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北京本地的王佳同好从晶华老宋那里搞了一个国产双目,我就拿过来比了一下效果。
对比是在LX90(20厘米,焦比为10的施卡)上做的。在这之前,我特意调整了一下主镜的光轴。说句题外话,对于折反来说,光轴是十分重要的,LX90到我手里之后,一直没大敢调整光轴。
我手里有两对目镜,一对ED14和一对SWA 20。说实话,其实Denkmeier双目和国产双目最主要的区别就是通光口径,Denkmeier是26毫米,国产的是18毫米。通光口径可以说是光路上最短的一环,它的大小决定了可以正常使用的目镜的型号。如果通光口径比目镜的视场光栏要小,就会像视场光栏一样工作,挡住光线(即遮挡住一部分视场),产生暗边现象。大多数厂家都不大标目镜的视场光栏,可以看TV目镜的视场光栏值参考一下。
在用ED 14的时候,还没到国产双目通光口径的限制,所以国产双目跟Denkmeier双目的表现差不多;而用SWA 20的时候,国产双目的暗边现象就很明显了。在Denkmeier双目上,视野很开阔,有70。左右的表面视场;而在国产双目上、因为暗边现象,表面视场变得跟ED目镜差不多大,也就50度的样子,不爽。
国产双目也有它的优点。首先是与Denkmeier双目相比,它很轻。如果你是用赤道仪的话,得考虑平衡问题吧,所以国产双目很轻的重量在这一点上就很好,有可能你不用额外去加配重。其次,国产双目需要的调焦行程短,只有100毫米,而Denkmeier双目是114毫米。有什么影响呢?就是在折反上使用时,会影响放大倍数。因为像施卡这样的折反,是通过移动主镜来调焦的;用双目的时候,就会根据双目需要的调焦行程,最后得到的实际倍数有差别。国产双目是1倍,而Denkmeier双目是1.14倍,所以用同样的目镜,Denkmeier双目的倍率要稍微大一点。不要小看这一点,就这一小点,就足以抵消部分光学性能的差距。像用单只PL 30,虽然国产双目会有暗边现象,但是由于它的放大倍数要小一点,所以实际视场跟用Denkmeier双目差不了太多,亮度和对比度也没吃什么亏。在这一点上,TV的设计就吃了大亏。因为TV的设计比较老,需要130毫米的调焦行程,在施卡上用就是1-3倍,结果虽然TV无论从镀膜还是精度上,都比Denkmeier的标准型要强,但就是因为调焦行程的关系,国外施卡用户反映,用同样的目镜,TV竟然只能和Denkmeier的标准型打个平手,输于DenkmeierⅡ。对于双目来说,追求的是较低的倍率,因为高倍率很好达到。而双目跟施卡几乎是绝配,因为施卡独特的主镜调焦方式,拥有很大的调焦范围;还可以加专用减焦镜,达到F/6这么小的焦比,对于观测深空是很合适的,所以低倍率是很重要的。
本次测试没用减焦镜,因为Meade的减焦镜用双目无法合焦,需要用专用减焦镜。我的Denkmeier双目倒是带,不过是内置的拿不下来。所以用减焦镜对比效果如何,不得而知。
我觉得国产双目还是值得购买的。在行星观测上,因为是在观测行星或者月亮,通光口径不大,所以两者差不多。看深空的效果没有真正对比,不过从使用SWA20的情况来看,Denkmeier双目肯定是优于国产双目的。但是国产双目也不是不能看深空,只不过是使用同样的目镜,表面视场要小一些,看还是应该能看的。
另外,我觉得国产双目还有很多地方可以改进。首先是配套附件,最好能有双目专用减焦镜和增倍镜(用在短焦折射和反射上,合焦用的,在短焦折射上用双目需要巴罗镜),并且要在保证像质的基础上,尽量让放大倍数最低。虽然这些东西可以单独购买,像买Denkmeier或者Siebert的,不过对于消费者来说,还是喜欢在一家解决问题。其次是有些小设计,花不了多少成本,但是却很方便。Denkmeier套装里的开关,其实就是一个小机构,把减焦镜内置在里面,拉出来不用是高倍,推进去是低倍,在切换倍率时却十分方便。还有就是螺纹,一个个接滤镜的螺纹很麻烦吗?Denkmeier在市场能占主导地位,跟它这些以用户为本的设计和灵活的销售策略有很大关系。
对比是在LX90(20厘米,焦比为10的施卡)上做的。在这之前,我特意调整了一下主镜的光轴。说句题外话,对于折反来说,光轴是十分重要的,LX90到我手里之后,一直没大敢调整光轴。
我手里有两对目镜,一对ED14和一对SWA 20。说实话,其实Denkmeier双目和国产双目最主要的区别就是通光口径,Denkmeier是26毫米,国产的是18毫米。通光口径可以说是光路上最短的一环,它的大小决定了可以正常使用的目镜的型号。如果通光口径比目镜的视场光栏要小,就会像视场光栏一样工作,挡住光线(即遮挡住一部分视场),产生暗边现象。大多数厂家都不大标目镜的视场光栏,可以看TV目镜的视场光栏值参考一下。
在用ED 14的时候,还没到国产双目通光口径的限制,所以国产双目跟Denkmeier双目的表现差不多;而用SWA 20的时候,国产双目的暗边现象就很明显了。在Denkmeier双目上,视野很开阔,有70。左右的表面视场;而在国产双目上、因为暗边现象,表面视场变得跟ED目镜差不多大,也就50度的样子,不爽。
国产双目也有它的优点。首先是与Denkmeier双目相比,它很轻。如果你是用赤道仪的话,得考虑平衡问题吧,所以国产双目很轻的重量在这一点上就很好,有可能你不用额外去加配重。其次,国产双目需要的调焦行程短,只有100毫米,而Denkmeier双目是114毫米。有什么影响呢?就是在折反上使用时,会影响放大倍数。因为像施卡这样的折反,是通过移动主镜来调焦的;用双目的时候,就会根据双目需要的调焦行程,最后得到的实际倍数有差别。国产双目是1倍,而Denkmeier双目是1.14倍,所以用同样的目镜,Denkmeier双目的倍率要稍微大一点。不要小看这一点,就这一小点,就足以抵消部分光学性能的差距。像用单只PL 30,虽然国产双目会有暗边现象,但是由于它的放大倍数要小一点,所以实际视场跟用Denkmeier双目差不了太多,亮度和对比度也没吃什么亏。在这一点上,TV的设计就吃了大亏。因为TV的设计比较老,需要130毫米的调焦行程,在施卡上用就是1-3倍,结果虽然TV无论从镀膜还是精度上,都比Denkmeier的标准型要强,但就是因为调焦行程的关系,国外施卡用户反映,用同样的目镜,TV竟然只能和Denkmeier的标准型打个平手,输于DenkmeierⅡ。对于双目来说,追求的是较低的倍率,因为高倍率很好达到。而双目跟施卡几乎是绝配,因为施卡独特的主镜调焦方式,拥有很大的调焦范围;还可以加专用减焦镜,达到F/6这么小的焦比,对于观测深空是很合适的,所以低倍率是很重要的。
本次测试没用减焦镜,因为Meade的减焦镜用双目无法合焦,需要用专用减焦镜。我的Denkmeier双目倒是带,不过是内置的拿不下来。所以用减焦镜对比效果如何,不得而知。
我觉得国产双目还是值得购买的。在行星观测上,因为是在观测行星或者月亮,通光口径不大,所以两者差不多。看深空的效果没有真正对比,不过从使用SWA20的情况来看,Denkmeier双目肯定是优于国产双目的。但是国产双目也不是不能看深空,只不过是使用同样的目镜,表面视场要小一些,看还是应该能看的。
另外,我觉得国产双目还有很多地方可以改进。首先是配套附件,最好能有双目专用减焦镜和增倍镜(用在短焦折射和反射上,合焦用的,在短焦折射上用双目需要巴罗镜),并且要在保证像质的基础上,尽量让放大倍数最低。虽然这些东西可以单独购买,像买Denkmeier或者Siebert的,不过对于消费者来说,还是喜欢在一家解决问题。其次是有些小设计,花不了多少成本,但是却很方便。Denkmeier套装里的开关,其实就是一个小机构,把减焦镜内置在里面,拉出来不用是高倍,推进去是低倍,在切换倍率时却十分方便。还有就是螺纹,一个个接滤镜的螺纹很麻烦吗?Denkmeier在市场能占主导地位,跟它这些以用户为本的设计和灵活的销售策略有很大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