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平时教学课堂中,我们经常看到:有时教师的一段有声有色的描述,可以使得学生听得津津有味;有时一段启发性的话语,可以引来学生思维火花的不断闪烁。同时也经常看到:有时教师按照课本知识,用枯燥的的语言教学,可以使学生昏昏欲睡……因此数学课堂教学中,合理地使用语言艺术,让学生构建认知结构,学生再反馈给教师的教学过程将成为教学有效性的标志。
【关键词】教师;语言;艺术
优质的教学语言,不仅能激发学习兴趣、创设良好的课堂气氛,还能提高课堂效率。因此,要提高数学教学质量,教师必须研究教学语言的艺术性,必须下功夫锤炼自己的语言,加强语言修养,使自己的语言不断规范、准确、明快、流畅、妙趣横生,更好地投入到教学中去。只要有意识地加强语言的修养,并注意向其他教师学习运用语言的艺术;日久天长,定会形成自己的语言风格,使你的课堂更加精彩!作为一个数学教师要应用好这些语言,才能把教学活动搞得生动活泼、妙趣横生,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教学能否取得成功,跟教师课堂语言的组织有着很大关系。教师只有不断地追求课堂教学的语言艺术,具有较好的语言修养,才能把教学搞得生动活泼,妙趣横生, 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那么,教师需要怎样的语言艺术呢?
1.以情激情,教师的语言要具有感染性
“感人心者,莫乎于情”,教学是一门艺术,艺术的教学语言首先应是教师内心真实情感的自然流露。教师是否全身心投入,是否充满热情,直接决定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左右着学生的情感和思维。教师通过自己的语调、表情、眼神传递自己的情感,诱发学生的思维,实现教学过程的积极化,促成抽象知识的形象化,从而达到教学目标的顺利实现。这里同时也包括了被称为无声语言的肢体语言,如课堂上每一个期待的目光、会心的微笑、每一个赞许的点头、亲切的抚摸,都会使学生感到一种爱的鼓舞,一种情感的交融,常常能给学生一语三春,语半功倍的感染力量。数学课堂上,在教师引导,学生探究讨论的基础上,让学生进行大胆归纳,大胆猜想,哪怕是回答出一点点意思,教师应当立即进行表扬。如果学生一点也回答不出来,教师也应当维护学生的尊严,消除学生的害羞心理,让学生坐下继续思考,这有利于引起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为学生以后会在数学课上积极主动回答老师的提问做铺垫。
2.规范准确、教师的语言要具有清晰感
数学是一门非常严密的科学。概念、性质、法则、公式的叙述、说明、应用都必须使用规范准确的语言。小学阶段由于一些概念还仅仅是描述性的,一些教师妄下定论就容易数学语言的不严谨,真可谓差之毫,谬之千里。一位教师在上“直线和线段”一课时,想通过提问让学生总结出直线的特点,师问:直线从头到尾有没有端点?生答:有。本意是想通过设问强化直线没有端点,但“从头到尾”一词,产生了误导,使答案意思相反,更模糊了学生对“直线”一词的理解。因此,数学教师一定要语言精练,少说废话,才能提高效率,就是用最少的语言表达更丰富的内容。教师严谨的工作态度往往也会影响着学生,促进学生实事求是,认真仔细的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
数学教师对概念、法则、术语的叙述要准确,不必让学生产生疑问和误解。为此,教师要做到如下两条:一是对概念的实质和术语的含义必须有个透彻的理解。例如:“整除”与“除尽”、“数位”与“位数”、“增加了”与“增加到”等,如果混为一谈,就违背了同一律;有的教师指导学生画图时说:“这两条直线画得不够平行”、“这个直角没画成90°”等,这就违背了矛盾律;而“所有的偶数都是合数”、“所有的奇数都是质数”之类的语言错误就在于偏概全,缺少准确性。二是必须用科学的实语来讲解,不能用土话、方言来表达。比如,不能把“垂线”说成“垂直向下的线”,不能把“最简分数”说成“最简单的分数”等等。除了具有准确性之外,还应有规范性的要求。如说话吐字要清晰,读题语句要分明,坚持使用普通话等。语言干净利落,重要的话不冗长,要抓重点,简洁概括,有的放矢;要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说他们容易接受和理解的话语;要准确无误,不绕圈子,用较短的时间传递较多的信息。
3.寓教于乐,教师的语言要具有趣味性
夸美纽斯认为: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重要途径之一。幽默、风趣的语言是课堂教学的润滑剂。培养一定的幽默感和教育机智,是调节师生情绪状态所不可缺少的有效方法。实践也证明,富有幽默感和教育机智的教师比起缺乏这方面素质的教师,容易实现对课堂教学的有效控制,更善于缓和工作中的紧张局面,也更能以一种积极、乐观的态度来处理矛盾,从而造成一种良好的教学气氛。教学语言增强了趣味性,首先有利于调节师生关系,创造和谐愉快的教学气氛;其次可以把抽象的数学知识形象化、动态化;再是可以发挥学生潜在的智力因素,开发他们的创造潜能。教学“时、分、秒的认识”,正当师生讨论激烈时,突然一个学生举手说:“我要小便。”全班哄堂大笑。”你去!”老师无奈地说。说完却有了主意:”小朋友,我们一起在心里默默地数,看这位小朋友去了几分几秒?”该生回来后,学生纷纷将自己感受的时间与别人交流。这样的插嘴通过教师别具匠心的过滤,转化成一支美妙的插曲。“幽默”是一种特殊“细胞”,不仅来自“天然”,而且可后天人工培植。教师故意打破课堂上的平板氛围,布下迷阵,运用双关语、反语、故错、夸张、比喻、歇后语等语言技巧,在渲染铺垫到一定火候时,话锋一转,语惊四座,妙语道出出人意料之结果,让学习者在涉猎知识的同时获得艺术的助推。教学幽默与生活幽默一脉相通,是教师从生活中采撷、筛选提炼出来的,让学生产生意味深长、愉悦轻松感觉的言论行为。
4.深入浅出,教师的语言要具有启发性
人的认识活动和心理活动是一个系统的、整体的运动,思维活动始终处于整个活动之中。而语言作为一种符号系统,本身具有概括性、间接性和社会性等功能,对思维的发展有着很大的关系,可以说思维在很大程度上是借助于语言、词来实现的。因此,教师要把教学过程中的每一句话都作为推进学生深入学习的教学情境。教师要用具有引导性、开放性的有结构的教学语言从不同侧面给予学生质疑的方向,给学生以更大的思维空间,激励学生一起参与、共同研究、去读书、去思考、去感悟,各抒己见、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展示自己的个性。看下面的教学语言:对于梯形,动手折折、剪剪、拼拼,你还能发现什么?引导学生自由操作,让学生在较轻松的状态下激活原有的相关数学活动经验,“你觉得圆锥体积的大小与它的什么有关?”“如何推导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谈谈你的初步设想。”引导学生充分假设、大胆猜想,体验数学知识“再创造”的过程;“你们的猜想对吗?用什么办法来验证这些是否正确呢?”“请大家用自己喜欢的方法算一算‘11-9’得多少。有困难的同学可以摆小棒看一看。”
5.真情唤醒,教师的语言要具有激励性
教师要乐于和学生站在同一思维层面上,弯下腰来倾听儿童的心声,乐于发现儿童思维过程中的闪光点,用自己的真情唤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在课堂教学中,常常有这样的现象,老师提出问题后,有的学生踊跃发言,有的学生却默不作声。或因为性格内向,羞与发言,或因为基础不扎实,对老师的问题没有把握。怎样让他们大胆、自信地发表见解呢?一位教师这样对学生说:“不要紧,你可以轻轻地将答案告诉老师。”然后,老师走到他身边,侧耳倾听他的悄悄话,当倾听到学生的答案正确时,教师把答案公布于众,并给予赞赏,并适时引导:“×× 说得多好呀!”下次你自己大声地把答案告诉大家,那样会更好的!”对于答案不足的学生,教师则把答案稍加修正,并充分肯定学生思维劳动的成果:“ ××说得有道理,其他同学再补充补充吧!”对于错误的答案,教师话锋一转说:“某某同学已经积极动脑告诉了我一个答案,你们是怎么想的呢?”引导全体学生把问题深入讨论下去。“你的答案非常接近正确答案了,如果你再认真想一想,老师相信你会成功的。”宽容学生的错误,善于从学生失利中寻求成功的一面,呵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这样,缩短了师生之间的距离,充满了对学生的人文关怀,有效地使缺乏自信的学生,逐渐树立信心,敢于表达、乐于交流,学会合作,整个课堂充满了平等、和谐的气氛,进而展现自我,形成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优质的教学语言,不仅能激发学习兴趣、创设良好的课堂气氛,还能提高课堂效率。因此,要提高数学教学质量,教师必须研究教学语言的艺术性,必须下功夫锤炼自己的语言,加强语言修养,使自己的语言不断规范、准确、明快、流畅、妙趣横生,更好地投入到教学中去。只要有意识地加强语言的修养,并注意向其他教师学习运用语言的艺术。日久天长,就能给数学教师的课堂教学语言插上理想的“翅膀”,形成自己的语言风格,使你的课堂更加精彩!
【关键词】教师;语言;艺术
优质的教学语言,不仅能激发学习兴趣、创设良好的课堂气氛,还能提高课堂效率。因此,要提高数学教学质量,教师必须研究教学语言的艺术性,必须下功夫锤炼自己的语言,加强语言修养,使自己的语言不断规范、准确、明快、流畅、妙趣横生,更好地投入到教学中去。只要有意识地加强语言的修养,并注意向其他教师学习运用语言的艺术;日久天长,定会形成自己的语言风格,使你的课堂更加精彩!作为一个数学教师要应用好这些语言,才能把教学活动搞得生动活泼、妙趣横生,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教学能否取得成功,跟教师课堂语言的组织有着很大关系。教师只有不断地追求课堂教学的语言艺术,具有较好的语言修养,才能把教学搞得生动活泼,妙趣横生, 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那么,教师需要怎样的语言艺术呢?
1.以情激情,教师的语言要具有感染性
“感人心者,莫乎于情”,教学是一门艺术,艺术的教学语言首先应是教师内心真实情感的自然流露。教师是否全身心投入,是否充满热情,直接决定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左右着学生的情感和思维。教师通过自己的语调、表情、眼神传递自己的情感,诱发学生的思维,实现教学过程的积极化,促成抽象知识的形象化,从而达到教学目标的顺利实现。这里同时也包括了被称为无声语言的肢体语言,如课堂上每一个期待的目光、会心的微笑、每一个赞许的点头、亲切的抚摸,都会使学生感到一种爱的鼓舞,一种情感的交融,常常能给学生一语三春,语半功倍的感染力量。数学课堂上,在教师引导,学生探究讨论的基础上,让学生进行大胆归纳,大胆猜想,哪怕是回答出一点点意思,教师应当立即进行表扬。如果学生一点也回答不出来,教师也应当维护学生的尊严,消除学生的害羞心理,让学生坐下继续思考,这有利于引起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为学生以后会在数学课上积极主动回答老师的提问做铺垫。
2.规范准确、教师的语言要具有清晰感
数学是一门非常严密的科学。概念、性质、法则、公式的叙述、说明、应用都必须使用规范准确的语言。小学阶段由于一些概念还仅仅是描述性的,一些教师妄下定论就容易数学语言的不严谨,真可谓差之毫,谬之千里。一位教师在上“直线和线段”一课时,想通过提问让学生总结出直线的特点,师问:直线从头到尾有没有端点?生答:有。本意是想通过设问强化直线没有端点,但“从头到尾”一词,产生了误导,使答案意思相反,更模糊了学生对“直线”一词的理解。因此,数学教师一定要语言精练,少说废话,才能提高效率,就是用最少的语言表达更丰富的内容。教师严谨的工作态度往往也会影响着学生,促进学生实事求是,认真仔细的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
数学教师对概念、法则、术语的叙述要准确,不必让学生产生疑问和误解。为此,教师要做到如下两条:一是对概念的实质和术语的含义必须有个透彻的理解。例如:“整除”与“除尽”、“数位”与“位数”、“增加了”与“增加到”等,如果混为一谈,就违背了同一律;有的教师指导学生画图时说:“这两条直线画得不够平行”、“这个直角没画成90°”等,这就违背了矛盾律;而“所有的偶数都是合数”、“所有的奇数都是质数”之类的语言错误就在于偏概全,缺少准确性。二是必须用科学的实语来讲解,不能用土话、方言来表达。比如,不能把“垂线”说成“垂直向下的线”,不能把“最简分数”说成“最简单的分数”等等。除了具有准确性之外,还应有规范性的要求。如说话吐字要清晰,读题语句要分明,坚持使用普通话等。语言干净利落,重要的话不冗长,要抓重点,简洁概括,有的放矢;要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说他们容易接受和理解的话语;要准确无误,不绕圈子,用较短的时间传递较多的信息。
3.寓教于乐,教师的语言要具有趣味性
夸美纽斯认为: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重要途径之一。幽默、风趣的语言是课堂教学的润滑剂。培养一定的幽默感和教育机智,是调节师生情绪状态所不可缺少的有效方法。实践也证明,富有幽默感和教育机智的教师比起缺乏这方面素质的教师,容易实现对课堂教学的有效控制,更善于缓和工作中的紧张局面,也更能以一种积极、乐观的态度来处理矛盾,从而造成一种良好的教学气氛。教学语言增强了趣味性,首先有利于调节师生关系,创造和谐愉快的教学气氛;其次可以把抽象的数学知识形象化、动态化;再是可以发挥学生潜在的智力因素,开发他们的创造潜能。教学“时、分、秒的认识”,正当师生讨论激烈时,突然一个学生举手说:“我要小便。”全班哄堂大笑。”你去!”老师无奈地说。说完却有了主意:”小朋友,我们一起在心里默默地数,看这位小朋友去了几分几秒?”该生回来后,学生纷纷将自己感受的时间与别人交流。这样的插嘴通过教师别具匠心的过滤,转化成一支美妙的插曲。“幽默”是一种特殊“细胞”,不仅来自“天然”,而且可后天人工培植。教师故意打破课堂上的平板氛围,布下迷阵,运用双关语、反语、故错、夸张、比喻、歇后语等语言技巧,在渲染铺垫到一定火候时,话锋一转,语惊四座,妙语道出出人意料之结果,让学习者在涉猎知识的同时获得艺术的助推。教学幽默与生活幽默一脉相通,是教师从生活中采撷、筛选提炼出来的,让学生产生意味深长、愉悦轻松感觉的言论行为。
4.深入浅出,教师的语言要具有启发性
人的认识活动和心理活动是一个系统的、整体的运动,思维活动始终处于整个活动之中。而语言作为一种符号系统,本身具有概括性、间接性和社会性等功能,对思维的发展有着很大的关系,可以说思维在很大程度上是借助于语言、词来实现的。因此,教师要把教学过程中的每一句话都作为推进学生深入学习的教学情境。教师要用具有引导性、开放性的有结构的教学语言从不同侧面给予学生质疑的方向,给学生以更大的思维空间,激励学生一起参与、共同研究、去读书、去思考、去感悟,各抒己见、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展示自己的个性。看下面的教学语言:对于梯形,动手折折、剪剪、拼拼,你还能发现什么?引导学生自由操作,让学生在较轻松的状态下激活原有的相关数学活动经验,“你觉得圆锥体积的大小与它的什么有关?”“如何推导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谈谈你的初步设想。”引导学生充分假设、大胆猜想,体验数学知识“再创造”的过程;“你们的猜想对吗?用什么办法来验证这些是否正确呢?”“请大家用自己喜欢的方法算一算‘11-9’得多少。有困难的同学可以摆小棒看一看。”
5.真情唤醒,教师的语言要具有激励性
教师要乐于和学生站在同一思维层面上,弯下腰来倾听儿童的心声,乐于发现儿童思维过程中的闪光点,用自己的真情唤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在课堂教学中,常常有这样的现象,老师提出问题后,有的学生踊跃发言,有的学生却默不作声。或因为性格内向,羞与发言,或因为基础不扎实,对老师的问题没有把握。怎样让他们大胆、自信地发表见解呢?一位教师这样对学生说:“不要紧,你可以轻轻地将答案告诉老师。”然后,老师走到他身边,侧耳倾听他的悄悄话,当倾听到学生的答案正确时,教师把答案公布于众,并给予赞赏,并适时引导:“×× 说得多好呀!”下次你自己大声地把答案告诉大家,那样会更好的!”对于答案不足的学生,教师则把答案稍加修正,并充分肯定学生思维劳动的成果:“ ××说得有道理,其他同学再补充补充吧!”对于错误的答案,教师话锋一转说:“某某同学已经积极动脑告诉了我一个答案,你们是怎么想的呢?”引导全体学生把问题深入讨论下去。“你的答案非常接近正确答案了,如果你再认真想一想,老师相信你会成功的。”宽容学生的错误,善于从学生失利中寻求成功的一面,呵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这样,缩短了师生之间的距离,充满了对学生的人文关怀,有效地使缺乏自信的学生,逐渐树立信心,敢于表达、乐于交流,学会合作,整个课堂充满了平等、和谐的气氛,进而展现自我,形成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优质的教学语言,不仅能激发学习兴趣、创设良好的课堂气氛,还能提高课堂效率。因此,要提高数学教学质量,教师必须研究教学语言的艺术性,必须下功夫锤炼自己的语言,加强语言修养,使自己的语言不断规范、准确、明快、流畅、妙趣横生,更好地投入到教学中去。只要有意识地加强语言的修养,并注意向其他教师学习运用语言的艺术。日久天长,就能给数学教师的课堂教学语言插上理想的“翅膀”,形成自己的语言风格,使你的课堂更加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