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迄今已走过近20年的历程。其间,课堂改革一直是改革的热点,也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然存在诸多问题。2017年教师节,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在《人民日报》上撰文,发表了“课堂革命”的论述。201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中明确指出“强化课堂主阵地作用,切实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这表明课堂改革仍是焦点、是硬骨头,需要掀起观念、技术、行为的“革命”来强制推进,从而再塑课堂新常态,构建师生新关系,让教育“回归常态、回归本分、回归初心”,让重点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责任担当的改革目标真正落到实处。
课堂改革不仅仅是课堂结构的改革、课堂组织形式的改革,也不仅仅是师生关系的改革、教师教学行为乃至教学手段的改革,还应该是课堂生态的改革、课堂意义的改革、课堂文化的改革。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提出了“温润课堂”的概念,并在全校开展“打造温润课堂 ,蹚出课改新路”的实验。
温润课堂实施的由来“温润课堂”源于学校校训。
2015年,笔者作为太原市万柏林区玉河街小学校长,带领新一届领导班子,本着凸显学校厚重文化底蕴、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现教育新趋势和新要求的理念,在参阅《礼记·聘义》中孔子与弟子“夫昔者,君子比德于玉焉:温润而泽,仁也”的对话及孔子“玉有十一德”之说后,选取“比德于玉 温润而泽”作为学校校训,并确立打造以校训为核心理念的“玉”文化。
學校把“比德于玉,温润而泽”作为“玉”文化的核心理念,初衷固然源于学校名称首字为“玉”,但更重要的是,玉的本性与教育的本质高度契合。校训与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高度契合。学校冀望全体玉河人“比德于玉”,修炼如玉品德,追求如玉境界,塑造如玉人生;要求全体玉河人做“温润而泽”的教育,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温润课堂组织的特色
“温”即温和,情态言语不粗暴,亲切柔和;“润”即滋润,不强加,不硬求,慢慢来,缓缓入,静水流深。学问涵养出自“如切如磋”,品德良善源于“如琢如磨”,教书育人,温润如玉。心理学上有“南风效应”——北风和南风比威力,看谁能把行人身上的大衣脱掉。北风来个狂风大作、寒冷刺骨,结果行人把大衣裹得更紧。南风则徐徐吹动,风和日丽, 行人觉得暖和,解开纽扣,脱掉大衣,南风获得了胜利。“南风效应”启示我们教育中采用“北风”式教育方法是不可取的。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实施温润教育,就是让教师和学生在温和、温暖的“杨柳风”中,在湿润、丰润的“杏花雨”中愉快地学习、快乐地成长。温润课堂不限于课堂某一方面的变革,而着眼于课堂情境的改造、课堂氛围的营造、课堂生态的建造及课堂文化的塑造。
温润课堂组织的特色,我们概括为“12345”。
“1”即一个中心。推进学校温润课堂教学模式的特色发展,首先要回答好“教育应培养什么样的人”这一问题。我们的答案是“立德树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德,树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2”即两轴驱动。温润课堂着力处理好教师与学生的辩证关系——教师是组织教学的主体,学生是学习过程的主体,课堂是育人的载体。温润课堂强调教师创新教学模式,注重情境创设、思维引导。学生在质疑、析疑、解疑情境活动中获取知识技能和发展思维。两个主体辩证融合、教学相长,真正构成师生素养提升共同体。
“3”即三种设计。推进温润课堂教学模式特色发展,向课堂要质量,重点强调“情境学习”“整合学习”“作业设计”三种设计。
“情境学习”:温润课堂倡导教学将知识与真实、现实的世界情境连接起来。要求教师在精准解读文本的基础上,科学制定三维目标,以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中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核心素养需要知识和技能,但知识与技能又不等于素养。只有将知识和技能运用于真实的情境中,用来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时,知识和技能才转化成素养。
“整合学习”:温润课堂提倡课堂整合概念,使学生从有限性学习转向本质性学习,从部分学习转向综合性学习。教师不仅要学会整合学科内的设计,还要学会整合跨学科的设计。学校坚持温润课堂学科知识融合模式,在纵向上学科融合,在横向上知识点融合。如在数学课中融入语文,完成数学教学目标的同时,学生能用语言精准表达概念;在语文课中融入数学,培养数学学科的逻辑思维,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文章设计结构与主线;通过融合,使每门学科单节课转成单元课,使知识点变成知识类,通过不同学科集体教研,开展融合案例教学。
“作业设计”:减轻中小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是党和国家高度重视的问题。温润课堂提倡作业设计“倡简增效”。一是设计实践性作业。基础作业进课堂,创作性作业注重实效性,变机械重复作业为实践型作业。实践性作业能够让作业成为学生发展的一个生长点,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发展学生的素质。二是设计人文性作业。力求学生在完成作业时,既能增长知识,又能陶冶情操。语文课本中,有不少伟人的故事,这些既是学生阅读写作的名篇,也是学生做人的镜子。教师可以设计“寻找名人的足迹”,开展“名人录”等活动,让学生收集名人的故事、图片、简介,还可以以小报、班会的形式“话英雄,赞名人”。这样,学生在活动中既能从榜样身上汲取力量、得到鼓舞,找到人生道路上前进的路标,又能提高语文综合能力。三是尊重差异,设计分层作业。作业量的分层、难度的分层,由易到难、由简到繁,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发展需要,从而实现减负增效。
“4”即四个转变。建构有效温润课堂,要做到四个转变:由“教师中心”转向“学生中心”,由“抽象知识”转向“具体情境”,由“学科知识”转向“学科素养”,由“知识讲解”转向“问题驱动”。要求教师转变行为,关注过程方法,促进深度学习。
“5”即双“五”模式。温润课堂教学模式强调教学全过程效应,教师从“高效备课”做起,通过领悟(教材)—对标(学情)—实践(课堂)—反思(得失)—总结(成果),建立推进温润课堂的操作机制。
教师指导学生坚持践行温润课堂自主学习模式,突出学生主体地位,把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作为出发点和立足点,坚持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并重,强调学生自主学习模式:感悟(课前自主学习)—生成(未知有效问题)—提问(课堂展示交流)—内化(精准解决疑惑)—巩固(素养能力提升),充分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温润课堂取得的成效
多年来,学校遵循教育规律,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把课堂真正交给教师和学生,让课堂因学生的精彩而精彩、因教师的温润而温润;积极探索师生学习成长共同体,定期开展课改教研评估活动,成为万柏林区课改示范校;组织成立太原市教科研课改研训基地,成为课堂教学改革的领头雁;组织成立温润课堂教学联盟,推进区域教学改革,吸引多所学校到校考察学习。
温润课堂理念深入全校师生心中,使他们成为课改坚定的践行者。温润课堂给教师、学生一些机会,让他们自己去体验;给教师、学生一些问题,让他们自己去思考;给教师、学生一个平台,让他们自己去实践。课改为提升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培养学生全面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如今,学校在社会具有良好的声誉和广泛的影响力,已成为万柏林区课改大地上一块璀璨的宝玉。
(作者单位:山西省太原市万柏林区玉河街小学校)
责任编辑:周丽
课堂改革不仅仅是课堂结构的改革、课堂组织形式的改革,也不仅仅是师生关系的改革、教师教学行为乃至教学手段的改革,还应该是课堂生态的改革、课堂意义的改革、课堂文化的改革。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提出了“温润课堂”的概念,并在全校开展“打造温润课堂 ,蹚出课改新路”的实验。
温润课堂实施的由来“温润课堂”源于学校校训。
2015年,笔者作为太原市万柏林区玉河街小学校长,带领新一届领导班子,本着凸显学校厚重文化底蕴、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现教育新趋势和新要求的理念,在参阅《礼记·聘义》中孔子与弟子“夫昔者,君子比德于玉焉:温润而泽,仁也”的对话及孔子“玉有十一德”之说后,选取“比德于玉 温润而泽”作为学校校训,并确立打造以校训为核心理念的“玉”文化。
學校把“比德于玉,温润而泽”作为“玉”文化的核心理念,初衷固然源于学校名称首字为“玉”,但更重要的是,玉的本性与教育的本质高度契合。校训与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高度契合。学校冀望全体玉河人“比德于玉”,修炼如玉品德,追求如玉境界,塑造如玉人生;要求全体玉河人做“温润而泽”的教育,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温润课堂组织的特色
“温”即温和,情态言语不粗暴,亲切柔和;“润”即滋润,不强加,不硬求,慢慢来,缓缓入,静水流深。学问涵养出自“如切如磋”,品德良善源于“如琢如磨”,教书育人,温润如玉。心理学上有“南风效应”——北风和南风比威力,看谁能把行人身上的大衣脱掉。北风来个狂风大作、寒冷刺骨,结果行人把大衣裹得更紧。南风则徐徐吹动,风和日丽, 行人觉得暖和,解开纽扣,脱掉大衣,南风获得了胜利。“南风效应”启示我们教育中采用“北风”式教育方法是不可取的。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实施温润教育,就是让教师和学生在温和、温暖的“杨柳风”中,在湿润、丰润的“杏花雨”中愉快地学习、快乐地成长。温润课堂不限于课堂某一方面的变革,而着眼于课堂情境的改造、课堂氛围的营造、课堂生态的建造及课堂文化的塑造。
温润课堂组织的特色,我们概括为“12345”。
“1”即一个中心。推进学校温润课堂教学模式的特色发展,首先要回答好“教育应培养什么样的人”这一问题。我们的答案是“立德树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德,树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2”即两轴驱动。温润课堂着力处理好教师与学生的辩证关系——教师是组织教学的主体,学生是学习过程的主体,课堂是育人的载体。温润课堂强调教师创新教学模式,注重情境创设、思维引导。学生在质疑、析疑、解疑情境活动中获取知识技能和发展思维。两个主体辩证融合、教学相长,真正构成师生素养提升共同体。
“3”即三种设计。推进温润课堂教学模式特色发展,向课堂要质量,重点强调“情境学习”“整合学习”“作业设计”三种设计。
“情境学习”:温润课堂倡导教学将知识与真实、现实的世界情境连接起来。要求教师在精准解读文本的基础上,科学制定三维目标,以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中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核心素养需要知识和技能,但知识与技能又不等于素养。只有将知识和技能运用于真实的情境中,用来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时,知识和技能才转化成素养。
“整合学习”:温润课堂提倡课堂整合概念,使学生从有限性学习转向本质性学习,从部分学习转向综合性学习。教师不仅要学会整合学科内的设计,还要学会整合跨学科的设计。学校坚持温润课堂学科知识融合模式,在纵向上学科融合,在横向上知识点融合。如在数学课中融入语文,完成数学教学目标的同时,学生能用语言精准表达概念;在语文课中融入数学,培养数学学科的逻辑思维,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文章设计结构与主线;通过融合,使每门学科单节课转成单元课,使知识点变成知识类,通过不同学科集体教研,开展融合案例教学。
“作业设计”:减轻中小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是党和国家高度重视的问题。温润课堂提倡作业设计“倡简增效”。一是设计实践性作业。基础作业进课堂,创作性作业注重实效性,变机械重复作业为实践型作业。实践性作业能够让作业成为学生发展的一个生长点,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发展学生的素质。二是设计人文性作业。力求学生在完成作业时,既能增长知识,又能陶冶情操。语文课本中,有不少伟人的故事,这些既是学生阅读写作的名篇,也是学生做人的镜子。教师可以设计“寻找名人的足迹”,开展“名人录”等活动,让学生收集名人的故事、图片、简介,还可以以小报、班会的形式“话英雄,赞名人”。这样,学生在活动中既能从榜样身上汲取力量、得到鼓舞,找到人生道路上前进的路标,又能提高语文综合能力。三是尊重差异,设计分层作业。作业量的分层、难度的分层,由易到难、由简到繁,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发展需要,从而实现减负增效。
“4”即四个转变。建构有效温润课堂,要做到四个转变:由“教师中心”转向“学生中心”,由“抽象知识”转向“具体情境”,由“学科知识”转向“学科素养”,由“知识讲解”转向“问题驱动”。要求教师转变行为,关注过程方法,促进深度学习。
“5”即双“五”模式。温润课堂教学模式强调教学全过程效应,教师从“高效备课”做起,通过领悟(教材)—对标(学情)—实践(课堂)—反思(得失)—总结(成果),建立推进温润课堂的操作机制。
教师指导学生坚持践行温润课堂自主学习模式,突出学生主体地位,把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作为出发点和立足点,坚持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并重,强调学生自主学习模式:感悟(课前自主学习)—生成(未知有效问题)—提问(课堂展示交流)—内化(精准解决疑惑)—巩固(素养能力提升),充分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温润课堂取得的成效
多年来,学校遵循教育规律,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把课堂真正交给教师和学生,让课堂因学生的精彩而精彩、因教师的温润而温润;积极探索师生学习成长共同体,定期开展课改教研评估活动,成为万柏林区课改示范校;组织成立太原市教科研课改研训基地,成为课堂教学改革的领头雁;组织成立温润课堂教学联盟,推进区域教学改革,吸引多所学校到校考察学习。
温润课堂理念深入全校师生心中,使他们成为课改坚定的践行者。温润课堂给教师、学生一些机会,让他们自己去体验;给教师、学生一些问题,让他们自己去思考;给教师、学生一个平台,让他们自己去实践。课改为提升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培养学生全面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如今,学校在社会具有良好的声誉和广泛的影响力,已成为万柏林区课改大地上一块璀璨的宝玉。
(作者单位:山西省太原市万柏林区玉河街小学校)
责任编辑:周丽