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诚待人”阅读实践课

来源 :语文世界(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ojing4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内容】
  教材: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中彩那天》《万年牢》
  “语文主题学习”丛书:“贵之以诚”中的《两个馒头和一颗高贵的心》《诚实的果实》
  【学习目标】
  1.默读四篇文章,运用要素串联法概括故事内容,感受人物的精神品质。结合思维导图,交流阅读所得。
  2.仿写颁奖词,注重表达中的语言美。
  3.激发学生诚恳待人、讲信用的思想情感。
  【学习过程】
  一、主题导入
  1.每日一字。板书“诚”,写“诚”,说“诚”,解“诚”(课件)。
  2.明确单元主題“以诚待人”。
  二、自主阅读
  (一)阅读提示
  1.读。默读四篇文章:《中彩那天》《万年牢》《两个馒头和一颗高贵的心》《诚实的果实》。
  2.找。提炼关键词。
  3.用。运用要素串联法,概括文章内容。
  4.说。任选一篇,结合思维导图,理事件,说人物,谈感悟。
  (二)温馨提示
  1.静能生慧,潜心速读。
  2.不惜笔墨,紧扣关键。
  3.言为心声,各抒己见。
  三、运用“颁奖词” 的形式,结合文中人物,进行口语交际
  1.观看《感动中国》“信义兄弟”视频。
  2.欣赏“信义兄弟颁奖词”。
  信义兄弟——孙水林、孙东林颁奖词:
  言忠信,行笃敬,古老相传的信条,演绎出现代传奇。他们为尊严承诺,为良心奔波,大地上一场悲情接力。雪夜里的好兄弟,只剩下孤独一个。雪落无声,但情义打在地上,铿锵有力。
  3.分享“诚信老人颁奖词”。
  诚信老人——郭冬容颁奖词:
  风烛残年,发出微弱的光。苍老的手,写下人间大爱。两个充饥的馒头,一颗高贵的心灵,七旬高龄俯视生命,她做得越简单,越显不简单,越平凡,越显不平凡。
  4.小练笔,选感动的人物写颁奖词。
  颁奖词撰写技巧:名句歌词适当引,抓住特征巧叙事。点化姓名成奇句,修辞主题要牢记。
  5.小结:这节课我们写了“诚”,说了“诚”,被“诚”感动。愿我们心怀诚意,不忘初心。
  四、阅读拓展
  1.阅读《中国诚信故事》。
  2.阅读“语文主题学习”丛书中的其他篇目,尝试绘制阅读思维导图。
  【教学思考】
  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需要大量阅读、主动阅读、快速阅读,并运用阅读所得,学会表达。但要让学生在自主阅读中真正读进去、有所收获,还需要我们不断地探究好的教学方法,使学生爱上阅读,学会思考,学会积累运用。
  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课文是以“以诚待人”为主题编写的,口语交际建议学生运用课文中获得的阅读方法去阅读相关主题文章,结合诚信事例,进行语言表达训练。
  本节课,我的设计理念是:以单元主题阅读法为指导,以单元主题为主线,以批注式阅读结合思维导图汇报为方法,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四篇文章的阅读。在分享阅读的基础上,让学生感悟生活中的感动,学会用颁奖词进行口语表达的方法。同时,帮助学生积累背诵课后名言,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拓展学生的阅读面。回顾整节课的教学过程,为了让学生学有所得,我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一、以学生为主体,课堂呈现精彩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课堂阅读活动的组织者、学生阅读的促进者,也是阅读中的对话者之一。”课上,我始终让学生成为阅读的主体,做课堂的主人。在自主阅读环节,我出示了具体的学习提示,给了学生充分阅读文本的时间,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进行批注式阅读,结合思维导图,抓住关键词概括,自我感悟,让学生自己阅读,学会阅读。在交流汇报环节,我努力将课堂舞台还给孩子们,让他们充分交流各自的阅读收获,孩子们大胆读出自己深受感动的语句,表达自己内心真实的感受。在口语交际环节,我引导学生通过观看视频,感受颁奖词,结合“日积月累”试写颁奖词。一节课中,孩子们或读,或思,或讲,或悟,而我一直在努力做到:只在点拨处点拨、需要处引导、总结处总结。让学生充分地自主阅读、感悟和交流,引导他们在实践中主动获取知识,形成能力。
  二、思维导图作引,为阅读添翅膀
  课堂上的时间很宝贵,我们要充分利用课堂时间,让孩子们大量阅读。提炼关键词,绘制思维导图,这是一种很好的办法。这种方法让孩子们把书读薄,加上自己的感受汇报交流,又把书读厚。尤其是课内多篇阅读,给孩子时间,教孩子方法,一切皆有可能!
  三、多读少讲巧悟,颁奖词提能力
  阅读是具有个性化的行为。有句话说得好:“一千个读者眼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不同的学生对同一篇文章的领会不同,读出来的情感就不同;默读有利于学生的思考。这节课中,我努力做到少讲少说,把大量的时间用于让学生读书、感悟。让学生自主地、全身心地经历阅读过程,感悟文中人物的优秀品质,体会“以诚待人”。口语交际中,孩子们的表达往往缺少语文味,所以,这节课我通过引导孩子们欣赏颁奖词,让他们学会尽量运用文学的语言进行表达。
  教学是遗憾的艺术,一节课总有缺憾之处。虽然我在课上引导孩子借助思维导图概括文章内容,但是孩子们对关键词提炼仍然不够准确,汇报交流参与度不高;其次,颁奖词的植入难度有些大,课堂上孩子们的即兴创作不易完成,所以,这部分教学可以放在下一课时训练。今后我会继续探索更好的教学方法,使课堂充满活力,更加有效。
其他文献
长期以来,习作都是语文教学中一个相对较弱的环节。在村小,这种情况更是糟糕。学生习作水平普遍不高,内容千篇一律,语言苍白,情感缺失。老师批改较笼统,针对性不够。最终导致师生谈文变色,学生怕写作,教师怕上习作课,更怕改习作,习作教学的效率较差。一、寻米造具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作文的“活水”必来自于生活。可是有人却错误地认为农村孩子的生活平淡、朴素,似乎很难让学生激起灵感的火花。“生
期刊
留白是中国画的一种手法。在整幅画中留下空白,给人以想象的余地,这种“以无胜有”的留白艺术,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作画是这样,教学亦是如此。 每一个文本,无论有多少详尽的细节,也消弭不了其中的“留白点”——也许是一个情节,也许是一个字、一个词,甚至是一个标点。巧妙地利用这些“留白点”,不仅能挖掘出更丰富的教学内容,加深对文本的理解,而且可以培养孩子的想象力、创造力,激发他们的情感,从而使教学更富有成效
期刊
荀子曰:“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也要善于借物,电教媒体就是我们值得一借的“宝物”。电教媒体利用声、光、影、像等手段制成的课件,极大地丰富了教学表现方式,有利于学生多角度、多渠道地接受信息,扩大知识面,增强感染力,从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恰当地运用电教媒体犹如一座架设在学生和课文之间不可替代的桥梁,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阅读水平,开发学生写作潜能……
期刊
众所周知,飞天是中国佛家文化中最为大胆的想象,而莫高窟中成百上千的飞天更是众人称奇的瑰寶。许多艺术作品,舞蹈、绘画、音乐,甚至建筑对人影响至深。春节联欢晚会上一举成名的《千手观音》更是让全球的观众领略了敦煌壁画的精气神。苏教版第九册第五单元中的《莫高窟》一文以排比的句式、工整的四字词语细腻描摹刻画了其中最具特色的五种姿态的仙子:有的臂挎花篮,采摘鲜花;有的怀抱琵琶,轻拨银弦;有的倒悬身子,自天而降
期刊
翻开苏教版三年级语文课本,一篇篇优美生动的文字,一幅幅充满童趣的插图,无不让人流连其间。特别是《沉香救母》,用两课的篇幅讲述了一个神话故事,实属少见。这个故事源自《宝莲灯》,其实,大多数孩子在学习之前,已经耳熟能详,甚至能把故事中其他的情节和人物讲得头头是道。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再去梳理故事情节或是借助媒体教学,课堂气氛肯定会热闹活跃,但是,似乎显得冗长而缺乏实在感。如何让孩子们从熟知的故事中学出新
期刊
近期观摩学习名师名课视频录像,我看到了不一样的课堂上,“自由”“奔放”“竞发”成为新的标签,一张张愉悦的笑脸、一只只高举的小手可以感受到与我们日常构建的课堂明显不同,张扬中不失和谐。如何做到这样呢?笔者在学习中、实践中,试着作了一番梳理,暂以日前自己刚刚执教的《花瓣飘香》为例,作如下思考。  一、摆脱桎梏,从“封闭文本”到“资源开放”  【片段一】  师:同学们,在这百花盛开的春天里,你最喜欢什么
期刊
《普罗米修斯盗火》是苏教版教材第七册的一篇课文,它改编自古希腊神话,浓缩了《被缚的普罗米修斯》和《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的主要情节,按事情的发展顺序记叙了普罗米修斯为了解除人类没有火种的痛苦,不惜触犯天规,勇敢地盗取天火,给人类带来了光明和智慧,与宙斯进行不屈不挠斗争的动人传说。课文情节生动,人物性格鲜明,体现了古希腊神话善于塑造英雄人物的特点。为了让学生真正地理解普罗米修斯这个神的形象,我做到了以
期刊
语文教学必须在课堂上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各个环节的学习,让学生在充满乐趣的语文课堂里驰骋。学生的学习过程才是课堂焦点,由教师的“教”为主转向以学生的“学”为主,让教师的“教”更好地为学生的“学”服务。下面就以陆燕华老师执教《钱学森》为例,谈谈这堂课中陆老师如何告别烦琐的内容问答与分析,激发学生在语文课堂里对字词句篇的学习探索。  一、以学定教,取舍得当  课堂伊始,陆老师检查学生
期刊
叶圣陶很早就提出:“要让学生自能读书,自能作文。”这里的“自能”是指让学生具备独立学习的能力。要想建设自能高效的课堂,巧用学习小组不失为一个好办法。下面我以我所教学的《口语交际:介绍世界名城》一课为例,谈谈我在语文教学中是如何巧用学习小组,使之为构建“自能”课堂服务的。  一、启动:用好组长这只“领头雁”  《口语交际:介绍世界名城》活动以同单元课文《音乐之都维也纳》为引子,要求学生选择一个自己感
期刊
“语文天生美丽。”语文课应该是所有课程中最有吸引力的——有那么多優美的诗文可以读,有那么多动人的故事可以听,有那么优美的文字可以去写,但遗憾的是,你告诉我,为什么我们的语文课出了那么多问题呢?课堂上学生昏昏欲睡,面对名篇也味同嚼蜡;教师苦口婆心,拿着课本,拿着卷子,从基础知识字词句的用法,再到语段内涵、文章的外延意义,恨不得把整篇文章都嚼碎了喂给学生。课堂上语文教师那望着学生期许的眼神,似乎是在问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