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急性心肌梗死是临床上最严重的心血管病之一,不仅发病率、病死率日渐增高,近年来还呈现年轻化趋势,特别常见于中年男性,成为人类健康的大敌,是国际上有名的“寡妇制造者”。但心肌梗死并非来无影,去无踪的,它是有规律的,也是可预防的。只要我们了解了它的发病规律,就会采取合理的预防措施来避免悲剧的发生。
天人合一的生物钟
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病规律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生物钟规律,二是患病与发病规律。
首先,什么是生物钟规律呢?中医很早就认识到气候与疾病的关系,讲究“天人合一”、“四季养生”。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病与节气有密切关系:一年四季中,冬季心肌梗死最多;一天之中,早晨心肌梗死最多。
据上世纪80年代世界卫生组织全球性“莫尼卡”方案在北京74万自然人群中十年监测的研究发现:急性心肌梗死和脑卒中的发病与气温呈明显的逆相关,即气温越低,发病越高。气温曲线与发病曲线呈镜面对称。每年一月份天气最冷,急性心肌梗死发病率也最高。每当寒流侵袭,还会有相应发病小高峰,其规律性非常明显。
在一天之中,则以早晨为高发期,不论急性心肌梗死还是稳定性、不稳定性心绞痛,都有一个“晨峰”现象。在北京某医院一组连续两年的580例急性心肌梗死病例的研究中发现:在60岁以上的老年组中,早晨5—6点发病最少,7—8点是5—6点的2倍,8—9点是5—6点的3.1倍。美国的一组报告中,早上时段的急性心梗发病占了总发病量的40%,所以这段时间被称为“魔鬼时间”。北京的观察还发现,在老年组中,冬季(11月——次年2月)心梗发病占全年总数的42%,而其余三季占58%,也就是说,冬季发病率比其他三季平均高出43%。
那为什么会有这种“气象生物钟”现象呢?根本原因是人类600万年来长期自然进化,“日出而作”的结果。早晨,旭日东升,人们从睡梦中觉醒,大脑思维开始活跃,交感神经兴奋性增高,体内各种内分泌、激素分泌增多,血黏度上升,生理代谢活动增强,血压上升,心率加快,心脏活动增强,使原已有病变、供血不足的心脏雪上加霜。如果再加上早晨时间紧迫,用力排便,以及进餐活动或情绪变化,很容易导致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损伤或破裂,造成不稳定性心绞痛或心肌梗死。如果我们能注意冬季早晨的养生,这一额外增高的心肌梗死发病因素就可以有效预防。
疾病与诱因的预防
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生分两个过程:一是基本病变,即病因,就是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有了病变,严重到至少一支主要血管狭窄70%以上,就会发生稳定心绞痛。这个过程是个十几年、几十年的缓慢过程。“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动脉硬化是起源于少年,植根在青年,发展在中年,发病在老年的慢性病理过程。据人群体检结果显示,40岁中年人约60%已有冠状动脉斑块,60岁已达80%以上。但这些并不可怕,因为人群中大多数人都有动脉硬化斑块,而发生急性心肌梗死的只占其中极少一部分,约1‰。可怕的是第二个过程,即诱因,指突发病变,就是说斑块包膜脆弱或有炎症,在血流冲击下,表面损伤或破裂可以在短短的数天、数小时甚至数分钟内形成血栓,发生不稳定性心绞痛或急性心肌梗死或猝死。其中,最可怕的是突然用力、大喜大悲、大惊大恐或酗酒,可以通过交感、副交感神经兴奋造成心律失常,冠脉痉挛而于瞬间猝死。在“莫尼卡”研究中,北京200余猝死病例(一小时内死亡者)中,有18%的死亡发生在30秒钟内,发病之快,迅雷不及掩耳,令人措手不及。其原因大多是与此有关,而这些都是可预防,可避免的。
这两种心肌梗死发病过程的预防措施有所不同;
首先,第一过程即基本病变的预防,这是全人群的、根本的、长期的。要想做到21世纪健康新观念:“二十养成好习惯,四十指标都正常。六十以前没有病,八十以前不衰老。轻轻松松一百岁,快快乐乐一辈子。自己少受罪,儿女少受累,节省医药费,造福全社会。”必须从根本做起,即从健康生活方式入手,从小抓起,简单说来说是: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等四大基石,具体就是国际上著名的52国“Internet”所指出的,9项因素可以预测90%的急性心肌梗死,包括血脂异常、吸烟、糖尿病、高血压、腹型肥胖、缺乏运动、缺少蔬菜水果、紧张心理和酗酒(少量饮酒有保护作用),也就是说,无论动脉粥样硬化还是急性心肌梗死,都是可以从根本上预防的。
其次,第二过程即诱因或猝死因素的预防,这是更直接、更有效的预防。简单说来就是两个“猝死三联征”的预防。一是冬天、凌晨、用力(扫雪),流行病学研究表明:许多国家每年猝死最多的日子都是在冬天大雪后的凌晨;二是饱餐、酗酒、激动(过劳),如能避免,尤其在过节时,做到“过节别过累,放松不放纵”,顺应自然节律,回归天人合一,就可大幅度减少心肌梗死的发生。
天人合一的生物钟
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病规律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生物钟规律,二是患病与发病规律。
首先,什么是生物钟规律呢?中医很早就认识到气候与疾病的关系,讲究“天人合一”、“四季养生”。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病与节气有密切关系:一年四季中,冬季心肌梗死最多;一天之中,早晨心肌梗死最多。
据上世纪80年代世界卫生组织全球性“莫尼卡”方案在北京74万自然人群中十年监测的研究发现:急性心肌梗死和脑卒中的发病与气温呈明显的逆相关,即气温越低,发病越高。气温曲线与发病曲线呈镜面对称。每年一月份天气最冷,急性心肌梗死发病率也最高。每当寒流侵袭,还会有相应发病小高峰,其规律性非常明显。
在一天之中,则以早晨为高发期,不论急性心肌梗死还是稳定性、不稳定性心绞痛,都有一个“晨峰”现象。在北京某医院一组连续两年的580例急性心肌梗死病例的研究中发现:在60岁以上的老年组中,早晨5—6点发病最少,7—8点是5—6点的2倍,8—9点是5—6点的3.1倍。美国的一组报告中,早上时段的急性心梗发病占了总发病量的40%,所以这段时间被称为“魔鬼时间”。北京的观察还发现,在老年组中,冬季(11月——次年2月)心梗发病占全年总数的42%,而其余三季占58%,也就是说,冬季发病率比其他三季平均高出43%。
那为什么会有这种“气象生物钟”现象呢?根本原因是人类600万年来长期自然进化,“日出而作”的结果。早晨,旭日东升,人们从睡梦中觉醒,大脑思维开始活跃,交感神经兴奋性增高,体内各种内分泌、激素分泌增多,血黏度上升,生理代谢活动增强,血压上升,心率加快,心脏活动增强,使原已有病变、供血不足的心脏雪上加霜。如果再加上早晨时间紧迫,用力排便,以及进餐活动或情绪变化,很容易导致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损伤或破裂,造成不稳定性心绞痛或心肌梗死。如果我们能注意冬季早晨的养生,这一额外增高的心肌梗死发病因素就可以有效预防。
疾病与诱因的预防
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生分两个过程:一是基本病变,即病因,就是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有了病变,严重到至少一支主要血管狭窄70%以上,就会发生稳定心绞痛。这个过程是个十几年、几十年的缓慢过程。“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动脉硬化是起源于少年,植根在青年,发展在中年,发病在老年的慢性病理过程。据人群体检结果显示,40岁中年人约60%已有冠状动脉斑块,60岁已达80%以上。但这些并不可怕,因为人群中大多数人都有动脉硬化斑块,而发生急性心肌梗死的只占其中极少一部分,约1‰。可怕的是第二个过程,即诱因,指突发病变,就是说斑块包膜脆弱或有炎症,在血流冲击下,表面损伤或破裂可以在短短的数天、数小时甚至数分钟内形成血栓,发生不稳定性心绞痛或急性心肌梗死或猝死。其中,最可怕的是突然用力、大喜大悲、大惊大恐或酗酒,可以通过交感、副交感神经兴奋造成心律失常,冠脉痉挛而于瞬间猝死。在“莫尼卡”研究中,北京200余猝死病例(一小时内死亡者)中,有18%的死亡发生在30秒钟内,发病之快,迅雷不及掩耳,令人措手不及。其原因大多是与此有关,而这些都是可预防,可避免的。
这两种心肌梗死发病过程的预防措施有所不同;
首先,第一过程即基本病变的预防,这是全人群的、根本的、长期的。要想做到21世纪健康新观念:“二十养成好习惯,四十指标都正常。六十以前没有病,八十以前不衰老。轻轻松松一百岁,快快乐乐一辈子。自己少受罪,儿女少受累,节省医药费,造福全社会。”必须从根本做起,即从健康生活方式入手,从小抓起,简单说来说是: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等四大基石,具体就是国际上著名的52国“Internet”所指出的,9项因素可以预测90%的急性心肌梗死,包括血脂异常、吸烟、糖尿病、高血压、腹型肥胖、缺乏运动、缺少蔬菜水果、紧张心理和酗酒(少量饮酒有保护作用),也就是说,无论动脉粥样硬化还是急性心肌梗死,都是可以从根本上预防的。
其次,第二过程即诱因或猝死因素的预防,这是更直接、更有效的预防。简单说来就是两个“猝死三联征”的预防。一是冬天、凌晨、用力(扫雪),流行病学研究表明:许多国家每年猝死最多的日子都是在冬天大雪后的凌晨;二是饱餐、酗酒、激动(过劳),如能避免,尤其在过节时,做到“过节别过累,放松不放纵”,顺应自然节律,回归天人合一,就可大幅度减少心肌梗死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