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 总结继发全身强直-阵挛发作(Generalized tonic clonic seizure,GTCS)的病毒性脑炎患者的临床表现、脑脊液、影像及脑电图(EEG)检查对诊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30例继发GTCS的病毒性脑炎患者的临床表现、脑脊液、影像学特征及EEG改变.结果 30例病毒性脑炎患者,发病2周内出现GTCS者21例(70%),发病15-28 d出现GTCS者9例(30%);2
【机 构】
:
100048,北京,海军总医院特需医疗部,100048,北京,海军总医院特需医疗部,100048,北京,海军总医院特需医疗部,100048,北京,海军总医院特需医疗部,100048,北京,海军总医院特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总结继发全身强直-阵挛发作(Generalized tonic clonic seizure,GTCS)的病毒性脑炎患者的临床表现、脑脊液、影像及脑电图(EEG)检查对诊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30例继发GTCS的病毒性脑炎患者的临床表现、脑脊液、影像学特征及EEG改变.结果 30例病毒性脑炎患者,发病2周内出现GTCS者21例(70%),发病15-28 d出现GTCS者9例(30%);27例患者脑脊液检查,主要异常表现为压力、细胞数、蛋白增高,脑脊液病原学检查阳性率为12/16;19例(63.3%)头颅MR1异常;患者发病初期EEG均出现异常.结论 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表现及EEG检查对病毒性脑炎合并癫痫患者的诊断、继发GTCS的评估具有重要作用。
其他文献
病毒检测在临床疾病诊断、食品安全、进出口检验检疫和生化武器检测等领域都有着广泛应用,现代分子诊断技术通过对蛋白、核酸或多肽等靶标生物分子进行检测实现对病毒的微量、快速检测,而生物标记技术是分子诊断不可或缺的研究手段[1],常见的生物标记物有放射性标记物[2]、酶标、显色标记物和荧光标记物[3 ]等,其中荧光标记物检测灵敏度高、易于定量检测而备受关注,传统的有机荧光染料易于淬灭,荧光稳定性差等原因,
丙型肝炎病毒(HCV)于1989年发现,是非甲非乙型肝炎的主要致病因素.没有特效药物,多数慢性患者约20年后将发展为肝硬化和肝癌[1]。
目的 应用抑制性消减杂交(SSH)技术构建乙型肝炎病毒(HBV)前-S1蛋白(preS1)反式激活蛋白1(PS1TP1)的相关基因cDNA消减文库,克隆PS1TP1反式激活相关基因,以期发现PS1TP1蛋白反式激活作用的靶位点.方法 以PS1TP1表达质粒PcDNA3.1(-)-PS1TP1转染HepG2细胞,以空载体pcDNA3.1(-)为对照;提取mRNA并逆转录为cDNA,进行两次消减杂交及
本刊图、表一律采用双语制。即图题、图注,表题、表注以及图、表的内容,一律用中、英文加以表示。顺序是:先中文,后英文,如表1……,Tab.1……,图1……,Fig.1……,中、英文均另行起,不接排。图注的顺序是:中文图注、中文图题、英文图注、英文图题,四项内容均另行起,不接排。
目的 研究吉林地区腹泻患儿中人双埃柯病毒(HPeV)的流行特点和分子特征.方法 采用Real-time PCR方法 直接检测筛查<5岁腹泻患儿粪便标本,应用巢氏RT-PCR扩增VP1区进行分型.结果 306例标本中,检出HPeV阳性27例(8.82%),成功分型11例,包括9例HPeV1,HPeV2和HPeV4各1例.HPeV检出集中在7月、9月和10月,7月检出率最高(28.57%).HPeV感
目的 基于郑州市2009年5月至2010年1月甲型H1N1流感疫情来评估甲型H1N1流感诊断标准.方法 对疫情进行流行病学分析,使用卡方检验检测数据中所记录特征间的关联,通过Logistics回归、潜在类别分析分别评估了甲型H1N1流感病毒检测试剂盒三组探针和除其以外是否需额外的特征用于临床诊断.结果 流行病学分析表明平均世代时间为(3.59±1.41)d([2.01,7.26]),感染率为0.2
腹泻是世界范围内婴幼儿发病和死亡的重要病因,20世纪70年代确认病毒是导致婴幼儿腹泻的主要病原之一.随后的研究证实卫生状况的改善对于病毒性腹泻的控制效果甚微,其重要性越发突出.病毒性腹泻又称病毒性急性胃肠炎,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丙类传染病——其他感染性腹泻中的一大类.现阶段,全球病毒性腹泻预防控制的首要目标是减少婴幼儿重症腹泻的发生,降低婴幼儿腹泻死亡率,有效遏制病毒性腹泻在人
目的 探讨运用声辐射力脉冲成像技术( ARFI)评价肝脏纤维化及早期肝硬化的价值.方法 选取66例经肝穿活检证实的病毒性肝炎患者与33例健康者正常对照组(S0),应用声辐射力脉冲成像技术测量受检者肝脏s5、s6、s7、s8段及肝包膜的剪切波速度,同时常规测量所有受检者的肝、脾大小及门静脉内径.结果 66例病毒性肝炎患者按照肝穿活检病理结果分为S1组、肝脏纤维化组(S2-S3)、早期肝硬化组(S4)
目的 通过现代分子生物学理论与技术测定和分析了从脑炎患者脑脊液标本分离的基因I型乙脑病毒(GZ56株)全基因组序列特征,以了解其致病性的分子基础。方法采用RT.PCR法和核酸序列测定法获得病毒基因组全序列,并利用DNASTAR、ClustalX version2.0.9及MEGAversion4.1等生物学软件分析该乙型脑炎病毒核苷酸序列、氨基酸序列及系统进化等。结果研究结果表明从病毒性脑炎患者脑
一直以来,疫苗被认为是在病原体侵袭人类时减少发病和死亡的重要的干预手段.对流感病毒感染的预防也不例外,每年季节性流感疫苗的接种以及对流感大流行疫苗的研制一直是全球各个国家的重要公共卫生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