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课程目标中指出:“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增强应用意识,提高实践能力。”根据这一要求,我们数学教师要在教学中关注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但在不少的课堂教学中,仍然存在教师按问题课前预设提问,学生被动地在教师设计的问题圈套里走,或者是学生乱提乱问,不着边际等现象。如何让学生学会提出有价值的数学问题,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问题的能力,还需要我们继续探究。下面,就此问题谈一谈自己的浅薄之见。
一、尊重学生好问天性,培养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
好问是儿童的天性,好问是智慧的摇篮。小学生在课堂上,在课外,在任何时候,都喜欢问这问那。对于这种情况,作为教师一定要肯定、鼓励儿童的好问意识,培养他们敢想敢问的好习惯,并加以适当的优化引导,逐渐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有些数学课堂教学,教师只顾自己向学生抛出问题,很少给甚至不给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机会。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的意识、能力得不到锻炼,长期以往抑制了学生的积极性。因此,我们数学教师要尊重学生,多给学生发现和提出数学问题的机会。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只有当学生有了疑问,才会进一步去思考问题,才能有所发现,有所创造。现在使用的小学数学教材都注重情境性、趣味性和生活性,插图较多,形象具体,很容易把孩子们带入到数学课程的学习氛围中。课堂上,教师可以借助身边的物品让他们动手操作,摆一摆、拼一拼、搭一搭,促使他们在“玩”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例如:在《认识图形》一课教学时,教师可以放手让孩子们摸一摸、找一找、想一想等,引导、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从而建立图形的表象,构建模型。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加以引导,对于学生说得不沾边的问题,切不可置之不理,一定要予以适当引导。或者,再给学生时间,让他们再进一步详细观察,指导学生逐步说出切合图画的内容,教师再鼓励他们。这样,学生人格得到尊重,个性得到了张扬和发展。如此有了教师的引导与点拨,到了中年级、高年级,学生们的质疑意识将更加强烈,他们善于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良好习惯也就逐步养成了。
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于新内容,学生都有好奇心,希望从中获得快乐,获得知识,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一心理,发挥主导作用,给学生充裕的学习活动时间和空间,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自主探究、独立思考能力。比如教学“年、月、日”时,由于这一内容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所以可先让学生说一说自己了解的“年、月、日”知识,并提出还有哪些问题不明白。然后,组织学生自学课本,解决学生提出的问题。如一年为什么有12个月,为什么平年有365天,闰年有366天,等等。教师要引领学生自主交流、讨论、向书本学习,共同解疑。从而,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 此外,课堂上还可以通过创设情境来激发学生的参与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在教学中安排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并把问题隐藏在具体情境中,激发学生想问的积极性。如在教学倒数的认识时,教师出示:( )×( )=1的一道算式,只要同学们说出一个因数,老师马上说出另一个因数,积总是等于1。学生对老师的“口算”非常佩服,激发起了学生的很多疑问:“你是怎么算出的?为什么总要等于1?这两个因数有什么关系?”等很多问题。学生的兴趣被调动起来了,思维也就活跃起来了,就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了。教学中,教师长期坚持下去,一定会起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三、传授学生方法,形成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
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学会是前提,会学才是目的。实际教学中,有的学生提的问题很肤浅,有的学生提的问题缺乏“数学味”,有的学生提的问题没有实际意义,甚至有的学生更是不知道从哪里提问。因此,要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就需要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传授或渗透给学生发现和提出数学问题的方法。
1、据情境图,发现并提出问题。
教材中,每节课都根据教学内容安排和设计了主题情境图。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从情境图入手,充分利用这些场景,通过组织学生观察、思考,从而,提出自己想问的数学问题。如:在二年级下册“口算加减法时”时,教材呈现了“买电器”的情境,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观察主题图,要求学生观察后提出自己想问的问题。学生提出了:“买一台洗衣机和一台电风扇要多少钱?一台电冰箱比一台洗衣机贵多少钱?小明家有1500元钱能买那些电器?” 等有价值的问题,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也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
2、鼓励想象,发现并提出问题。
在新课导入的时候,借助揭示课题,引导学生展开联想,提出数学问题,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兴趣和学习热情,有利于学生明确学习目标。比如,在揭题之后,出示情境图,问:“在情境图中,你发现了那些数学信息?想一想,你能提出那些数学问题?”学生结合学过的知识,一定会提出很多相关的问题。这是许多老师常用的,也是最适用的,这样既发展了学生的问题意识,又培养了学生思维的创造性。
3、观察比较,发现并提出问题。
数学课就是要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来观察世界。教学中,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根据教材的特点,引导学生学会观察教材创设的情境。让学生在观察中学会比较,在比较中再观察,进而发现差别,诱发思考,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例如:在教学一年级上册的“做个减法表”一课时,我们可以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整理知识的一般过程,让学生依次找出得数是8的算式、找出6减几的算式。然后,出示教材第51页笑笑做的减法表,问:“你们能帮她完成吗? 自己观察比较后,小组讨论一下,然后分工进行整理。”教师巡视,重点指导整理有困难的小组,必要时作为参与者和孩子们合作整理。最后,交流汇报这些算式的排列特点,并总结出规律。总之,课堂上教师要给孩子们充分的观察时间,让其学会观察,学会比较,发现数学问题、提出数学问题,进而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只要我们在日常的数学教学中多动脑筋,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多创设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情境,教给学生一些方法,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就一定会逐渐提高。
一、尊重学生好问天性,培养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
好问是儿童的天性,好问是智慧的摇篮。小学生在课堂上,在课外,在任何时候,都喜欢问这问那。对于这种情况,作为教师一定要肯定、鼓励儿童的好问意识,培养他们敢想敢问的好习惯,并加以适当的优化引导,逐渐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有些数学课堂教学,教师只顾自己向学生抛出问题,很少给甚至不给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机会。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的意识、能力得不到锻炼,长期以往抑制了学生的积极性。因此,我们数学教师要尊重学生,多给学生发现和提出数学问题的机会。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只有当学生有了疑问,才会进一步去思考问题,才能有所发现,有所创造。现在使用的小学数学教材都注重情境性、趣味性和生活性,插图较多,形象具体,很容易把孩子们带入到数学课程的学习氛围中。课堂上,教师可以借助身边的物品让他们动手操作,摆一摆、拼一拼、搭一搭,促使他们在“玩”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例如:在《认识图形》一课教学时,教师可以放手让孩子们摸一摸、找一找、想一想等,引导、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从而建立图形的表象,构建模型。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加以引导,对于学生说得不沾边的问题,切不可置之不理,一定要予以适当引导。或者,再给学生时间,让他们再进一步详细观察,指导学生逐步说出切合图画的内容,教师再鼓励他们。这样,学生人格得到尊重,个性得到了张扬和发展。如此有了教师的引导与点拨,到了中年级、高年级,学生们的质疑意识将更加强烈,他们善于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良好习惯也就逐步养成了。
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于新内容,学生都有好奇心,希望从中获得快乐,获得知识,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一心理,发挥主导作用,给学生充裕的学习活动时间和空间,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自主探究、独立思考能力。比如教学“年、月、日”时,由于这一内容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所以可先让学生说一说自己了解的“年、月、日”知识,并提出还有哪些问题不明白。然后,组织学生自学课本,解决学生提出的问题。如一年为什么有12个月,为什么平年有365天,闰年有366天,等等。教师要引领学生自主交流、讨论、向书本学习,共同解疑。从而,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 此外,课堂上还可以通过创设情境来激发学生的参与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在教学中安排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并把问题隐藏在具体情境中,激发学生想问的积极性。如在教学倒数的认识时,教师出示:( )×( )=1的一道算式,只要同学们说出一个因数,老师马上说出另一个因数,积总是等于1。学生对老师的“口算”非常佩服,激发起了学生的很多疑问:“你是怎么算出的?为什么总要等于1?这两个因数有什么关系?”等很多问题。学生的兴趣被调动起来了,思维也就活跃起来了,就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了。教学中,教师长期坚持下去,一定会起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三、传授学生方法,形成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
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学会是前提,会学才是目的。实际教学中,有的学生提的问题很肤浅,有的学生提的问题缺乏“数学味”,有的学生提的问题没有实际意义,甚至有的学生更是不知道从哪里提问。因此,要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就需要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传授或渗透给学生发现和提出数学问题的方法。
1、据情境图,发现并提出问题。
教材中,每节课都根据教学内容安排和设计了主题情境图。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从情境图入手,充分利用这些场景,通过组织学生观察、思考,从而,提出自己想问的数学问题。如:在二年级下册“口算加减法时”时,教材呈现了“买电器”的情境,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观察主题图,要求学生观察后提出自己想问的问题。学生提出了:“买一台洗衣机和一台电风扇要多少钱?一台电冰箱比一台洗衣机贵多少钱?小明家有1500元钱能买那些电器?” 等有价值的问题,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也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
2、鼓励想象,发现并提出问题。
在新课导入的时候,借助揭示课题,引导学生展开联想,提出数学问题,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兴趣和学习热情,有利于学生明确学习目标。比如,在揭题之后,出示情境图,问:“在情境图中,你发现了那些数学信息?想一想,你能提出那些数学问题?”学生结合学过的知识,一定会提出很多相关的问题。这是许多老师常用的,也是最适用的,这样既发展了学生的问题意识,又培养了学生思维的创造性。
3、观察比较,发现并提出问题。
数学课就是要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来观察世界。教学中,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根据教材的特点,引导学生学会观察教材创设的情境。让学生在观察中学会比较,在比较中再观察,进而发现差别,诱发思考,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例如:在教学一年级上册的“做个减法表”一课时,我们可以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整理知识的一般过程,让学生依次找出得数是8的算式、找出6减几的算式。然后,出示教材第51页笑笑做的减法表,问:“你们能帮她完成吗? 自己观察比较后,小组讨论一下,然后分工进行整理。”教师巡视,重点指导整理有困难的小组,必要时作为参与者和孩子们合作整理。最后,交流汇报这些算式的排列特点,并总结出规律。总之,课堂上教师要给孩子们充分的观察时间,让其学会观察,学会比较,发现数学问题、提出数学问题,进而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只要我们在日常的数学教学中多动脑筋,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多创设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情境,教给学生一些方法,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就一定会逐渐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