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中的家国情怀是历史教学的价值追求,也是历史学科追求的最高层次的素养。家国情怀应通过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方式加以培育。在中国古代史教学中,大量的历史素材可以培育学生的家国情怀,其培育路径和方式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一、家国情怀在中国古代史中的内涵
课程标准对家国情怀内涵的界定,涉及中国古代史的表述如下:从历史的角度认识中国的国情,形成对祖国的认同感和正确的国家观;认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历史发展趋势,形成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和正确的民族观,具有民族的自信心和自豪感;了解并认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识中华文明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1]简而言之,就是要形成对祖国、中华民族和中华文化的强烈认同。
在近代民族国家观念确立以前的中国古代,王朝认同是国家认同的核心内容。古代中国虽然是一个国家,却不是近代的民族国家,而是王朝国家。历史上的王朝经常更替,但有一個超越了具体王朝而始终存在的政治——文明共同体,其不仅具有制度典章的政治连续性,更具有宗教语言礼乐风俗的文明一惯性,这一以中原为中心的政治——文明共同体就叫做“中国”。[2]因此,古代文明的中国是家国天下,家国同构,天下一体。这是古代国家认同的基本内涵。
文化认同是国家认同的心理与思想基础,是民族凝聚力与国家向心力的精神之源。文化认同基于并超越民族认同,是对各民族的传统记忆、象征符号等文化基因的共享与凝练。 [3]在古代中国,文化认同即是对王朝天下观的一种认同。王朝认同是表象,文明认同是内核,在王朝认同的背后,是对其所代表的天下价值观的肯定。
二、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内容分析
岳麓版《夏商制度与西周封建》主要讲述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2003版课标对其内容的要求如下: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毫无疑问,西周的宗法分封制是本课的核心。传统的处理方法多侧重于夏商西周的朝代更迭以及制度的内容及特点。而从新课标与核心素养的视角来看,这种处理仍处于一种知识本位的层次,缺乏一种更高层次的提炼。夏商周作为我国王朝政治的起点,对中国政治和文化的影响不言而喻。西周在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领域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这跟西周对国家的合理有效的治理是密不可分的。西周对国家的治理,主要是通过血缘这个纽带实现的,从制度设计上,就体现为宗法分封制。通过宗法分封,西周统治者实现了族权与政权的有效结合,从而建立起一个统一、稳定的封建制国家。从历史上说,古代中国很多关于国家的观念和社会的制度,都是从家庭、家族、宗族这里引申出来的,这种合理性认同来自人们对于身边的家庭、家族和宗族秩序的理解,人们觉得这个秩序有道理、可以依赖,所以被逐渐放大,就成了普遍伦理和国家制度。[4]所以,从核心素养的角度分析,本课完全可以从国家治理的角度切入,以家国情怀的视角对其进行重新整合为:西周的宗法分封制——早期的国家治理和国家认同。这就使本课视野宽广,立意高远。
三、培育家国情怀的主要途径
(一)创设情境,切身体验家国情怀
历史是过去的事情,学生要认识历史,需要了解、感受、体验历史的真实境况和当时人们所面临的实际情况。因此在教学设计的过程中,教师要设法引领学生在真实的历史情境中展开学习活动,进而对历史进行探究。教师可以通过各种历史素材和问题设计“再现”历史情境,为学生提供一个与历史对话的机会,使学生学会站在特定的历史时空中感悟历史变迁,逐渐养成运用历史思维和历史方法解决真实情境中的问题。[5]
本课是高中历史的第一课,作为开篇,增强课堂参与度与趣味性显得尤为重要。但三千多年前的夏商制度与西周分封宗法,对高一刚入学的学生来说都是遥远且生涩的。所以在课前我先播放音乐《国家》,创设情境,让学生感受国与家的力量。同时,马上抛出一个现实的问题:古今中外,有效的国家治理一般会具有什么样的特征?学生一般会答出和谐、有序、稳定、统一等关键词。然后展示夏商周版图的变化,将学生的思绪带回三千多年前,在当时的交通条件和通讯水平下,西周如何在疆域广阔的统治范围内实现有效治理。如果你作为周王,会用什么样的方式来管理地方?在小组讨论的过程中,学生充分调动思维,想尽办法为周王解难,有同学说将自己的亲信派往各地进行管理,有同学说用考试选拔人才去地方治理,也有同学说实行我们今天的这种省市制……我肯定学生的思考,并引导学生先看看周王的选择,为什么没有选用大家的方法呢?课堂小结时再引导学生分析周人当时选择的合理性,一前一后做到首尾呼应的同时,也能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让学生设身处地的感受早期国家治理的困难,增强国家认同与制度认同,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让学生在情境中切身体验家国情怀。
(二)史料实证,深刻感悟家国情怀
史料,可以帮助学生认识、解释和重构历史。在课堂教学中,恰到好处的史料运用能丰富历史课堂,增加史实讲解的透彻度,培养学生搜集、整理、分析、解读史料的能力,使学生形成历史实证意识,培养核心素养。
西周分封制度的含义为封邦建国,是在保证周王室强大的条件下,将亲族和功臣分派到各地,广建封国,以拱卫王室。仅从字面上对分封概念进行解读,高一的学生较难理解。为了让学生更加清晰深刻的理解分封制,我通过多元化的史料呈现,从分什么、分给谁、怎么分三方面进行解读。首先,通过地图的展示,引导学生分析,周王授土授民,哪些人可以被分封?学生充分获取图中有效信息,总结出分封的对象:同姓亲族、先代贵族、功臣等,其中同姓亲族为主体。同姓亲族的主体地位不仅体现在数量上,还体现在分封的位置上。展示 “晋”()、“鲁”()、“楚”()这三个字的甲骨文,通过学生猜字认字的环节,让学生从文字的造字结构上总结分封制“怎么分”:诸侯国大多集中于黄河中下游,且同姓亲族多分在富庶之地或战略要地。在宗法制的概念讲解中,我也选择用“嫡”()的篆文与“庶”()的甲骨文的造字让学生感受嫡庶之分,为嫡长子继承制的理解做铺垫。这两处设计都旨在让学生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以及先人的无穷智慧,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认同感。 除了图片史料之外,本课还充分挖掘文字史料,让学生全方位多角度理解西周分封与宗法制度,感受早期国家治理的家国情怀。例如,引用了史学大师王国维在《殷周制度论》中的这段材料:
“所谓‘立子以贵不以长,立嫡以长不以贤者’,乃传子法之精髓……盖天下之大利莫如定,其中大害莫如争。任天者定,任人者争;定之以天,争乃不生。”
周人选择这种并不选贤的制度是为了要达到稳定的状态,当权力的继承以天定时,也就能避免很多纷争,以此来稳定秩序,巩固统治。让学生更好的理解宗法制度中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将家与国紧密相连,家国一体的特点,以及实行这一制度的目的。
(三)深入拓展,内化升华家国情怀
核心素养就是学生学习和终身发展必需的关键品格和必备能力。教学中教师应对教学内容进行拓展与升华,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我们今天所说的忠孝二字,其实追本溯源便是西周的宗法与分封。周王对国家的治理、对地方的管理是通过家庭来实现的,以血缘为纽带的,这也就是我们说的“家国同构”,家庭的安定是国家安定的基础,家齐才能国治,这是关于家国情怀的最早阐释。[6]
因此,西周分封和宗法制度的学习当中,仅仅局限于制度理解和概念剖析是远远不够的。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补充拓展了以下史料,引导学生探究讨论分封制的影响:
自殷以前,天子、诸侯君臣之分未定也。……诸侯之于天子,犹后世诸侯之于盟主,未有君臣之分也。……逮克殷践奄,灭国数十,而新建之国皆其功臣、昆弟、甥舅,本周之臣子;而鲁、卫、晋、齐四国,又以王室至亲为东方大藩……由是天子之尊,非复诸侯之长而为诸侯之君。
——王国维《殷周制度论》
周克商以后,安抚殷商遗民,以为周用,同时进用各地的才俊,新创之周实际上是一个诸部族的大联盟。……于是周人的世界,是一个“天下”,不是一个“大邑”;周人的政治权利,造就了一个文化的共同体。周人克商,又承认商人曾克夏。这一串历史性的递嬗,代表了天命的交接,代表了一个文化秩序的延续。中国从此不再是若干个文化体系竞争的场合,中国的历史,从此成为华夏世界求延续和求发展的长篇史诗。
——摘编自许倬云《西周史》
殷周前后天子诸侯关系的变化,由诸侯之长转为诸侯之君,从而明确了天子与诸侯的君臣等级关系,确立了周天子天下共主的地位,由此加强了周王室对地方的管理。因此,在西周分封制度之下,三千多年前的周王可以说是达到了有效管理国家和治理地方的目的。虽然尚未实现统一,但在分封制度的影响下各地文化交流,打破了夏商部族的联盟状态,促进政治和文化认同,为中华民族的形成奠定基础。以此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中国早期的国家治理以及政治文化认同。
而在宗法制影响的环节中,可以让学生分享他们知道的历史上关于皇位继承的那些事儿,通过学生讲述的“李世民与玄武门之变”、“建文帝与靖难之役”、“嘉靖即位与万历国本之争”等历史故事,引导学生思考在封建社会中对宗族秩序和皇位继承的深远影响,而这种宗族秩序和家庭观念对我们今天的社会生活也有着重大影响。通过设问和图片展示引导学生思考宗法制度对今天社會的影响,尊宗敬祖、认祖归宗、祭祖扫墓,族谱修订、宗祠家庙等等都源于宗法制。
习总书记说过,“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必须立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因此,作为肩负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重要使命的新一代,我们需要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发扬并创新传统文化。以此升华本节课宗法分封制度的学习,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和历史使命感。
(四)试题研究,应用把握家国情怀
在以立德树人为核心的命题指导思想之下,家国情怀的考查已成为近年高考中命题的新思路和新方向。2017年全国Ⅰ卷41题比较中法之间民族主义的差异,渗透世界各国人民追求国家民主和富强的共同愿望。2018年全国Ⅰ卷第24题《墨子》的记载,反映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在课堂教学当中,除了引导学生思考感悟之外,还应当穿插高考真题的练习。本课可展示2017年全国Ⅰ卷24题:
周灭商之后,推行分封制,如封武王弟康叔于卫,都朝歌(今河南淇县);封周公长子伯禽于鲁,都奄(今山东曲阜);封召公爽于燕,都蓟(今北京)。分封
A.推动了文化的交流与文化认同
B.强化了君主专制权力
C.实现了王室对地方的直接控制
D.确立了贵族世袭特权
此题将家国情怀融入对分封制的考查中,通过做题和讲解不仅能当堂巩固知识,还能引导学生把握高考方向,感受家国情怀,理解考题借分封制对传播周文化的作用强化考生对中国早期文化形成的认识。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通过高考真题渗透家国情怀,引导学生带着家国意识去思考和解题,以适应课改的要求和高考的需要。
正如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所说:“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今天的中国在高速发展实现腾飞,中国人的家国情怀也需一脉相承,更加深入人心。在历史教学中落实这一重要使命,是中学历史教师必须承担的责任和义务。历史教师通过情境创设、史料挖掘、试题研究等方法,引导学生体验、感悟、思考、升华历史学习中的家国情怀,并使之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注释】
[1]教育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年,第7页。
[2]许纪霖:《国家认同与家国天下》,《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4期。
[3]王德民,赵玉洁:《论历史教育的家国情怀》,《历史教学(上半月刊)》2018年第3期。
[4]葛兆光:《古代中国文化讲义》,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41页。
[5]徐蓝,朱汉国:《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解读》,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年,第196页。
[6]何勇:《历史教学中对学生家国情怀教育的刍议》,《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6年第1期。
一、家国情怀在中国古代史中的内涵
课程标准对家国情怀内涵的界定,涉及中国古代史的表述如下:从历史的角度认识中国的国情,形成对祖国的认同感和正确的国家观;认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历史发展趋势,形成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和正确的民族观,具有民族的自信心和自豪感;了解并认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识中华文明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1]简而言之,就是要形成对祖国、中华民族和中华文化的强烈认同。
在近代民族国家观念确立以前的中国古代,王朝认同是国家认同的核心内容。古代中国虽然是一个国家,却不是近代的民族国家,而是王朝国家。历史上的王朝经常更替,但有一個超越了具体王朝而始终存在的政治——文明共同体,其不仅具有制度典章的政治连续性,更具有宗教语言礼乐风俗的文明一惯性,这一以中原为中心的政治——文明共同体就叫做“中国”。[2]因此,古代文明的中国是家国天下,家国同构,天下一体。这是古代国家认同的基本内涵。
文化认同是国家认同的心理与思想基础,是民族凝聚力与国家向心力的精神之源。文化认同基于并超越民族认同,是对各民族的传统记忆、象征符号等文化基因的共享与凝练。 [3]在古代中国,文化认同即是对王朝天下观的一种认同。王朝认同是表象,文明认同是内核,在王朝认同的背后,是对其所代表的天下价值观的肯定。
二、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内容分析
岳麓版《夏商制度与西周封建》主要讲述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2003版课标对其内容的要求如下: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毫无疑问,西周的宗法分封制是本课的核心。传统的处理方法多侧重于夏商西周的朝代更迭以及制度的内容及特点。而从新课标与核心素养的视角来看,这种处理仍处于一种知识本位的层次,缺乏一种更高层次的提炼。夏商周作为我国王朝政治的起点,对中国政治和文化的影响不言而喻。西周在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领域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这跟西周对国家的合理有效的治理是密不可分的。西周对国家的治理,主要是通过血缘这个纽带实现的,从制度设计上,就体现为宗法分封制。通过宗法分封,西周统治者实现了族权与政权的有效结合,从而建立起一个统一、稳定的封建制国家。从历史上说,古代中国很多关于国家的观念和社会的制度,都是从家庭、家族、宗族这里引申出来的,这种合理性认同来自人们对于身边的家庭、家族和宗族秩序的理解,人们觉得这个秩序有道理、可以依赖,所以被逐渐放大,就成了普遍伦理和国家制度。[4]所以,从核心素养的角度分析,本课完全可以从国家治理的角度切入,以家国情怀的视角对其进行重新整合为:西周的宗法分封制——早期的国家治理和国家认同。这就使本课视野宽广,立意高远。
三、培育家国情怀的主要途径
(一)创设情境,切身体验家国情怀
历史是过去的事情,学生要认识历史,需要了解、感受、体验历史的真实境况和当时人们所面临的实际情况。因此在教学设计的过程中,教师要设法引领学生在真实的历史情境中展开学习活动,进而对历史进行探究。教师可以通过各种历史素材和问题设计“再现”历史情境,为学生提供一个与历史对话的机会,使学生学会站在特定的历史时空中感悟历史变迁,逐渐养成运用历史思维和历史方法解决真实情境中的问题。[5]
本课是高中历史的第一课,作为开篇,增强课堂参与度与趣味性显得尤为重要。但三千多年前的夏商制度与西周分封宗法,对高一刚入学的学生来说都是遥远且生涩的。所以在课前我先播放音乐《国家》,创设情境,让学生感受国与家的力量。同时,马上抛出一个现实的问题:古今中外,有效的国家治理一般会具有什么样的特征?学生一般会答出和谐、有序、稳定、统一等关键词。然后展示夏商周版图的变化,将学生的思绪带回三千多年前,在当时的交通条件和通讯水平下,西周如何在疆域广阔的统治范围内实现有效治理。如果你作为周王,会用什么样的方式来管理地方?在小组讨论的过程中,学生充分调动思维,想尽办法为周王解难,有同学说将自己的亲信派往各地进行管理,有同学说用考试选拔人才去地方治理,也有同学说实行我们今天的这种省市制……我肯定学生的思考,并引导学生先看看周王的选择,为什么没有选用大家的方法呢?课堂小结时再引导学生分析周人当时选择的合理性,一前一后做到首尾呼应的同时,也能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让学生设身处地的感受早期国家治理的困难,增强国家认同与制度认同,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让学生在情境中切身体验家国情怀。
(二)史料实证,深刻感悟家国情怀
史料,可以帮助学生认识、解释和重构历史。在课堂教学中,恰到好处的史料运用能丰富历史课堂,增加史实讲解的透彻度,培养学生搜集、整理、分析、解读史料的能力,使学生形成历史实证意识,培养核心素养。
西周分封制度的含义为封邦建国,是在保证周王室强大的条件下,将亲族和功臣分派到各地,广建封国,以拱卫王室。仅从字面上对分封概念进行解读,高一的学生较难理解。为了让学生更加清晰深刻的理解分封制,我通过多元化的史料呈现,从分什么、分给谁、怎么分三方面进行解读。首先,通过地图的展示,引导学生分析,周王授土授民,哪些人可以被分封?学生充分获取图中有效信息,总结出分封的对象:同姓亲族、先代贵族、功臣等,其中同姓亲族为主体。同姓亲族的主体地位不仅体现在数量上,还体现在分封的位置上。展示 “晋”()、“鲁”()、“楚”()这三个字的甲骨文,通过学生猜字认字的环节,让学生从文字的造字结构上总结分封制“怎么分”:诸侯国大多集中于黄河中下游,且同姓亲族多分在富庶之地或战略要地。在宗法制的概念讲解中,我也选择用“嫡”()的篆文与“庶”()的甲骨文的造字让学生感受嫡庶之分,为嫡长子继承制的理解做铺垫。这两处设计都旨在让学生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以及先人的无穷智慧,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认同感。 除了图片史料之外,本课还充分挖掘文字史料,让学生全方位多角度理解西周分封与宗法制度,感受早期国家治理的家国情怀。例如,引用了史学大师王国维在《殷周制度论》中的这段材料:
“所谓‘立子以贵不以长,立嫡以长不以贤者’,乃传子法之精髓……盖天下之大利莫如定,其中大害莫如争。任天者定,任人者争;定之以天,争乃不生。”
周人选择这种并不选贤的制度是为了要达到稳定的状态,当权力的继承以天定时,也就能避免很多纷争,以此来稳定秩序,巩固统治。让学生更好的理解宗法制度中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将家与国紧密相连,家国一体的特点,以及实行这一制度的目的。
(三)深入拓展,内化升华家国情怀
核心素养就是学生学习和终身发展必需的关键品格和必备能力。教学中教师应对教学内容进行拓展与升华,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我们今天所说的忠孝二字,其实追本溯源便是西周的宗法与分封。周王对国家的治理、对地方的管理是通过家庭来实现的,以血缘为纽带的,这也就是我们说的“家国同构”,家庭的安定是国家安定的基础,家齐才能国治,这是关于家国情怀的最早阐释。[6]
因此,西周分封和宗法制度的学习当中,仅仅局限于制度理解和概念剖析是远远不够的。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补充拓展了以下史料,引导学生探究讨论分封制的影响:
自殷以前,天子、诸侯君臣之分未定也。……诸侯之于天子,犹后世诸侯之于盟主,未有君臣之分也。……逮克殷践奄,灭国数十,而新建之国皆其功臣、昆弟、甥舅,本周之臣子;而鲁、卫、晋、齐四国,又以王室至亲为东方大藩……由是天子之尊,非复诸侯之长而为诸侯之君。
——王国维《殷周制度论》
周克商以后,安抚殷商遗民,以为周用,同时进用各地的才俊,新创之周实际上是一个诸部族的大联盟。……于是周人的世界,是一个“天下”,不是一个“大邑”;周人的政治权利,造就了一个文化的共同体。周人克商,又承认商人曾克夏。这一串历史性的递嬗,代表了天命的交接,代表了一个文化秩序的延续。中国从此不再是若干个文化体系竞争的场合,中国的历史,从此成为华夏世界求延续和求发展的长篇史诗。
——摘编自许倬云《西周史》
殷周前后天子诸侯关系的变化,由诸侯之长转为诸侯之君,从而明确了天子与诸侯的君臣等级关系,确立了周天子天下共主的地位,由此加强了周王室对地方的管理。因此,在西周分封制度之下,三千多年前的周王可以说是达到了有效管理国家和治理地方的目的。虽然尚未实现统一,但在分封制度的影响下各地文化交流,打破了夏商部族的联盟状态,促进政治和文化认同,为中华民族的形成奠定基础。以此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中国早期的国家治理以及政治文化认同。
而在宗法制影响的环节中,可以让学生分享他们知道的历史上关于皇位继承的那些事儿,通过学生讲述的“李世民与玄武门之变”、“建文帝与靖难之役”、“嘉靖即位与万历国本之争”等历史故事,引导学生思考在封建社会中对宗族秩序和皇位继承的深远影响,而这种宗族秩序和家庭观念对我们今天的社会生活也有着重大影响。通过设问和图片展示引导学生思考宗法制度对今天社會的影响,尊宗敬祖、认祖归宗、祭祖扫墓,族谱修订、宗祠家庙等等都源于宗法制。
习总书记说过,“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必须立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因此,作为肩负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重要使命的新一代,我们需要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发扬并创新传统文化。以此升华本节课宗法分封制度的学习,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和历史使命感。
(四)试题研究,应用把握家国情怀
在以立德树人为核心的命题指导思想之下,家国情怀的考查已成为近年高考中命题的新思路和新方向。2017年全国Ⅰ卷41题比较中法之间民族主义的差异,渗透世界各国人民追求国家民主和富强的共同愿望。2018年全国Ⅰ卷第24题《墨子》的记载,反映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在课堂教学当中,除了引导学生思考感悟之外,还应当穿插高考真题的练习。本课可展示2017年全国Ⅰ卷24题:
周灭商之后,推行分封制,如封武王弟康叔于卫,都朝歌(今河南淇县);封周公长子伯禽于鲁,都奄(今山东曲阜);封召公爽于燕,都蓟(今北京)。分封
A.推动了文化的交流与文化认同
B.强化了君主专制权力
C.实现了王室对地方的直接控制
D.确立了贵族世袭特权
此题将家国情怀融入对分封制的考查中,通过做题和讲解不仅能当堂巩固知识,还能引导学生把握高考方向,感受家国情怀,理解考题借分封制对传播周文化的作用强化考生对中国早期文化形成的认识。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通过高考真题渗透家国情怀,引导学生带着家国意识去思考和解题,以适应课改的要求和高考的需要。
正如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所说:“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今天的中国在高速发展实现腾飞,中国人的家国情怀也需一脉相承,更加深入人心。在历史教学中落实这一重要使命,是中学历史教师必须承担的责任和义务。历史教师通过情境创设、史料挖掘、试题研究等方法,引导学生体验、感悟、思考、升华历史学习中的家国情怀,并使之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注释】
[1]教育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年,第7页。
[2]许纪霖:《国家认同与家国天下》,《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4期。
[3]王德民,赵玉洁:《论历史教育的家国情怀》,《历史教学(上半月刊)》2018年第3期。
[4]葛兆光:《古代中国文化讲义》,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41页。
[5]徐蓝,朱汉国:《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解读》,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年,第196页。
[6]何勇:《历史教学中对学生家国情怀教育的刍议》,《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6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