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颉刚:质疑法

来源 :内蒙古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uguangyun198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现代著名史学家顾颉刚先生在1927年2月为厦门青年作过一次演讲,演讲的题目就是《怎样读书》。他在演讲中说:“我们的读书,是要借了书本上的记载寻出一条求知识的路,并不是要请书本子管我们的思想。所以读书的时候,要随处生疑。换句话说,就是读书的时候要随处会用自己的思想去批评它。我们只要敢于批评,就可以分出它哪一句话是对的,哪一句话是错的,哪一句话是可以留待商量的。这些意思就可以写在书端上,或者写在笔记簿上。逢到什么疑惑的地方,就替 Mr. Gu Jiegang, a famous modern historian in our country, made a speech for young people in Xiamen in February 1927, and the topic of his speech was ”How to Study?“ In his speech, he said: ”Our study is to borrow a book of records to find a way to seek knowledge, not to ask the book to control our thoughts. So when reading, to be suspicious everywhere. In other words, when reading a book, you should always use your own thoughts to criticize it. As long as we dare to criticize, we can distinguish which sentence is right, which sentence is wrong, and which sentence is for discussion These meanings can be written on the books, or on the notebook, wherever confusion arises
其他文献
我知道大家和我一样,初为人父、人母,难免彷徨与焦虑,甚至不知所措,特别是作为母亲。带孩子的艰辛我想没有人能比我们更清楚,面对养育过程中出现的种种问题,我们总会像一只无头苍蝇一样到处乱撞,疲惫不堪,却依然收效甚微。  我们都是爱孩子的,这毋庸置疑。当孩子还未出生时,我们祈求他能平安降生。孩子出生后,我们盼望他能健康成长,快乐幸福。可当孩子一天天地长大,我们给予孩子的期望却越来越多。孩子学会了什么知识
2016年12月20日,教育部会同民政部、文化部、全国老龄办在上海召开老年教育工作座谈会。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动老龄事业全面发展的系列讲话精神
随着升学压力、社会压力的增大,越来越多的青年人习惯于把自己封闭在狭小的圈子中,不愿意承受压力,他们在白天会抱头大睡,到了晚上便会花时间看电视、玩电脑游戏或上网冲浪。
2016年12月15日,中国老年大学协会四届六次常务理事会议在湖北省武汉市召开。中国老年大学协会会长张晓林,常务副会长袁新立,副会长周同战、黄瑞霖、林元和、孙建国、俞恭庆
抱怨的晨晨妈  周末,我带宝贝去找他的好朋友晨晨一起玩耍。一见面,晨晨妈就开始跟我抱怨指责晨晨:“昨天晚上,我让晨晨洗手,结果晨晨在卫生间半天不出来,我进去一看,晨晨双手粘满了泡泡,衣服裤子也全湿透了,脸盆里也全是泡泡,你猜怎么回事?他竟然把我买的一整瓶洗衣液全部倒进盆里,害得我忙活了好半天,真是气死我了!”  再看看身边的晨晨,仰着头看着满脸气愤的妈妈,似乎想要说些什么,但眼泪划过了嘴角,最后还
针对风电SCADA系统边界安全体系架构问题,将防火墙和入侵检测系统(intrusion detection system,IDS)功能集于一体,融入入侵容忍技术、诱骗系统和数字取证等网络安全技术,设计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香港《东周刊》事发后,各家媒体竞相报道此事,并连续追踪事态发展。当《东周刊》关门大吉后,他们终于心满意足地剔着牙各自离去。我们来看看我们的媒体都做了些什么?要知道,当你在
打开手机,收到孩子幼儿园老师发来的一张照片,还有一段话:“嘟嘟妈妈,这是嘟嘟今天的艺术活动中独立完成的作品。作品构思巧妙、揉捏到位,尤其她的专注力已远超同龄孩子,希望
许多刚到新闻媒体工作的采编人员往往感到无新闻可写,甚至有些工作了多年的编辑、记者也常常用固有的眼光来审视瞬息万变的社会生活,抱怨找不到好的新闻线索和角度,许多有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