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邓小平同志“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理论的思想体系,揭示了当代科技与经济发展的辩证关系,为中国依靠科技进步加速经济发展指明了方向,是邓小平对马克思科技创新思想的丰富和发展。新一代中央领导人审时度势,高瞻远瞩,提出了“科技是国家强盛之基,创新是民族进步之魂。”要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这对于加快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进程,意义重大而深远,进而也表明与邓小平科技创新思想一脉相承、与时俱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定不移走科技强国之路。
【关键词】邓小平;科学技术;第一生产力;强盛之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一、“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邓小平科技创新思想的丰富发展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已明确指出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中一个相对独立的因素,但没有把科学技术放在生产力的首位。邓小平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科技观,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早在1952年,他就指出:“科学研究是一项基本建设,在这方面的投资就叫基本建设投资。”[1]这表明他对科研乃至对科技功能的深刻认同,已经蕴含了科技是生产力的思想。20年后,他分三个阶段和层面阐明了其崭新的命题。一是“科学技术是生产力”。1975年,他在听取胡耀邦汇报中科院工作时,肯定了《汇报提纲》中关于“科学技术也是生产力”的观点,他明确指出:“如果我们的科学研究工作不走在前面,就要拖整个国家的后腿。”“科学技术叫生产力,科技人员就是劳动者!”二是“科学技术是越来越重要的生产力”。1978年,他在全国科学大会开幕式上明确指出:“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是马克思主义历来的观点。”“科学技术作为生产力,越来越显示出巨大的作用。”[2]三是“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十年后的1988年,他总结世界科技与经济发展的新形势,创造性地提出:“马克思讲过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是非常正确的,现在看来这样说可能不够,恐怕是第一生产力”,“依我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3]上述三个层面紧密衔接,共同构成了邓小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理论的完整思想体系。它揭示了当代科技与经济发展的辩证关系,为中国依靠科技进步加速经济发展指明了方向,确立了科技对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应有地位,是邓小平对马克思科技创新思想的丰富和发展,具有时代创新意义。
二、“科技是国家强盛之基”是与邓小平科技创新思想一脉相承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就要大力发展科学技术事业,要想科学技术事业兴旺发达,没有强大的技术创新能力支撑不行。作为邓小平科 技创新思想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强调发展科学技术,必须依靠技术创新,邓小平指出:“要提高我们的技术水平、管理水平,没有一点创造性不行。”[4]学习和吸收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有目的有计划地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固然重要,但是不能照搬照抄,要有所改造,有所创新,邓小平指出:“引进技术改造企业,第一要学会,第二要提高创新。对于引进的先进技术、先进设备,能够做到吸收消化,这叫学会。在学会的基础上,结合实际,进一步进行创造性的开发研究,这是创新,这才算是成功的技术引进”。[5]邓小平反复强调,掌握新技术,要善于学习,更要善于创新。善于学习是要学习对我们有用的东西,即做到吸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善于创新必须有强烈的创新意识和大量高素质的创新人才,只有这样才有创新的基础和创新的动力。
经济和社会发展要依靠科技,科技进步要依靠创新。进入21世纪以来,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孕育兴起,全球科技创新呈现出新的发展态势和特征。学科交叉融合加速,新兴学科不断涌现,前沿领域不断延伸,物质结构、宇宙演化、生命起源、意识本质等基础科学领域正在或有望取得重大突破性进展。面对科技创新发展新趋势,新一代中央领导人继承和发展了邓小平科技创新思想体系提出了“科技是国家强盛之基,创新是民族进步之魂”。提出“面对科技创新发展新趋势,世界主要国家都在寻找科技创新的突破口,抢占未来经济科技发展的先机。我们不能在这场科技创新的大赛场上落伍,必须迎头赶上、奋起直追、力争超越。”[6]党的十八大上就作出了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大部署,强调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这是党中央综合分析国内外大势、立足我国发展全局作出的重大战略抉择,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速推进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客观需要,进而也表明与邓小平科技创新思想一脉相承、与时俱进。
三、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定不移走科技强国之路
1、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核心。一是大力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需求部署创新链,突破技术瓶颈,掌握核心关键技术。二是加快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研发应用,加强技术集成和商业模式创新。三是运用高新技术加快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在重点产业领域建设技术创新平台,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提升传统产业创新发展能力。四是加快农业科技创新,完善科技促进农业发展机制,不断健全现代农业技术体系。五是大力发展关系民生和社会管理创新的科学技术,加快推进涉及人口健康、食品药品安全、防灾减灾、安全生产、生态环境和应对气候变化等领域的科技创新,加快建设社会管理领域的科技支撑体系,使科技创新成果惠及广大人民群众。六是完善知识创新体系,强化基础研究、前沿技术研究、社会公益技术研究,提高科学研究水平和成果转化能力,抢占科技发展战略制高点。
2、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是根本。一是着力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建立企业主导产业技术研发创新体制机制,促进技术、人才等创新要素向企业研发机构流动,培育和壮大创新型企业。鼓励产学研开展深度合作,真正使企业成为技术创新决策、研发投入、科研组织、成果转化的主体。二是着力提高科研院所和高等学校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充分发挥国家科研机构骨干和引领作用,深化科研院所分类改革,建立健全现代科研院所制度,引导和鼓励民办科研机构发展,加快世界一流大学和高水平大学建设,提高高等学校科技创新能力。三是推动创新体系协调发展。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动创新,提高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更加注重协同创新。四是深化科技管理体制改革,完善统筹协调科技宏观决策体系,建立全国科技重大决策机制,完善中央和地方、科技相关部门、科技部门和其他部门之间的沟通协调机制,建立健全科技项目决策、执行、评价相对分开、互相监督的运行机制。
3、扩大科技开放合作是关键。一是注重开展多种形式的国际和地区科技交流合作,加大利用全球科技资源力度,加强技术引进和合作。二是注重围绕国家战略需求参与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鼓励我国科学家发起和组织国际科技合作计划,支持企业和科研机构到海外建立研发机构。三是注重支持国际学术机构、跨国公司等来华设立研发机构,吸引全球科技人才来华创新创业。四是注重完善政府间科技合作机制,提升对外科技合作水平,推进科技援外,加强民间科技合作。
参考文献:
[1]顾海良:《<邓小平教育理论学习纲要>》,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38页。
[2]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论述专题摘编》,新编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5年版。第122 页。
[3]《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07页。
[4]《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10月第2版,131页。
[5]《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10月第2版,129页。
[6]习近平:《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七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二次院士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4年6月10日。
【关键词】邓小平;科学技术;第一生产力;强盛之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一、“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邓小平科技创新思想的丰富发展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已明确指出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中一个相对独立的因素,但没有把科学技术放在生产力的首位。邓小平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科技观,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早在1952年,他就指出:“科学研究是一项基本建设,在这方面的投资就叫基本建设投资。”[1]这表明他对科研乃至对科技功能的深刻认同,已经蕴含了科技是生产力的思想。20年后,他分三个阶段和层面阐明了其崭新的命题。一是“科学技术是生产力”。1975年,他在听取胡耀邦汇报中科院工作时,肯定了《汇报提纲》中关于“科学技术也是生产力”的观点,他明确指出:“如果我们的科学研究工作不走在前面,就要拖整个国家的后腿。”“科学技术叫生产力,科技人员就是劳动者!”二是“科学技术是越来越重要的生产力”。1978年,他在全国科学大会开幕式上明确指出:“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是马克思主义历来的观点。”“科学技术作为生产力,越来越显示出巨大的作用。”[2]三是“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十年后的1988年,他总结世界科技与经济发展的新形势,创造性地提出:“马克思讲过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是非常正确的,现在看来这样说可能不够,恐怕是第一生产力”,“依我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3]上述三个层面紧密衔接,共同构成了邓小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理论的完整思想体系。它揭示了当代科技与经济发展的辩证关系,为中国依靠科技进步加速经济发展指明了方向,确立了科技对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应有地位,是邓小平对马克思科技创新思想的丰富和发展,具有时代创新意义。
二、“科技是国家强盛之基”是与邓小平科技创新思想一脉相承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就要大力发展科学技术事业,要想科学技术事业兴旺发达,没有强大的技术创新能力支撑不行。作为邓小平科 技创新思想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强调发展科学技术,必须依靠技术创新,邓小平指出:“要提高我们的技术水平、管理水平,没有一点创造性不行。”[4]学习和吸收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有目的有计划地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固然重要,但是不能照搬照抄,要有所改造,有所创新,邓小平指出:“引进技术改造企业,第一要学会,第二要提高创新。对于引进的先进技术、先进设备,能够做到吸收消化,这叫学会。在学会的基础上,结合实际,进一步进行创造性的开发研究,这是创新,这才算是成功的技术引进”。[5]邓小平反复强调,掌握新技术,要善于学习,更要善于创新。善于学习是要学习对我们有用的东西,即做到吸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善于创新必须有强烈的创新意识和大量高素质的创新人才,只有这样才有创新的基础和创新的动力。
经济和社会发展要依靠科技,科技进步要依靠创新。进入21世纪以来,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孕育兴起,全球科技创新呈现出新的发展态势和特征。学科交叉融合加速,新兴学科不断涌现,前沿领域不断延伸,物质结构、宇宙演化、生命起源、意识本质等基础科学领域正在或有望取得重大突破性进展。面对科技创新发展新趋势,新一代中央领导人继承和发展了邓小平科技创新思想体系提出了“科技是国家强盛之基,创新是民族进步之魂”。提出“面对科技创新发展新趋势,世界主要国家都在寻找科技创新的突破口,抢占未来经济科技发展的先机。我们不能在这场科技创新的大赛场上落伍,必须迎头赶上、奋起直追、力争超越。”[6]党的十八大上就作出了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大部署,强调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这是党中央综合分析国内外大势、立足我国发展全局作出的重大战略抉择,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速推进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客观需要,进而也表明与邓小平科技创新思想一脉相承、与时俱进。
三、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定不移走科技强国之路
1、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核心。一是大力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需求部署创新链,突破技术瓶颈,掌握核心关键技术。二是加快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研发应用,加强技术集成和商业模式创新。三是运用高新技术加快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在重点产业领域建设技术创新平台,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提升传统产业创新发展能力。四是加快农业科技创新,完善科技促进农业发展机制,不断健全现代农业技术体系。五是大力发展关系民生和社会管理创新的科学技术,加快推进涉及人口健康、食品药品安全、防灾减灾、安全生产、生态环境和应对气候变化等领域的科技创新,加快建设社会管理领域的科技支撑体系,使科技创新成果惠及广大人民群众。六是完善知识创新体系,强化基础研究、前沿技术研究、社会公益技术研究,提高科学研究水平和成果转化能力,抢占科技发展战略制高点。
2、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是根本。一是着力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建立企业主导产业技术研发创新体制机制,促进技术、人才等创新要素向企业研发机构流动,培育和壮大创新型企业。鼓励产学研开展深度合作,真正使企业成为技术创新决策、研发投入、科研组织、成果转化的主体。二是着力提高科研院所和高等学校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充分发挥国家科研机构骨干和引领作用,深化科研院所分类改革,建立健全现代科研院所制度,引导和鼓励民办科研机构发展,加快世界一流大学和高水平大学建设,提高高等学校科技创新能力。三是推动创新体系协调发展。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动创新,提高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更加注重协同创新。四是深化科技管理体制改革,完善统筹协调科技宏观决策体系,建立全国科技重大决策机制,完善中央和地方、科技相关部门、科技部门和其他部门之间的沟通协调机制,建立健全科技项目决策、执行、评价相对分开、互相监督的运行机制。
3、扩大科技开放合作是关键。一是注重开展多种形式的国际和地区科技交流合作,加大利用全球科技资源力度,加强技术引进和合作。二是注重围绕国家战略需求参与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鼓励我国科学家发起和组织国际科技合作计划,支持企业和科研机构到海外建立研发机构。三是注重支持国际学术机构、跨国公司等来华设立研发机构,吸引全球科技人才来华创新创业。四是注重完善政府间科技合作机制,提升对外科技合作水平,推进科技援外,加强民间科技合作。
参考文献:
[1]顾海良:《<邓小平教育理论学习纲要>》,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38页。
[2]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论述专题摘编》,新编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5年版。第122 页。
[3]《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07页。
[4]《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10月第2版,131页。
[5]《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10月第2版,129页。
[6]习近平:《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七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二次院士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4年6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