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诵读在中学语文教育中实施的有效策略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39819737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经典诵读的概述
  对经典诵读的涵义进行了解并对其范围进行界定,有利于更好地了解和认识经典诵读教育活动,促进经典诵读教育活动在中学语文教育中的顺利开展。
  (一)经典的定义
  所谓“经典”,即指儒家经典书籍及具有指导意义在重要权威著作。它涵盖了人类对自身、社会及宇宙的探索,具有跨越地域、时间、文化的恢弘指导意义和启迪作用。
  “真正的名副其实的经典,在时间和空间中形成,反过来又超越时间和空间而存在,经典具有不朽的性格,经典是永恒的。”经典是具有典范性、权威性的著作,是表天地,宇宙恒久的规律,是万事万物被祖先们所总结出来的真理,是历代先辈的智慧结晶。
  (二)诵读的定义
  叶圣陶先生所著《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中将诵读分为吟诵与朗诵两种方式。李德成主編的《阅读辞典》中将诵读分作朗诵、吟诵、背诵等。许嘉璐在《高中语文学习词典》中把“诵读”释义为:“心、眼、口耳并用的出声阅读。采用诵读方式,一边读一边想象语言文字所描绘的情景,然后将想象中的画面用语言描述出来。”
  总而言之,诵读是一种“目视其文,口发其音,耳闻其声,心通其情,意会其理”的综合性时间阅读活动,通过诵读,我们最终要达到的目的是全面理解文本。
  (三)经典诵读的定义
  所谓“经典诵读”,即指在人生记忆中的黄金时代,心灵最清澈时的年龄阶段诵读、熟背经典美文、唐诗宋词,以达到文化熏陶、智能锻炼与人格培养的目的。
  二、经典诵读的价值意义
  开展经典诵读能够丰富学生的文化底蕴,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有利于中学生锻炼思维、发展智力,培养自身的审美情趣,同时,也有利于弘扬民族文化,发扬民族精神,培养健全青少年人格。
  (一)学科价值: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在现今的中学语文教育中,要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我们必须着重于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
  对于中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而言,因没有规范和丰富的语言积累而导致的语言的贫瘠是其主要问题。在中学语文教学中融入诵读经典,能够帮助学生充实自身的记忆仓库,形成大量的信息输入,加上对经典作品的理解和体验,能充分调动大脑中的记忆,形成自己的语言,从而深切的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作为语言文字载体的中华传统经典,通过学生的诵读及品味,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二)德育价值:影响学生的精神发展,健全人格
  中华经典是中华民族的积淀,蕴含于经典中的道德准则及精神品质,在语文教育中长期坚持,定能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的言行举止,让学生从中学会如何做人处世,从而达到陶冶情操、净化心灵、健全人格的意义。
  (三)美育价值:加强审美能力,激发审美再创造
  经典诵读是对中学生进行美育的桥梁,给学生提供了一个感悟美、领悟美、鉴赏美、创造美的平台,让学生在丰富的美感体验中获得畅快淋漓的审美享受,使学生的综合审美素质在潜移默化的诵读活动中得到不断的丰富和提高,真正达到“以美启真、以美怡情、以美引善”。
  三、经典诵读在中学语文教育中实施的有效策略
  (一)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诵读”,鼓励学生诵读经典
  在中学语文教育中,作为学习的主体,我们对于学生的学习更多的是点拨与指导。对于中学阶段学生的经典诵读的教育,我们首先应该让学生明白什么是真正的诵读,在其真正的理解其涵义之后,让他明白诵读经典不是单纯的背诵,更多的是我们在熟背之后的一种理解与感悟。
  学校可以利用每周早、晚自习时间让学生诵读经典,使经典真正融入到学生的内心深处,同时应加强对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经典的正确引导,在学校组织多样的经典诵读活动,让学生更好的明白诵读。作为教师,可从单元主题入手,寻找相关的国学经典内容,进行有主题,有目的,有序列的诵读,利用有效资源帮助、引导学生诵读经典,鼓励学生诵读经典并在诵读经典后适时给予学生肯定与鼓励来激发学生诵读经典的兴趣。
  (二)稳抓语文课本教材资源,整合经典诵读资源
  语文教育最主要的载体是语文课本。如何发挥并利用好课本教材资源是中学进行经典诵读教育的基础环节。入选中学语文课本的古诗词、文言文篇目都是出自经典名家的经典作品。面对课本中的经典之作,我们要深挖教材魅力,感受不同的载体中的不同风格,并多元感悟文本,让教材、课堂成为学生之间、师生之间思想交流、思维碰撞、情感积累和相互借鉴、学习收获的天地。
  首先,通过诵读,教师要与学生一起挖掘经典作品的无限魅力,在有意识的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其次,教师要学会鼓励学生在经典诵读的课堂上勇敢的说出自己的体会感悟,展示自己诵读经典的心得体会。最后,“教是为了不教”,面对有限的课本容量和课堂教学时间,对教材中的经典文本进行诵读教育的重要目的之一在于知识和方法的学习积累,学生要学会在积累知识和学习方法中进行方法的迁移于经典诵读课外拓展活动。
  (三)加强对学生诵读的指导与训练
  因缺乏对经典诵读教育意义的重视和有效指导,大多数老师只是把诵读作为辅助语文教学的一种方式。将诵读进行系统训练,对学生进行诵读理论指导,保证学生在诵读训练中有理有据,是从根本上提升学生经典诵读能力的必要举措。
  诵读与朗读不同,不需要运用过多的表演性技巧,但也绝不是平淡地、毫无感情的读,在诵读的过程中我们要学会让学生思考字音的重音、语句的节奏和停顿,注意诵读的语速、语调,把握作品情感基调,这样学生才能全身心的投入传统经典中去。
  (四)加强对学生经典诵读的评价检阅与检测,鼓励学生思考
  在应试教育的冲击下,传统的诵读教学缺乏切实可行的评价体系,这严重影响到了学生诵读经典的热情,经典诵读往往流于形式。中学语文经典诵读教学必须发挥评价的激励功能,加强对学生经典诵读的评价检阅与检测,鼓励学生思考,建立完善经典诵读的评价体系。
  在经典诵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给予学生鼓励、赏识和肯定,让他们不断尝到成功的喜悦。在经典诵读教学之后,教师应该加强对学生经典诵读的评价检阅与检测,发现学生在经典诵读中出现的问题,对学生的努力、进步和勇气给予肯定和赏识,鼓励学生大胆地诵读,鼓励学生思考,让学生在教师的重视与鼓励下更加热爱经典诵读。
其他文献
摘要: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是目前学前教育的根本目的,合理采用绘本教学模式,提高幼儿语言表达能力是学前教育的重要构成。本文主要深入内容为探索改进幼儿语言教育的策略并开展绘本教育。加强园本化研究和建设,提升教师语言素养,改善家长教养方式,幼儿尝试创作“绘本日记”,用语言或图画的方式记录生活,表达情绪。幼儿园、教师、家长多方面共同努力, “三位一体”合作,提高幼儿语言能力。  关键词:幼儿语言教育;绘
期刊
随着新《纲要》和《3-6岁幼儿发展指南》的出台,“关注和促进幼儿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是幼儿阶段保育和教育的首要任务”等指导思想,引领着我国幼儿教育发展的方向,并提出了“开展丰富多彩的户外游戏和体育活动,培养幼儿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和习惯,增强体质,提高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在体育活动中,培养幼儿坚强、勇敢、不怕困难的意志品质和主动、乐观、合作的态度。”从这一系列的表述我们更加清醒地认识到保育在体育
期刊
在学前教育阶段,音乐教育作为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幼儿整体素质的重要手段之一,幼儿音乐活动是一种有声音、有情趣的艺术活动。我们可以通过音乐教育发掘幼儿的潜能,塑造幼儿健康活泼的个性,丰富幼儿的情感,促进幼儿全面和谐的发展。《纲要》中明确提出了幼儿艺术教育改革的新概念。结合当前幼儿教育工作的实际,我认为培养幼儿音乐素质教育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激发幼儿对音乐活动的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
期刊
人与人之间大部分时间的沟通是通过语言,以轻松的方式谈话,就是聊天。聊天是人与人之间最普遍的沟通方式,会聊天的人能很快与他人产生共鸣,并及时吸引对方的注意力,让对方主动的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对于教学,如何让学生关注到教师的语言内容是能不能实现有效教学的基本条件。通过聊天可以及时了解学生动向,获知学生思维,捕捉学生动态,从而对学生的学习问题对症下药,用学生最喜欢接受的方法教给学生知识。所以教学中具有
期刊
“课程内容情景化”是《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2017年版)提出的新观点、新举措,沉浸式学习以独特的优势在美术教学实践操作中对此进行了回应和落实。沉浸式课堂教学让教学过程变得开放深入、学士方式更为生动活泼、美术知识和技能变的通俗易懂。沉浸式课堂教学能帮助学生透过情景剧更深入观察生活经历提高审美素养。沉浸式课堂教学基于传统教育之上让学习变得既有意思又有意义。  德国教育学家第斯多惠说过:“教学的艺术不
期刊
数学是一门具抽象性、严谨性、逻辑性一体的学科,而小学生的具体形象思维占优势。为了把枯燥的数学知识通过学生易于接受的方式被学生所吸收,游戏教学方式不失为一种好的选择。但在现实中,发现游戏在小学数学教学应用中常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四个:教师缺乏正确的游戏教学观;教师组织游戏的能力不足;教师对游戏的目的性不明确;教师忽视了学生之间的互动。笔者将从教师的角度出发,本着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从教学理论出发设计
期刊
教学叙事以其本身对日常教学“真相”的靠近而成为教学理论和实践的方面的热门话题。人们对教学叙事的解读也日复一日地表现出多样化的理解,已经渗透到教学基础理论、教学研究方式、教师教学、道德教学层面。同时,教学研究也更加接近多姿多彩的学校教学活动,更加关注课堂教学活动,直接与教学事件本身面对面。但是在现实生活中,中小学教师都极少能得到这方面的专业辅助:不知道为什么要进行教学叙事方面的研究,教师进行教学叙事
期刊
教学内容:  部编教材语文 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15 搭船的鸟  教学过程:  一、串联整合;去除枝蔓  1.今天我们学习第15课《搭船的鸟》,请同学们齐读课题。搭船的“搭”是什么意思呢?请大家借助课文中的插图,想一想,“搭”是什么意思。  2.指名回答。“搭”是乘坐的意思。  师:同学们同意他的意见吗?遇到不理解的字词,我们可以借助文中的插图来理解,可以联系上下文来理解,还可以向字典老师请教。
期刊
日常美术课堂中,多数以示范临摹为主要教学模式。学生基本思路跟教师相同,缺乏自主思考,更甚者需教师给出完整的绘画场景设计才能完成课堂任务。主要原因之一在于学生脑袋里缺少造型素材,导致素材拼凑失败,难以构造完整的画面思路体系。  一、利用影视作品,激发学生兴趣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习最好的老师是兴趣,作为最早的教育家孔子已洞悉学习最大的秘诀。只有让学生在兴趣中学,在快乐中找到学习
期刊
摘要:文章从三个方面入手提出自主游戏中教师提升幼儿同伴互动质量的策略,包括全体幼儿参与策略、能力引导策略和统一规范策略。  关键词:同伴互动;教师策略;自主游戏  同伴互动是幼儿参与社会交往的重要形式之一,对提升幼儿的人际交往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环境适应能力、创新实践能力等方面都具有积极作用。但由于幼儿的交往经验匮乏,在互动中习惯从自我偏好和兴趣出发,遇到互动瓶颈时通常无法选择有效的方法处理,互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