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盛产“克莱登大学”吗?

来源 :南方人物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ear13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美国的高等教育有着如此大的规模,对市场渗透可谓无孔不入,如此容易地就能接受正经的教育,为什么还要买文凭呢?这一点是唐骏们最难解释的
  
  美国的四类大学
  
  “打工皇帝”唐骏博士学位造假之说,被方舟子揭出后顿成新闻热点。如今,出版唐骏的《我的成功可以复制》的中信出版社已经发布“勘误更正”,声称唐骏自己从来没有说过是毕业于加州理工大学。他拿出来的文凭,是西太平洋大学的博士。但是,这一西太平洋大学的学位是明码标价出售的,不被美国教育部所承认。对此,唐骏在购买时不可能不知道。再说自己没有有意造假,怕是已经说不过去了。
  俗话说,“城门失火,殃及池鱼”。据说唐骏在中国尚有许多校友,而且有许多相当“成功”。这下子大家都要受他的“连累”。另外,人们也许还记得,吴征当年也同样因为在美国的“克莱登大学”获得博士而受到类似指责。于是,中国的许多读者质问:为什么美国有这么多贩卖文凭的“克莱登大学”?怎么判断美国大学文凭的真假和“含金量”?在如今这个全球化时代,留美成为中国的时尚,海龟成为一大社会阶层。这样的问题,确实也值得好好回答。
  我的《培养精英》一书,就旨在系统介绍美国的大学体系。我把美国的大学分成四类:国立、州立、私立、赢利,并概括性地勾画了这四类大学的历史成因和特点,可供读者参考。在这里,仅对这四类大学的现状进行一番简要的描述。
  国立大学,顾名思义是联邦政府掏钱办的大学。一般而言,美国是个没有国立大学的国家。恐怕大部分留学生,在美国学习了三四年,也不知道美国有国立大学。其原因是,美国的国立大学,主要是几所军校。普通院校确实没有国立的。美国的公立大学,主要为州立。州立大学靠纳税人的钱支持,但仍然“公立”得不够彻底。这主要是因为州立大学要州政府拨款,依赖的是本州老百姓的税金。本州的纳税人子弟进这些大学,自然享受公立的低廉价格,实际上接受了纳税人的大量补贴。但是,外州学生前来就读,就必须支付全额的费用,其学费经常翻一倍还不止,和私立大学的学费没有本质区别。
  私立大学,顾名思义是依靠私人经费办的大学。因为不靠政府,大家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格局也比较纷繁杂乱,很难一两句话概括。我们不妨从两个极端讲起。美国最好的大学,基本都是私立大学。比如常青藤盟校、麻省理工、芝加哥、斯坦福、加州理工等等。这些学校的“小金库”,即“捐助资金”,往往富可敌国,比一个小国家的GDP都多。而且教育学生不惜工本,即使是三四万的学费,也难支付其教育成本,而且还有大量的学生领取奖学金。在这次金融危机以前,这些学校面临的危机是钱花不掉。根据美国的法律,非赢利组织的基金必须花掉基金总额的5%才可以享受免税的待遇。可是,一些常青藤的捐助基金在股市不停地升值,每年的财政经费虽然已经到了相当奢侈的地步,但依然不到捐助基金总额的4%。于是国会的一些议员要求用5%这把尺子来逼迫这些大学,把钱用在低收入家庭学生的教育费用,也和这种压力有关。甚至有人预言,未来一流大学的教育将向免费化发展。金融危机无疑打断了这一进程。这些大学虽然在资产缩水的压力下大砍经费,但是学生的奖学金仍然要优先保障。
  另一个极端,则是完全靠学生的学费过日子的私立大学。当然,这种学费并非仅仅来自学生的腰包,还有些是从联邦或州政府拿的奖学金、助学金。因为没有纳税人的钱作直接的后盾,这些学校的经营有时难免风雨飘摇。声誉好的,一般不会有生存问题。比如在当今的经济危机中,真正破产的学校实际上非常少。但是,规模小、底子薄的地方学校,则往往经受不住打击,找不到学生就只好关门倒闭。
  除此以外,最近20年还兴起了一种新型大学,叫赢利性大学。美国一般的学校,不管是国立、州立、还是私立,都属于非赢利组织,一般不纳税,但也不能赢利,所谓不赢利并非不能从事经营活动,而是必须将所得收入投入学校的运营经费或捐助资金,不得用于教育之外的目的。赢利性大学则不同,往往就是个上市公司,经营的原则和超市、工厂并无区别,那就是赢利。与此同时,这种赢利大学和企业一样向政府纳税,不享受非赢利组织的待遇。美国的保守派经济学家,比如弗里德曼等等,曾力挺赢利性大学,认为这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方向。在中国,像新东方这样的教育机构,作为上市公司就属于赢利性大学的模式,所不同的是其主业并非大学而已。
  
  镀上“留美”的金,有钱基本就可以
  
  这四类的概括,仍然不能全面说明美国的高等教育体系。下面有必要从“教育层级”的角度介绍一下各种大学的性质。
  最高的层级,无疑是研究性大学。如果你看《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那个著名的全美大学排名,研究性大学当是美国大学的主流。但是“研究性”这个名字有很大的误导性,“综合性”也许更贴切些。研究性大学按说应该是以研究为主,以博士课程为主,本科教育不应该是重点。但是,在《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的全美大学排名榜中,即使是主要的“研究性大学排名榜”,其实也是在评价本科教育。
  19世纪末,美国学习德国模式,开始建设研究性大学。斯坦福、芝加哥、约翰
其他文献
评选性感女人,还有三围数据等一系列硬指标,评选性感男人,依据的标准是什么?胸毛,大腿,还是三角肌?  好莱坞新晋男星布莱德利库珀,日前跻身美国《People》杂志评选的2011年度最性感男人,让老牌帅哥乔治克鲁尼等人瞠乎其后。  布莱德利库珀这个名字或许让你感到陌生,但是看到他那张脸,你绝对会有熟悉的感觉:这不就是那许多电影里的愣头青甲、坏男友乙、老邻居丙吗?  如今36岁的他终于咸鱼翻身,从演员
时政      奥巴马  1月20日,奥巴马将正式就职,美国已经有笑星为他揶揄出了“白宫装修10法”——将“改变”的口号进行到底。作为美国历史上首位黑人总统,他不但漂亮地拿下了大选,而且在其他绝大多数国家的民众中也赢得了支持(假如那些“你来选美国总统”的调查靠谱的话)。一个更为现实的优势是,民主党掌握了参众两院,这将为奥巴马的“改变”创造更好的条件。  当然,不要忘了糟糕的美国经济,更不要忘了伊拉
在今时的文化圈,大凡有些年纪、带个头衔的人,不是被捧为“国宝”,就是被称作“大师”。笔者看了常常暗自窃笑,这些人实在是孤陋寡闻,没见识过真正的“国宝”和大师。余生也晚,但有幸在十年浩劫后进入大学,仍得以亲聆了不少大师的教诲,其中印象最深的则是苏渊雷先生。  苏先生不是一般的学者,而是“文史哲兼擅,诗书画三绝”的才子。他平生治学,力主融通,批判综合,兼收并蓄,熔文史哲于一炉。其中《名理新论》被太虚法
2007年9月10日,天涯笑眯眯地说要带我去见未来的婆婆。我听天涯讲过他妈妈的一些事情,知道她身体不好,在床上躺了十几年了。到了楼下,我开始头皮发麻。两年来,我曾无数次站在这里等天涯,因为他拒绝让我和他妈妈相见,说,“或许你见了她,我们就要分手了。”  此刻,天涯紧紧握住我的手,推开门。“是天涯和筝筝吗?”里面传来响亮的声音。天涯拉着我走进一个小房间,我看到一位老人,身材瘦小,静静地坐在靠背椅上,
天气越来越热,秦彦军知道又要上山了。  他是吉林省敦化市王牛沟林场的农民,承包了林场6公顷红松果林,打松子是每年最重头的农活。   “怀君属秋夜,散步咏凉天。空山松子落,幽人应未眠。”唐朝诗人韦应物笔下的松林是幽静而美好的,但对于采松子的農民来说,山里的劳作却是危险而辛苦的。  长白山山脉松树大多百年以上,要登上十几米高的松树,秦彦军得穿上土制的“脚扎子”。他们把铁棍子一头磨得锐利无比,然后绑在小
一次山体崩塌事件,让这个1870人的村庄一下子减员了近70人    每个月的9号是重庆市武隆县铁矿乡政府所在的幸福村最热闹的日子,这一天周围乡里的大约4000村民都要来商贸街赶集,交电费。    而2009年6月9日,这一天比往常更加忙碌,短短的一条小街上人声鼎沸,过往的车辆络绎不绝,有用箩筐背着小孩来赶集的,有开着农用车交换农作物的,而更多的则是从外面来的车。  街道两旁这个时候已经停满了各色车
在地下铁,我感到我是一群人。身体里不断有人争吵议论,七嘴八舌  我想叫喊,嗓子里火辣辣的。我想趴在铁道上,踢打铁轨的卷锈。我感到我是一群人  身体里拥挤不堪的喧响,好像有人上车  有人下车,一辆地铁迎面开来,另一辆从我的身体里呼啸而出。你知道的,在地下铁  那一个个陌生而熟悉的表情里有他们全部的过去,解释早已成为一次多余的心跳  不用身体而用思想出汗的人进入了白领,还有那些待业的打工的无所事事的 
孙正平有一个叫得更响的名头儿:孙开闭。由他来解说开幕式或闭幕式几乎成了一种定式    在中央电视台,孙正平的辈分是“哥”,三四十岁的叫他孙哥,二三十岁的也称他孙哥。“体育新闻部有个小伙子,他父亲年轻时和我一起在山西插队,我们是以哥们儿相称,可他儿子见了我,也叫我孙哥。”   孙正平还有一个叫得更响的名头儿:孙开闭。  从1981年进入中央电视台,至今27年,“没有我没有参与过解说的体育大赛”。孙正
“变形金刚”,我想到当年的“鸦片战争”。“金刚”与“鸦片”不同,它没有毒害性,更没有以炮火为媒介。不过两者也有一点相似,“鸦片”从中国换走了白银,“金刚”使中国流失了那么不容易得来的外汇……      31岁的申丰恺的生活像他所迷恋的变形金刚那般经常“变形”。早上出家门时,他是济南市一位管理户籍的警察。他已经有好几个月没好好休息了。济南在为全运会做准备,门牌都得换新的,这让申丰恺比较忙。晚上,回到
荷包瘪了?  那就回家吧!    家?多长时间没回了,有的一两年,有的五六年,甚至有的超过十年。这是无数珠三角农民工的生活写照。一场突如其来的经济寒冬,让他们卷起铺盖,奔向暌违已久的家乡和父母。这一场取暖之旅,拉近了本已疏远的亲情,让人重新审视家庭的价值。  这样的故事不仅发生在农村。  31岁的傅小筝第一次在一个月里如此密集地看见丈夫。在她的月历牌上,红星的数目第一次压倒了红叉。她万万没想到,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