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万 ”高校论文新规,会毁了学术吗

来源 :瞭望东方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YQ86573985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日,浙江大学宣布试行优秀网络文化成果认定办法。办法规定,在校师生在主流媒体及其“两微一端”发表的文章将可认定为国内权威、核心、一级等学术期刊论文,纳入晋升评聘和评奖评优。
  舆论争议在于:浙大论文新规是向“唯核心期刊论”的学术评价旧规则说“不”的急先锋?还是媚俗“10万 ”并将“毁掉学术”的坏节奏?

开启国内高校学术评价标准改革先河


  朱巍(中国政法大学传播法研究中心副主任)
  我国高校现有学术评价体系中,发表在核心期刊的文章和课题数量是衡量学校、专业和科研人员学术资质的基本要素。教师能否晋级、学科硕博点能否申请、科研考核能否过关等高校活动,主要取决于能否发表足够数量的核心期刊文章。
  “唯核心期刊论”的学术评价体系,在我国高校发展史中,因能量化科研成果,确实发挥过重要作用。但在互联网时代,却正在羁绊学术自由和发展。
  一方面,“唯核心期刊论”背景下的“学术规范”已经沦为现代版的“八股文”。更不要说核心期刊时效性差。一篇时效性很强的文章动辄排队数月之久,等文章发出,时效已过。这也是为何核心期刊难以产生有的放矢好效果的根源所在。
  互联网成果则不同,在保证时效性的同时,融媒体时代成果形式多种多样,用户的点击量、转发量和评论参与度成为成果影响力的硬指标。
  特别是在媒体与互联网大融合背景下,一大批有专业素养和学术精神的学者、科研机构更愿意通过“两微一端”等新媒体方式首发和传播学术思想。很多网络成果的学术价值和影响力远远超过核心期刊,政府更愿意采纳,社会更愿意接受,业界更愿意吸收。
  现有的学术评价体系与学术价值存在的这些矛盾,科研机构和高校管理者不能视而不见。学术评价应更关注成果本身的价值和影响力,而非是否发表于核心期刊。
  浙大的学术评价新规开启了国内高校学术评价标准的改革先河,在此标准下,学人们也可以抛开“影响因子”“八股范式”和“学术关系”,写出更多对得起时代的真东西。

警惕刷流量评职称等“并发症”


  刘远翔(公务员)
  任何创新都可能招来争议。
  有人认为此举既可鼓励学者积极参与公共讨论,避免脱离社会现实,又可以打破“唯核心论”,倒逼学术评价冲破核心期刊套路。
  但个人认为,是否将“网文”等同于学术论文有待商榷。
  新媒体环境下,夺眼球、刷流量、标题党等不良现象仍然存在。浙大论文新规曝光后,就立刻有网友对该办法在实施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调侃,“水军点赞公司又要接单了,生意兴隆哈。”
  这种质疑和担心并不多余。此举会否导致学者庸俗化、网红化?
  毋庸置疑,就目前的学术环境和网络环境来说,打造爆款网络红文的成功几率比登载核心期刊相对容易,如此一来,学者沉醉于在网络上发文评职称,很可能丧失潜心研究学术的心智,这对学者、高校、科研环境将造成多重不利。
  创新精神值得鼓励,但如果步子迈得太大,无视可能会遭遇的“后遗症”,任由其发展或无力解决,就会如同现有“唯核心期刊论”的学术评价体系一样,往另一个方向加剧学术不公。如果一个“刷流量”评职称的新时代由此开启,悔之晚矣。
  研究学术要耐得住寂寞,要沉下心来做学问。以“10万 ”为评价标准之一,重视优秀网络文化成果的认定无可厚非,但是否一定要将“网文”等同于学术论文呢?
  理性创新,是发现问题、不断完善学术评价体系的起点。让学者做真学者,让学术评价体系成为鼓励真学问的平台,才是我们讨论问题的根本目的。
  抛开细节之争,如果此次围绕浙大论文新规的讨论能为完善中国学术评价体系提供一次纠偏的机会,那倒是善莫大焉。

实施学术同行评价更彰显进步


  熊丙奇(教育学者)
  论文是学术研究成果的展示与传播,但重视论文和重视论文发表,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重视论文,对研究者而言,是把关注点放在撰写高质量的论文上,对管理和评价者而言,是重视论文的原创价值。
  重视论文发表,对研究者而言,主要是把精力放在“怎样发”上,对管理和评价者来说,则是重视“发了吗”以及“发在哪”。
  把指定媒体及其“两微一端”发表的网文纳入学术期刊发表论文的认定范围,对媒体的传播影响力是一种肯定,也有利于论文评价多元化。
  但较之将网络发文纳入传统的论文评价体系,更重要的是扭转“唯论文论”,从重视论文发表转为依据学术原则和学术标准,重视论文本身。
  重视论文发表的评价,是行政主导的对学术外在成果的评价;而重视论文本身价值的评价,是学术同行评价,即便有的论文由于各种原因没有发表,或者只是发表在不起眼的期刊上,但只要其具有原创价值,照样应该得到学术界的认可。
  在世界学术史上,有些诺贝尔奖的获奖成果只发表在普通期刊上,有的甚至只是会议论文。比如,日本科学家田中耕一获得2002年诺贝尔化学奖的那项成果,就只发表在一次關于分子质量测定的会议上。
  淡化论文发表评价,摆脱“唯论文论”,应当是我国学术评价改革的方向。这需要高校建立学术共同体,实施学术同行评价。从改革的角度看,浙大扩大学术期刊论文认定范围,的确是不小的进步,如果能够淡化直至取消核心期刊评价体系,关注所有学者的原创贡献,那将是更大的评价改革进步。

打破学术利益固化,彰显制度诚意


  夏明(杭州高校青年教师)
  2016年,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副教授郑磊跟他带的硕士生合写了一篇论文准备在国内一家核心期刊发表,内容和格式都经过了编辑的审核,但是到了最后一步,期刊主编却突然提出硕士生不能联合署名,只能留下老师一个人的名字。几番沟通未果后,作出一个决定:“只要不让学生署名,我就只能撤稿!”
  这一事件反映出,与论文发表有关的各项学术评价制度并不完善,重学历轻能力是问题之一。从触动并最终打破核心期刊和学术利益固化的痼疾这一角度出发,我支持浙大论文新规。
  此外,有评论声音将“10万 ”庸俗化,进而把高校教师和学生写“10万 ”的行为也庸俗化,这样狭隘的认知令人难以苟同。
  须知,“10万 ”在媒体融合时代代表着实在的影响力,特别是对于社会科学学者而言,面向公众传播的作品获得“10万 ”点阅,是对其能力的肯定和研究价值的体现。
  有一句话说得好,“作为靠公共财政扶持的学术事业,反哺公众是应尽的义务。学术成果不该仅以枯燥晦涩的方式呈现在核心期刊上,更应该以喜闻乐见的方式面向公众传播。”
其他文献
许多地方仍然缺乏统一明确的分类标准  近日,一则关于“垃圾分类试点多年仍在‘原地踏步’”的消息引发网民热议。我国垃圾分类试点有何成效与不足?“原地踏步”的背后遇到哪些“坎”?垃圾分类到底该如何推进?本刊记者进行了深入调查。中青年积极性相对不高  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会议日前分组审议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执法检查报告,垃圾分类问题引发常委会组成人员关注。多位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表示,垃圾分类尽
看中国的社交媒体,医疗纠纷是最常见的“刷屏”话题之一。光是最近几周,就出了儿科医院人满为患、北医三院产妇病逝风波等几桩“大事”。  其实,现在中国医院的医疗水准和设施,已经算得上先进。中国的医院,到底是哪里还不行?  这让我想起去年夏天全家回中国时的看病经历。回国一两月间,不知什么原因,一家四口全部病倒过,为此跑了多次医院,也深切感受到中国和英国医院服务之间的不同。  首先要说,现在中国国内医院的
能否保障房企、中介、租房人、个人业主等各利益相关方,从中挖掘出新的市场机遇、  真正满足“住有所居”“住有尊严”的梦想,是对新政最大的考验  一边是感叹“长安米贵,居大不易”的城市“漂泊族”,另一边是大量闲置而被计入库存的房屋,住房市场中这一普遍存在且愈演愈烈的供需错位矛盾,有望在逐步实施的租房新政中,得到妥善的解决。  2016年5月4日,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确定培育和发展
端午假期前后,国内外资本市场再现大幅震荡,全球启动避险模式,国内外黄金投资升温,国内黄金ETF价格创出今年新高。  本轮全球市场动荡的一个重要导火索是英国退欧公投,近期民调显示英国的退欧支持率更高,加剧了国际资本市场动荡,带来了连锁反应:英镑汇率大跌,日元汇率大涨,欧洲、美国、日本、港股和A股相继不同程度下跌,资金流向国债和黄金市场,带动德国十年期国债价格上涨,利率跌破0,国际黄金价格大涨。  黄
只有17%的受访者表示愿意搭乘无人驾驶飞机  无人驾驶是近年来处于“风口”的行业之一,尤其是随着伦敦、巴黎等城市推出未来无石化能源汽车的时间表,无人驾驶的电动汽车更是炙手可热。  目前这个行业已经涌入了太多的玩家,有高科技领域的巨擘,有机械领域的大鳄,还有怀着一颗“勇敢的心”的初创企业,甚至就连做吸尘器出身的戴森也宣布要进入这个领域。  这场资本盛宴的另一端是即将被改变的生活方式。从汽车到轮船再到
“监督孩子读书我没意见,为什么非得要家长签名”  近期,浙江一所小学叫停家庭作业家长签名,引发广泛关注。本刊记者了解到,家庭作业由于家长签名和批改而变成“家长作业”的现象广泛存在,引发一些家长不满。  专家认为,教师对家庭作业负有批改责任。只有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各尽其职、相辅相成,才能促进孩子更好地学习和成长。  家庭作业变成“家长作业”  济南市民柳海亭的儿子今年上了小学一年级。作为家长,他也因
12月18日至20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总结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历程,分析当前经济形势,部署2018年经济工作。会议认为,在实践中形成的以新发展理念为主要内容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是推动我国经济发展实践的理论结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最新成果,是党和国家十分宝贵的精神财富,必须长期坚持、不断丰富发展。会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
当互联网上的流行元素与名画中的历史人物相遇,故宫的形象也由“清奇”变得年轻、时尚起来  近几年来,一向庄严瑰丽、散发着“高冷”气质的故宫博物院,凭借着花样频出的创意产品、“互联网 ”的成功试水、《我在故宫修文物》的次元突破等,从重重宫墙里走了出来,为寻常百姓讲起了有温度、有趣味的“故宫故事”。  “朕亦甚想你”折扇、“御膳房”冰箱貼、“海错识图”曲奇……一件件颇具特色的故宫文创产品,或取材帝王御笔
美国布鲁金斯学会(Brookings Institution)坐落于美国首都华盛顿的核心位置马萨诸塞大道,与白宫、国会山相距不远。  这家成立于1916年的智库,是不折不扣的“百年老店”。  令许多人意外的是,其创始人、商人罗伯特.布鲁金斯(Robert Brookings)并没有上过大学。他创立的“政府研究所”,成为美国历史上第一家私立公共政策研究所。在此后美国不断崛起为超级大国的过程中,这家更
201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访问哈萨克斯坦的纳扎尔巴耶夫大学时再次提出,“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掘绿水青山的价值,正是未来新经济和自然资本所倡导的目标和宗旨。  而自然资本是中国未来新的增长动力之一。自然资本的出现,改变了中国未来的投资结构与投资方向,将使中国经济重获生机。  传统经济学以自然资源无限供给作为条件。阳光、空气和水不要钱。如果承认了自然资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