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编者按:在2007年1月22日召开的北京市高等教育学会2007年秘书长工作会议上,中共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副书记、市教委副主任线联平作了关于提高高等教育质量问题的报告,在高校引起了广泛关注。应本刊之邀,作者在原报告的基础上做了精心的修改和补充,现予发表,以飨读者。
自1999年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加快了发展速度,在此期间,首都高等教育的规模也有了明显增长。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如何保证高等教育的质量问题受到政府和社会的密切关注,为此各方也采取了许多积极的措施。但是,随着高等教育普及程度的不断提高,如何看待高等教育的质量以及采取哪些措施保证质量,确实需要认真研究。本文结合首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实际,重点谈3个问题。
一、首都高等教育在发展中注重了质量的保证
为了保证高等教育质量,教育行政部门和高校做了大量工作,归纳起来主要有12个方面。
1.实施了首都高等教育质量年报制度。为了保障和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动员各方面关注高等教育质量,并且参与质量保障体系的建设,市教委从2001年开始实行了首都高等教育质量年报制度。截至现在已经编辑出版了5本首都高等教育质量报告,每年定期监控并且向社会发布高等教育质量的基本情况,同时也为各高校提供了经验交流和互相学习的平台。
2.开展高校教学名师的评选,推动教授主讲本科基础课。近年来组织开展了两次评选北京市级教学名师工作,共评出北京市高校教学名师179名。另外,对北京地区7所高校进行了抽样调查,调查显示2004 -2005学年教授主讲本科课程的占教授总数的比例比2000-2001学年提高了21%,许多知名教授和院士还承担了本科生的基础课和主干课的教学任务。这说明在办学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各高校还明确了对教师的教学要求和管理,并且着力推动了教授在一线开展教学工作,此举对学生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提倡教授到一线讲课,可以真正体现大学教学的实际水平,也是对基础教学的重视。
3.启动首都高校精品课程建设项目。市教委计划用5年时间,从2003年~2007年建设500门左右的市级精品课程,并且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将课程相关的内容上网,免费开放。到去年年底,已经评审出463门市级精品课程,并且在推动优质课程和资源建设,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促进高等教育协调发展,特别是全面推动教学内容信息化方面发挥了积极促进作用。
4.启动了首都高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建设项目。到去年年底,北京地区的高校共建立了10个学科,共47个市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带动了高校实验室的建设和发展,对推动和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人才的培养发挥了重大作用。市教委在经费上也对每个中心给予了50万元的经费支持。启动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项目,目的是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并以此带动整个实验教学水平的提高和条件的改善。
5.启动新一轮的教育教学改革立项。为了引导高校教师积极投身教育教学改革,认真研究高等教育进入普及化阶段后人才培养的规律和特点,推动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从2005年起北京市启动了新一轮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立项工作,到目前为止有84所学校(包括中央的两所跨区域办学的高校)的531个教育教学改革项目被确定为北京市立项项目,由北京市提供财政资助的项目占一半左右。
6.实施高等教育精品教材建设工程。2001年以来,启动了首都高等教育精品教材建设工程,投入了专项资金1,500万元,资助了816部精品教材的立项。截至目前,有1,039部教材被评定为北京市精品教材,建成了首都高等教育精品教材的信息资源网,编辑出版的精品教材涉及学科广泛,在教学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有效地促进了高校教材工作建设,并且逐步完善了高等教育教材建设、管理和可持续发展的精品教材体系。
7.开展了市属市管高校的专业建设计划。为了加强对北京市地方院校的专业建设方面的指导,提高地方院校的综合竞争力和贡献力,北京市启动了建设200个基础厚、质量好的市级骨干专业和100个左右实力较强、影响较大、特色鲜明、在全国具有一流水平的市级品牌专业,还建设了10个人才培养基地,以这些为重点建设内容实施了北京市属市管高校专业建设计划,到目前为止已经确立了91个市级品牌专业建设立项项目,投入专项资金两亿多元进行重点建设。
8.组建了教学共同体,促进高等教育资源共享。为了促进教育资源的统筹和优势互补,组建了学院路、中关村和东方大学城3个教学共同体,实现了教学资源的统筹利用和资源互补。其中,学院路的高校教学共同体已经扩展到16所学校,到目前为止这个共同体已经为成员校的学生开设了涉及文学、艺术、体育、医学、自然科学等学科领域174门校际公共选修课和6个辅修专业,累计开设选修课程900多门次,参加的学生累计超过了8万。进一步开放相关的课程供学生选择,既有利于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也有利于校际间的学术交流。
9.推进首都高校的网络图书馆建设。北京市连续5年累计投入2,000万元建设了首都高校网络图书馆。市属市管的34所高校实现了图书信息资源的网上共享,为33个成员馆提供了各种方式的访问、查询、检索和增值服务,建立了图书馆联合网上虚拟参考咨询系统,并且投入使用。加强了对各成员馆馆员的培训,为更多高校教学科研提供信息支持。
10.推动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为了建立多层次、个性化的英语教学模式,提高英语教师教学科研水平,提高英语教学质量,市教委与高教出版社共同开展了北京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立项评审工作,50个项目获得立项。
11.开展课堂教学质量调研和检查。在北京地区15所教学型高校、专科学校和新开办的独立学院听了1,020节课,对教师的备课情况、校风学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环节等几个方面进行了检查和调研,并且向5,411名学生发放了调研问卷,应该说这项深入了解课堂教学状况的调研为研究和制定课堂教学质量保障机制和措施奠定了基础。另外,由教育行政部门组织部分教师和专家听课,实际上也是对各学校教学活动的监督和促进,各学校也相应增加了对教学活动的巡视、督导和指导。
12.建立市属高校本科教学评估制度。在正式评估前一年,对市属高校的评定工作进行预评估,促进学校抓好以评促建的全过程。截至去年年底,共有15所市属高校、3所部属高校参加了市教委组织的预评估,目前还有8所市属学校和21所部属高校正在准备参加教育部的第一轮评估。从总体上看,本科教学评估不仅对学校提高工作水平具有促进作用,而且对政府主管部门增加投入、加强指导具有督促作用。
上述12项工作的实施,对推进高校树立新的质量观,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形成以提高教学质量为导向的激励机制,调动教师教学改革的积极性和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发挥了重要作用,应该说对教育质量的基本保证也发挥了重要作用。近年来首都高校取得了很多成绩,如在2005年的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评选中,首都高校有124项获得国家级奖,其中,3项特等奖全部由首都高校获得;一等奖有18项,占全国获奖总数的31%。从2003年教育部开展教学名师奖评选以来,北京有35人获奖,占全国总数的18%。2003年教育部开展精品课程的评审,首都高校共有199门课程被教育部认定为国家级精品课程,占全国1,110门课程总量的18%。自2005年教育部开始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评选以来,一共评出84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其中首都高校12个,占1/7。此外,“十五”期间,北京各高校承担了国家级“十五”规划教材580余项,占全国立项总数的1/4;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教材评奖中,首都高校有147项,占28.9%。教育部设立的国家级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项目,首都高校有85项,占全国总数的39.2%。教育部组织的各项大学生科技竞赛活动中,首都高校获奖均处于领先地位。
当然,这些奖项的获得不只是近几年的工作成就,也是首都高校长期形成的基础实力和办学优势的反映。由于北京地区拥有一批进入国家“211工程”建设的高校,他们在校风建设、学风建设和教学管理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基础和传统,为全国高等教育发展起到了示范和带动作用。
二、首都高等教育质量提高面临的矛盾和问题
1.办学空间不足,基础设施不完善。1999年,国家提出加快发展高等教育的方针的时候,我们曾经对首都高校是否具备扩招的条件进行过分析。分析结论显示,从总体上看,北京的高校生师比偏低,教师工作量有潜力可挖,部分高校的校园空间也可以满足增加招生的需要,当时最大的不足是学生宿舍和教室面积,所以在2000年以后陆续兴建了大批的学生公寓和一些教学设施。现在看,这个分析是对的,但对于高等教育快速发展可能带来的对办学条件的持续压力,在思想上和物质上准备不够充分。有些学校在扩大招生时过高地估计了办学能力,一些设计规模仅为2000人~3000人的学校由于持续扩大招生,总规模已接近1万人,甚至超过1万人,而校园面积没有得到相应的增加,显得十分拥挤。有的学校原有的基础设施比较薄弱,实验教学的仪器设备水平配备不足,学生数量猛增后更为紧张。
2.教师数量不足,结构不合理。经过几年连续扩大招生,生师比发生了明显变化。专任教师总量从1999年的3.5万人增加到2005年的4.8万人,每年递增6%,但折合到生师比由1∶11下降到1∶17,降幅达到45%,超过了一些发达国家大学的平均水平。有的学校达到1∶20,对保证教学质量带来巨大的压力。为了满足数量需求,近几年大量补充了年轻教师,这些教师教学能力、敬业精神以及基本的教学规范都需要有一个较长时间的培养,而年轻教师集中增加也使教师队伍建设实现年龄、知识和专业等方面的合理结构面临着诸多的困难。
3.办学定位不够清晰,特色不突出。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有些学校在专业建设扩展上带有盲目性,片面地追求多科性、综合性,增设了一些与原有教学基础关联度低的学科、专业,由于摊子过大,战线过长,对新学科、新专业的建设投入不足,往往形成低水平重复建设的状况。有的学校由于追求规模的扩大和新专业的增加,忽视对原有的特色专业的改造、提高,从而失去了传统专业的优势。
4.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有待增强。首都高等教育进入普及化阶段以来,由于培养制度、培养模式调整的相对滞后,相当一部分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不强,存在着厌学、混学的思想。在高等教育精英化阶段,毛入学率较低,高校学生都经过比较严格的筛选,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较强,学习积极性较高。进入普及化阶段以后,学习的机会增多,入门的标准也与过去不同,有些学生不仅文化基础较薄弱,而且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再加上学生人数多,学校管理力量投入不足,关心、指导不够,很难保证这些学生的培养质量。
三、提高首都高等教育质量的基本思路
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今后一个时期首都高等教育的重心要放在提高质量上来。为此,首都高校要深入贯彻2004年北京市教育大会提出的“内涵发展、人才强教、资源统筹、开放创新”发展方针,坚持稳定规模,调整结构,突出特色,提高质量。
1.把握发展节奏,稳定发展规模。为保证首都高等教育健康持续发展,我们通过反复测算论证,提出了一个目标,即:到“十一五”末期,北京全日制普通高等教育的在校生规模应保持在70万人左右。这一判断是在充分考虑首都人口总量、结构,城市功能定位、首都高校定位,以及市民对接受高等教育需求等多种因素的基础上形成的。实现这一目标,还需要统一认识,统筹规划。
从首都高校发展的基础和总体定位来说,应该有一批代表国家水平的学校,特别是进入“985工程”、“211工程”建设的学校;有一批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学校;有一批为生产、建设、服务第一线培养高素质操作人才的学校。各类学校都应按照规划的目标,在质量、特色上下更大力气。根据这些原则,今后一个时期,本科在校生规模总体保持稳定,适度发展研究生教育,根据社会的实际需求动态调整高等职业教育规模。同时,由于北京市高考生源在“十一五”后期将呈现减少趋势,一些主要为北京市培养人才的学校将随需求的变化相应缩减办学规模。
2.明确学校定位,凝练办学特色。从资源总量规划上来看,首都高校在数量上已经趋于饱和,今后的增量空间不会太大。对此,我们在学校审批方面已经采取了严格措施,新设学校必须开设首都急需的专业。在这样一个背景下,现有学校如何发展,就存在一个合理定位问题。实际上,确定各校的办学定位,不是人为的简单划分,而是根据各校发展条件与优势,特别是首都人才需求类型所决定的。从国家战略出发,首都确实要有一批大学建设成为研究型大学,有几所大学还要进入世界一流大学的行列。但从实际情况来看,更多的学校则是要建设成为培养应用性人才的大学。现在很多学校都愿意把目标定位于研究型或者教学研究型大学,似乎唯有如此才能增强学校的凝聚力,调动教师的积极性。但从高校服务社会这一重要功能以及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类型和层次来看,其实多数学校的定位已经被确定下来,就是培养应用性人才,应在这方面下更多的功夫。高等职业教育是首都高等教育发展的重点,为此,市政府将会进一步加大投入力度,办好一批高等职业学院。这种定位层面上的划分,并不是按层次高低决定学校的重要程度和支持力度,关键是要办出特色。如果高等职业学校办得好,同样是政府支持的重点。
3.加大本科教学投入,落实管理责任。无论是研究型大学还是教学型大学,都需要在本科教学阶段投入更多的精力。因为本科教学是学校的基础,首先,要明确责任人,学校的主要领导要对教育质量负全面责任。其次,要有系统的工作方案,并且要把方案要求落实到每一个教学单位和教学岗位。还要采取强有力的手段来保障教学的基本条件和鼓励教师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教学工作中。最后,还要建立监督检查制度,对教学质量的状况进行监测。这些都是在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工作中重点需要解决的问题。
4.严格教学管理,深化教学改革。本科教学评估对学校的各项工作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学校要以评估为契机,深入查找办学条件、教学管理、学校管理各个方面的薄弱环节,并且集中力量加以改进。要健全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通过制度建设规范教师的教学活动,规范教学管理人员的岗位职责,同时规范学生的学习行为。充分利用评估的成果,建立从严治教的长效机制。
5.加强学风建设,优化育人环境。要加强学风建设,严格各项管理制度。正视并解决首都高等教育普及化背景下学生管理出现的新问题。把严格管理、严格要求与分类指导、分层次教学结合起来;把关心帮助学习困难学生与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措施结合起来;把专业思想教育与树立正确择业意识结合起来。积极地应对高等教育毛入学率持续提高后出现的新问题,在教学管理、学生管理、学籍管理等制度方面要加快改革,建立鼓励学生刻苦学习、积极探索、勇于创新的机制,从而保证高等教育的培养质量。
6.要加强大学生实践能力和创业能力的培养。大学生质量高低,不仅反映在学校教育环节的若干指标上,如考试合格率、学位通过率等,更重要的是学生毕业之后能否尽快地走入社会,选择适合的岗位、职业并发挥应有的作用。学生的素质培养不仅仅局限于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还需要注重实践能力、交往能力、团队精神和吃苦耐劳精神的培养和训练。要在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安排必要的社会实践活动和教学实习活动,并且要有明确目标和具体要求,对于实际效果要进行检查。首都高校毕业生的初次就业率近年来一直保持在较高的水平,但随着毕业生数量的进一步增加,人才市场竞争和人才流动的新变化,将会对就业带来更大的压力。解决就业问题的关键,一是提高毕业生的质量,二是强化毕业生的就业意识,三是进一步畅通就业渠道。■
[责任编辑:包和春]
自1999年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加快了发展速度,在此期间,首都高等教育的规模也有了明显增长。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如何保证高等教育的质量问题受到政府和社会的密切关注,为此各方也采取了许多积极的措施。但是,随着高等教育普及程度的不断提高,如何看待高等教育的质量以及采取哪些措施保证质量,确实需要认真研究。本文结合首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实际,重点谈3个问题。
一、首都高等教育在发展中注重了质量的保证
为了保证高等教育质量,教育行政部门和高校做了大量工作,归纳起来主要有12个方面。
1.实施了首都高等教育质量年报制度。为了保障和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动员各方面关注高等教育质量,并且参与质量保障体系的建设,市教委从2001年开始实行了首都高等教育质量年报制度。截至现在已经编辑出版了5本首都高等教育质量报告,每年定期监控并且向社会发布高等教育质量的基本情况,同时也为各高校提供了经验交流和互相学习的平台。
2.开展高校教学名师的评选,推动教授主讲本科基础课。近年来组织开展了两次评选北京市级教学名师工作,共评出北京市高校教学名师179名。另外,对北京地区7所高校进行了抽样调查,调查显示2004 -2005学年教授主讲本科课程的占教授总数的比例比2000-2001学年提高了21%,许多知名教授和院士还承担了本科生的基础课和主干课的教学任务。这说明在办学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各高校还明确了对教师的教学要求和管理,并且着力推动了教授在一线开展教学工作,此举对学生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提倡教授到一线讲课,可以真正体现大学教学的实际水平,也是对基础教学的重视。
3.启动首都高校精品课程建设项目。市教委计划用5年时间,从2003年~2007年建设500门左右的市级精品课程,并且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将课程相关的内容上网,免费开放。到去年年底,已经评审出463门市级精品课程,并且在推动优质课程和资源建设,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促进高等教育协调发展,特别是全面推动教学内容信息化方面发挥了积极促进作用。
4.启动了首都高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建设项目。到去年年底,北京地区的高校共建立了10个学科,共47个市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带动了高校实验室的建设和发展,对推动和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人才的培养发挥了重大作用。市教委在经费上也对每个中心给予了50万元的经费支持。启动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项目,目的是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并以此带动整个实验教学水平的提高和条件的改善。
5.启动新一轮的教育教学改革立项。为了引导高校教师积极投身教育教学改革,认真研究高等教育进入普及化阶段后人才培养的规律和特点,推动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从2005年起北京市启动了新一轮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立项工作,到目前为止有84所学校(包括中央的两所跨区域办学的高校)的531个教育教学改革项目被确定为北京市立项项目,由北京市提供财政资助的项目占一半左右。
6.实施高等教育精品教材建设工程。2001年以来,启动了首都高等教育精品教材建设工程,投入了专项资金1,500万元,资助了816部精品教材的立项。截至目前,有1,039部教材被评定为北京市精品教材,建成了首都高等教育精品教材的信息资源网,编辑出版的精品教材涉及学科广泛,在教学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有效地促进了高校教材工作建设,并且逐步完善了高等教育教材建设、管理和可持续发展的精品教材体系。
7.开展了市属市管高校的专业建设计划。为了加强对北京市地方院校的专业建设方面的指导,提高地方院校的综合竞争力和贡献力,北京市启动了建设200个基础厚、质量好的市级骨干专业和100个左右实力较强、影响较大、特色鲜明、在全国具有一流水平的市级品牌专业,还建设了10个人才培养基地,以这些为重点建设内容实施了北京市属市管高校专业建设计划,到目前为止已经确立了91个市级品牌专业建设立项项目,投入专项资金两亿多元进行重点建设。
8.组建了教学共同体,促进高等教育资源共享。为了促进教育资源的统筹和优势互补,组建了学院路、中关村和东方大学城3个教学共同体,实现了教学资源的统筹利用和资源互补。其中,学院路的高校教学共同体已经扩展到16所学校,到目前为止这个共同体已经为成员校的学生开设了涉及文学、艺术、体育、医学、自然科学等学科领域174门校际公共选修课和6个辅修专业,累计开设选修课程900多门次,参加的学生累计超过了8万。进一步开放相关的课程供学生选择,既有利于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也有利于校际间的学术交流。
9.推进首都高校的网络图书馆建设。北京市连续5年累计投入2,000万元建设了首都高校网络图书馆。市属市管的34所高校实现了图书信息资源的网上共享,为33个成员馆提供了各种方式的访问、查询、检索和增值服务,建立了图书馆联合网上虚拟参考咨询系统,并且投入使用。加强了对各成员馆馆员的培训,为更多高校教学科研提供信息支持。
10.推动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为了建立多层次、个性化的英语教学模式,提高英语教师教学科研水平,提高英语教学质量,市教委与高教出版社共同开展了北京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立项评审工作,50个项目获得立项。
11.开展课堂教学质量调研和检查。在北京地区15所教学型高校、专科学校和新开办的独立学院听了1,020节课,对教师的备课情况、校风学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环节等几个方面进行了检查和调研,并且向5,411名学生发放了调研问卷,应该说这项深入了解课堂教学状况的调研为研究和制定课堂教学质量保障机制和措施奠定了基础。另外,由教育行政部门组织部分教师和专家听课,实际上也是对各学校教学活动的监督和促进,各学校也相应增加了对教学活动的巡视、督导和指导。
12.建立市属高校本科教学评估制度。在正式评估前一年,对市属高校的评定工作进行预评估,促进学校抓好以评促建的全过程。截至去年年底,共有15所市属高校、3所部属高校参加了市教委组织的预评估,目前还有8所市属学校和21所部属高校正在准备参加教育部的第一轮评估。从总体上看,本科教学评估不仅对学校提高工作水平具有促进作用,而且对政府主管部门增加投入、加强指导具有督促作用。
上述12项工作的实施,对推进高校树立新的质量观,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形成以提高教学质量为导向的激励机制,调动教师教学改革的积极性和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发挥了重要作用,应该说对教育质量的基本保证也发挥了重要作用。近年来首都高校取得了很多成绩,如在2005年的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评选中,首都高校有124项获得国家级奖,其中,3项特等奖全部由首都高校获得;一等奖有18项,占全国获奖总数的31%。从2003年教育部开展教学名师奖评选以来,北京有35人获奖,占全国总数的18%。2003年教育部开展精品课程的评审,首都高校共有199门课程被教育部认定为国家级精品课程,占全国1,110门课程总量的18%。自2005年教育部开始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评选以来,一共评出84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其中首都高校12个,占1/7。此外,“十五”期间,北京各高校承担了国家级“十五”规划教材580余项,占全国立项总数的1/4;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教材评奖中,首都高校有147项,占28.9%。教育部设立的国家级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项目,首都高校有85项,占全国总数的39.2%。教育部组织的各项大学生科技竞赛活动中,首都高校获奖均处于领先地位。
当然,这些奖项的获得不只是近几年的工作成就,也是首都高校长期形成的基础实力和办学优势的反映。由于北京地区拥有一批进入国家“211工程”建设的高校,他们在校风建设、学风建设和教学管理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基础和传统,为全国高等教育发展起到了示范和带动作用。
二、首都高等教育质量提高面临的矛盾和问题
1.办学空间不足,基础设施不完善。1999年,国家提出加快发展高等教育的方针的时候,我们曾经对首都高校是否具备扩招的条件进行过分析。分析结论显示,从总体上看,北京的高校生师比偏低,教师工作量有潜力可挖,部分高校的校园空间也可以满足增加招生的需要,当时最大的不足是学生宿舍和教室面积,所以在2000年以后陆续兴建了大批的学生公寓和一些教学设施。现在看,这个分析是对的,但对于高等教育快速发展可能带来的对办学条件的持续压力,在思想上和物质上准备不够充分。有些学校在扩大招生时过高地估计了办学能力,一些设计规模仅为2000人~3000人的学校由于持续扩大招生,总规模已接近1万人,甚至超过1万人,而校园面积没有得到相应的增加,显得十分拥挤。有的学校原有的基础设施比较薄弱,实验教学的仪器设备水平配备不足,学生数量猛增后更为紧张。
2.教师数量不足,结构不合理。经过几年连续扩大招生,生师比发生了明显变化。专任教师总量从1999年的3.5万人增加到2005年的4.8万人,每年递增6%,但折合到生师比由1∶11下降到1∶17,降幅达到45%,超过了一些发达国家大学的平均水平。有的学校达到1∶20,对保证教学质量带来巨大的压力。为了满足数量需求,近几年大量补充了年轻教师,这些教师教学能力、敬业精神以及基本的教学规范都需要有一个较长时间的培养,而年轻教师集中增加也使教师队伍建设实现年龄、知识和专业等方面的合理结构面临着诸多的困难。
3.办学定位不够清晰,特色不突出。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有些学校在专业建设扩展上带有盲目性,片面地追求多科性、综合性,增设了一些与原有教学基础关联度低的学科、专业,由于摊子过大,战线过长,对新学科、新专业的建设投入不足,往往形成低水平重复建设的状况。有的学校由于追求规模的扩大和新专业的增加,忽视对原有的特色专业的改造、提高,从而失去了传统专业的优势。
4.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有待增强。首都高等教育进入普及化阶段以来,由于培养制度、培养模式调整的相对滞后,相当一部分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不强,存在着厌学、混学的思想。在高等教育精英化阶段,毛入学率较低,高校学生都经过比较严格的筛选,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较强,学习积极性较高。进入普及化阶段以后,学习的机会增多,入门的标准也与过去不同,有些学生不仅文化基础较薄弱,而且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再加上学生人数多,学校管理力量投入不足,关心、指导不够,很难保证这些学生的培养质量。
三、提高首都高等教育质量的基本思路
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今后一个时期首都高等教育的重心要放在提高质量上来。为此,首都高校要深入贯彻2004年北京市教育大会提出的“内涵发展、人才强教、资源统筹、开放创新”发展方针,坚持稳定规模,调整结构,突出特色,提高质量。
1.把握发展节奏,稳定发展规模。为保证首都高等教育健康持续发展,我们通过反复测算论证,提出了一个目标,即:到“十一五”末期,北京全日制普通高等教育的在校生规模应保持在70万人左右。这一判断是在充分考虑首都人口总量、结构,城市功能定位、首都高校定位,以及市民对接受高等教育需求等多种因素的基础上形成的。实现这一目标,还需要统一认识,统筹规划。
从首都高校发展的基础和总体定位来说,应该有一批代表国家水平的学校,特别是进入“985工程”、“211工程”建设的学校;有一批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学校;有一批为生产、建设、服务第一线培养高素质操作人才的学校。各类学校都应按照规划的目标,在质量、特色上下更大力气。根据这些原则,今后一个时期,本科在校生规模总体保持稳定,适度发展研究生教育,根据社会的实际需求动态调整高等职业教育规模。同时,由于北京市高考生源在“十一五”后期将呈现减少趋势,一些主要为北京市培养人才的学校将随需求的变化相应缩减办学规模。
2.明确学校定位,凝练办学特色。从资源总量规划上来看,首都高校在数量上已经趋于饱和,今后的增量空间不会太大。对此,我们在学校审批方面已经采取了严格措施,新设学校必须开设首都急需的专业。在这样一个背景下,现有学校如何发展,就存在一个合理定位问题。实际上,确定各校的办学定位,不是人为的简单划分,而是根据各校发展条件与优势,特别是首都人才需求类型所决定的。从国家战略出发,首都确实要有一批大学建设成为研究型大学,有几所大学还要进入世界一流大学的行列。但从实际情况来看,更多的学校则是要建设成为培养应用性人才的大学。现在很多学校都愿意把目标定位于研究型或者教学研究型大学,似乎唯有如此才能增强学校的凝聚力,调动教师的积极性。但从高校服务社会这一重要功能以及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类型和层次来看,其实多数学校的定位已经被确定下来,就是培养应用性人才,应在这方面下更多的功夫。高等职业教育是首都高等教育发展的重点,为此,市政府将会进一步加大投入力度,办好一批高等职业学院。这种定位层面上的划分,并不是按层次高低决定学校的重要程度和支持力度,关键是要办出特色。如果高等职业学校办得好,同样是政府支持的重点。
3.加大本科教学投入,落实管理责任。无论是研究型大学还是教学型大学,都需要在本科教学阶段投入更多的精力。因为本科教学是学校的基础,首先,要明确责任人,学校的主要领导要对教育质量负全面责任。其次,要有系统的工作方案,并且要把方案要求落实到每一个教学单位和教学岗位。还要采取强有力的手段来保障教学的基本条件和鼓励教师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教学工作中。最后,还要建立监督检查制度,对教学质量的状况进行监测。这些都是在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工作中重点需要解决的问题。
4.严格教学管理,深化教学改革。本科教学评估对学校的各项工作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学校要以评估为契机,深入查找办学条件、教学管理、学校管理各个方面的薄弱环节,并且集中力量加以改进。要健全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通过制度建设规范教师的教学活动,规范教学管理人员的岗位职责,同时规范学生的学习行为。充分利用评估的成果,建立从严治教的长效机制。
5.加强学风建设,优化育人环境。要加强学风建设,严格各项管理制度。正视并解决首都高等教育普及化背景下学生管理出现的新问题。把严格管理、严格要求与分类指导、分层次教学结合起来;把关心帮助学习困难学生与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措施结合起来;把专业思想教育与树立正确择业意识结合起来。积极地应对高等教育毛入学率持续提高后出现的新问题,在教学管理、学生管理、学籍管理等制度方面要加快改革,建立鼓励学生刻苦学习、积极探索、勇于创新的机制,从而保证高等教育的培养质量。
6.要加强大学生实践能力和创业能力的培养。大学生质量高低,不仅反映在学校教育环节的若干指标上,如考试合格率、学位通过率等,更重要的是学生毕业之后能否尽快地走入社会,选择适合的岗位、职业并发挥应有的作用。学生的素质培养不仅仅局限于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还需要注重实践能力、交往能力、团队精神和吃苦耐劳精神的培养和训练。要在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安排必要的社会实践活动和教学实习活动,并且要有明确目标和具体要求,对于实际效果要进行检查。首都高校毕业生的初次就业率近年来一直保持在较高的水平,但随着毕业生数量的进一步增加,人才市场竞争和人才流动的新变化,将会对就业带来更大的压力。解决就业问题的关键,一是提高毕业生的质量,二是强化毕业生的就业意识,三是进一步畅通就业渠道。■
[责任编辑:包和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