主轴、以“体用”为框架的儒家生生之学。儒家生生之学既有关于道德性命等形上问题的探讨,亦有关于经世致用等形下问题的关切,从而构成了儒学的两大主题
“可欲之谓善”一段简要概括了孟子的心性修养和境界。但是,有关“可欲”的对象,历来注解纷纭。赵岐解释为忠恕;朱熹解释为理之善者;皆不够妥当。今人李景林认为“可欲”的对象是仁,比较合理,但是他把“可欲”解释为“可直接为我欲求、主宰”,则不太合于《孟子》文义。基于对“性也,有命焉,君子不谓性也”一段的解读,“可欲”的对象应该是“仁义礼智圣”。“仁义礼智圣之可欲”有别于“外物之可欲”的地方就在于,仁义礼智圣有其内在的人性基础和存在方式,其出发点或根据就是恻隐之心。进一步说,“可欲”的对象就是仁,孟子围绕恻隐之心构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