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依据效果最佳原则选用改进教学器材
在教学苏教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电和磁第5课《电磁铁》分组实验时,课前准备中,我选用电机废线圈完好部分的绝缘漆导线,缠绕在用煤火烧红后自然冷却的大铁钉上。由于导线较粗,电阻小,电池容易很快放完电,十分耗材;实验室每组实验桌下有220伏交流电源插座,于是我选用了学生电源,把电磁铁导线两端接在直流2A接线柱上,调压旋钮调在0~8V之间。可是在做电磁铁磁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实验时,较短的导线电阻较小,致使导线中的电流超过了额定电流,而使学生电源自动断电。因此,我又从正极引出的导线线路中加上了20欧姆滑动变阻器,以较短的导线(线圈)为标准,调试好了变阻器的滑片位置。又由于绝缘漆导线在大铁钉上缠绕时容易破损废弃,我又在大铁钉上套上透明塑料管,提高了绝缘导线的使用次数与寿命,节约了耗材。
在教学苏教版科学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物体的运动第5课《摆》的分组实验,探究摆的运动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时,选用的摆线最好选择弹性形变小一些的较细的白色棉线绳。如果选用塑料绳,一是不容易在绳上作标记,二是弹性形变较大,实验误差较大。
在教学苏教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光与色彩第4课《七色光》进行制造彩虹实验探究时,由于实验室中的三棱镜太小,实验效果不佳,只能看清红、黄、蓝、紫四种色光,所以我采用了“水三棱镜”——塑料水盆装满水、25×25cm平面镜、约15×8×5cm石块垫片组合而成。我让学生把水盆放在向阳的窗台内侧,把平面镜放入水中,一侧用石块垫片垫起,调整角度,让阳光射到水中的平面镜上,再调整平面镜仰角和水平旋转角度,使从水中平面镜上反射出来进入空气的光线射到教室雪白的墙壁上或屋棚上,等水面恢复平静,清晰的七色光就会呈现在学生面前,效果非常明显,学生对实验结果十分惊叹,这样的教学对学生富有震撼力!
二、依靠现有器材重新组合使用
在教学苏教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呼吸和血液循环第2课《肺和呼吸》一课,探究人体呼出的气体与吸进的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多少时,我把Φ25mm×200mm的大试管试着和10号橡皮塞组合,选好橡皮塞后,用打孔器在橡皮塞上小心地钻了两个与细玻璃管一样粗细的小孔,用玻璃刀把长的细玻璃管环割,每段截成25cm长。把细玻璃管小心用力地插入橡皮塞的两个小孔,一个插入18cm,另一个插入5cm。放入约三分之一试管的石灰水。实验时先用露出较长的玻璃管吸入两口经过石灰水的空气,观察石灰水——没有变化;再用露出较短的玻璃管呼出肺内的气体,观察石灰水——很快变浑浊,呈乳白色,实验对比效果明显。
在教学苏教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第1课《空气的性质》一课,研究空气占据空间时,我选用漏斗与带橡胶盖的滴流瓶组合使用,由于漏斗细管部分的内径较粗,即使瓶口封闭很严,漏斗倒上水后,漏斗细管部分仍然不断地往瓶内滴水,我考虑到可能是细管部分直径过粗,细管部分水的压力作用大于了水的表面张力,于是我在漏斗细管部分塞了一段细滴流管,结果水不再往瓶内滴,学具组装成功。
三、利用生活材料及本地自然资源自制教具学具
在学生学习苏教版科学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无处不在的力第4课《摩擦力的秘密》,研究如何减小液体的阻力时,由于学校及学生无法准备足够的橡皮泥,我灵机一动,让学生课前一周用等重量的黄土泥做成形状不同的模型——正三棱锥体、水滴形流线体、球体、正方体、等底等高的圆锥体、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等等,凉干后用天平称一称。再把透明的色拉油塑料桶去掉上部,装入五分之四的水,将3~4个模型同时放入水中,比较下沉的速度。先沉入水底的发出明显的响声。能看出流线体在水中下降速度最快。其后依次是球体、正方体、正三棱锥。我觉得这种方法在农村学校现有条件下,不失为一种解决教具和学具难找的有效途径。
在教学苏教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电和磁第5课《电磁铁》分组实验时,课前准备中,我选用电机废线圈完好部分的绝缘漆导线,缠绕在用煤火烧红后自然冷却的大铁钉上。由于导线较粗,电阻小,电池容易很快放完电,十分耗材;实验室每组实验桌下有220伏交流电源插座,于是我选用了学生电源,把电磁铁导线两端接在直流2A接线柱上,调压旋钮调在0~8V之间。可是在做电磁铁磁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实验时,较短的导线电阻较小,致使导线中的电流超过了额定电流,而使学生电源自动断电。因此,我又从正极引出的导线线路中加上了20欧姆滑动变阻器,以较短的导线(线圈)为标准,调试好了变阻器的滑片位置。又由于绝缘漆导线在大铁钉上缠绕时容易破损废弃,我又在大铁钉上套上透明塑料管,提高了绝缘导线的使用次数与寿命,节约了耗材。
在教学苏教版科学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物体的运动第5课《摆》的分组实验,探究摆的运动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时,选用的摆线最好选择弹性形变小一些的较细的白色棉线绳。如果选用塑料绳,一是不容易在绳上作标记,二是弹性形变较大,实验误差较大。
在教学苏教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光与色彩第4课《七色光》进行制造彩虹实验探究时,由于实验室中的三棱镜太小,实验效果不佳,只能看清红、黄、蓝、紫四种色光,所以我采用了“水三棱镜”——塑料水盆装满水、25×25cm平面镜、约15×8×5cm石块垫片组合而成。我让学生把水盆放在向阳的窗台内侧,把平面镜放入水中,一侧用石块垫片垫起,调整角度,让阳光射到水中的平面镜上,再调整平面镜仰角和水平旋转角度,使从水中平面镜上反射出来进入空气的光线射到教室雪白的墙壁上或屋棚上,等水面恢复平静,清晰的七色光就会呈现在学生面前,效果非常明显,学生对实验结果十分惊叹,这样的教学对学生富有震撼力!
二、依靠现有器材重新组合使用
在教学苏教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呼吸和血液循环第2课《肺和呼吸》一课,探究人体呼出的气体与吸进的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多少时,我把Φ25mm×200mm的大试管试着和10号橡皮塞组合,选好橡皮塞后,用打孔器在橡皮塞上小心地钻了两个与细玻璃管一样粗细的小孔,用玻璃刀把长的细玻璃管环割,每段截成25cm长。把细玻璃管小心用力地插入橡皮塞的两个小孔,一个插入18cm,另一个插入5cm。放入约三分之一试管的石灰水。实验时先用露出较长的玻璃管吸入两口经过石灰水的空气,观察石灰水——没有变化;再用露出较短的玻璃管呼出肺内的气体,观察石灰水——很快变浑浊,呈乳白色,实验对比效果明显。
在教学苏教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第1课《空气的性质》一课,研究空气占据空间时,我选用漏斗与带橡胶盖的滴流瓶组合使用,由于漏斗细管部分的内径较粗,即使瓶口封闭很严,漏斗倒上水后,漏斗细管部分仍然不断地往瓶内滴水,我考虑到可能是细管部分直径过粗,细管部分水的压力作用大于了水的表面张力,于是我在漏斗细管部分塞了一段细滴流管,结果水不再往瓶内滴,学具组装成功。
三、利用生活材料及本地自然资源自制教具学具
在学生学习苏教版科学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无处不在的力第4课《摩擦力的秘密》,研究如何减小液体的阻力时,由于学校及学生无法准备足够的橡皮泥,我灵机一动,让学生课前一周用等重量的黄土泥做成形状不同的模型——正三棱锥体、水滴形流线体、球体、正方体、等底等高的圆锥体、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等等,凉干后用天平称一称。再把透明的色拉油塑料桶去掉上部,装入五分之四的水,将3~4个模型同时放入水中,比较下沉的速度。先沉入水底的发出明显的响声。能看出流线体在水中下降速度最快。其后依次是球体、正方体、正三棱锥。我觉得这种方法在农村学校现有条件下,不失为一种解决教具和学具难找的有效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